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西 喜剧之WONG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Wang_Gu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学生,也是喜剧的学生。生活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笑话。面对生活的这个大笑话,最好的方法是幽默。有什么笑话,能够比一个草根的梦想成为现实,更让人开怀大笑呢?幽默,是我的存在感。』
  黄西终于go home(回家)了。
  在美国,他第一个一炮而红的单口相声中,黄西调侃自己初到美国时的窘迫有这样一个段子,他买了部贴有英文字条的二手车,开了一年后,才发现上面写的是:“如果你不会说英语,滚回家去吧。”表演语毕,黄西习惯性地停顿,迎接他一脸木讷无奈表情的是台下美国观众的哄堂大笑。那是2003年,黄西通过表演单口相声,找到属于自己的存在感。黄西说,他想做的是,用幽默讲述华人笑中带泪的移民故事。
  黄西还是回家了。出现在记者面前的他,是一个标准的“劳模”。从3月底开始,黄西的每个月都被拆成两半。一半是在国内录节目,从天亮录到天黑;在美国的另一半,大部分时间都在写剧本,争取早日推出他这部反映第一代移民生活甘苦谈的情景喜剧。“以前写段子就几小时,现在写剧本一天写十四个小时都不知道时间怎么过去的。”高负荷的工作量让病魔趁虚而入,“见你们之前我睡了十几个小时,总算有点缓过来了”。而他出镜的电视节目,也从名嘴们的脱口秀,改成了央视和光线传媒共同打造的大型互动求证节目 《是真的吗?》。从生化博士到相声演员,黄西实现了朝鲜族老乡罗永浩评价他所说的那“最诡异的美国梦”。
  善于自嘲的他,在某次单口相声中打趣,“我留在美国,是因为在中国我不能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散发异域风情”。黄西还是回到了这块他无法“散发异域风情”的土地。这情景像极了黄西当年转行做喜剧时黄爸爸对他的评论,“纯属以卵击石,不知天多高地多厚。”
  两个黄西
  “我儿子讲得最好的一句中文是‘你是黄西吗?’”不管黄西走到哪儿,热情的华人粉丝定会要求合影加亲笔签名,他们实现这一“企图”的开场白一律是“你是黄西吗?”
  若放在2001年前,黄西,一名莱斯大学毕业的生化博士,和绝大部分到美国求学后留下工作的华人学生没有任何不同:社交圈狭小,沉默而又窘迫地在适应语言和生活。
  另一方面,黄西非常羡慕那些能在公共场合清楚地表达自己想法的人。拿到博士学位后,他就参加了一个叫“国际演讲会”的组织。黄西的第一个公众场合笑话,就是在组织上的某次比赛中讲的。“当时大家都笑了起来,之后还有人跟我讲,真没想到你还有这么强的幽默感。”那次活动,给黄西打开了一扇门。
  黄西讲笑话的初衷是讲华人移民的故事。但是在美国,曾有人很直接地对他说,认为不会有观众对一个移民的故事感兴趣。黄西很挫败。“作为一个从中国来的喜剧演员,我不仅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还要克服另一个更大的障碍,即观众能否接受一个移民的表演。”然而,更让黄西挫败的是,屡屡试镜、积极参加各种表演比赛和活动,努力地自我推销,他依然不断地失败。甚至,他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黄西说,他很清楚地知道,美国高等学府内不乏中国教授的身影,而单口相声的舞台上,他也许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华人。“儿子出生前有段时间,我停止了单口相声的表演,不知道该坚持还是放弃,后来想到,怎么对自己的儿子交代呢?说你老爸很喜欢但是最后没有坚持下来?”黄西选择了坚持。
  这个理科生开始不断地“做实验”淬炼自己的段子,来达到“把一个笑话讲72次以上,才能真正把每个笑话的用词、用时以及抑扬顿挫都搞准”的标准。黄西开始去到更多更好的俱乐部,也得到更多的机会。“2005年,我遇到了自己的伯乐—艾迪·布里尔。”
