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既是国民教育体系,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和产教结合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根本,要在新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体要求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既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要把握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
关键词: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评级标准
0 引言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发展是根本,学生的发展是高水平建设的根本任务,要将教书育人贯穿职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的满意度高,要让学生在发展自信、责任意识、敬业诚信、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提升等方面有显著增量,要着力培养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技术技能人才,形成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
所以,产教融合是高职提升服务能力的基石。产教融合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融入产业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只有重视融入产业先进技术元素,融入产业产业优秀文化元素,融入产业发展需求元素,才能有效提高服务地方和企业的能力;产教融合要求将科技发展趋势等融入专业教学资源,只有促进教学链、人才链与产业链衔接共享,重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才能有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形成产教融合的类型教育特色,发挥企业合作办学作用,产业先进元素及时融入专业教学资源和过程,探索出适应高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路径,也是接下来研究的重点内容。
首先,通过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查询,发现2009-2019近10年来,有关“汽车高职教学模式”的期刊论文有1958条,有关“汽车主机厂培训体系”的期刊论文24条,“汽车高职教学模式”+“汽车主机厂培训体系”的期刊论文的搜索量骤降为0条。阅读文献发现,汽车高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研究领域,研究主题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校本特色,但是把汽车主机厂培训体系应用于汽车高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目前很少、甚至属于空白阶段。
目前很少有学者研究汽车主机厂培训体系应用于汽车高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路径,但是汽车主机厂培训、职业培训体系、校企合作、汽车高职教学模式、职业素质培养、高职教学方式变革等研究成果颇为丰富。总体上,汽车高职教学需要好的载体和形式,跟上时代潮流才能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喜爱和笃信。
汽车主机厂的培训体系有着相对完善的课程设置,认证评级标准,标准化的课程呈现方式等,在校企合作的契机下,我们可以进行有效的借鉴。我们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力图在校企合作的环境下研究出适合汽车高职教学模式的,融合汽车主机厂培训体系的有效变革路径。
汽车主机厂面向市场,有着一套符合国情的能力标准,主要体现在有统一标准,统一体系,统一模式。能力标准的建立,会首先对于技能点与知识点进行划分,有了能力标准后,会建立起相应的培训体系,配以相应的培训方式,考核标准,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以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汽车经销商企业,需要重新进行系统培训,以适应企业的工作需要。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引入汽车主机厂的能力标准,并结合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开发出一套相应的课程体系,将汽车主机厂的培训前置,以达到学生毕业即上岗,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汽车主机厂的培训方式是一种比站在讲台上单纯讲解的传统方式,更加舒适和有效的新型学习方式。它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深入的参与到学习之中,并对学习效果有完整的测评体系,教学方法多样,课堂生动有趣,实战性强。
另外,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企业忠诚度等方面的培训,与学校的“教育教学一体化协同育人”、“课堂思政”教学紧改革紧密相连,引导学生在教育性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性经验,既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遵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从而全面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服务于社会。
通过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即与一汽-大众奥迪、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广汽本田等主机厂开展校企合作,作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条件以及载体,从而确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实训条件以及师资队伍的配置,最终总结创新之处,进一步进行推广。
