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1+X证书制度是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基本制度设计,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全新尝试。为全面及时掌握试点工作情况,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的55105名教师、389711名学生开展调研。结果显示,存在证书对就业促进作用不明显、书证尚未有机融合、教师培训激励政策不健全、培训资源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升试点工作效能,需要做优证书标准、提升证书社会吸引力;做细书证融通、实现1与X的有机融合;做实协同推进、确保各项政策有效落地。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书证融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分银行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27-0052-04
2019年,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其后,教育部分四批遴选了301家培训评价组织和447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目前参与院校达到4000多所,试点学生规模达320余万人。为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全面及时掌握试点工作情况,科学开展宏观决策,教育部对全国31个省(区、市)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进行了抽查监测。就抽查中针对教师、学生进行的问卷调研数据做系统分析,期冀为总结试点成效、解决试点难题提供依据和改进建议。
一、调研设计与实施
(一)调研对象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落地实施在院校,教师、学生是最直接的参与者。因此,按照《关于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抽查监测的通知》要求,结合不同类型、层次、发展水平及区域分布等因素,本次调研对象选定为全国31个省(区、市)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师和学生。
(二)调研内容
开发证书标准、实施书证融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师资培训、建立教师培训激励制度、证书考核评价与培训资源建设是1+X证书制度试点期间的主要内容。为全面直观呈现试点工作现状,厘清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经专家反复研讨论证,围绕6个维度进行了内容设计,见表1,编制了面向教师、学生的调研问卷。
(三)调研实施
调研时间为2020年12月,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调研工作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共收到444816份有效答卷。教师答卷55105份,其中中职学校23797份(43.2%)、高职院校28079份(51%)、本科院校3069份(5.6%)、开放大学160份(0.2%)。学生答卷389711份,其中中职学生115358份(29.6%)、高职学生248728份(63.8%)、本科院校22914份(5.9%)、开放大学2711份(0.7%)。调研样本具体构成情况见表2。
二、调研分析与结论
(一)证书开发质量:师生认可度较高,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一是多数教师认为与本专业对接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质量较高。调研结果显示,49.3%的教师认为证书的定位、适用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清晰明确,内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操作性,体现了某一职业岗位关键工作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38.9%的教师认为证书内容丰富,要求明确,基本反映了岗位所需的职业知识、技能、素养等。10.7%的教师认为证书质量一般,资源不够丰富,岗位针对性不明显。认为证书质量较差的仅占1.1%。二是多数学生认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含金量较高。调研结果显示,43%的学生认为证书含金量很高,证书对应的专业、职业岗位(群)清晰明确,内容丰富,技能要求高,具有一定挑战性。44.6%的学生认为证书含金量还可以,内容丰富,要求明确,基本反映了岗位所需的职业知识、技能、素养等。10.2%的学生认为证书质量一般,资源不够丰富,岗位针对性不是很明显。认为证书质量较差的仅占2.2%。三是证书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体现不明显。调研结果显示,仅有35.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就业时企业对获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很重视,有64.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就业时企业对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重视度不是很明显。51%的教师对学生在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是否能促进就业持不确定的态度。
(二)书证融通实施:证书内容开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培训课时数总体偏高
