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可知,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对最新的即期、远期汇率数据进行分析,来确定远期汇率的决定机制。本文在分析方法上进行了创新。普遍认为远期汇率只与即期汇率线性相关,但实际上即期汇率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本文第一次将人民币利率、外币利率纳入远期汇率决定的因素,将基准利率与即期、远期汇率一一对应,并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拟合回归分析,得出结论。
关键词:多元线性回归;即期汇率;远期汇率;人民币利率;外币利率
中图分类号:F83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2-139-02
一、引言
即期汇率是合约双方在合约订立之后的一到两天之内进行现金差额交割时的实时汇率报价,并不是合约订立时的汇率。而远期汇率是合约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在把未来某一确定时间的实时汇率报价作为交割汇率,具体是指一个在远期市场交易的汇率,与即期汇率相对应。在外币买卖双方成交之后,可以理解为暂时将合同搁置,待到合同约定的时间点,以实时的汇率进行交易。为国际货币贸易中的风险规避、套期保值提供了工具。汇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正确的判断汇率走势对企业、个人有效地规避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汇率的变动会对经济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关系着一国金融秩序的稳定与否。改革开放以来,外汇市场人民币外汇交易规模日新月异,汇率波动性也随之增强,也增加了汇率波动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民币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关系则显的尤为重要。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就表示会进一步增强汇率的弹性,对汇率波动的范围进行限制,防止汇率大浮动波动从而影响货币市场的稳定性,发挥人民币汇率形成中市场供求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人民币和美元兑换的汇率水平已经超过7.8%,人民币还在不断持续的升值。但是在国内外货币汇率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即国外的信息传递很快,而国内的信息传播速度较慢。目前国内这方面并没有相应的对策,要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现状需要加快完善外汇市场。
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也称作NDF,是远期汇率市场的一个典型代表,主要用于对外汇进行管制的国家货币,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经常用于衡量海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已经逐渐成为外汇交易的主要形式,并且仍然在进一步扩大交易量。这种合约的特点是离岸交易,即在第三国进行交易。产生的原因是中国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和外汇管制,致使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国内无法合法持有人民币远期外汇合约,因此只好选择在第三方离岸市场进行外汇交割。具体方法是将两个汇率进行比较,取其差额进行现金交易,也就是所谓的无本金交割,符合远期汇率合约的特点。中国境内即期和远期汇率市场起步于2005年8月10日,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央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选择不再对任何汇率远期进行定价,将其定价权下放给各商业银行。各商业银行除了研究确定远期汇率价格,还要对远期汇率进行预测,以满足对金融市场预测需要。
二、文献综述
针对即期远期汇率关系问题,有多种不同的分析方法。谢树志(2011)认为利率是决定汇率的唯一因素,必须通过对利率的分析来确定远期汇率的价格;吴先智(2008)则通过利率平价理论以及商业银行在远期汇率定价中遇到的问题来完善远期汇率定价;杜万华(2007)则认为进出口所产生的外汇顺差对远期汇率的确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管涛(2006)则通过分析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升值情况,几次升值分别为2%、2.56%、8.42%、3.52%,认为人民币升值对远期汇率的波动也有影响;曹红辉(2006)则发现商品和货币市场供求决定了远期汇率,并建议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定价中的作用;张莉玲(2006)则通过分析农产品出口量、销售农产品的利润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这两者对远期汇率形成也有影响;唐乙超(2011)则回归到汇率形成机制的最本源阶段,通过分析几大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理论、利率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通过分析它们的适用性并进行协整分析来决定影响汇率的因素。
三、模型估计
在金融市场日趋完善的今天,需要更加精确的对远期汇率进行预测,来消除市场风险。但是影响远期汇率上下波动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是即期汇率,还包括人民币利率、外币利率等等。因此要综合各种因素来共同确定远期汇率价格。下面就根据所得数据并使用Eviews进行模型估计。使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模型拟合,近似估计出即期汇率与其它因素对远期汇率的影响,从而对远期汇率进行预测,满足金融市场预测需要。本文通过引入最小二乘法分析各个变量对远期汇率的影响来进一步确定它们存在的关系。
