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分,是学习动力最重要的源泉。化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最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形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锲而不舍,顽强探索的良好作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实验;兴趣;教学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探索、掌握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动机中最活跃的、属于中心地位的基本因素。探索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兴趣特点,并针对其特点开展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很有裨益的。下面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就学生化学实验兴趣特点与化学实验教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学生的求知欲与化学实验教学
求知欲是一种强烈希望占有知识的欲望。它是理智感的基本形式,也是兴趣的基本构成部分,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必不可少的前提。由于化学实验课的特殊性,学生最初尝试实验时,都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中学化学有很多趣味横生、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和课外实验,可以通过这些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进而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作为一名化学实验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好课堂教学的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更要结合学生不同阶段开展针对性的课外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让学生有更大的平台学习,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
1.保护和鼓励学生的求知欲。由于化学实验自身的特点,学生开始一般对它都比较感兴趣,更是乐此不疲的做着化学实验,探索着化学实验中的各种现象。不过这时的求知欲并不具有稳定性,它是由直觉性情感在支配,教师应保护与鼓励。对学生求知欲的保护与鼓励,就是当学生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实验,产生胜利的喜悦时,教师应当及时给予肯定评价,以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激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而当学生实验失败或遇上困难,产生消极情绪时,教师应当及时给予指导,找出失败或产生困难的原因,帮助学生总结实验经验,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以建立起继续努力的信心。
2.不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对化学实验所产生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心是学好化学学科知识最好的切入点,不仅要做好教材中验证式的实验,更要设计一些探究式的补充实验,通过对实验的探究过程,丰富学生知识,开拓视野,锻炼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做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演示实验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活泼金属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有什么样的结果,并在课外活动时间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通过对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对化学反应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后期化学的学习其他复杂反应奠定科学分析的基础。尽管要做好这个实验不容易,学生的兴趣却没有丝毫的减退,同时实验探究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途径,也是学生学好化学,培养化学学科素养的过程。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阶段学习的机会不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3.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如果学生的求知欲总不能满足,求知的火焰就会熄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在情景中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求知欲。如在课堂教学的教师演示实验可以变成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上讲台的学生演示实验,或者把实验分成几个组,让学生分组实验,然后进行小组实验交流等,这样不仅使实验效果更好,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同时还可以把课堂上的延伸问题留在课外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中进一步探究,结果由学生在下一次课反馈。这样可以把实验带进课堂,带进教室,还可以把实验带回家,使学生的学习接地气,学以致用。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化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4.保持教学过程的民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民主的气氛,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理。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态度冷漠,用居高临下的身份教训学生,这样学生学习会感觉到索然无味。而创设平等和谐的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学生的怀疑感与化学实验教学
“疑者,觉悟之机也”,善于存疑,从而产生好奇心,使学生有进一步探究问题根源的冲动,还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养成,甚至可能做出新的发现。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大多数实验室验证性实验,学生对照教材结论做实验,结果学生的兴趣不大,甚至产生做与不做实验都一样的感觉,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厌倦。所以老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时要引导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还有没有其他现象,其原因是什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质疑心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教师实验教学得效果。
1.鼓励质疑,诱导辩论,努力创设问题的情境。中学化学实验大多数是验证式实验,通过实验检验教材陈述的化学情景是否正确。但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有很多与教材陈述现象不一样的地方,此时要大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不管是教材上的结论或是教师上课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严格按照实验得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结果不一样的通过多次实验,并和老师共同探讨实验结果,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分析,为什么最终得到的是教材的结论,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而这些品质正是我们最需要培养的。实验过程中即便没有疑问,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突出学生认知的矛盾冲突,引发学生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查阅资料、交流讨论,设计实验检验等,这些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提高。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鼓励质疑,诱导辩论,努力创设问题的情境。