一是证书内容开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调研结果显示,72.1%的教师认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及考核要求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优化了课程设置。45%的学生认为学校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关培训实现了与现有课程体系完全融合。二是考证培训课时数总体偏高。调研结果显示,用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课时数总体偏高,其中58.3%的教师认为其所在专业学生用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备考培训的时间在30课时以上。43.5%的学生认为学校组织考证前有关培训大概时间在30课时以上。
(三)师资培训开展:培训有一定覆盖面,主渠道作用发挥不明显,教师激励机制不健全,培训质量总体不高
一是培训有一定覆盖面,但主渠道作用发挥不明显。调研结果显示,63.6%的教师参加了1+X证书制度试点有关的师资培训工作,培训工作主要通过国培和省培项目、培訓评价组织开展的项目、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项培训等实施。在参加培训的教师中有29.2%是通过国培、省培项目进行的。二是多数院校建立了教师激励制度,但综合运用力度不够。调研结果显示,63.5%的学校建立了激励教师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制度。各院校的激励机制分别为较高的课时费、折算为其他工作量、“双师型”教师等评选的必备条件、评优的必备条件等。院校中针对试点工作形成组合激励体系,综合运用上述2种及以上激励政策的占43.4%。三是师资培训效果不明显,但教师获得感、满意度不高。调研结果显示,仅有15.9%的教师认为参加1+X有关师资培训对自身有很大提升,更新了教学理念,教育教学中融入了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的新要求,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而21.2%的教师认为师资培训效果不明显。仅有9.8%的教师对1+X有关师资培训效果非常满意,而有21.3%的教师对师资培训效果不满意。中职学校教师、中级及以下职称教师、5年内的新进教师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最低。 (四)证书培训考核:学生满意度较高,考核较为规范,培训资源供给有待加强
一是多数学生对证书培训效果比较满意。调研结果显示,43.7%的学生对证书考前培训效果非常满意,36.4%的学生感到基本满意,满意度累计百分比达到80.1%。其中,高职院校学生对证书培训效果满意度最高。证书培训工作主要由专业专任教师完成,占比达87.1%,培训形式主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占比达81.3%。二是多数学生认为证书考核工作规范严格。调研结果显示,68.3%的学生认为自己参加的X证书考核规范、严格,27.9%的学生认为考核工作较为规范、严格,累计百分比达到96.3%。认为考核过程不严肃规范,存在走形式现象的仅占3.7%。三是证书考核费用标准核定工作尚未完全结束。调研结果显示,54.5%的教师认为所在学校明确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费用标准,11.5%的教师认为所在学校尚未明确证书考核费用标准,34%的教师对是否开展证书考核费用标准核定工作表示不清楚。其中东北及中部地区各省(市)证书考核费用标准核定工作相对滞后。四是培训资源供给有待进一步加强。调研结果显示,仅有38.3%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企业提供的学习资源(教材、案例库、习题库等)可以完全满足X证书学习需要,40.7%的学生认为现有资源可以基本满足,21%的学生认为现有资源满足度不够,亟待完善。
三、提升策略与建议
(一)做优证书标准,提升证书社会吸引力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开发是实施1+X证书制度的基础,是开展培训、考核的依据,标准的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培训的质量。一是职业技能领域选取是起点。首先,职业技能领域开发要遵循和兼顾职业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保证既有真实的社会工作岗位,又要有一定的院校培养基础。如航空器灭火救援与救护证书既有乘务员、安全员等真实社会岗位需要,又有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等职业院校专业培养的基础。其次,职业技能领域应服务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需要,重点在新兴新增、关键急需的领域优先布局,如集成电路开发与测试证书面向芯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婴护理证书面向社会急需的现代服务业。再次,职业技能领域的选取应体现“窄而深”[1],技能领域的覆盖面不宜宽泛,要聚焦于急需的、关键重要的工作领域,如失智老年人照护证书聚焦老年人照护中的特殊群体失智老人照护这个关键的工作领域。二是工作领域与工作任务分析是重点。工作领域是在对选定的职业技能领域所面向的岗位(群)分析基础上得出的,是以岗位(群)作为整体按照工作性质一致、行动维度相同的原则归纳得出的宏观层面的工作任务[2]。每个工作领域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和独立的技能范畴。工作任务是对工作领域的具体分解,一般1个工作领域至少分解3条工作任务,每条工作任务容量大小均衡,相互独立不交叉,是最小的技能训练单元。三是职业技能要求开发是核心。职业技能要求是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要求,是人的能力心理要素与工作情境结合后表现出来的做事的能力,是知识、技能和素养的综合体,用于解决职业场中出现的生产、服务和管理等实际问题,其注重的不仅是“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3]。职业技能要求的开发要围绕工作任务进行,针对工作任务中关键动词进行分析,采用“行为、条件、标准、结果”四个要素进行表述[4]。
(二)做细书证融通,实现1与X的有機融合
