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有效教学是最终归宿。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是实现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关键。本文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生活化教学含义、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理论基础、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基本要求、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方略等方面,探究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活化教学
一、走出去,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
二、沟通课堂内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學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台湾的蝴蝶谷》、《鸟岛》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另外,只要教师多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道德教育是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语文学科是“文道结合”、“文以载道”的学科,能够体现道德价值观念的课文比比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多数语文教师的道德教育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抽象空洞,结果是收效甚微。如《蚂蚁的救助》一文,从中可以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奋力互助,舍身相救。蚂蚁是一种体型极小的昆虫,然而就是这种小昆虫的相互救助之举,却给了作者以巨大的启迪。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们会对小蚂蚁产生一种新的情感,会有更多的感悟。小朋友在学习中参与了生活,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四、展一展,丰富生活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的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外继续学习语言、历练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不断得到提高,语文这个特殊工具也会被“活用”。在学完《秋姑娘的信》一课后,我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采集秋天的落叶,自己动手把落叶拼成图案粘贴在白纸上,并且在图案旁写几句话。孩子的想象力恃别丰富,有的拼成了小鸟在树林里玩耍,还在旁边写着“树林是小鸟的家,让我们每人多栽一个树,让小鸟的家更漂亮!”有的拼成了小金鱼在池塘里游,旁边写着“小金鱼,你真了不起,看你游得多自在呀!你愿意教我学游泳吗?”……这样的实践活动源于生活又超越于生活,不但丰富了孩子的语言,而且在情感、态度方面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五、体验生活式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景,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
例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明月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送给学生一些碧螺春,布置学生回家后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品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又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了,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挖掘生活化语文教学的课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需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学习中去感受生活,从而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并使情感得到真正的陶冶,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源。
参考文献
【1】孙殿华.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策略.中国校外教育,2012.6.
【2】郭吉士.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初探[J].文理导航:下旬,2011(07).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活化教学
一、走出去,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
二、沟通课堂内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學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台湾的蝴蝶谷》、《鸟岛》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另外,只要教师多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道德教育是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语文学科是“文道结合”、“文以载道”的学科,能够体现道德价值观念的课文比比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多数语文教师的道德教育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抽象空洞,结果是收效甚微。如《蚂蚁的救助》一文,从中可以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奋力互助,舍身相救。蚂蚁是一种体型极小的昆虫,然而就是这种小昆虫的相互救助之举,却给了作者以巨大的启迪。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们会对小蚂蚁产生一种新的情感,会有更多的感悟。小朋友在学习中参与了生活,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四、展一展,丰富生活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的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外继续学习语言、历练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不断得到提高,语文这个特殊工具也会被“活用”。在学完《秋姑娘的信》一课后,我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采集秋天的落叶,自己动手把落叶拼成图案粘贴在白纸上,并且在图案旁写几句话。孩子的想象力恃别丰富,有的拼成了小鸟在树林里玩耍,还在旁边写着“树林是小鸟的家,让我们每人多栽一个树,让小鸟的家更漂亮!”有的拼成了小金鱼在池塘里游,旁边写着“小金鱼,你真了不起,看你游得多自在呀!你愿意教我学游泳吗?”……这样的实践活动源于生活又超越于生活,不但丰富了孩子的语言,而且在情感、态度方面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五、体验生活式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景,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
例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明月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送给学生一些碧螺春,布置学生回家后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品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又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了,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挖掘生活化语文教学的课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需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学习中去感受生活,从而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并使情感得到真正的陶冶,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源。
参考文献
【1】孙殿华.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策略.中国校外教育,2012.6.
【2】郭吉士.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初探[J].文理导航:下旬,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