1 产教融合视域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通过一系列的应用研究活动,了解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的发展历程与特征,建立相关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完成一系列的研究,以此推动产教融合视域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2 产教融合视域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
以经销商机电维修技师能力标准为目标,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根据能力标准,首先对知识点与技能点进行合理的等级划分。参考要素有成人学习渐进式的特点、知识结构的深浅逻辑关系、学生知识储备与能力的差异等。
从知识点的角度,目标层级分为记忆、理解、简单应用、分析、综合应用、评估。
从技能点的角度,目标层级分为模仿、操作、精确、熟练、创新。
对于学生能力模型设置为4级,分别为L1、L2、L3、L4,并匹配相应课程。
L1,执行车辆PDI,执行车辆定期保养。课程包括:汽车品牌历史、产品知识、车间安全、ELSA及电路图、诊断仪操作、乘员保护系统、传感器与执行器、车辆使用操作、保养及PDI。
L2,检测部件的性能,执行程序性维修。课程包括:发动机机械基础、传动系统机械基础、底盘机械基础、车载供电与网络系统、空调系统。
L3,解释控制系统的组成,解释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课程包括:发动机管理系统、自动变速器、底盘控制系统、驾驶辅助系统、舒适电子系统、信息娱乐系统。
L4,解释经销商的维修工作职责,解释经销商维修工作。课程包括:走进经销商、实习指导手册。 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制定“教育教学一体化职业素养”方案,包括:晨会、劳动周、汽车文化大讲台、社会实践、时事教育、职业养成训练等主要内容。
3 借鉴职业化培训的教学方法的应用
每节课程包括欢迎、开场引入、内容讲授、学员反馈、总结、停题板处理等环节。
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例如案例分析、多点提问、单点提问、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晾衣绳法、游戏法、任务驱动、项目引领、角色扮演、启发引导、大风车、卡片、白板纸等。另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更是高职教育现代化教学的体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确保专项技能目标的实现。
教学模式中采取课堂、实训场所的一体化;教师与师傅集一身的一体化;学生与学徒身份的一体化;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一体化;教室的座椅布局也采用目前最流行的分组式或环绕开放式。
4 引入企业考核标准的考核方法的应用
课程的学习模式有了较大的改变,考核方式也要相应改变。考核方式为平时培训积分、笔试、演练、工作任务,四部分共同组成。演练的评分标准会按照企业的标准设定,制定相关的评分表进行考核;工作任务的设定也会参照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根据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得出考核结果;笔试运用“学习通”网络在线考核,最终按照各部分的权重得出总评成绩。另外,企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考核结果进行评价,作为学校改进教学质量和企业用人的重要指标。
5 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的提升
对于校企合作的班级,授课老师均为双师型教师,具备高校讲师职称与汽车维修技师的技能等级。平时业务提升的途径有自学、教育厅组织的集中培训、省市组织的技能大赛等。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可以引入企业的资源,如企业的内训师、职业化的培训师等进行授课,加强了师资队伍与一线的联系,从而提升业务水平。
6 实训条件的建设和完善
校企兴建校内实训场地,在校企合作的框架下,汽车生产企业会对实训室的建设提供技术、实训用车、专用工具、维修设备等方面的支持。
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产教融合的模式,结合4S店的技术优势,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7 创新之处
7.1 基于岗位能力需求开发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均以企业岗位的需求为参照,模拟企业实际工作流程,课程类型分为基础课程、进阶课程与高级课程。三个阶段的课程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而强调岗位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7.2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及完善的教学资源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是高职教育现代化教学的体现,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确保专项技能目标的实现。
7.3 融入企业的评级标准的考核方式
模拟企业的评级标准,引入企业的认证标准,例如理论题目、实际操作标准,对学员进行评级并给予奖励。
7.4 课程融入职业素养理念,完善“教育教学一体化职业素养”方案
统一着装、严格考勤、强化服务流程的规范性、突出操作规范性、积极开展5S活动,来强化职业规范;学生使用的工具设备、维修手册(资料),以及工位的设置、对车辆的处置流程等都与企业一致,以实现学生与企业间的快速对接,来强化职业技能。
另外,形成了完善的“教育教学一体化职业素养”方案,内容包括“包括:晨会、劳动周、汽车文化大讲台、社会实践、时事教育、职业养成训练等主要内容。
8 结论
产教融合视域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优势,更多的是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改善、学习效果的提高。现阶段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動手能力,解决实际修车的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以及团队的协作能力,是目前乃至未来企业所关注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方案的设计以及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要与汽车生产企业培训体系紧密联系,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
[2]宋扬.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3]王勤明.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J].河南农业,2018.