书证融通是将X证书标准体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课程教学[5],全面提升院校“三教”改革的力度和效度,实现用“X”倒逼“1”的系统性变革。一是依据培养定位和发展目标,遴选证书标准。依据专业的培养定位和发展目标,聚焦所服务岗位(群)的发展趋势选择最适合的证书。如某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定位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与运维的技术技能人才,专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引进企业先进的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技能等级标准,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因此在前3批4个相关证书中选择了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工业机器人装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二是基于职业能力视域,进行比对分析。在职业能力视域下,将X证书职业技能要求与现有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逐项对比分析,做到等同能力直接互认,不同能力经开发后以独立课程、教学模块、知识技能点的形式融入人才培养方案[6]。这种方法有较强的操作性,但是由于其比较过程的专业性强,又缺乏科学客观的参照基准,在比较过程中对目标、内容、学时、学分的把握主要依赖于专业负责人的专业能力。三是立足专业(群)建设高度,统筹推进书证融通。将X证书培训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是院校落实1+X证书制度的基础性工作,是开展新一轮专业(群)建设的起点,它将为专业建设各要素确立新的建设目标,如队伍的双师素质提升;课程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中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生成,系统推进“三教”改革。院校在推进试点工作时要全面提升认识高度,将其置于引领学校专业(群)创新发展的高度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时考核。
(三)做实协同推进,确保各项政策有效落地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由政府部门、培训评价组织和试点院校协同推进。一是做实校企间的协同。培训评价组织和试点院校应高度协同,共同做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的开发、宣传工作,推动书证融通的实施。统筹学校现有实训设备,加强对现有设备的开发、改造,协同做好考核站点建设。共同组织实施考核工作并协商确定分担费用。整合优质资源,持续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教材,及时更新案例库、习题库等配套资源。依托国家学分银行平台,依据学分兑换管理规则,将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模块进行互认互换。二是做实政府部门间的协同。教育部门和发改部门要加强对证书试点领域布局的研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动态调整证书试点领域,满足国家、社会和学生就业的需求。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要共同研究两部门所管理证书在实现同等效力和待遇方面的具体实施路径,出台相关政策,对参与1+X证书试点的学习者纳入人社部培训补贴范畴。教育部和市场监督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要加强对证书标准化建设的研究,不断提升证书标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适用性。教育部和各行业协会组织要加强证书标准国际化建设的研究,依托“中文+职业技能”等项目不断对外输出证书标准。三是做实央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协同。教育部要加强试点工作的统筹,强化事中、事后的监测,及时出台政策制度保障各省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教育部各项政策要求,主动指导本区域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会同省级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激励教师参与试点工作的有关政策。依托“双周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和监督及时向教育部反馈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典型经验。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协调培训评价组织、试点院校加快省域层面证书考核费用标准核定。共同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师资培训纳入国培、省培,发挥培训主渠道功能。 参 考 文 献
[1]戴勇.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6):25-30.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原理与开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54.
[3]闫智勇,姜大源,吴全全.职业教育行动逻辑课程的时代意蕴和建构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19(1):24-31.
[4]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指南(试行)[EB/OL].[2021-02-05].https://vslc.ncb.edu.cn/csr.
[5]唐以志.1+X证书制度: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5-11.
[6]王亚盛,赵林. 1+X证书制度与书证融通实施方法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6):13-18.
