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基金行业“千基”时代,一些小公司已开始重视新基金的发行质量,浦银安盛就是其中之一。
自2011年初至2012年4月,浦银安盛共发行了两只产品——浦银安盛货币和浦银安盛增利分级债券基金,都聚焦固定收益。之后在2012年5月才又成立了一只基本面400指数基金。
这样的发行选择背后,是公司提前对固定收益产品的投票。公司总经理钱华在2011年底的一次专访中表示:“2011年初,我们判断资本市场将困难重重,应该谨慎一点,做恰当的事情。所以决定发行策略以固定收益产品为主。”
这样的判断,也在今年收到了不错的业绩回报。
债基全进前1/4
受益于年初以来宽松的货币政策,债券型基金在今年市场中表现优异。现在看来,去年底浦银安盛增利分级债券基金的发行,可谓恰逢其时。
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浦银增利分级债基母基金份额上半年净值增长率为9.78%,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5。
而作为该基金的杠杆份额,浦银安盛增利B回报率为26.47%,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6。
此外,浦银安盛优化收益A、C上半年涨幅也超过7%,在114只同类二级债基中均进入前1/4。
两只基金还有不错的长期回报。截至上半年,浦银安盛优化收益A、C,近两年来各以9.68%、8.91%的总回报,在57只二级债基中排名第8、17名。
现任浦银安盛增利分级债基基金经理的薛铮,有较丰富的固定收益研究和管理经验。他在管理浦银安盛优化收益期间,业绩表现稳健。
2009年7月,他进入浦银安盛基金,任浦银安盛优化收益基金经理助理兼固定收益研究员,并于2011年6月起管理浦银安盛优化收益。2011年12月,他担任新发的浦银安盛增利分级债基的基金经理。
对于自己的固定收益投资模式,薛铮总结为:“对趋势的判断决定了基金的操作方式。”在多年的投资经历中,趋势和估值相结合,成为他判断债券市场进而决定操作策略的重要准绳。
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决定了应该采取积极大胆的频繁交易获利,还是采用精选个券、降低交易频率的做法。而一旦看准趋势,操作手法做适当转换,赚到钱的概率就非常大。
投研流程的优化
不只固定收益类产品表现较好,浦银安盛权益类基金业绩也实现较大提升。
如浦银安盛精致上半年上涨7.68%,在139只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27,浦银安盛红利精选和价值成长分别上涨9.05%、5.27%,在297只股票型基金中分别排名42、127位。是什么推动公司业绩改善?
浦银安盛对《投资者报》表示,这源于公司近年来充分发挥了基金经理自身优势,强化充分授权、高效沟通以及围绕产品风格特色考核的三方面机制。从效果看,旗下基金业绩得到整体提升。
投资模式的改善,正是总经理钱华到任后一直努力的方向。
如果旗下基金业绩表现不理想,是否错在其基金经理?钱华不这么认为。
2010 年底,初到浦银安盛的钱华开始搭建专业投资决策制度和流程。他意识到,稳定可持续的投资业绩来自于正确的投资方法、专业的投资决策制度和流程。基金经理应该在一个大的投资策略的框架上进行投资,而制订这个投资策略是公司的责任。
此后,公司管理层对投研体系和投研流程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和优化整合。“包括重新梳理投资流程、规范了股票库制度、将投资决策真正建立在研究基础之上,这种变革提高了业绩绩效和持续性。”浦银安盛表示。
2011年浦银安盛迎来了全新一年,投研团队水平和投资业绩都取得稳步提升,达到全行业前1/2水平。到2012年上半年,业绩持续性也得到体现。
浦银安盛表示,未来将通过不断创新紧跟市场发展方向,公司计划下半年推出创新型定期开放固定收益类产品,在股基、债基运作进入稳定轨道后还会探索新产品。
自2011年初至2012年4月,浦银安盛共发行了两只产品——浦银安盛货币和浦银安盛增利分级债券基金,都聚焦固定收益。之后在2012年5月才又成立了一只基本面400指数基金。
这样的发行选择背后,是公司提前对固定收益产品的投票。公司总经理钱华在2011年底的一次专访中表示:“2011年初,我们判断资本市场将困难重重,应该谨慎一点,做恰当的事情。所以决定发行策略以固定收益产品为主。”
这样的判断,也在今年收到了不错的业绩回报。
债基全进前1/4
受益于年初以来宽松的货币政策,债券型基金在今年市场中表现优异。现在看来,去年底浦银安盛增利分级债券基金的发行,可谓恰逢其时。
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浦银增利分级债基母基金份额上半年净值增长率为9.78%,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5。
而作为该基金的杠杆份额,浦银安盛增利B回报率为26.47%,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6。
此外,浦银安盛优化收益A、C上半年涨幅也超过7%,在114只同类二级债基中均进入前1/4。
两只基金还有不错的长期回报。截至上半年,浦银安盛优化收益A、C,近两年来各以9.68%、8.91%的总回报,在57只二级债基中排名第8、17名。
现任浦银安盛增利分级债基基金经理的薛铮,有较丰富的固定收益研究和管理经验。他在管理浦银安盛优化收益期间,业绩表现稳健。
2009年7月,他进入浦银安盛基金,任浦银安盛优化收益基金经理助理兼固定收益研究员,并于2011年6月起管理浦银安盛优化收益。2011年12月,他担任新发的浦银安盛增利分级债基的基金经理。
对于自己的固定收益投资模式,薛铮总结为:“对趋势的判断决定了基金的操作方式。”在多年的投资经历中,趋势和估值相结合,成为他判断债券市场进而决定操作策略的重要准绳。
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决定了应该采取积极大胆的频繁交易获利,还是采用精选个券、降低交易频率的做法。而一旦看准趋势,操作手法做适当转换,赚到钱的概率就非常大。
投研流程的优化
不只固定收益类产品表现较好,浦银安盛权益类基金业绩也实现较大提升。
如浦银安盛精致上半年上涨7.68%,在139只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27,浦银安盛红利精选和价值成长分别上涨9.05%、5.27%,在297只股票型基金中分别排名42、127位。是什么推动公司业绩改善?
浦银安盛对《投资者报》表示,这源于公司近年来充分发挥了基金经理自身优势,强化充分授权、高效沟通以及围绕产品风格特色考核的三方面机制。从效果看,旗下基金业绩得到整体提升。
投资模式的改善,正是总经理钱华到任后一直努力的方向。
如果旗下基金业绩表现不理想,是否错在其基金经理?钱华不这么认为。
2010 年底,初到浦银安盛的钱华开始搭建专业投资决策制度和流程。他意识到,稳定可持续的投资业绩来自于正确的投资方法、专业的投资决策制度和流程。基金经理应该在一个大的投资策略的框架上进行投资,而制订这个投资策略是公司的责任。
此后,公司管理层对投研体系和投研流程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和优化整合。“包括重新梳理投资流程、规范了股票库制度、将投资决策真正建立在研究基础之上,这种变革提高了业绩绩效和持续性。”浦银安盛表示。
2011年浦银安盛迎来了全新一年,投研团队水平和投资业绩都取得稳步提升,达到全行业前1/2水平。到2012年上半年,业绩持续性也得到体现。
浦银安盛表示,未来将通过不断创新紧跟市场发展方向,公司计划下半年推出创新型定期开放固定收益类产品,在股基、债基运作进入稳定轨道后还会探索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