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鲜在国际上一直保持热点效应,朝鲜的“太阳”金正日也曾在国际风云中打下了鲜明的个人烙印。
2011年12月17日8时30分,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在外出视察途中,由于过度劳累,在专列上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并发严重心源性休克,经抢救无效而去世。消息公布以后,国际媒体高度关注,世界焦点再次转向东北亚。
曾有人形容金正日是个典型的“孤家寡人”,可是随着朝鲜展开破冰之旅后,人们终于认识了他冷静外表下的另一面。其实,金正日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朝鲜人民眼中的伟大艺术家。金正日曾说,如果自己不是朝鲜领导人,可能早就成了影评家或者电影制片人。
金正日不仅热爱电影,更是亲自参与和指导电影创作。特别是30余年前,在金正日的亲自指导下,一部完整展现朝鲜战争宏大场面的红色革命经典电影在神州大地风靡一时,那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使观众经历了一场血与火的洗礼,俞林和顺姬的忠诚、勇敢、刚毅以及他们荡气回肠的爱情传奇,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弦,这部影片就是《无名英雄》。
只有饱含着崇高精神力量的电影才不会被人忘记,《无名英雄》就是这样的电影。
一、难以想象的20集的电影!更让现在的人们无法想象的是,中央电视台转播时,是“每周一集”
看到媒体关于新一轮“朝鲜印象”的报道,勾起了我心中“潜伏”已久的朝鲜情结。小时候,在少得可怜的外国电影中,我最喜欢朝鲜的惊险反特故事片,像《看不见的战线》、《原形毕露》、《在阴谋者中间》、《难忘的人》。我喜欢那些离奇的想象,曲折的故事,千钧一发的场面,这在我们那个时代的国产电影中是很难看到的,里面的敌人也绝不像我们的电影中那样全是白痴弱智式胆小鬼。
朝鲜电影的优点,在一部叫做《无名英雄》的史诗巨片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影片讲述的是1952年末,在朝鲜战争的最关键时刻,朝鲜人民军情报总部把他们的王牌侦察员、已是英国《伦敦新闻》社记者的俞林派到汉城(现称首尔)。在随后的260天中,他在那里碰到了在英国剑桥大学的同学、南朝鲜(韩国)陆军新闻处处长朴茂中校,和青年时代的初恋恋人、已是美八军谍报队中尉(后晋升为上尉)的金顺姬;结识了南朝鲜极右翼军人头目申载旋中将、特务头子金昌龙少将。俞林以他的特殊身份周旋在汉城的各大权力集团之间,同美军谍报头目克劳斯上校进行了殊死较量,不仅取得了各种重大绝密情报,而且最终以他个人的方式推进了整个朝鲜半岛的和平进程,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新攻势”计划。
我最早知道《无名英雄》是在30多年前的1978年底,那时候我寄居在江苏省南京市的姑姑家。姑父朋友的单位里有几本朝鲜出的中文版《朝鲜》(类似《人民画报》)杂志,其中一期就有介绍这部朝鲜革命历史电影的配图长文。那时候朝鲜杂志的颜色比我们的要鲜艳得多,看上去真是漂亮。再一看情节,不得了,是我最喜欢的地下工作片,故事发生在我最感兴趣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而且双方出动的都是大头目。有美军上校,南朝鲜军团长,朝鲜人民军情报部长等等,更不用说王牌大间谍俞林了,真是过瘾啊!