选择中国银行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中国银行的外汇交易量最大,而且数据最多,最具有代表性;选择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美元是外汇中交易额最大的,也具有代表性。取每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人民币基准利率均值、美元基准利率均值,时间序列为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根据数据做散点图并进行分析。由于远期汇率的波动受即期汇率的影响比较明显,当即期汇率升高,预测的远期汇也随之升高,整体会呈线性关系。但是,远期汇率不仅仅取决于即期汇率,还受其它诸多因素的决定,比如人民币的利率,外币的利率等等,因此应设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因此,初步设定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β1+β2Χ1+β3Χ2+β4Χ3+μ由OLS进行回归初步得到估计结果:C、X1、X2、X3的回归系数和t统计量分别为144.1738,3.489169;0.788919,13.09206;0.537615,2.456993;-0.671554,-4.051866。因此,初步得到该模型估计结果为:y=144.1738+0.788919Χ1+0.537615Χ2-0.671554Χ3。以上模型结果只是根据数据进行线性回归的初步结果,下面对结果分别进行经济意义、统计检验和计量检验。 四、模型检验
(一)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即期汇率每增加1%,远期汇率增加0.788919%;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利率每增加1%,远期汇率增加0.537615%;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外币利率每增加1%,远期汇率减少0.671554%。即期利率与人民币利率对远期汇率有正的促进作用,而外币利率对远期汇率有反作用,与经验相符。
(二)统计检验:(1)拟合优度:由数据可以得到 =0.958555,修正的可决系数为 =0.950266,这说明该模型的拟合很好。(2)F检验:知F=115.6428> (3,15)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期汇率(X1)、人民币利率(X2)、外币利率(X3)等变量联合起来对远期汇率(Y)有显著性影响。(3)t检验:知:即期汇率(X1)、人民币利率(X2)、外币利率(X3)分别对应的t统计量为13.09、2.46、-4.05,得:对远期汇率(Y)有显著影响。
(三)计量检验:(1)多重共线性检验:Y与X1、X2、X3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796,0.064857,0.612217。得Y与X1相关系数最高。进行逐步回归后得X2 X3满足要求,即该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满足要求。(2)异方差检验:white检验。P值为0.92远远大于α=0.05,即不存在异方差。(3)自相关检验:对该模型进行DW检验,得出DW=1.74556,由DW=2(1-ρ)可得,自相关系数为ρ=0.12722较小,即不存在自相关。
五、结论分析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远期汇率的得出是根据即期汇率与升水数、贴水数的关系确定,升水数为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值、贴水数为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值。直接标价法远期汇率是即期汇率加升水数、即期汇率减贴水数;间接标价法是即期汇率减升水数、即期汇率加贴水数。以上分析说明了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存在相关关系,即期汇率走势反映了远期汇率走势。但是远期汇率并不只是即期汇率与升贴水数的简单加减,根据得到的远期汇率公式,该公式反映了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存在长期均衡,即期汇率、外币利率和人民币利率共同决定了远期汇率的变动趋势,即长期均衡是建立在多因素共同参与的前提下的。由于市场套利行为和市场预期等的存在,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存在一定的关系,所以可以利用即期汇率变化对远期汇率走势进行预测。由以上模型分析得知,初步回归结果满足要求,即远期汇率受即期汇率,人民币利率,外币利率共同决定,且即期汇率、人民币利率与远期汇率正相关,外币利率负相关。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长期均衡满足以下关系式:远期汇率=144.1738+0.788919*即期汇率+0.537615*人民币利率-0.671554*外币汇率,即随着即期汇率上升,则远期汇率上升;人民币利率上升,则远期汇率上升;外币利率上升,则远期汇率下降。
参考文献:
[1] 管涛.汇制改革初现成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外贸进出口的影响评估[J].国际贸易,2006(02).
[2] 杜万华.新汇率形成机制需要新的外汇收支管理政策[J].浙江金融,2007(09).
[3] 吴先智.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定价与风险管理[J]. 新金融,2008(01).
[4] 谢树志.浅谈远期汇率的相关计算公式[J]. 中国集体经济,2011(13).
[5] 曹红辉.逐步扩大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机制中的作用[J]. 中国外汇,2006(07).