Implementation Statu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the Pilot Work of 1+X Certificate System
——Based on a Survey of 31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in China
Ding Caicheng
Abstract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is a basic system design that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is a brand-new attempt in the training mode, evaluation mode, an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mode of compound technical skills. In order to grasp the pilot work in a comprehensive and timely manner, 55105 teachers and 389711 students in 31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i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the certificate has no obvious effect on employment promotion, diploma and certificate has not yet been organically integrated, teacher training incentive policies are not sound,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resources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o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pilot work,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certificate standards and enhance the social attractiveness of the certificate, make detailed documents and certificates to realiz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1 and X, and implement coordinated advancement and ens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policies.
Key words 1+X certificate system; integration of diploma and certificate; vocational skill level certificate; credit bank
Author Ding Caicheng, associate researcher of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Changzhou 213164)
作者簡介
丁才成(1983- ),男,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课程,1+X证书制度(常州,213000)
基金项目
2020年江苏省“十三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苏南地区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耦合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研究”(C-b/2020/03/05),主持人:丁才成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书证融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分银行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27-0052-04
2019年,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其后,教育部分四批遴选了301家培训评价组织和447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目前参与院校达到4000多所,试点学生规模达320余万人。为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全面及时掌握试点工作情况,科学开展宏观决策,教育部对全国31个省(区、市)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进行了抽查监测。就抽查中针对教师、学生进行的问卷调研数据做系统分析,期冀为总结试点成效、解决试点难题提供依据和改进建议。
一、调研设计与实施
(一)调研对象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落地实施在院校,教师、学生是最直接的参与者。因此,按照《关于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抽查监测的通知》要求,结合不同类型、层次、发展水平及区域分布等因素,本次调研对象选定为全国31个省(区、市)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师和学生。
(二)调研内容
开发证书标准、实施书证融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师资培训、建立教师培训激励制度、证书考核评价与培训资源建设是1+X证书制度试点期间的主要内容。为全面直观呈现试点工作现状,厘清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经专家反复研讨论证,围绕6个维度进行了内容设计,见表1,编制了面向教师、学生的调研问卷。
(三)调研实施
调研时间为2020年12月,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调研工作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共收到444816份有效答卷。教师答卷55105份,其中中职学校23797份(43.2%)、高职院校28079份(51%)、本科院校3069份(5.6%)、开放大学160份(0.2%)。学生答卷389711份,其中中职学生115358份(29.6%)、高职学生248728份(63.8%)、本科院校22914份(5.9%)、开放大学2711份(0.7%)。调研样本具体构成情况见表2。
二、调研分析与结论