2.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疑点。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疑点,并把疑问设计成多个有层次的情景,使学生在讨论探究过程中能够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或者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交流等能够逐个解决的问题,不能把问题设计过难过深,超越学生学习的能力而使学生丧失信心,这样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背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例如:84消毒液为什么能够消毒?它的消毒原理是什么?漂白粉为什么要用氢氧化钙而不用氢氧化钠?洁厕灵的成分是什么?原理是什么?等等。这些从生活实际找出十分有趣的实验,既帮助学生找出学习疑点,又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化学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 3.教师要善于设置疑问。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催化剂”。用化学实验设疑引入课题在化学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它能使学生一开始就有强烈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造成悬念,积极思索,探究新知,夺取最佳教学效果。如讲“氯气”这一节课时,教师可拿出一束鲜花边赞美边放入盛满黄绿色气体的集气瓶中,当看到鲜花迅速褪色变得枯萎时,教师就插问:“这黄绿色的气体是什么呢?它为什么能使鲜花褪色?它有什么性质?又有什么用途?我们怎样制取它?……”这一连串的问题引发了高一新生学习氯气的强烈兴趣,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这些有趣的化学情景、现象明显的化学实验使学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化学情景设置疑问。
三、学生的好奇心与化学实验教学
好奇心是学生对于未知知识探索的积极心理需求,能够极大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化学实验现象精彩纷呈,甚至出乎意料之外,如物质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及光热的产生和气体的释放等。都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原因的学习动力。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并能正确地加以因势利导,便会有助于化学实验的教学。
1.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与化学实验现象的差别,引发学生对化学问题进一步探索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好化学的兴趣。例如:在做过氧化钠分别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这个性质实验时,提醒学生在生活中水和二氧化碳一般可以用来灭火的,这是生活常识。但往包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中吹气或滴加少量水时,脱脂棉会剧烈反应并燃烧起来。学生马上对这个实验现象十分好奇,都想知道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可利用这个实验带给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不仅使学生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还有哪些物质着火燃烧不能用水来浇灭,拓展了知识,也有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教师可利用这些生动、新奇、有趣的实验加强对学生所产生的好奇心,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好奇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当学生在进行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实验时,观察到了上述不同于常规生活知识时象,学生便会强烈的好奇心,急于想知道为什么会产生不同于生活常识的原因。此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主动地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教师不要将自己的结果告诉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分析真正原因。只有在学生感到困惑时,通过老师点拨,学生恍然大悟,学生才会记忆深刻,理解透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化学实验是教师进行化学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角色的最好途径。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既是教学所必须,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直接的手段。
参考资料:
[1]卞金祥.名师最受欢迎的特色教学艺术[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1).
[2]冯克诚.中学成功教学法体系(理科)3、4、5卷[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9(1).
[3]金庆祥.化学活动课及微型实验设计与实践[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10(1).
(作者单位:贵州锦屏中学)
关键词:实验;兴趣;教学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探索、掌握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动机中最活跃的、属于中心地位的基本因素。探索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兴趣特点,并针对其特点开展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很有裨益的。下面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就学生化学实验兴趣特点与化学实验教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学生的求知欲与化学实验教学
求知欲是一种强烈希望占有知识的欲望。它是理智感的基本形式,也是兴趣的基本构成部分,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必不可少的前提。由于化学实验课的特殊性,学生最初尝试实验时,都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中学化学有很多趣味横生、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和课外实验,可以通过这些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进而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作为一名化学实验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好课堂教学的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更要结合学生不同阶段开展针对性的课外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让学生有更大的平台学习,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
1.保护和鼓励学生的求知欲。由于化学实验自身的特点,学生开始一般对它都比较感兴趣,更是乐此不疲的做着化学实验,探索着化学实验中的各种现象。不过这时的求知欲并不具有稳定性,它是由直觉性情感在支配,教师应保护与鼓励。对学生求知欲的保护与鼓励,就是当学生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实验,产生胜利的喜悦时,教师应当及时给予肯定评价,以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激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而当学生实验失败或遇上困难,产生消极情绪时,教师应当及时给予指导,找出失败或产生困难的原因,帮助学生总结实验经验,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以建立起继续努力的信心。
2.不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对化学实验所产生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心是学好化学学科知识最好的切入点,不仅要做好教材中验证式的实验,更要设计一些探究式的补充实验,通过对实验的探究过程,丰富学生知识,开拓视野,锻炼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做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演示实验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活泼金属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有什么样的结果,并在课外活动时间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通过对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对化学反应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后期化学的学习其他复杂反应奠定科学分析的基础。尽管要做好这个实验不容易,学生的兴趣却没有丝毫的减退,同时实验探究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途径,也是学生学好化学,培养化学学科素养的过程。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阶段学习的机会不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3.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如果学生的求知欲总不能满足,求知的火焰就会熄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在情景中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求知欲。如在课堂教学的教师演示实验可以变成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上讲台的学生演示实验,或者把实验分成几个组,让学生分组实验,然后进行小组实验交流等,这样不仅使实验效果更好,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同时还可以把课堂上的延伸问题留在课外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中进一步探究,结果由学生在下一次课反馈。这样可以把实验带进课堂,带进教室,还可以把实验带回家,使学生的学习接地气,学以致用。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化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4.保持教学过程的民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民主的气氛,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理。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态度冷漠,用居高临下的身份教训学生,这样学生学习会感觉到索然无味。而创设平等和谐的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学生的怀疑感与化学实验教学
