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生态旅游的功能和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以及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优越性,阐述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思路,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生态旅游;优越性;现状;对策
一、我国生态旅游现状
我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先天条件,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而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同时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对全国100个省然而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史比较短,所以目前尚没有发展中国旅游的成功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 “旅游业是无烟工业” 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绿色旅游,是既为现代人所利用,又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所用的旅游,是一种不会破坏自然环境,又能在保护的基础上获得旅游收益。
1.生态环境没有得到保护,人们为了生计过度放牧,乱砍乱伐,过度狩猎,引进重污染企业,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没有重视环境保护,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身心健康,人们破切地希望能回归大自然,使自己身心愉悦和轻松,人们希望在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不被破坏,因此生态旅游成了人们目前首要的需求,人们需要这种新型旅游方式,它既能为旅游业所用,又不破坏环境,它被称作是二十一世纪旅游业发展新趋势,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生态旅游供给方面研究不足,光开发,没有同时考虑保护,应该按照生态系统的不同类别,如草原,湿地,山地,自然保护区分别来进行开发利用,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和别的旅游方式的有机结合,如和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等等,我国开始重视生态旅游,但是还不充分。
2.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近10多年来,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包括已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自然风景区,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的破坏。例如,以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的桂林漓江是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游览型河流,由于长期以来对漓江上游森林尤其是天然森林的利用和破坏,使上游地区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和河水量暴涨现象加剧。20世纪90年代初,最枯流量时游船的游程由原来的83公里缩短到20公里,极大地影响了桂林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炸石,砍树毁林,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或因山洪暴发,塌方挡路,毁景伤人;或因久旱无雨,水源枯竭,饮用水短缺。
3.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
监测资料显示,许多风景名胜区内的水土、大气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如武陵风景區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达0.62毫克/米,超过国家一级大气标准3.68倍,森林大片枯黄,pH值达4.44,并出现了酸雨酸雾。
二、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1.对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进行预先测算
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在进行开发前要预先测量,通过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预先估算,根据承载力的大小,在环境能承载的基础上,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既开发了旅游资源,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又不破坏环境,使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既为我们现代人类所利用,又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所使用,这就需要开发前一定通过科学的论证,进行评估,怎样开发,开发到什么程度,就既能有效地开发资源,为旅游业所用,又不破坏环境,使得两者协调共助,互为补充,这也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
2.普及生态环境知识
处理好生态旅游资源的有限开发和客源迅速增长的矛盾,克服生态旅游无污染的思想,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良性协调,既要开发,又要保护。同时要搞好生态旅游区规划,应建立机制,对相关人员进行资格认定和评审,从制度上进行规划人员的责任和利益。
3.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
我们在进行景区资源开发时,应该避免雷同,单一,大量地进行酒店,旅游设施的建设,而不考虑景区景观的整体规划,没有环保意识,粗制滥造,破坏自然环境,格调低,使得景区的原有格调被破坏,比如有的景区原有的格调和新建的建筑极不协调,或者在原有的古建筑周围建了一些新的高楼,极大的破坏景区的美,这方面还需要立法,统一规划,严格限制违规建设,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
4.缺少必要的管理措施,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景区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景区的生活污水、粪便、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对景区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在这方面缺少心力要措施,限制人流量,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造成生态失衡,这样旅游区的旅游吸引力也会随之下降,更别说未来的旅游价值了,所以对旅游环境在环境容量,压力等方面也要建立健金措施,保护生态环境,避免生态环境失调。
参考文献
[1]徐军.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证[J].江淮论坛,1998
[2]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 [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 离退办)
关键词:生态旅游;优越性;现状;对策
一、我国生态旅游现状
我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先天条件,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而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同时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对全国100个省然而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史比较短,所以目前尚没有发展中国旅游的成功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 “旅游业是无烟工业” 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绿色旅游,是既为现代人所利用,又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所用的旅游,是一种不会破坏自然环境,又能在保护的基础上获得旅游收益。
1.生态环境没有得到保护,人们为了生计过度放牧,乱砍乱伐,过度狩猎,引进重污染企业,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没有重视环境保护,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身心健康,人们破切地希望能回归大自然,使自己身心愉悦和轻松,人们希望在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不被破坏,因此生态旅游成了人们目前首要的需求,人们需要这种新型旅游方式,它既能为旅游业所用,又不破坏环境,它被称作是二十一世纪旅游业发展新趋势,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生态旅游供给方面研究不足,光开发,没有同时考虑保护,应该按照生态系统的不同类别,如草原,湿地,山地,自然保护区分别来进行开发利用,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和别的旅游方式的有机结合,如和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等等,我国开始重视生态旅游,但是还不充分。
2.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近10多年来,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包括已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自然风景区,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的破坏。例如,以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的桂林漓江是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游览型河流,由于长期以来对漓江上游森林尤其是天然森林的利用和破坏,使上游地区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和河水量暴涨现象加剧。20世纪90年代初,最枯流量时游船的游程由原来的83公里缩短到20公里,极大地影响了桂林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炸石,砍树毁林,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或因山洪暴发,塌方挡路,毁景伤人;或因久旱无雨,水源枯竭,饮用水短缺。
3.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
监测资料显示,许多风景名胜区内的水土、大气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如武陵风景區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达0.62毫克/米,超过国家一级大气标准3.68倍,森林大片枯黄,pH值达4.44,并出现了酸雨酸雾。
二、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1.对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进行预先测算
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在进行开发前要预先测量,通过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预先估算,根据承载力的大小,在环境能承载的基础上,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既开发了旅游资源,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又不破坏环境,使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既为我们现代人类所利用,又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所使用,这就需要开发前一定通过科学的论证,进行评估,怎样开发,开发到什么程度,就既能有效地开发资源,为旅游业所用,又不破坏环境,使得两者协调共助,互为补充,这也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
2.普及生态环境知识
处理好生态旅游资源的有限开发和客源迅速增长的矛盾,克服生态旅游无污染的思想,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良性协调,既要开发,又要保护。同时要搞好生态旅游区规划,应建立机制,对相关人员进行资格认定和评审,从制度上进行规划人员的责任和利益。
3.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
我们在进行景区资源开发时,应该避免雷同,单一,大量地进行酒店,旅游设施的建设,而不考虑景区景观的整体规划,没有环保意识,粗制滥造,破坏自然环境,格调低,使得景区的原有格调被破坏,比如有的景区原有的格调和新建的建筑极不协调,或者在原有的古建筑周围建了一些新的高楼,极大的破坏景区的美,这方面还需要立法,统一规划,严格限制违规建设,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
4.缺少必要的管理措施,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景区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景区的生活污水、粪便、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对景区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在这方面缺少心力要措施,限制人流量,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造成生态失衡,这样旅游区的旅游吸引力也会随之下降,更别说未来的旅游价值了,所以对旅游环境在环境容量,压力等方面也要建立健金措施,保护生态环境,避免生态环境失调。
参考文献
[1]徐军.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证[J].江淮论坛,1998
[2]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 [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 离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