关键词: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评级标准
0 引言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发展是根本,学生的发展是高水平建设的根本任务,要将教书育人贯穿职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的满意度高,要让学生在发展自信、责任意识、敬业诚信、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提升等方面有显著增量,要着力培养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技术技能人才,形成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
所以,产教融合是高职提升服务能力的基石。产教融合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融入产业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只有重视融入产业先进技术元素,融入产业产业优秀文化元素,融入产业发展需求元素,才能有效提高服务地方和企业的能力;产教融合要求将科技发展趋势等融入专业教学资源,只有促进教学链、人才链与产业链衔接共享,重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才能有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形成产教融合的类型教育特色,发挥企业合作办学作用,产业先进元素及时融入专业教学资源和过程,探索出适应高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路径,也是接下来研究的重点内容。
首先,通过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查询,发现2009-2019近10年来,有关“汽车高职教学模式”的期刊论文有1958条,有关“汽车主机厂培训体系”的期刊论文24条,“汽车高职教学模式”+“汽车主机厂培训体系”的期刊论文的搜索量骤降为0条。阅读文献发现,汽车高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研究领域,研究主题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校本特色,但是把汽车主机厂培训体系应用于汽车高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目前很少、甚至属于空白阶段。
目前很少有学者研究汽车主机厂培训体系应用于汽车高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路径,但是汽车主机厂培训、职业培训体系、校企合作、汽车高职教学模式、职业素质培养、高职教学方式变革等研究成果颇为丰富。总体上,汽车高职教学需要好的载体和形式,跟上时代潮流才能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喜爱和笃信。
汽车主机厂的培训体系有着相对完善的课程设置,认证评级标准,标准化的课程呈现方式等,在校企合作的契机下,我们可以进行有效的借鉴。我们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力图在校企合作的环境下研究出适合汽车高职教学模式的,融合汽车主机厂培训体系的有效变革路径。
汽车主机厂面向市场,有着一套符合国情的能力标准,主要体现在有统一标准,统一体系,统一模式。能力标准的建立,会首先对于技能点与知识点进行划分,有了能力标准后,会建立起相应的培训体系,配以相应的培训方式,考核标准,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以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汽车经销商企业,需要重新进行系统培训,以适应企业的工作需要。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引入汽车主机厂的能力标准,并结合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开发出一套相应的课程体系,将汽车主机厂的培训前置,以达到学生毕业即上岗,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汽车主机厂的培训方式是一种比站在讲台上单纯讲解的传统方式,更加舒适和有效的新型学习方式。它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深入的参与到学习之中,并对学习效果有完整的测评体系,教学方法多样,课堂生动有趣,实战性强。
另外,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企业忠诚度等方面的培训,与学校的“教育教学一体化协同育人”、“课堂思政”教学紧改革紧密相连,引导学生在教育性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性经验,既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遵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从而全面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服务于社会。
通过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即与一汽-大众奥迪、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广汽本田等主机厂开展校企合作,作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条件以及载体,从而确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实训条件以及师资队伍的配置,最终总结创新之处,进一步进行推广。
1 产教融合视域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通过一系列的应用研究活动,了解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的发展历程与特征,建立相关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完成一系列的研究,以此推动产教融合视域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2 产教融合视域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