(一)证书开发质量:师生认可度较高,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一是多数教师认为与本专业对接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质量较高。调研结果显示,49.3%的教师认为证书的定位、适用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清晰明确,内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操作性,体现了某一职业岗位关键工作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38.9%的教师认为证书内容丰富,要求明确,基本反映了岗位所需的职业知识、技能、素养等。10.7%的教师认为证书质量一般,资源不够丰富,岗位针对性不明显。认为证书质量较差的仅占1.1%。二是多数学生认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含金量较高。调研结果显示,43%的学生认为证书含金量很高,证书对应的专业、职业岗位(群)清晰明确,内容丰富,技能要求高,具有一定挑战性。44.6%的学生认为证书含金量还可以,内容丰富,要求明确,基本反映了岗位所需的职业知识、技能、素养等。10.2%的学生认为证书质量一般,资源不够丰富,岗位针对性不是很明显。认为证书质量较差的仅占2.2%。三是证书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体现不明显。调研结果显示,仅有35.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就业时企业对获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很重视,有64.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就业时企业对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重视度不是很明显。51%的教师对学生在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是否能促进就业持不确定的态度。
(二)书证融通实施:证书内容开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培训课时数总体偏高
一是证书内容开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调研结果显示,72.1%的教师认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及考核要求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优化了课程设置。45%的学生认为学校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关培训实现了与现有课程体系完全融合。二是考证培训课时数总体偏高。调研结果显示,用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课时数总体偏高,其中58.3%的教师认为其所在专业学生用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备考培训的时间在30课时以上。43.5%的学生认为学校组织考证前有关培训大概时间在30课时以上。
(三)师资培训开展:培训有一定覆盖面,主渠道作用发挥不明显,教师激励机制不健全,培训质量总体不高
一是培训有一定覆盖面,但主渠道作用发挥不明显。调研结果显示,63.6%的教师参加了1+X证书制度试点有关的师资培训工作,培训工作主要通过国培和省培项目、培訓评价组织开展的项目、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项培训等实施。在参加培训的教师中有29.2%是通过国培、省培项目进行的。二是多数院校建立了教师激励制度,但综合运用力度不够。调研结果显示,63.5%的学校建立了激励教师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制度。各院校的激励机制分别为较高的课时费、折算为其他工作量、“双师型”教师等评选的必备条件、评优的必备条件等。院校中针对试点工作形成组合激励体系,综合运用上述2种及以上激励政策的占43.4%。三是师资培训效果不明显,但教师获得感、满意度不高。调研结果显示,仅有15.9%的教师认为参加1+X有关师资培训对自身有很大提升,更新了教学理念,教育教学中融入了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的新要求,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而21.2%的教师认为师资培训效果不明显。仅有9.8%的教师对1+X有关师资培训效果非常满意,而有21.3%的教师对师资培训效果不满意。中职学校教师、中级及以下职称教师、5年内的新进教师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最低。 (四)证书培训考核:学生满意度较高,考核较为规范,培训资源供给有待加强
一是多数学生对证书培训效果比较满意。调研结果显示,43.7%的学生对证书考前培训效果非常满意,36.4%的学生感到基本满意,满意度累计百分比达到80.1%。其中,高职院校学生对证书培训效果满意度最高。证书培训工作主要由专业专任教师完成,占比达87.1%,培训形式主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占比达81.3%。二是多数学生认为证书考核工作规范严格。调研结果显示,68.3%的学生认为自己参加的X证书考核规范、严格,27.9%的学生认为考核工作较为规范、严格,累计百分比达到96.3%。认为考核过程不严肃规范,存在走形式现象的仅占3.7%。三是证书考核费用标准核定工作尚未完全结束。调研结果显示,54.5%的教师认为所在学校明确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费用标准,11.5%的教师认为所在学校尚未明确证书考核费用标准,34%的教师对是否开展证书考核费用标准核定工作表示不清楚。其中东北及中部地区各省(市)证书考核费用标准核定工作相对滞后。四是培训资源供给有待进一步加强。调研结果显示,仅有38.3%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企业提供的学习资源(教材、案例库、习题库等)可以完全满足X证书学习需要,40.7%的学生认为现有资源可以基本满足,21%的学生认为现有资源满足度不够,亟待完善。
三、提升策略与建议
(一)做优证书标准,提升证书社会吸引力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开发是实施1+X证书制度的基础,是开展培训、考核的依据,标准的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培训的质量。一是职业技能领域选取是起点。首先,职业技能领域开发要遵循和兼顾职业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保证既有真实的社会工作岗位,又要有一定的院校培养基础。如航空器灭火救援与救护证书既有乘务员、安全员等真实社会岗位需要,又有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等职业院校专业培养的基础。其次,职业技能领域应服务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需要,重点在新兴新增、关键急需的领域优先布局,如集成电路开发与测试证书面向芯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婴护理证书面向社会急需的现代服务业。再次,职业技能领域的选取应体现“窄而深”[1],技能领域的覆盖面不宜宽泛,要聚焦于急需的、关键重要的工作领域,如失智老年人照护证书聚焦老年人照护中的特殊群体失智老人照护这个关键的工作领域。二是工作领域与工作任务分析是重点。工作领域是在对选定的职业技能领域所面向的岗位(群)分析基础上得出的,是以岗位(群)作为整体按照工作性质一致、行动维度相同的原则归纳得出的宏观层面的工作任务[2]。每个工作领域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和独立的技能范畴。工作任务是对工作领域的具体分解,一般1个工作领域至少分解3条工作任务,每条工作任务容量大小均衡,相互独立不交叉,是最小的技能训练单元。三是职业技能要求开发是核心。职业技能要求是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要求,是人的能力心理要素与工作情境结合后表现出来的做事的能力,是知识、技能和素养的综合体,用于解决职业场中出现的生产、服务和管理等实际问题,其注重的不仅是“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3]。职业技能要求的开发要围绕工作任务进行,针对工作任务中关键动词进行分析,采用“行为、条件、标准、结果”四个要素进行表述[4]。