[6] 张莉玲.浅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丽水经济的影响[J]. 浙江统计,2006(04).
[7] 唐乙超.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再思考[J]. 西南财经大学,2009(11).
关键词:多元线性回归;即期汇率;远期汇率;人民币利率;外币利率
中图分类号:F83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2-139-02
一、引言
即期汇率是合约双方在合约订立之后的一到两天之内进行现金差额交割时的实时汇率报价,并不是合约订立时的汇率。而远期汇率是合约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在把未来某一确定时间的实时汇率报价作为交割汇率,具体是指一个在远期市场交易的汇率,与即期汇率相对应。在外币买卖双方成交之后,可以理解为暂时将合同搁置,待到合同约定的时间点,以实时的汇率进行交易。为国际货币贸易中的风险规避、套期保值提供了工具。汇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正确的判断汇率走势对企业、个人有效地规避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汇率的变动会对经济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关系着一国金融秩序的稳定与否。改革开放以来,外汇市场人民币外汇交易规模日新月异,汇率波动性也随之增强,也增加了汇率波动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民币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关系则显的尤为重要。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就表示会进一步增强汇率的弹性,对汇率波动的范围进行限制,防止汇率大浮动波动从而影响货币市场的稳定性,发挥人民币汇率形成中市场供求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人民币和美元兑换的汇率水平已经超过7.8%,人民币还在不断持续的升值。但是在国内外货币汇率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即国外的信息传递很快,而国内的信息传播速度较慢。目前国内这方面并没有相应的对策,要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现状需要加快完善外汇市场。
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也称作NDF,是远期汇率市场的一个典型代表,主要用于对外汇进行管制的国家货币,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经常用于衡量海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已经逐渐成为外汇交易的主要形式,并且仍然在进一步扩大交易量。这种合约的特点是离岸交易,即在第三国进行交易。产生的原因是中国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和外汇管制,致使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国内无法合法持有人民币远期外汇合约,因此只好选择在第三方离岸市场进行外汇交割。具体方法是将两个汇率进行比较,取其差额进行现金交易,也就是所谓的无本金交割,符合远期汇率合约的特点。中国境内即期和远期汇率市场起步于2005年8月10日,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央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选择不再对任何汇率远期进行定价,将其定价权下放给各商业银行。各商业银行除了研究确定远期汇率价格,还要对远期汇率进行预测,以满足对金融市场预测需要。
二、文献综述
针对即期远期汇率关系问题,有多种不同的分析方法。谢树志(2011)认为利率是决定汇率的唯一因素,必须通过对利率的分析来确定远期汇率的价格;吴先智(2008)则通过利率平价理论以及商业银行在远期汇率定价中遇到的问题来完善远期汇率定价;杜万华(2007)则认为进出口所产生的外汇顺差对远期汇率的确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管涛(2006)则通过分析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升值情况,几次升值分别为2%、2.56%、8.42%、3.52%,认为人民币升值对远期汇率的波动也有影响;曹红辉(2006)则发现商品和货币市场供求决定了远期汇率,并建议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定价中的作用;张莉玲(2006)则通过分析农产品出口量、销售农产品的利润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这两者对远期汇率形成也有影响;唐乙超(2011)则回归到汇率形成机制的最本源阶段,通过分析几大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理论、利率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通过分析它们的适用性并进行协整分析来决定影响汇率的因素。
三、模型估计
在金融市场日趋完善的今天,需要更加精确的对远期汇率进行预测,来消除市场风险。但是影响远期汇率上下波动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是即期汇率,还包括人民币利率、外币利率等等。因此要综合各种因素来共同确定远期汇率价格。下面就根据所得数据并使用Eviews进行模型估计。使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模型拟合,近似估计出即期汇率与其它因素对远期汇率的影响,从而对远期汇率进行预测,满足金融市场预测需要。本文通过引入最小二乘法分析各个变量对远期汇率的影响来进一步确定它们存在的关系。
