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217-02
摘要:
教育应与生活紧密结合,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枯燥无味的,历史学科的学习是在认识过去的过程中学会观察人类社会、观察现实世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我们历史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结合课程内容,让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学习历史的过程,感悟历史,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历史以生动、活泼、增趣、益智的本来面目。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改的主渠道,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不断去探索,让历史课堂教学焕发生机。
关键词:初中历史; 情趣教学; 教学策略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这样反映,“我真的对历史知识很感兴趣,可一涉及到一些理论性的内容我就会觉得乏味而丧失兴趣了。”可见要改变历史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的现状,就应努力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情趣、充满魅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享受课堂”“快乐课堂”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因此,历史教学如何使学生获得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乐学、会学”的目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触历史,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以下是笔者对于如何使初中历史课堂充满情趣做的一些尝试。
1向学生展示真实而鲜活的历史,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最能贴近生活的鲜活的素材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历史,而不要用空泛的内容去说教。如我在讲秦朝的圆形方孔钱时,就特意收集了一些古货币展示给学生看,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如我在讲科举制度时,就结合我们休宁县是第一状元县这一点,让学生谈谈自己所见到的本县与状元有关的建筑等。学生们饶有兴趣地说开了“状元广场”、“状元食府”等,之前我还把状元广场上“千年科举”石窗上的有关资料拍下,制成幻灯片,向学生展示,让学生结合课本和平时所掌握的知识,对石窗上的资料进行讨论。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喜欢表现自我,我把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一些沉寂的历史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了能在课堂上发言,学生就会注意对**常生活中知识的积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2充分运用多媒体
心理学认为:初中阶段是一个由半幼稚、半成熟时期逐渐向独立性和自觉性的成人化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在学习上显得很被动,很多科目上听不懂,甚至出现焦虑、恐慌及厌学心理,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并未成熟,他们需要更多的感性认识,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对图像、视频的兴趣和认识记忆能力超过纯文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力搜集资料,并且对资料进行删选,做到精益求精。如“伟大的抗**战争”一课,讲到“南京大屠杀”时教师可以搜集很多资料,精选其中很多极具震撼性的图片和视频来展示**军的暴行,这样不仅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到了极点,还进行了一次极具效果的爱国主义教育。再如70年代“外交关系的突破”一课,讲到“乒乓外交”时,一段精彩的视频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当年中国在外交上要取得突破的所面临的许多困境,而且让学生知道了中国在外交上取得这些突破所付出的努力,“乒乓外交”发生的一些插曲让学生感受到外交活动当中戏剧性的一幕,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用多媒体辅助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
3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从新的教学理念出发,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来指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如课堂讨论、课堂辩论会、课堂表演、故事会等。我在上七年级下册《宋代的城市生活》一课时,我就设计和选择了“东京一**游”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事先,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分别为旅游组,其中设一个“导游”负责讲解。另外三组为虹桥下的商业区组、大相国寺集市组、瓦舍勾栏娱乐组,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根据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结合史实,扮演不同的角色。虽然农村学校受许多条件限制,但在课堂上学生的聪明才智发挥地淋漓尽致,许多情行都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们精心制作了旅游团的团旗、“导游”绘声绘色地讲解、用纸画出当时的货币——交子、画出漂亮的衣服——背子,用简陋的材料做出轿子……整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潜力被挖掘出来了、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了、口头表达能力、实践制作能力、创新能力、表演能力等得到了锻炼,教师的教学目的也达到了。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所做的的一切都是他们生活中的积累,教师仅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这个舞台,让学生展示自我才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历史的情感,那么我们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又何乐而不为呢?