那期画报最惊人的是预报那电影共20集。20集!简直难以想象,我们那时候刚刚开始有电视连续剧,有个三、四集就了不得了。电影的话,能看到上下集会幸福到死。20集,那是绝对无法想象的数字。就是在今天,放眼世界,哪位能再举一部20集的电影?记得当时震撼之余,根本就没有敢梦想这么好看的东西也会在中国放映,只有羡慕的份儿:朝鲜人民真是太幸福了,我要是生在朝鲜就好了。
但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速度确实惊人,过了几年,我们在文化上开放的程度日渐加大,到1981年,《无名英雄》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那个收视率我估计今天没有一部影片比得上,举国若狂啊!我在上海的家中守着那个年代花350元(父亲当时三个月的工资)和一张购买证买的“英雄”牌9英寸黑白电视机看《无名英雄》的时候,虽然刚上小学四年级,但中外名著也看了不少,眼界应该不算低了,不过还是如痴如醉。
让现在的人们无法想象的是,当时是“每周一集”。好不容易熬过了整整六天,我郑重其事地守候在电视机前,那种专注与虔诚就象是去赴一个生命里最重要的约会。
对我来说,代表了个人成长史上一个重大记忆的就是《无名英雄》。很难描述我对这部汇集了当时朝鲜众多顶尖优秀艺术家参加演出的电影的迷恋,但我相信像我这样喜欢它的绝不止一人。30年过去了,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的人们回首这部经典,发现它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无怪乎有人称它为“永不褪色的金达莱”。
二、我个人认为,我们建国以后至今所有的惊险谍战片,没有一部比得上《无名英雄》
我个人认为,我们建国以后至今所有的惊险谍战片,没有一部比得上《无名英雄》。该片将纪实与虚构灵活地融合在一起,把侦察员俞林、顺姬那充满浪漫传奇色彩的经历嵌入到当时激烈残酷的战争事件之中,以强烈的真实感把观众带进那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影片的情节结构也颇具特色,并没有单纯地采用传统的戏剧式的线式结构,而是采取了“随时而来,遇事而去”的结构方式,在注重表面的戏剧矛盾冲突的同时更注重心计和潜在的智斗,又有生活的流动性,这种情节安排,很适合身处虎穴的环境和地下工作者的特征。
比如第5集《金刚石》中的经典片段:
俞林获得了极其重要的敌人将于1953年1月25日开始实施的T型高地战役计划,急需向总部转交,而他的报务员林弘植刚刚牺牲了,总部只得启用曾经获得“共和国英雄”称号、最隐秘的情报员“金刚石”,指示俞林去“圣母咖啡馆”,把情报交给“金刚石”,接头标志是红宝石戒指。
俞林在咖啡馆见到了那位戴红宝石戒指的“金刚石”,那是……顺姬。在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的音乐声中,俞林:“是今天的报纸吗?”顺姬:“今天的报纸卖完了,是17号的,这张报纸呢?”俞林:“15号的。”
泪水慢慢溢出顺姬的眼眶,从她脸上滑落,可她的目光满是欣喜和柔情。他们深情地对望着,背景音乐转成了令人心碎的顺姬之歌。这是他们分别10年后,真正意义的重逢,是心与心的再次碰撞。顺姬的语气是那样的温柔、克制、平静。可这都是一瞬间的事,她克制地侧过脸,悄悄拭去眼角的泪,又成为那个冷静的顺姬。她站起身,没有再看俞林一眼,镜头落在了她拿过藏有情报的报纸的手,镜头从俞林平行的角度,追随她穿过人声鼎沸的咖啡馆,走上楼梯。在推门的一霎那,她似乎犹豫了一下,脸微微侧向镜头,可她什么也没做,走了出去。这时只有贝多芬的音乐撞击着俞林和顺姬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爱情火花,也暗示出他们俩人爱情的悲剧结局。最终,顺姬为俞林的工作开辟道路后牺牲在朴茂的黑枪下。
他们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做出如此大的牺牲,片尾的旁白诠释是:
……
对于他们来说,
确实有一样东西是那样的宝贵——那就是祖国!
正是为了伟大的祖国,
他们献出了幸福爱情和宝贵的生命。
他们曾说过:
我们的名字世上无人能知晓,
我们不是为了荣誉选择了这条路,
我们在生活中深深体会到:
没有祖国无法生活!
所以我们笑着迎接死亡。
他们这么说着离开了……
从此过了很长的岁月。
山川也变了,人也变了。
可是为了伟大领袖,伟大的党,
而走过无数严峻的夜路的无名英雄的丰功伟绩,将永远不会被忘记!
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暗淡的民族。至今,我个人还是佩服这样的人!
