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髋臼负重区骨转移瘤接受骨水泥注射成形术的患者逐年增多,患者对治疗效果的关注点不仅在疼痛是否明显缓解及髋关节功能是否恢复,而且要求尽量避免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免延误后续的肿瘤综合治疗。本研究通过分析总结我科改良的髋臼负重区转移瘤骨水泥成形手术方法,探讨骨水泥注射过程中改良透视投射角度的应用优势。
【机 构】
: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外科
【基金项目】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20190153),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S20201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髋臼负重区骨转移瘤接受骨水泥注射成形术的患者逐年增多,患者对治疗效果的关注点不仅在疼痛是否明显缓解及髋关节功能是否恢复,而且要求尽量避免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免延误后续的肿瘤综合治疗。本研究通过分析总结我科改良的髋臼负重区转移瘤骨水泥成形手术方法,探讨骨水泥注射过程中改良透视投射角度的应用优势。
其他文献
2021年是“建党一百年”和“步入建国一百年”的两个百年交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中国在历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严峻考验后的“新时代”。不论何时何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体医护人员践行的核心理念。面对各种灾难,亦或是新冠肺炎疫情,急诊人始终站在各种与疾病斗争的最前线,也始终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并为之奋斗终生。急诊与院前急救大平台是针对目前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现状应运而生的,它旨在以患者和病情为核心,倡导院前、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最大可能地降低胸痛
今年3月11日上午,收到现任《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编辑部主任裴俏女士的信息,问我能不能写一篇我与急诊医学专业以及《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的故事,用于中国急救医学杂志创刊40周年特刊?忽然想到,我从事急诊工作近36年,快到退休年龄了,我还真得讲讲与《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的故事!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专业。1983年卫生部颁发了《城市医院急诊室(科)建立方案》,明确提出城市综合性医院要成立急诊科。
目的对比分析单孔、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70岁及以上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2例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70岁及以上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单孔组(52例)和三孔组(40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总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术后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分析2组患者早期病死率、总存活率及无事件生存率差异。结果单孔组术中出血量、术后3 d总引流量、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
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后难以再生,其中复杂的局部微环境是造成再生困难的重要原因,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在中枢神经的再生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是一种保守的细胞因子,参与炎症等免疫功能的调节。CNS损伤后MIF可以影响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局部微环境中的免疫功能,调控损伤后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局部微环境,从而促进CNS再生。同时,由于损伤后局部血脑屏障被破坏,迁移浸润的巨噬细胞受到损伤刺激后在MIF的调控下可有不同极化表型,而巨噬细胞的极化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非常危急、病死率高的情况之一,表现为意识丧失,心脏停搏,无呼吸或濒死叹息样呼吸,大多数(70%~85%)这类事件是由心脏原因引起的[1],如得不到及时和有效救治,常导致患者即刻死亡,即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我国SCD发生率为每年41.84/10万(0.04%)[2]。传统的心肺复苏(convention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CPR)是CA时最基本和重要的救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