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高校培养的人才在素质、技术和技能上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解决此矛盾的关键是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此,以此为切入点设计了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着重研究学校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主要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培养、校内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校外真实实践平台的搭建等方面研究学校和学生的良性互动,以期更好的实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人才培养;学校与学生;良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0.048
目前,高校毕业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而就业难的原因不是人才供给在数量上绝对超过了人才的需求,而是高校培养的人才在素质、技术和技能上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市场上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解决这对矛盾的关键是我们高校应根据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和企业实际的人才需求,培养出能被社会和企业认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如何培养出此类人才是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四川工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和企业实际需求,探索出了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即“四方联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1“四方联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
“四方联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四方联动”,即企业提供实践平台与真实项目、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专业指导、学校大力支持,实现稳定的、良性的、可持续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该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融入真实的企业环境,参与真实的实践项目,成为真正的“企业人”,实现学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通过该模式,打造一批创业学子,造就一批学生型企业,为学校提供一个稳定可靠、可控可持续的实践平台;通过该模式,打造一个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富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总而言之,该模式的落脚点在校企深层次的合作上,研究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四方联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校、企、师、生”四方的互动性,而本文主要对学校与学生良性互动的角色进行探讨。
2学院与学生良性互动的角色分析
2.1学院坚定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应用型人才是既具有大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但现实生活中,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的人才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学生缺乏真实企业实践经验和企业所需的综合素质,也不能较快适应企业环境并为其创造价值;大部分企业也不愿意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去获取实践经验。四川工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进行了大胆创新。
2.1.1培养实用有效的“双师型”师资
提到“双师型”师资,我们自然会想到“双师型”师资的真实含义,什么样的“双师型”教师才能培养出企业想要的人才?许多学校将“双证”或者“多证”持有者理解为“双师”。其实,这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所获证书与授课内容不一致的问题,持有“会计证”的老师有可能去教授市场营销;而部分证书是通过理论学习取得的,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由此可见,“双证”或者“多证”并不能体现“双师型”师资的真实含义。由此,经管学院对“双师型”的给予了新的理解:“双师型”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深层次参与企业管理与运营企业真实项目、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并被企业认可的应用型人才。
为培养这种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经管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人才孵化中心,主要与中小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老师走进企业,企业骨干走进学校搭建了双向平台,将教师资源与企业资源进行双向整合。一方面,老师可进入企业的管理部门中,参与各部门的管理活动,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效结合,加强了老师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的经验的过渡。另一方面,根据课程需要,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精英担任兼职教师,并加强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双方合作,培养了一批既有系统的理论基础又有真实企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深受学生欢迎。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
经济与管理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孵化中心鼓励优秀学生自我创业,在“双师型”老师的指导下,目前已创建了一批“学生型”企业。我院扶持建立的“学生型”企业已经進入良性互动阶段,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这批学生型企业带着对学院的感恩回报,愿意拿出大量的实习岗位让学弟、学妹在岗学习,强化实践经验的累积;第二,学院为这些“学生型”企业提供的学生都是品学兼优的人才,这些优秀的学生通过在岗训练后,大多数学生又愿意在企业中继续干下去,为这些“学生型”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真正实现了学院与学生角色的良性互动;第三,为我们学院提供培养“双师型”师资较为稳定的平台,其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提供了良性互动的沟通平台,大量的老师可以到“学生型”企业中去实践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对“学生型”企业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培养“双师型”师资的平台更加稳固而有效。
2.1.2多角度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针对中小企业人才需求特点,量身定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经济与管理学院主要为中小企业培养与输送人才,深层次了解中小企业人才需求特点,本文做了一个关于企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市场调查。本文选取了与经管学院合作的30家中小企业作为样本,以企业对人才需求的10种基本能力为指标,通过样本调查的数据,并对其分析处理,结论是中小企业对人才需求特点是三种基本素质和三种能力。其基本素质表现在人才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忠诚度和具有坚持精神的职业道德素质,其平均分高达9.3分,这体现了现代企业对职业道德的高度重视;三种能力表现为动手能力、执行能力与领导能力,动手能力主要强调工作积极、务实、精干、有实务操作能力;执行能力主要强调在具备专业知识的条件下,能够根据项目活动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领导能力主要强调熟悉企业运营环境,提倡比较强的判断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这三种能力中,相比较领导能力而言,中小企业更强调动手能力与执行能力。因此,根据中小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学院坚持在综合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与理财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执行能力。 (2)构建新型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体系的改革以体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满足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需要。重新整合设置专业课,以企业实际需求与课程实用性为切入点,学院就课程合理进行调整。以市场营销专科课程为例,对推销理论与商务谈判进行拆分,公共关系与商务礼仪分开,而重新将:“推销、谈判、礼仪”合并为“商务沟通”。统计学、财务管理、VB程序设计、整合营销、营销管理咨询等课程被取消。