  艾迪当时正在为莱特曼秀选角,他评价黄西为“波士顿最好的喜剧演员”。时隔几年,几经波折,“波士顿最好的喜剧演员”终于迎来了他上莱特曼·大卫秀的机会,黄西穿着价值两百多美元的深色新西装,站在13摄氏度的艾德·沙利文剧场。面无表情地以一句“Hi, I'm Irish.(大家好,我是爱尔兰人)”开场,就已经引来现场如潮的笑声。回到家,迎接黄西的是,他两岁的儿子爬上小板凳,手拿筷子做麦克风,挥挥小手模仿爸爸“Hi,I'm Irish”。
  这之后,闻名全美的黄西又辗转登上了艾伦秀的舞台。这一收视率仅次于奥普拉秀的日播脱口秀里,算上黄西在内,七年内只有四名喜剧演员登场。名声大噪后的黄西迎来了美国记者年会的邀约,在2010年3月的广播和电视记者协会年度晚宴上表演。在表演中加入以前从未有过的政治元素,以及要逗笑全美笑点最高的两千四百名记者,绝对是黄西最倍感压力的一次表演经历:“如果你搞砸了,每个媒体都会报道的。我现在有很多粉丝都是因为那一场表演而知道我的。”
  黄氏幽默
  在黄西的自传中,他不会以中国媒体广泛使用的“脱口秀”,来指代自己的表演。他统一称之为“单口相声stand-up comedy”。其实脱口秀是指“有一个固定主持人的谈话节目”,而一提到单口相声,大部分人首先反应到的是长袍大褂的传统相声。一直找不到准确翻译的黄西准备像海派清口演员周立波那样,“我自己以后发明一个词吧,现在它还在实验室里”。
  2013年4月底在央视政经频道开播的新节目《是真的吗?》是黄西回国发展计划中的第一站。这档本土原创的节目,给了黄西很高的平台、很大的空间来演绎他那独家的黄氏幽默。“美国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就是比较擅长数学,但回来以后我发现中国人什么都比较擅长。而且尤其比较擅长化学,一会儿三聚氰胺一会儿甲醛。”
  科研出身的黄西,很清楚地知道科研的背景也许对讲笑话这行当没有直接的帮助,但是黄西很自然地将一些科学原则用在喜剧里。而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来剖析黄氏幽默,不难得出结论,他的优势在于,脚踏中西文化,讲高智商笑话。美国人评价黄西的喜剧是高雅的、高层次。黄西对此不予置评。“我做喜剧演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喜剧演员在台上讲话的时候好像有一种反叛精神。他们是向精英、传统以及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挑战。”且不论是否反精英或高智商。黄西在表演喜剧的时候,核心永远都是围绕着中美打转。而每抖一个包袱,黄西的确刻意留出了停顿的时间,让观众们思考当中的逻辑。   这种成名于美国的黄氏幽默,是否能随着黄西的回流而被中国观众接受?黄西坚持认为,也许会做一些调整,但是不变的是自嘲的风格。“我认为最好的段子,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把生活观察很细以后,加上自己的感想然后引起大家的共鸣,这是最好的段子。所以,我觉得南北差异不应该是一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也是在朝这方面努力着。”在《是真的吗?》的录制现场,黄西的笑话不再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 “二手货”,全部都是他用中文新创作的段子。
  Go home的黄西除了和国人互动,还要和国外同行继续合作。爱尔兰的喜剧演员Desmond Biship参加了一档学中文的真人秀,他邀黄西帮忙的Email开头写道:“Hi,I'm Irish。”不到两个月,三个“爱尔兰人”就要在北京聚首。到时,黑头发黄皮肤的黄西面无表情,蓝眼睛白皮肤的Des一起跟着扮呆,黄西七岁的儿子站在椅子上,努力向这两人的身高靠近,然后仨人一起开口:“Hi, I'm Irish”。
  [采访手记]
  要懂得自寻快乐
  19年前,黄西出国读博,后来改行做了喜剧演员,一样风生水起,还从国外红到了国内。19年后,已经是华裔的黄西要举家回国了,除了当年一起带出国的发妻,还多了个九岁的儿子要带回来。这个消息即使对于我这个冒牌粉丝都有些爆炸性。第一反应是,行得通吗?