以经销商机电维修技师能力标准为目标,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根据能力标准,首先对知识点与技能点进行合理的等级划分。参考要素有成人学习渐进式的特点、知识结构的深浅逻辑关系、学生知识储备与能力的差异等。
从知识点的角度,目标层级分为记忆、理解、简单应用、分析、综合应用、评估。
从技能点的角度,目标层级分为模仿、操作、精确、熟练、创新。
对于学生能力模型设置为4级,分别为L1、L2、L3、L4,并匹配相应课程。
L1,执行车辆PDI,执行车辆定期保养。课程包括:汽车品牌历史、产品知识、车间安全、ELSA及电路图、诊断仪操作、乘员保护系统、传感器与执行器、车辆使用操作、保养及PDI。
L2,检测部件的性能,执行程序性维修。课程包括:发动机机械基础、传动系统机械基础、底盘机械基础、车载供电与网络系统、空调系统。
L3,解释控制系统的组成,解释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课程包括:发动机管理系统、自动变速器、底盘控制系统、驾驶辅助系统、舒适电子系统、信息娱乐系统。
L4,解释经销商的维修工作职责,解释经销商维修工作。课程包括:走进经销商、实习指导手册。 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制定“教育教学一体化职业素养”方案,包括:晨会、劳动周、汽车文化大讲台、社会实践、时事教育、职业养成训练等主要内容。
3 借鉴职业化培训的教学方法的应用
每节课程包括欢迎、开场引入、内容讲授、学员反馈、总结、停题板处理等环节。
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例如案例分析、多点提问、单点提问、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晾衣绳法、游戏法、任务驱动、项目引领、角色扮演、启发引导、大风车、卡片、白板纸等。另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更是高职教育现代化教学的体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确保专项技能目标的实现。
教学模式中采取课堂、实训场所的一体化;教师与师傅集一身的一体化;学生与学徒身份的一体化;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一体化;教室的座椅布局也采用目前最流行的分组式或环绕开放式。
4 引入企业考核标准的考核方法的应用
课程的学习模式有了较大的改变,考核方式也要相应改变。考核方式为平时培训积分、笔试、演练、工作任务,四部分共同组成。演练的评分标准会按照企业的标准设定,制定相关的评分表进行考核;工作任务的设定也会参照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根据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得出考核结果;笔试运用“学习通”网络在线考核,最终按照各部分的权重得出总评成绩。另外,企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考核结果进行评价,作为学校改进教学质量和企业用人的重要指标。
5 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的提升
对于校企合作的班级,授课老师均为双师型教师,具备高校讲师职称与汽车维修技师的技能等级。平时业务提升的途径有自学、教育厅组织的集中培训、省市组织的技能大赛等。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可以引入企业的资源,如企业的内训师、职业化的培训师等进行授课,加强了师资队伍与一线的联系,从而提升业务水平。
6 实训条件的建设和完善
校企兴建校内实训场地,在校企合作的框架下,汽车生产企业会对实训室的建设提供技术、实训用车、专用工具、维修设备等方面的支持。
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产教融合的模式,结合4S店的技术优势,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7 创新之处
7.1 基于岗位能力需求开发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均以企业岗位的需求为参照,模拟企业实际工作流程,课程类型分为基础课程、进阶课程与高级课程。三个阶段的课程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而强调岗位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7.2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及完善的教学资源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是高职教育现代化教学的体现,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确保专项技能目标的实现。
7.3 融入企业的评级标准的考核方式
模拟企业的评级标准,引入企业的认证标准,例如理论题目、实际操作标准,对学员进行评级并给予奖励。
7.4 课程融入职业素养理念,完善“教育教学一体化职业素养”方案
统一着装、严格考勤、强化服务流程的规范性、突出操作规范性、积极开展5S活动,来强化职业规范;学生使用的工具设备、维修手册(资料),以及工位的设置、对车辆的处置流程等都与企业一致,以实现学生与企业间的快速对接,来强化职业技能。
另外,形成了完善的“教育教学一体化职业素养”方案,内容包括“包括:晨会、劳动周、汽车文化大讲台、社会实践、时事教育、职业养成训练等主要内容。
8 结论
产教融合视域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优势,更多的是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改善、学习效果的提高。现阶段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動手能力,解决实际修车的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以及团队的协作能力,是目前乃至未来企业所关注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方案的设计以及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要与汽车生产企业培训体系紧密联系,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
[2]宋扬.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3]王勤明.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J].河南农业,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