三、演员演技好,场景布置也很逼真,甚至酒吧、咖啡馆都让人感觉很时尚,很难想象这样高水平的影片是出自30多年前封闭的朝鲜
当时大家迷《无名英雄》,同两位主要演员的精彩演技也有很大关系。成功地塑造了女英雄顺姬艺术形象的是先后于1979年和1988年获得过朝鲜“功勋演员”和“人民演员”称号及“金日成奖”的金正花。1978年,冰雪其外、梅花其内的金正花毕业于平壤戏剧电影大学表演系后,迅速成为朝鲜影坛上引人注目的新星,她的美貌和气质在朝鲜演员中极为罕见,被惊为天人。电影里的她一袭黑色皮风衣,盘发、方巾、墨镜,用今天的话来说,简直酷到极点,那种在好莱坞永远也看不到的东方女性的柔美,那种最困难的情境下的人性的光彩气质,确实是我们的演员到今天仍然缺少的。
朝鲜艺术电影制片厂人民演员金龙鳞扮演的俞林,大智大勇,对革命赤胆忠心,但他身上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是其将记者这个无冕之王的傲气、长期居住海外的花花公子派头表现得淋漓尽致。镜头里的他潇洒飘逸,哪象现在不少国产电影里的所谓“贵族”,一看就老土。场景布置也很逼真,甚至酒吧、咖啡馆都让人感觉很时尚,很难想象这样高水平的影片是出自30多年前封闭的朝鲜。我很奇怪在朝鲜的环境下,金龙鳞的那种作派是怎样培养出来的,这是到今天我也觉得不可思议的一个谜。
《无名英雄》不仅在朝鲜,而且在世界影坛上也称得上是一部将战争史诗与惊险片样式相融合的杰作。朝鲜,这个至今还处在核危机威胁下的国家,居然早在30多年前就创作出了这部气势磅礴的战争史诗。那场无论对于中国人还是朝鲜人来讲都同样铭记于心的战争,已经无数次地被各种文艺样式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似乎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达到过《无名英雄》的高度。
我实在是太爱《无名英雄》了。记得1983年9月13日,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之际,上海举行朝鲜电影周,金龙麟、金正花等11人作为朝鲜电影代表团成员访沪。下午2时,在南京西路216号、享有“远东第一影院”美誉的上海“大光明”电影院,金龙麟、金正花一行有个同观众见面会。
虽然早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但是尚在读中学的自己,始终没有勇气逃课。煎熬了一下午,等下课飞奔到“大光明”,一切都已经烟消云散。
错过这一次,就是错过了一辈子。以至于数十年后已是不惑之年的我,还收藏着曾刊登过金正花照片的1983年第12期《大众电影》杂志。我时常“妄想”:前进道路的择取当然是各国人民自己的事情,用不着他人说三道四;但是,在重拍《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热潮中,我们为什么就不重拍一部新世纪超级国际版的《无名英雄》呢?
(未经作者同意,任何报刊不得转载或摘编)
2011年12月17日8时30分,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在外出视察途中,由于过度劳累,在专列上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并发严重心源性休克,经抢救无效而去世。消息公布以后,国际媒体高度关注,世界焦点再次转向东北亚。
曾有人形容金正日是个典型的“孤家寡人”,可是随着朝鲜展开破冰之旅后,人们终于认识了他冷静外表下的另一面。其实,金正日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朝鲜人民眼中的伟大艺术家。金正日曾说,如果自己不是朝鲜领导人,可能早就成了影评家或者电影制片人。
金正日不仅热爱电影,更是亲自参与和指导电影创作。特别是30余年前,在金正日的亲自指导下,一部完整展现朝鲜战争宏大场面的红色革命经典电影在神州大地风靡一时,那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使观众经历了一场血与火的洗礼,俞林和顺姬的忠诚、勇敢、刚毅以及他们荡气回肠的爱情传奇,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弦,这部影片就是《无名英雄》。
只有饱含着崇高精神力量的电影才不会被人忘记,《无名英雄》就是这样的电影。
一、难以想象的20集的电影!更让现在的人们无法想象的是,中央电视台转播时,是“每周一集”
看到媒体关于新一轮“朝鲜印象”的报道,勾起了我心中“潜伏”已久的朝鲜情结。小时候,在少得可怜的外国电影中,我最喜欢朝鲜的惊险反特故事片,像《看不见的战线》、《原形毕露》、《在阴谋者中间》、《难忘的人》。我喜欢那些离奇的想象,曲折的故事,千钧一发的场面,这在我们那个时代的国产电影中是很难看到的,里面的敌人也绝不像我们的电影中那样全是白痴弱智式胆小鬼。
朝鲜电影的优点,在一部叫做《无名英雄》的史诗巨片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影片讲述的是1952年末,在朝鲜战争的最关键时刻,朝鲜人民军情报总部把他们的王牌侦察员、已是英国《伦敦新闻》社记者的俞林派到汉城(现称首尔)。在随后的260天中,他在那里碰到了在英国剑桥大学的同学、南朝鲜(韩国)陆军新闻处处长朴茂中校,和青年时代的初恋恋人、已是美八军谍报队中尉(后晋升为上尉)的金顺姬;结识了南朝鲜极右翼军人头目申载旋中将、特务头子金昌龙少将。俞林以他的特殊身份周旋在汉城的各大权力集团之间,同美军谍报头目克劳斯上校进行了殊死较量,不仅取得了各种重大绝密情报,而且最终以他个人的方式推进了整个朝鲜半岛的和平进程,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新攻势”计划。
我最早知道《无名英雄》是在30多年前的1978年底,那时候我寄居在江苏省南京市的姑姑家。姑父朋友的单位里有几本朝鲜出的中文版《朝鲜》(类似《人民画报》)杂志,其中一期就有介绍这部朝鲜革命历史电影的配图长文。那时候朝鲜杂志的颜色比我们的要鲜艳得多,看上去真是漂亮。再一看情节,不得了,是我最喜欢的地下工作片,故事发生在我最感兴趣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而且双方出动的都是大头目。有美军上校,南朝鲜军团长,朝鲜人民军情报部长等等,更不用说王牌大间谍俞林了,真是过瘾啊!