“课、证、赛”三方面有效结合。鼓励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多考取技能证书,把学业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借助全国和校级营销类大赛平台,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集中训练,在教师的辅导下完成策划方案并参加比赛。
深层次开展商品展销会。为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就业竞争力,我院每年11月中旬,学院搭建平台,学生组织“营销协会”进行统一组织协调。开展商品展销会,对于会务策划、货源组织、会场布置、招商引资和现场工作等环节,都由学生亲自参与,统一组织安排,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营销策划与运营能力。
(3)搭建真实实践平台,巩固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经管学院采用四方联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让更多学生走进企业,参与真实的企业项目积累实践经验。人才孵化中心的老师必须要具有真实企业经营实践的经历,其主要工作是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指导我院“学生型”企业的发展和巩固校企合作平台。目前我院已建立多个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型”企业也逐步增多,为学生参与真实企业实践项目,积累实践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与社会实践,提倡学生充分利用大型节假日、寒假和暑假去参与各种展销会或者是走进企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把课堂中学到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真实的实践平台,巩固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2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平台,提升综合素质
学院每年定期加强对中小型企业人才需求的宣传,让学生明确大学期间应着重培养哪些综合素质?以便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与良好的学习心态。既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又重视实践活动的参与。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平台,提升综合素质。
2.2.1充分利用校内实践平台
学生根据企业需求明确学习目标,紧密配合学院与老师,充分利用教学课堂、图书馆、实验室、商品展销会、营销大赛等平台,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利用校内实践平台积累实践经验。
2.2.2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平台,走近企业、走进企业
学生通过学院提供的校企合作平台,参与企业真实实践项目,真正地走进企业、走进市场,定期与人才孵化中心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学习,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动手能力与执行能力。
3学校与学生良性互动的角色展望
“四方联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需要通过学校、企业、教师、学生——更加深层次的“四方联动”。企业提供更多实践平台与真实项目,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企合作平台中;参与各种校内外實践活动;教师加强职业道德素养,努力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知识,把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学校大力支持,积极联系企业,大力培养实用、有效的“双师型”教师的队伍,真正实现稳定的、良性的、可持续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校、企、师、生“四方联动”中,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供各种支持,充分协调影响教学质量的硬件与软件条件建设,不断地扩大校企合作平台,使学生在校期间融入真实的企业环境,参与真实的实践项目,成为真正的“企业人”,学生不断强化动手能力、执行能力,领导能力,让自己成为深受企业喜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韩霞,吴光炳.关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2]李炳煌.关于独立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以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3]于学军.独立学院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10).
作者简介:
张玉婷(1984-),女,黑龙江密山人,历史地理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
关键词:人才培养;学校与学生;良性互动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0.048
目前,高校毕业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而就业难的原因不是人才供给在数量上绝对超过了人才的需求,而是高校培养的人才在素质、技术和技能上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市场上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解决这对矛盾的关键是我们高校应根据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和企业实际的人才需求,培养出能被社会和企业认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如何培养出此类人才是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四川工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和企业实际需求,探索出了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即“四方联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1“四方联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
“四方联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四方联动”,即企业提供实践平台与真实项目、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专业指导、学校大力支持,实现稳定的、良性的、可持续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该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融入真实的企业环境,参与真实的实践项目,成为真正的“企业人”,实现学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通过该模式,打造一批创业学子,造就一批学生型企业,为学校提供一个稳定可靠、可控可持续的实践平台;通过该模式,打造一个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富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总而言之,该模式的落脚点在校企深层次的合作上,研究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四方联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校、企、师、生”四方的互动性,而本文主要对学校与学生良性互动的角色进行探讨。
2学院与学生良性互动的角色分析
2.1学院坚定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应用型人才是既具有大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但现实生活中,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的人才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学生缺乏真实企业实践经验和企业所需的综合素质,也不能较快适应企业环境并为其创造价值;大部分企业也不愿意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去获取实践经验。四川工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进行了大胆创新。
2.1.1培养实用有效的“双师型”师资
提到“双师型”师资,我们自然会想到“双师型”师资的真实含义,什么样的“双师型”教师才能培养出企业想要的人才?许多学校将“双证”或者“多证”持有者理解为“双师”。其实,这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所获证书与授课内容不一致的问题,持有“会计证”的老师有可能去教授市场营销;而部分证书是通过理论学习取得的,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由此可见,“双证”或者“多证”并不能体现“双师型”师资的真实含义。由此,经管学院对“双师型”的给予了新的理解:“双师型”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深层次参与企业管理与运营企业真实项目、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并被企业认可的应用型人才。
