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化学教学的方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mi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标准(实验稿)认为,初中化学标准如下图:
  其中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有机整体。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和学习方法,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有助于学生主动、高效地学习知识与技能。如教师能将这三个方面协调和谐地统一于课堂教学中,将会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而我国当前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却严重地阻碍着创新一代的培育。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崇高经验,反对创新;崇尚权威,反对怀疑;崇尚持平跟随,反对冒尖超越,顺从是它的核心。在此思想的影响下,学习的求异思想、质疑精神、创新意识受到了严重的压抑。受以上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作答偏离常规思维的学生总是否认或严厉批评。对一些行为怪异的学生就更是限制他们的活动内容及活动场所。把他们当成异类地来看待。学生根本没有他们思考的余地与“造反”的空间,都得乖乖地屈服于老师的掌下。若这样的话,这位想通过自己孵卵来得到小鸡的爱迪生,那两位通过自己制造的翅膀使自己飞起来的莱特兄弟——不都成了这些旧观念的葬品吗?为了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被这种陈旧发霉的“气候土壤”扼杀,教师必须冲破这些旧的教学观念树立以下新的教学观念。
  1、营造良好环境,发掘学生的创造力。
  心理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适宜创造力发展和表现的精神环境,而当前教学中却时时处处存在着威胁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行为与观念。和平常,有意无意中老师对学生某些离奇想法或偏异行为的批评;限制学生的行为;对学生一些新奇而又偏离常规的答案的否定,给学生统一的所谓标准答案等。至于奖励方法,更是以循规蹈矩、顺从听话为标准。这些做法都严重威胁着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得不到肯定、鼓励的想法、事物往往难有发展的空间,所以教师一定要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精神环境。良好的精神环境能够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想象力在大家的肯定鼓励下将会升华为创造力和坚韧的生命力。爱迪生就是在他妈妈的耐心引导、支持、鼓励和产爱下成长起来的一位杰出科学家。张海迪这位身残志坚的生活强者,不也是在家人、社会的支持和关爱下成长起来的吗?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成长过程都离不开适合他们发展的良好精神环境。
  2、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创造过程既是激烈的智力活动,也是强烈的情感过程。
  当前教育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智力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甚至往往被夸大,而漠视与创造力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情感教育。纵观历史多少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创造总会伴随着高尚的情感和情操。如:居里夫人发现镭并为之而献身;诺贝尔发明TNT,并被炸得血肉横飞。他们的发现、发明从创造动机到整个过程到创造结果,无不体现创造者们高尚的人格。可见创造活动并不是简单的智力活动,没有激发创造力的情感活动,创造力就无法开展,然而传统的教学观念却扼杀了最具激发活力,最具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进取的情感因素,使课堂教学成为机械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是一些有理论,少实践,只为“小家”不会为“大家”,虽有一定的技能却欠缺乐于奉献精神的庸才。究其原因,这与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渗透相应的情感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
  “传道授业”是我国传统教学法之一,在大班授课的前提下,讲授成了高效传播知识的手段,但此方式却只是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虽说提倡启发式教学,但实施在课堂上的仍以满堂灌为主。某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教学的高密度、高容量、卷面成绩,全然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过程、实践能力以及个人意见的表达,把学生当成了储存器和复写纸,培养出来的是有理论没实践的“人才”。也难怪在众多的奥林匹克赛中,我国代表队往往是理论的冠军,实践的低能儿,究其原因:学生在课堂上应有的思考时间都被老师占用了。课堂提出的问题,很少有足够的时间思考,然后老师又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成人的认知规律来代替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创造性火花还没来得及点燃,又被陈旧的思想所扑灭了。至于实践方面的操作、体验就更要能省的就省,甚至懒得花时间给学生去做,就把结果告诉给学生,让他们记答案就可以了。某些老师认为做实验最大的好处就是看看现象而已,最终还是要忘的。
  其实课堂上,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思考、表达是必要的,尽管他们的想法答案有些离奇古怪,但很多的想法都不乏创造性,有些想法甚至能给老师一点启示。通过学生的表述,我们能够了解他们的认知规律、思维方式、通过与学生交流,共同探讨,可以知道学生的学习需要。从中认识到应该从哪些方面人手去教导、启发他们,从而实现教学相长。通过实践就更能体现出学生的思维方式、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群体合作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教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练学生的意志。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明创造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实践过程。
  4、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目,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方法与过程的体验,通过以上两个过程渗透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这样教育出来的人才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为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将探究式课堂教育作为化学教学的突破口。教学工作者已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实践探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认为探究或课堂教学除了在课堂探究以外,还应该在课外探究。如:教材介绍了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等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知识,教师可以引导或带领学生去了解一下当地的一些古老建筑物、名胜古迹被酸雨腐蚀的问题;工厂附近的树木因酸雨的原因在品种数量方面减少的情况;当地河流被污染的情况等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力量,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总之,只有我们教师树立创新的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一、解释化学变化的现象  例1镁带在空气里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增加了;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的质量比原来煤的质量减少了,为什么?  解析:镁燃烧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质量增加;煤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故留下的煤灰的质量比原来煤的质量小。  二、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  例2将3g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据此可判断该物质的组成中()  A、只含有碳、氢
期刊
【摘要】化学新课程倡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重视实验教学已成为共识。家庭小实验作为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紧密,实验用品简单易得,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必要补充,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扩展和加深。  一、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的意义  1.家庭小实验加强了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枯燥,
期刊
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理论都是植根于本民族文化之中,不同的是阿拉伯医学经历了许多的变革,已经逐渐演变成或者说融入现代医学体系之中,而中国的传统医学却能一直流传下来,并获得弘
【摘要】“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是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探究性试题是近年来高考出现的一种新题型。了解高考对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分析探究性试题的特点、一般解法。掌握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原则。了解探究实验有探索性探究实验和验证性探究实验。探究性实验题复习对策及探究能力培养。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是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在近几年高考
期刊
目的: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它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目前关于其发病原因仍在不断探索之中。RRTI患儿存在脾胃虚弱早有研究报道,但关于RRTI患儿中医证型
【摘要】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反映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的名词概念,它们是抽象的,学生往往不易于理解。教师可以利用民间谚语,采用设置疑问有效地分解基本概念的难度,对比区分易混淆的基本概念,构建概念图等使概念清晰化,系统化,增强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概念教学对比法概念图法  生物学概念是我们对生物及生理现象本质特征的一些认识。在高中生物学习中,概念学习尤为重要。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的名
【摘要】不只为了获取知识,如何变得更加聪明也是学生来到学校上学的主要目的。因此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多想多问多思考就变的尤为重要,我们要多多鼓励学生学会研究学会探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老师就要尽量在教学上根据学生提前提出的问题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这样就可以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就感。这样一个师生彼此都参与的课堂便是我们期待中理想的课堂。  【关键词】学生科学家研究课
依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各地区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一套把物理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有机地融合一体,把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与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育的综合功能,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教师如何灵活选用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学生学物理、用物理、爱物理的目的。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