那期画报最惊人的是预报那电影共20集。20集!简直难以想象,我们那时候刚刚开始有电视连续剧,有个三、四集就了不得了。电影的话,能看到上下集会幸福到死。20集,那是绝对无法想象的数字。就是在今天,放眼世界,哪位能再举一部20集的电影?记得当时震撼之余,根本就没有敢梦想这么好看的东西也会在中国放映,只有羡慕的份儿:朝鲜人民真是太幸福了,我要是生在朝鲜就好了。
但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速度确实惊人,过了几年,我们在文化上开放的程度日渐加大,到1981年,《无名英雄》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那个收视率我估计今天没有一部影片比得上,举国若狂啊!我在上海的家中守着那个年代花350元(父亲当时三个月的工资)和一张购买证买的“英雄”牌9英寸黑白电视机看《无名英雄》的时候,虽然刚上小学四年级,但中外名著也看了不少,眼界应该不算低了,不过还是如痴如醉。
让现在的人们无法想象的是,当时是“每周一集”。好不容易熬过了整整六天,我郑重其事地守候在电视机前,那种专注与虔诚就象是去赴一个生命里最重要的约会。
对我来说,代表了个人成长史上一个重大记忆的就是《无名英雄》。很难描述我对这部汇集了当时朝鲜众多顶尖优秀艺术家参加演出的电影的迷恋,但我相信像我这样喜欢它的绝不止一人。30年过去了,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的人们回首这部经典,发现它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无怪乎有人称它为“永不褪色的金达莱”。
二、我个人认为,我们建国以后至今所有的惊险谍战片,没有一部比得上《无名英雄》
我个人认为,我们建国以后至今所有的惊险谍战片,没有一部比得上《无名英雄》。该片将纪实与虚构灵活地融合在一起,把侦察员俞林、顺姬那充满浪漫传奇色彩的经历嵌入到当时激烈残酷的战争事件之中,以强烈的真实感把观众带进那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影片的情节结构也颇具特色,并没有单纯地采用传统的戏剧式的线式结构,而是采取了“随时而来,遇事而去”的结构方式,在注重表面的戏剧矛盾冲突的同时更注重心计和潜在的智斗,又有生活的流动性,这种情节安排,很适合身处虎穴的环境和地下工作者的特征。
比如第5集《金刚石》中的经典片段:
俞林获得了极其重要的敌人将于1953年1月25日开始实施的T型高地战役计划,急需向总部转交,而他的报务员林弘植刚刚牺牲了,总部只得启用曾经获得“共和国英雄”称号、最隐秘的情报员“金刚石”,指示俞林去“圣母咖啡馆”,把情报交给“金刚石”,接头标志是红宝石戒指。
俞林在咖啡馆见到了那位戴红宝石戒指的“金刚石”,那是……顺姬。在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的音乐声中,俞林:“是今天的报纸吗?”顺姬:“今天的报纸卖完了,是17号的,这张报纸呢?”俞林:“15号的。”
泪水慢慢溢出顺姬的眼眶,从她脸上滑落,可她的目光满是欣喜和柔情。他们深情地对望着,背景音乐转成了令人心碎的顺姬之歌。这是他们分别10年后,真正意义的重逢,是心与心的再次碰撞。顺姬的语气是那样的温柔、克制、平静。可这都是一瞬间的事,她克制地侧过脸,悄悄拭去眼角的泪,又成为那个冷静的顺姬。她站起身,没有再看俞林一眼,镜头落在了她拿过藏有情报的报纸的手,镜头从俞林平行的角度,追随她穿过人声鼎沸的咖啡馆,走上楼梯。在推门的一霎那,她似乎犹豫了一下,脸微微侧向镜头,可她什么也没做,走了出去。这时只有贝多芬的音乐撞击着俞林和顺姬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爱情火花,也暗示出他们俩人爱情的悲剧结局。最终,顺姬为俞林的工作开辟道路后牺牲在朴茂的黑枪下。
他们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做出如此大的牺牲,片尾的旁白诠释是:
……
对于他们来说,
确实有一样东西是那样的宝贵——那就是祖国!
