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小班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转折点,也是幼儿养成规则意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幼儿必须改变以往在家庭中散漫的生活方式,建立一些集体生活的常规意识,包括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以及和他人相处方式等等,这些良好的规则意识将有助于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小班幼儿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仍然处于低级阶段,因此教师对他们的引导方式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中,我们将基于游戏、肢体、儿歌和标志四个部分来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
关键词:规则意识;小班幼儿;培养;方法
幼儿园小班对于小孩子来说是一个新起点,这是他们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养成守规矩意识的重要时期。用心理学理论来分析的话,小孩子在小班年龄段的时候,虽然有“懂道理”“知道”这样的意识,但是,由于他们的自控能力往往还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没有办法很好地控制自己。如果该时期的幼儿们想要增强自控能力,培养团结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往往需要的不是教师一味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在与教师同学的互动中来培养规则意识。
一、 利用游戏引导幼儿感悟规则
小朋友们是最喜欢游戏的,而且游戏在幼儿园中也是一个基本的活动,所以我们尝试着把规则意识融入游戏里面,让小朋友们在游戏中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举个例子,每天在洗完手等待吃饭的时候,孩子们总喜欢用洗干净的手到处碰,难免会弄脏自己的手。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游戏。第一个游戏叫“小手变变变”,游戏的过程是这样的:我们让孩子们根据老师的指令,用手做出兔耳朵、鸡嘴巴、鹰翅膀诸如此类的手势。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不仅从中收获了快乐,也从中收获了规则意识。
前面说到,小孩子往往缺乏生活经验,所以把生活经验与规则意识紧密联系起来对小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为了让孩子懂得规则意识,我们试图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规则。例如,过马路的时候要遵循“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乘坐公共交通要排队等等。我们还可以通过与幼儿讨论没有规则会变成什么样子。比如说,我们通过模拟十字路口的交通状况,让孩子们感受到交通规则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性;还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给小朋友们演示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比如交通堵塞,让小朋友们充分了解遵守交通规则是十分重要的。
二、 利用肢体引导幼儿接受规则
肢体语言在成人的交流中占据着重要的部分,同样,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代替语言沟通。这样的方式简单而且形象具体,很容易激发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的一些手势都可以达到让孩子们遵守规则的效果。比如,将右手垂直地顶在左手的掌心,表示暂停的意思,可以让小朋友们自发地停下来;又如,将食指轻轻地放在嘴巴上,表示安静的意思,可以让小朋友们自然地安静下来。当然,这样的方式要通过鼓励或者小小的“惩罚”来促进效果的達成。例如,看到这些手势就主动自觉遵守规则的小孩子,老师们可以通过口头表扬的方式去鼓励他们,对于没有遵守规则的小朋友们,老师则轻轻地摇头,严肃地告诉他们这样不可以。这样一来,让小朋友们能够自发的从心里认同规则,并且主动去学习遵守规则。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去感染小朋友们。例如,小朋友们在安静地看书的时候,老师如果要进教室,可以选择走路轻轻地、拿书轻拿轻放等等,以此来感染那些在打闹的小孩子们,让他们明白看书学习的时候要保持安静的道理。老师通过肢体动作语言,为小朋友们提供了形象又具体的行为准则,让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懂得遵守规则的道理。
三、 利用儿歌引导幼儿记住规则
小孩子们不仅喜欢游戏,也很喜欢唱朗朗上口的儿歌。所以我们尝试着将规则意识编进儿歌里面,让小朋友们在唱歌的时候记住遵守规则。
比如,我们想让孩子们记住过马路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这样一个规则,我们编了一首儿歌《红绿灯》:“哥哥走,我也走,我和哥哥手拉手。手拉手,慢慢走,一走走到马路口。看见红灯停一停,看见绿灯开步走。”这样的一首儿歌,不仅让小孩子记住交通规则,还能教给小孩子待人友善的道理。
又比如,我们想教给孩子们上课要认真听课的道理,我们又编了这样一首儿歌《听课歌》:“上课专心来听讲,老师教导记心上,举手发言到大胆,回答问题要响亮。”这样的一首儿歌让小朋友们充分记住了上课要认真听讲这样一条规则。通过这首儿歌,以后上课的时候,小朋友们的认真程度果然比起以前有了很大程度地提升。
还有儿歌《漱口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每次吃完饭边唱边漱口,让小孩子充分养成在吃完饭以后漱口的好习惯。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将这些道理深深地扎根在小朋友们的记忆里,在以后的生活中自发地去遵守这些规则。这样的方式,既有趣又将道理融在儿歌里面,寓教于乐,对小朋友培养规则意识事半功倍。
四、 利用标志引导幼儿巩固规则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由于年纪小,自制力不是很好,平时也很容易把很多规则忘掉。所以,在对应的环境里,我们可以设置一些生动易懂的标记图形,给孩子们用作提示,让孩子们遵守,进而促进规则意识的养成。
例如,在洗手池上面画上手形图案,并画出对应动作,用来指导孩子洗手;在床铺周围标记一个禁止说话的标志,提醒孩子保持安静的环境等等。幼儿虽然不认识字,但是他们可以从图形中理解规则,图案标志作为提醒比较生动有趣,孩子能看懂,愿意看,并且愿意遵守,这样一来,便给孩子创建了一个很好的遵守规则的环境,随时随地提醒幼儿注意遵守规则,有利于他们养成规则意识。
五、 总结
总的来说,对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引导,短时间是难以见成效的。因此,老师们应该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利用游戏、肢体、儿歌和标志灯多种方式,来引导幼儿规范自身行为,让规则从外部的“他律”变成幼儿自身的“自律”,让规则深入到幼儿的生活、学习中,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规则意识。
参考文献:
[1]郑月琴.新入园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28):148.