为培养这种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经管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人才孵化中心,主要与中小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老师走进企业,企业骨干走进学校搭建了双向平台,将教师资源与企业资源进行双向整合。一方面,老师可进入企业的管理部门中,参与各部门的管理活动,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效结合,加强了老师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的经验的过渡。另一方面,根据课程需要,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精英担任兼职教师,并加强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双方合作,培养了一批既有系统的理论基础又有真实企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深受学生欢迎。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
经济与管理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孵化中心鼓励优秀学生自我创业,在“双师型”老师的指导下,目前已创建了一批“学生型”企业。我院扶持建立的“学生型”企业已经進入良性互动阶段,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这批学生型企业带着对学院的感恩回报,愿意拿出大量的实习岗位让学弟、学妹在岗学习,强化实践经验的累积;第二,学院为这些“学生型”企业提供的学生都是品学兼优的人才,这些优秀的学生通过在岗训练后,大多数学生又愿意在企业中继续干下去,为这些“学生型”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真正实现了学院与学生角色的良性互动;第三,为我们学院提供培养“双师型”师资较为稳定的平台,其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提供了良性互动的沟通平台,大量的老师可以到“学生型”企业中去实践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对“学生型”企业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培养“双师型”师资的平台更加稳固而有效。
2.1.2多角度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针对中小企业人才需求特点,量身定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经济与管理学院主要为中小企业培养与输送人才,深层次了解中小企业人才需求特点,本文做了一个关于企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市场调查。本文选取了与经管学院合作的30家中小企业作为样本,以企业对人才需求的10种基本能力为指标,通过样本调查的数据,并对其分析处理,结论是中小企业对人才需求特点是三种基本素质和三种能力。其基本素质表现在人才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忠诚度和具有坚持精神的职业道德素质,其平均分高达9.3分,这体现了现代企业对职业道德的高度重视;三种能力表现为动手能力、执行能力与领导能力,动手能力主要强调工作积极、务实、精干、有实务操作能力;执行能力主要强调在具备专业知识的条件下,能够根据项目活动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领导能力主要强调熟悉企业运营环境,提倡比较强的判断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这三种能力中,相比较领导能力而言,中小企业更强调动手能力与执行能力。因此,根据中小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学院坚持在综合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与理财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执行能力。 (2)构建新型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体系的改革以体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满足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需要。重新整合设置专业课,以企业实际需求与课程实用性为切入点,学院就课程合理进行调整。以市场营销专科课程为例,对推销理论与商务谈判进行拆分,公共关系与商务礼仪分开,而重新将:“推销、谈判、礼仪”合并为“商务沟通”。统计学、财务管理、VB程序设计、整合营销、营销管理咨询等课程被取消。
“课、证、赛”三方面有效结合。鼓励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多考取技能证书,把学业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借助全国和校级营销类大赛平台,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集中训练,在教师的辅导下完成策划方案并参加比赛。
深层次开展商品展销会。为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就业竞争力,我院每年11月中旬,学院搭建平台,学生组织“营销协会”进行统一组织协调。开展商品展销会,对于会务策划、货源组织、会场布置、招商引资和现场工作等环节,都由学生亲自参与,统一组织安排,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营销策划与运营能力。
(3)搭建真实实践平台,巩固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经管学院采用四方联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让更多学生走进企业,参与真实的企业项目积累实践经验。人才孵化中心的老师必须要具有真实企业经营实践的经历,其主要工作是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指导我院“学生型”企业的发展和巩固校企合作平台。目前我院已建立多个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型”企业也逐步增多,为学生参与真实企业实践项目,积累实践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与社会实践,提倡学生充分利用大型节假日、寒假和暑假去参与各种展销会或者是走进企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把课堂中学到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真实的实践平台,巩固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2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平台,提升综合素质
学院每年定期加强对中小型企业人才需求的宣传,让学生明确大学期间应着重培养哪些综合素质?以便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与良好的学习心态。既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又重视实践活动的参与。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平台,提升综合素质。
2.2.1充分利用校内实践平台
学生根据企业需求明确学习目标,紧密配合学院与老师,充分利用教学课堂、图书馆、实验室、商品展销会、营销大赛等平台,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利用校内实践平台积累实践经验。
2.2.2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平台,走近企业、走进企业
学生通过学院提供的校企合作平台,参与企业真实实践项目,真正地走进企业、走进市场,定期与人才孵化中心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学习,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动手能力与执行能力。
3学校与学生良性互动的角色展望
“四方联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需要通过学校、企业、教师、学生——更加深层次的“四方联动”。企业提供更多实践平台与真实项目,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企合作平台中;参与各种校内外實践活动;教师加强职业道德素养,努力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知识,把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学校大力支持,积极联系企业,大力培养实用、有效的“双师型”教师的队伍,真正实现稳定的、良性的、可持续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校、企、师、生“四方联动”中,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供各种支持,充分协调影响教学质量的硬件与软件条件建设,不断地扩大校企合作平台,使学生在校期间融入真实的企业环境,参与真实的实践项目,成为真正的“企业人”,学生不断强化动手能力、执行能力,领导能力,让自己成为深受企业喜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韩霞,吴光炳.关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2]李炳煌.关于独立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以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3]于学军.独立学院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10).
作者简介:
张玉婷(1984-),女,黑龙江密山人,历史地理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