4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和能力,鼓励以多种形式表述历史问题
以往的历史课堂,总是以语言文字贯穿始终,顶多再有一副历史地图。而不善言辞的学生在这里只会更加沉默。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仅限于一张大卷。学生的个性受到了禁锢,他们特有的专长无用武之地,反而令其反感历史课堂,因其枯燥无趣而在历史课上做其他科作业。而新时代的课改,恰恰要求教师要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于是,在历史课堂上出现了许多旁人认为是“不务正业”的现象。如,有些学生在画房屋,这是学生根据书中文字介绍进行再创造所描绘的半坡聚落的村庄,河姆渡人的房子。在课上,学生们发挥想象,设计历史大事年表,有以表格形式的,有以纪年数轴方式的,还有的完全以图画的形式,不用一字而概括那一段历史。学生们在用他们擅长的方式叙述着历史口演话剧、讲故事、撰写小论文、绘画,等等,都是他们施展特长的渠道。在历史课堂中,更加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全程评价,是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课堂,而不局限于课堂,让历史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使学生投入其中,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历史,让学生历史地认识生活,这或许是历史教学成功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广大历史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217-02
摘要:
教育应与生活紧密结合,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枯燥无味的,历史学科的学习是在认识过去的过程中学会观察人类社会、观察现实世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我们历史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结合课程内容,让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学习历史的过程,感悟历史,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历史以生动、活泼、增趣、益智的本来面目。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改的主渠道,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不断去探索,让历史课堂教学焕发生机。
关键词:初中历史; 情趣教学; 教学策略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这样反映,“我真的对历史知识很感兴趣,可一涉及到一些理论性的内容我就会觉得乏味而丧失兴趣了。”可见要改变历史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的现状,就应努力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情趣、充满魅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享受课堂”“快乐课堂”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因此,历史教学如何使学生获得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乐学、会学”的目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触历史,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以下是笔者对于如何使初中历史课堂充满情趣做的一些尝试。
1向学生展示真实而鲜活的历史,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最能贴近生活的鲜活的素材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历史,而不要用空泛的内容去说教。如我在讲秦朝的圆形方孔钱时,就特意收集了一些古货币展示给学生看,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如我在讲科举制度时,就结合我们休宁县是第一状元县这一点,让学生谈谈自己所见到的本县与状元有关的建筑等。学生们饶有兴趣地说开了“状元广场”、“状元食府”等,之前我还把状元广场上“千年科举”石窗上的有关资料拍下,制成幻灯片,向学生展示,让学生结合课本和平时所掌握的知识,对石窗上的资料进行讨论。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喜欢表现自我,我把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一些沉寂的历史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了能在课堂上发言,学生就会注意对**常生活中知识的积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2充分运用多媒体
心理学认为:初中阶段是一个由半幼稚、半成熟时期逐渐向独立性和自觉性的成人化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在学习上显得很被动,很多科目上听不懂,甚至出现焦虑、恐慌及厌学心理,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并未成熟,他们需要更多的感性认识,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对图像、视频的兴趣和认识记忆能力超过纯文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力搜集资料,并且对资料进行删选,做到精益求精。如“伟大的抗**战争”一课,讲到“南京大屠杀”时教师可以搜集很多资料,精选其中很多极具震撼性的图片和视频来展示**军的暴行,这样不仅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到了极点,还进行了一次极具效果的爱国主义教育。再如70年代“外交关系的突破”一课,讲到“乒乓外交”时,一段精彩的视频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当年中国在外交上要取得突破的所面临的许多困境,而且让学生知道了中国在外交上取得这些突破所付出的努力,“乒乓外交”发生的一些插曲让学生感受到外交活动当中戏剧性的一幕,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用多媒体辅助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
3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从新的教学理念出发,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来指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如课堂讨论、课堂辩论会、课堂表演、故事会等。我在上七年级下册《宋代的城市生活》一课时,我就设计和选择了“东京一**游”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事先,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分别为旅游组,其中设一个“导游”负责讲解。另外三组为虹桥下的商业区组、大相国寺集市组、瓦舍勾栏娱乐组,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根据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结合史实,扮演不同的角色。虽然农村学校受许多条件限制,但在课堂上学生的聪明才智发挥地淋漓尽致,许多情行都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们精心制作了旅游团的团旗、“导游”绘声绘色地讲解、用纸画出当时的货币——交子、画出漂亮的衣服——背子,用简陋的材料做出轿子……整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潜力被挖掘出来了、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了、口头表达能力、实践制作能力、创新能力、表演能力等得到了锻炼,教师的教学目的也达到了。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所做的的一切都是他们生活中的积累,教师仅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这个舞台,让学生展示自我才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历史的情感,那么我们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又何乐而不为呢?
4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和能力,鼓励以多种形式表述历史问题
以往的历史课堂,总是以语言文字贯穿始终,顶多再有一副历史地图。而不善言辞的学生在这里只会更加沉默。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仅限于一张大卷。学生的个性受到了禁锢,他们特有的专长无用武之地,反而令其反感历史课堂,因其枯燥无趣而在历史课上做其他科作业。而新时代的课改,恰恰要求教师要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于是,在历史课堂上出现了许多旁人认为是“不务正业”的现象。如,有些学生在画房屋,这是学生根据书中文字介绍进行再创造所描绘的半坡聚落的村庄,河姆渡人的房子。在课上,学生们发挥想象,设计历史大事年表,有以表格形式的,有以纪年数轴方式的,还有的完全以图画的形式,不用一字而概括那一段历史。学生们在用他们擅长的方式叙述着历史口演话剧、讲故事、撰写小论文、绘画,等等,都是他们施展特长的渠道。在历史课堂中,更加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全程评价,是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课堂,而不局限于课堂,让历史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使学生投入其中,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历史,让学生历史地认识生活,这或许是历史教学成功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广大历史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