“疑者,觉悟之机也”,善于存疑,从而产生好奇心,使学生有进一步探究问题根源的冲动,还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养成,甚至可能做出新的发现。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大多数实验室验证性实验,学生对照教材结论做实验,结果学生的兴趣不大,甚至产生做与不做实验都一样的感觉,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厌倦。所以老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时要引导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还有没有其他现象,其原因是什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质疑心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教师实验教学得效果。
1.鼓励质疑,诱导辩论,努力创设问题的情境。中学化学实验大多数是验证式实验,通过实验检验教材陈述的化学情景是否正确。但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有很多与教材陈述现象不一样的地方,此时要大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不管是教材上的结论或是教师上课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严格按照实验得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结果不一样的通过多次实验,并和老师共同探讨实验结果,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分析,为什么最终得到的是教材的结论,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而这些品质正是我们最需要培养的。实验过程中即便没有疑问,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突出学生认知的矛盾冲突,引发学生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查阅资料、交流讨论,设计实验检验等,这些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提高。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鼓励质疑,诱导辩论,努力创设问题的情境。
2.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疑点。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疑点,并把疑问设计成多个有层次的情景,使学生在讨论探究过程中能够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或者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交流等能够逐个解决的问题,不能把问题设计过难过深,超越学生学习的能力而使学生丧失信心,这样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背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例如:84消毒液为什么能够消毒?它的消毒原理是什么?漂白粉为什么要用氢氧化钙而不用氢氧化钠?洁厕灵的成分是什么?原理是什么?等等。这些从生活实际找出十分有趣的实验,既帮助学生找出学习疑点,又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化学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 3.教师要善于设置疑问。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催化剂”。用化学实验设疑引入课题在化学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它能使学生一开始就有强烈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造成悬念,积极思索,探究新知,夺取最佳教学效果。如讲“氯气”这一节课时,教师可拿出一束鲜花边赞美边放入盛满黄绿色气体的集气瓶中,当看到鲜花迅速褪色变得枯萎时,教师就插问:“这黄绿色的气体是什么呢?它为什么能使鲜花褪色?它有什么性质?又有什么用途?我们怎样制取它?……”这一连串的问题引发了高一新生学习氯气的强烈兴趣,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这些有趣的化学情景、现象明显的化学实验使学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化学情景设置疑问。
三、学生的好奇心与化学实验教学
好奇心是学生对于未知知识探索的积极心理需求,能够极大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化学实验现象精彩纷呈,甚至出乎意料之外,如物质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及光热的产生和气体的释放等。都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原因的学习动力。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并能正确地加以因势利导,便会有助于化学实验的教学。
1.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与化学实验现象的差别,引发学生对化学问题进一步探索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好化学的兴趣。例如:在做过氧化钠分别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这个性质实验时,提醒学生在生活中水和二氧化碳一般可以用来灭火的,这是生活常识。但往包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中吹气或滴加少量水时,脱脂棉会剧烈反应并燃烧起来。学生马上对这个实验现象十分好奇,都想知道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可利用这个实验带给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不仅使学生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还有哪些物质着火燃烧不能用水来浇灭,拓展了知识,也有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教师可利用这些生动、新奇、有趣的实验加强对学生所产生的好奇心,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好奇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当学生在进行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实验时,观察到了上述不同于常规生活知识时象,学生便会强烈的好奇心,急于想知道为什么会产生不同于生活常识的原因。此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主动地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教师不要将自己的结果告诉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分析真正原因。只有在学生感到困惑时,通过老师点拨,学生恍然大悟,学生才会记忆深刻,理解透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化学实验是教师进行化学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角色的最好途径。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既是教学所必须,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直接的手段。
参考资料:
[1]卞金祥.名师最受欢迎的特色教学艺术[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1).
[2]冯克诚.中学成功教学法体系(理科)3、4、5卷[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9(1).
[3]金庆祥.化学活动课及微型实验设计与实践[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10(1).
(作者单位:贵州锦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