正是为了伟大的祖国,
他们献出了幸福爱情和宝贵的生命。
他们曾说过:
我们的名字世上无人能知晓,
我们不是为了荣誉选择了这条路,
我们在生活中深深体会到:
没有祖国无法生活!
所以我们笑着迎接死亡。
他们这么说着离开了……
从此过了很长的岁月。
山川也变了,人也变了。
可是为了伟大领袖,伟大的党,
而走过无数严峻的夜路的无名英雄的丰功伟绩,将永远不会被忘记!
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暗淡的民族。至今,我个人还是佩服这样的人!
三、演员演技好,场景布置也很逼真,甚至酒吧、咖啡馆都让人感觉很时尚,很难想象这样高水平的影片是出自30多年前封闭的朝鲜
当时大家迷《无名英雄》,同两位主要演员的精彩演技也有很大关系。成功地塑造了女英雄顺姬艺术形象的是先后于1979年和1988年获得过朝鲜“功勋演员”和“人民演员”称号及“金日成奖”的金正花。1978年,冰雪其外、梅花其内的金正花毕业于平壤戏剧电影大学表演系后,迅速成为朝鲜影坛上引人注目的新星,她的美貌和气质在朝鲜演员中极为罕见,被惊为天人。电影里的她一袭黑色皮风衣,盘发、方巾、墨镜,用今天的话来说,简直酷到极点,那种在好莱坞永远也看不到的东方女性的柔美,那种最困难的情境下的人性的光彩气质,确实是我们的演员到今天仍然缺少的。
朝鲜艺术电影制片厂人民演员金龙鳞扮演的俞林,大智大勇,对革命赤胆忠心,但他身上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是其将记者这个无冕之王的傲气、长期居住海外的花花公子派头表现得淋漓尽致。镜头里的他潇洒飘逸,哪象现在不少国产电影里的所谓“贵族”,一看就老土。场景布置也很逼真,甚至酒吧、咖啡馆都让人感觉很时尚,很难想象这样高水平的影片是出自30多年前封闭的朝鲜。我很奇怪在朝鲜的环境下,金龙鳞的那种作派是怎样培养出来的,这是到今天我也觉得不可思议的一个谜。
《无名英雄》不仅在朝鲜,而且在世界影坛上也称得上是一部将战争史诗与惊险片样式相融合的杰作。朝鲜,这个至今还处在核危机威胁下的国家,居然早在30多年前就创作出了这部气势磅礴的战争史诗。那场无论对于中国人还是朝鲜人来讲都同样铭记于心的战争,已经无数次地被各种文艺样式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似乎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达到过《无名英雄》的高度。
我实在是太爱《无名英雄》了。记得1983年9月13日,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之际,上海举行朝鲜电影周,金龙麟、金正花等11人作为朝鲜电影代表团成员访沪。下午2时,在南京西路216号、享有“远东第一影院”美誉的上海“大光明”电影院,金龙麟、金正花一行有个同观众见面会。
虽然早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但是尚在读中学的自己,始终没有勇气逃课。煎熬了一下午,等下课飞奔到“大光明”,一切都已经烟消云散。
错过这一次,就是错过了一辈子。以至于数十年后已是不惑之年的我,还收藏着曾刊登过金正花照片的1983年第12期《大众电影》杂志。我时常“妄想”:前进道路的择取当然是各国人民自己的事情,用不着他人说三道四;但是,在重拍《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热潮中,我们为什么就不重拍一部新世纪超级国际版的《无名英雄》呢?
(未经作者同意,任何报刊不得转载或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