  东北人黄西在北京讲笑话,卖点不是赵本山式的大子味儿,是需要动脑筋的逻辑笑话,行得通吗?初来乍到的黄西在一档并不是为他量身打造的节目里表演,观众和媒体会拿来跟他比较的,是自成一格的海派清口周立波,以及后起之秀王自健,行得通吗?不管是做媒体还是做粉丝,我都不希望黄西重蹈覆辙:在上座率不足两成的海淀剧院,黄西讲了七分钟,内容是他自己的段子,花了两天英翻中,现场获得两次掌声。表演结束的后台,一个相声演员抽着烟跟他说,“你的这些段子,大家需要想一会儿才笑,所以你讲的还不是相声。”
  看来黄西又要走回那条在黄爸爸看来“以卵击石,纯粹找死”的老路上了。当年他从博士生跳到了满眼不是洋人就是华裔的喜剧圈子,讲中国人不擅长的逻辑笑话。如今他从好不容易已经成名的国外,又跳回了根基尚浅的国内。黄西说,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是他一爱好,他就想把欠缺的东西做好。
  采访的那天,黄西没有经纪人,没有助手,没有任何跟班。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酒店式公寓的大厅,来回张望着找记者,手上抱着两件刚从洗衣房拿回来的衣服,特意准备以便拍摄。一见面他马上道歉:“我今天头发没怎么打理,不好意思。”到房间要拍照,他又道歉:“不好意思,我衣服不多。”说完把手里的两件朴素的衣服摊在桌上,一件蓝白格子休闲衬衫,一件砖红色长袖套头衫。一句广东俚语从我脑海里浮现:物似主人型。
  拍照的时候,那个古灵精怪的黄西才从这幅谨小慎微的理科生皮囊下冒出来。他一会吐舌头,一会比个摇滚手,把本该要逗他笑的摄影师逗得大笑不止。他自传的封面是奥巴马的摄影师给拍的,拍照之前,黄西不忘对着摄影师卖个萌先,“网友都说我就只剩自传封面那几张好相片了,剩下的就看您的啦!”
  黄西告诉我,他的梦想还是在剧场里表演。他已经在戏剧场找地方,要在北京开个自己的相声俱乐部。“我要做Open Mic,让能将都上去讲两句。”黄西希望他俱乐部是一个渠道,有才能的人可以展示,没才能的人尝试一下也不坏。他还说,他希望能和深圳、上海的那些私人相声俱乐部联系上,大家一起切磋,“国内的脱口秀要发展,只有王自健是不够的”。
  曾经被国人取笑的口音那点儿事,现在看来,也就是浮云两三朵。回国后的黄西,虽说口音里还带着不少东北腔,但新节目下的留言多是 “节目真心好,闷骚的主持人,冷幽默的笑话风”,就像他们不太会抱怨周立波的上海口音、王自健的京腔,还有赵本山的招牌大子味儿一样,一天一口味的观众早就不关心口音的问题了。还有人翻出他之前英文表演的片段,评论说,“黄西比英文老师教我的更多,靠谱儿!” 写完稿件顺手在网上搜搜关于黄西的新闻。央视索福瑞的最新数据显示,黄西的节目《是真的吗?》收视率在央视财经频道名列榜首。 黄西,行得通了。
其他文献
有人讽刺这种方法是『让白领学几天乞丐不会自动养成朴素』,但是也有人称他是『可与甘地媲美的心灵导师』。  威尔·鲍温突然拿起茶几上的玻璃杯,在桌上飞快地磕起来,一连串当当声让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杯子里的水剧烈震荡着,溅到他熨烫妥帖的衬衣袖口上。  就在你觉得下一秒他就要把杯子磕碎的时候,他停了下来,眨眨眼睛说:“你看,很多人的心灵就是这样的。他们从来不会停下来让自己恢复平静。”然后又是一个故意的停顿
期刊
早春二月,在中国,是围绕着春节、元宵节而展开的一段日子,是一段被烟花、爆竹、团聚、酒宴等诸多元素包裹的喜庆日子,但此时,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或是冰雪覆盖,或是春寒料峭,应该说,从季节、气候的角度来看,这不是一年中最美好怡人的时光。然而,此时,若你有机会来到美国的凤凰城(Phoenix),你会惊讶地发现,在北纬33°的地方(大致在中国的郑州和合肥之间),冬季或者说早春时节居然可以如此温暖晴朗。  是的
期刊
Beth Moon  美国加利福尼亚摄影师,擅长黑白影像记录,作品见于Zoom、B&W等Fine-Art摄影杂志。  Beth Moon镜头下的树,年纪最大的是几棵在英国的紫杉,它们其中的一些已经有四千多年的树龄了。她介绍到:“1940年前,这里有超过1000棵树是上千年历史的,但现在,只有不足一半存活下来。而且,数量逐年减少。”  出于对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树的情怀,Beth Moon从13