选择中国银行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中国银行的外汇交易量最大,而且数据最多,最具有代表性;选择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美元是外汇中交易额最大的,也具有代表性。取每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人民币基准利率均值、美元基准利率均值,时间序列为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根据数据做散点图并进行分析。由于远期汇率的波动受即期汇率的影响比较明显,当即期汇率升高,预测的远期汇也随之升高,整体会呈线性关系。但是,远期汇率不仅仅取决于即期汇率,还受其它诸多因素的决定,比如人民币的利率,外币的利率等等,因此应设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因此,初步设定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β1+β2Χ1+β3Χ2+β4Χ3+μ由OLS进行回归初步得到估计结果:C、X1、X2、X3的回归系数和t统计量分别为144.1738,3.489169;0.788919,13.09206;0.537615,2.456993;-0.671554,-4.051866。因此,初步得到该模型估计结果为:y=144.1738+0.788919Χ1+0.537615Χ2-0.671554Χ3。以上模型结果只是根据数据进行线性回归的初步结果,下面对结果分别进行经济意义、统计检验和计量检验。 四、模型检验
(一)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即期汇率每增加1%,远期汇率增加0.788919%;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利率每增加1%,远期汇率增加0.537615%;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外币利率每增加1%,远期汇率减少0.671554%。即期利率与人民币利率对远期汇率有正的促进作用,而外币利率对远期汇率有反作用,与经验相符。
(二)统计检验:(1)拟合优度:由数据可以得到 =0.958555,修正的可决系数为 =0.950266,这说明该模型的拟合很好。(2)F检验:知F=115.6428> (3,15)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期汇率(X1)、人民币利率(X2)、外币利率(X3)等变量联合起来对远期汇率(Y)有显著性影响。(3)t检验:知:即期汇率(X1)、人民币利率(X2)、外币利率(X3)分别对应的t统计量为13.09、2.46、-4.05,得:对远期汇率(Y)有显著影响。
(三)计量检验:(1)多重共线性检验:Y与X1、X2、X3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796,0.064857,0.612217。得Y与X1相关系数最高。进行逐步回归后得X2 X3满足要求,即该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满足要求。(2)异方差检验:white检验。P值为0.92远远大于α=0.05,即不存在异方差。(3)自相关检验:对该模型进行DW检验,得出DW=1.74556,由DW=2(1-ρ)可得,自相关系数为ρ=0.12722较小,即不存在自相关。
五、结论分析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远期汇率的得出是根据即期汇率与升水数、贴水数的关系确定,升水数为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值、贴水数为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值。直接标价法远期汇率是即期汇率加升水数、即期汇率减贴水数;间接标价法是即期汇率减升水数、即期汇率加贴水数。以上分析说明了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存在相关关系,即期汇率走势反映了远期汇率走势。但是远期汇率并不只是即期汇率与升贴水数的简单加减,根据得到的远期汇率公式,该公式反映了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存在长期均衡,即期汇率、外币利率和人民币利率共同决定了远期汇率的变动趋势,即长期均衡是建立在多因素共同参与的前提下的。由于市场套利行为和市场预期等的存在,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存在一定的关系,所以可以利用即期汇率变化对远期汇率走势进行预测。由以上模型分析得知,初步回归结果满足要求,即远期汇率受即期汇率,人民币利率,外币利率共同决定,且即期汇率、人民币利率与远期汇率正相关,外币利率负相关。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长期均衡满足以下关系式:远期汇率=144.1738+0.788919*即期汇率+0.537615*人民币利率-0.671554*外币汇率,即随着即期汇率上升,则远期汇率上升;人民币利率上升,则远期汇率上升;外币利率上升,则远期汇率下降。
参考文献:
[1] 管涛.汇制改革初现成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外贸进出口的影响评估[J].国际贸易,2006(02).
[2] 杜万华.新汇率形成机制需要新的外汇收支管理政策[J].浙江金融,2007(09).
[3] 吴先智.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定价与风险管理[J]. 新金融,2008(01).
[4] 谢树志.浅谈远期汇率的相关计算公式[J]. 中国集体经济,2011(13).
[5] 曹红辉.逐步扩大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机制中的作用[J]. 中国外汇,2006(07).
[6] 张莉玲.浅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丽水经济的影响[J]. 浙江统计,2006(04).
[7] 唐乙超.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再思考[J]. 西南财经大学,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