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的尿路管理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t19900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髓损伤患者的尿路管理一般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尿路的无菌状态;(2)膀胱内不 要留多量的残尿;(3)尽可能早期脱离导尿管,避免膀胱尿道机械性损伤;(4)保持肾脏的正常 机能等。因此在脊髓损伤早期推荐使用无菌的间歇导尿法和灭菌的留置导尿管法以及早期膀 胱训练。1 脊髓损伤急性期的尿路管理在脊髓损伤急性期膀胱几乎无例外的处于尿闭状态,其原因是逼尿肌弛缓无力,后部尿道( 膀胱内、外括约肌)收缩阻力增大,因神经麻痹尿路的粘膜会因少许的机械刺激而受到损伤 。为了把尿路合并症控制在最低限度,把膀胱内尿液导出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发病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NADP+氧化还原酶法,对11 085例(男6 440例,女4 645例)就诊患儿进行红细胞中G6PD活性的定量检测
目的了解皮肤病患者的自测健康状况,评估临床疗效。方法对 50例皮肤病患者和50名正常人群同时进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 V1.0)评定。结果皮肤病患者与正常人群的自测健康存在
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非正式群体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小团体的形成及生存条件,小团体的特点及作用作了详尽分析,并提出管理的措施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