期刊
新的iPad如期亮相了。与以往一样,中国的“果粉”们在嫉妒与期待之中,一边守望着新版iPad在其他地区陆续上市的消息,一边翘首以盼着她在中国市场的姗姗来迟。    或者,她还会来吗?    这一次,在中国消费者的心头还有一宗剪不断理还乱的商标权官司,令人不得不牵肠挂肚。深圳唯冠和苹果公司围绕“iPad”商标归属权的诉讼打得水深火热,去年年底苹果一审败诉之后,根据工商部门的指令,包括京东、亚马逊在内
期刊
儿子,你听过《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吗?肯定听过。为什么呢?因为,在你成长的过程中,爸爸曾经在家里用长笛吹过这首曲子,而且吹了无数次。还记得吗?2005年时,爸爸从美国买回了一支长笛,925银质的,那时爸爸甚至于从鲍家街43号的书店买了伴奏带,让音响里庞大的乐队为自己伴奏,一遍遍地重复着《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有个会用长笛吹奏亚麻色头发少女的父亲,有个特别喜欢《亚麻色头发少女》的父亲,是不是很好?是不是
期刊
收藏自己所喜爱的,一直是卢慧的收藏信条,因此她从未出售过任何藏品。她说自己溯源,寻找的是流传有序的感觉。  祖籍宁波的卢慧,已定居上海多年。尽管年纪尚轻,却已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拍场”老手了。每年的两季大拍,总能在各大拍场见到卢慧的身影,从香港到北京再到上海,辗转于两岸三地之间,从苏富比、佳士得到嘉德、保利、诚轩、匡时,再到朵云轩、西泠、天衡等等,不论艺术品市场是处在平淡期,火爆期,还是目前的调整期
期刊
『心如大海,可以平静深邃,亦可以汹涌澎湃』。汪潮涌理想的状态,是倡导汲取中西文化养分的品质生活,同时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企业家』。  2013年中国绿公司年会在昆明召开,汪潮涌出现在焦点论坛“资本全球化”现场。  台下,汪潮涌走入记者的镜头,恭敬有礼,但略显疲态:“连夜坐飞机从美国赶来,正在倒时差”。此时此刻,包裹在一袭黑衣里的他说话轻声细语,身材还有那么一点儿“单薄”,你很难在第一时刻,将他和他
期刊
如果说,《迁徙的鸟》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那么,这些或追逐、或等待的观鸟迷则是一群守候承诺、见证承诺的『鸟痴』。      一对英国夫妇。一天他们卖掉了房产,放下手中一切,开始满世界“追鸟”。在一年时间里,他们找到了4265种,并且,打破了之前一位美国人创下的3662种的吉尼斯纪录。俩中国小伙子。一个趴墙上弄断了手指,医生告知可能一辈子都无法伸直。可是,他却不后悔,因为他终于更近距离看到了一只自己
期刊
玉墨的光辉    现在社会不公平感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个方面集中在权力和非权力的不公对待,有权人房子很多,什么好处都有,没权的人什么都没有,任人宰割。另一方面集中在有钱人和没钱人之间的差异矛盾,其实多数情况下不是仇富,而是钱权勾结这件事,大家不同意。比如我就支个锅炸油饼,老百姓不仇富,但是我说这个油锅,别人都不能弄,我爹是城管,只有我能弄,那老百姓就有意见了。所以本质上是仇权力的集中和使用不当。所
期刊
苏屋村是香港这座灯红酒绿的城市的最基层,那里集中着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但是,这里却是一个世界级环保工程师心中的绿色灵感,从社会基层到全球著名工程顾问公司董事,邱万鸿一直都在找寻童年记忆中那缕自然的风。  九龙塘又一城是香港的一个繁华商业中心,聚集着众多世界各地的奢侈品店,每天都是人潮涌动。然而就是在这闹世之上的五楼坐落着全球知名的工程咨询公司奥雅纳。  奥雅纳的名字就如楼下的卡地亚、香奈儿一样成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