作者简介:
季钰芯,江苏省昆山市,昆山高新区翰林幼儿园。
关键词:规则意识;小班幼儿;培养;方法
幼儿园小班对于小孩子来说是一个新起点,这是他们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养成守规矩意识的重要时期。用心理学理论来分析的话,小孩子在小班年龄段的时候,虽然有“懂道理”“知道”这样的意识,但是,由于他们的自控能力往往还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没有办法很好地控制自己。如果该时期的幼儿们想要增强自控能力,培养团结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往往需要的不是教师一味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在与教师同学的互动中来培养规则意识。
一、 利用游戏引导幼儿感悟规则
小朋友们是最喜欢游戏的,而且游戏在幼儿园中也是一个基本的活动,所以我们尝试着把规则意识融入游戏里面,让小朋友们在游戏中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举个例子,每天在洗完手等待吃饭的时候,孩子们总喜欢用洗干净的手到处碰,难免会弄脏自己的手。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游戏。第一个游戏叫“小手变变变”,游戏的过程是这样的:我们让孩子们根据老师的指令,用手做出兔耳朵、鸡嘴巴、鹰翅膀诸如此类的手势。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不仅从中收获了快乐,也从中收获了规则意识。
前面说到,小孩子往往缺乏生活经验,所以把生活经验与规则意识紧密联系起来对小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为了让孩子懂得规则意识,我们试图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规则。例如,过马路的时候要遵循“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乘坐公共交通要排队等等。我们还可以通过与幼儿讨论没有规则会变成什么样子。比如说,我们通过模拟十字路口的交通状况,让孩子们感受到交通规则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性;还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给小朋友们演示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比如交通堵塞,让小朋友们充分了解遵守交通规则是十分重要的。
二、 利用肢体引导幼儿接受规则
肢体语言在成人的交流中占据着重要的部分,同样,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代替语言沟通。这样的方式简单而且形象具体,很容易激发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的一些手势都可以达到让孩子们遵守规则的效果。比如,将右手垂直地顶在左手的掌心,表示暂停的意思,可以让小朋友们自发地停下来;又如,将食指轻轻地放在嘴巴上,表示安静的意思,可以让小朋友们自然地安静下来。当然,这样的方式要通过鼓励或者小小的“惩罚”来促进效果的達成。例如,看到这些手势就主动自觉遵守规则的小孩子,老师们可以通过口头表扬的方式去鼓励他们,对于没有遵守规则的小朋友们,老师则轻轻地摇头,严肃地告诉他们这样不可以。这样一来,让小朋友们能够自发的从心里认同规则,并且主动去学习遵守规则。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去感染小朋友们。例如,小朋友们在安静地看书的时候,老师如果要进教室,可以选择走路轻轻地、拿书轻拿轻放等等,以此来感染那些在打闹的小孩子们,让他们明白看书学习的时候要保持安静的道理。老师通过肢体动作语言,为小朋友们提供了形象又具体的行为准则,让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懂得遵守规则的道理。
三、 利用儿歌引导幼儿记住规则
小孩子们不仅喜欢游戏,也很喜欢唱朗朗上口的儿歌。所以我们尝试着将规则意识编进儿歌里面,让小朋友们在唱歌的时候记住遵守规则。
比如,我们想让孩子们记住过马路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这样一个规则,我们编了一首儿歌《红绿灯》:“哥哥走,我也走,我和哥哥手拉手。手拉手,慢慢走,一走走到马路口。看见红灯停一停,看见绿灯开步走。”这样的一首儿歌,不仅让小孩子记住交通规则,还能教给小孩子待人友善的道理。
又比如,我们想教给孩子们上课要认真听课的道理,我们又编了这样一首儿歌《听课歌》:“上课专心来听讲,老师教导记心上,举手发言到大胆,回答问题要响亮。”这样的一首儿歌让小朋友们充分记住了上课要认真听讲这样一条规则。通过这首儿歌,以后上课的时候,小朋友们的认真程度果然比起以前有了很大程度地提升。
还有儿歌《漱口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每次吃完饭边唱边漱口,让小孩子充分养成在吃完饭以后漱口的好习惯。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将这些道理深深地扎根在小朋友们的记忆里,在以后的生活中自发地去遵守这些规则。这样的方式,既有趣又将道理融在儿歌里面,寓教于乐,对小朋友培养规则意识事半功倍。
四、 利用标志引导幼儿巩固规则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由于年纪小,自制力不是很好,平时也很容易把很多规则忘掉。所以,在对应的环境里,我们可以设置一些生动易懂的标记图形,给孩子们用作提示,让孩子们遵守,进而促进规则意识的养成。
例如,在洗手池上面画上手形图案,并画出对应动作,用来指导孩子洗手;在床铺周围标记一个禁止说话的标志,提醒孩子保持安静的环境等等。幼儿虽然不认识字,但是他们可以从图形中理解规则,图案标志作为提醒比较生动有趣,孩子能看懂,愿意看,并且愿意遵守,这样一来,便给孩子创建了一个很好的遵守规则的环境,随时随地提醒幼儿注意遵守规则,有利于他们养成规则意识。
五、 总结
总的来说,对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引导,短时间是难以见成效的。因此,老师们应该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利用游戏、肢体、儿歌和标志灯多种方式,来引导幼儿规范自身行为,让规则从外部的“他律”变成幼儿自身的“自律”,让规则深入到幼儿的生活、学习中,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规则意识。
参考文献:
[1]郑月琴.新入园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28):148.
作者简介:
季钰芯,江苏省昆山市,昆山高新区翰林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