(二)做细书证融通,实现1与X的有機融合
书证融通是将X证书标准体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课程教学[5],全面提升院校“三教”改革的力度和效度,实现用“X”倒逼“1”的系统性变革。一是依据培养定位和发展目标,遴选证书标准。依据专业的培养定位和发展目标,聚焦所服务岗位(群)的发展趋势选择最适合的证书。如某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定位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与运维的技术技能人才,专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引进企业先进的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技能等级标准,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因此在前3批4个相关证书中选择了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工业机器人装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二是基于职业能力视域,进行比对分析。在职业能力视域下,将X证书职业技能要求与现有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逐项对比分析,做到等同能力直接互认,不同能力经开发后以独立课程、教学模块、知识技能点的形式融入人才培养方案[6]。这种方法有较强的操作性,但是由于其比较过程的专业性强,又缺乏科学客观的参照基准,在比较过程中对目标、内容、学时、学分的把握主要依赖于专业负责人的专业能力。三是立足专业(群)建设高度,统筹推进书证融通。将X证书培训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是院校落实1+X证书制度的基础性工作,是开展新一轮专业(群)建设的起点,它将为专业建设各要素确立新的建设目标,如队伍的双师素质提升;课程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中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生成,系统推进“三教”改革。院校在推进试点工作时要全面提升认识高度,将其置于引领学校专业(群)创新发展的高度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时考核。
(三)做实协同推进,确保各项政策有效落地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由政府部门、培训评价组织和试点院校协同推进。一是做实校企间的协同。培训评价组织和试点院校应高度协同,共同做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的开发、宣传工作,推动书证融通的实施。统筹学校现有实训设备,加强对现有设备的开发、改造,协同做好考核站点建设。共同组织实施考核工作并协商确定分担费用。整合优质资源,持续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教材,及时更新案例库、习题库等配套资源。依托国家学分银行平台,依据学分兑换管理规则,将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模块进行互认互换。二是做实政府部门间的协同。教育部门和发改部门要加强对证书试点领域布局的研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动态调整证书试点领域,满足国家、社会和学生就业的需求。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要共同研究两部门所管理证书在实现同等效力和待遇方面的具体实施路径,出台相关政策,对参与1+X证书试点的学习者纳入人社部培训补贴范畴。教育部和市场监督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要加强对证书标准化建设的研究,不断提升证书标准的规范性、科学性和适用性。教育部和各行业协会组织要加强证书标准国际化建设的研究,依托“中文+职业技能”等项目不断对外输出证书标准。三是做实央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协同。教育部要加强试点工作的统筹,强化事中、事后的监测,及时出台政策制度保障各省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教育部各项政策要求,主动指导本区域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会同省级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激励教师参与试点工作的有关政策。依托“双周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和监督及时向教育部反馈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典型经验。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协调培训评价组织、试点院校加快省域层面证书考核费用标准核定。共同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师资培训纳入国培、省培,发挥培训主渠道功能。 参 考 文 献
[1]戴勇.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6):25-30.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原理与开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54.
[3]闫智勇,姜大源,吴全全.职业教育行动逻辑课程的时代意蕴和建构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19(1):24-31.
[4]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指南(试行)[EB/OL].[2021-02-05].https://vslc.ncb.edu.cn/csr.
[5]唐以志.1+X证书制度: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5-11.
[6]王亚盛,赵林. 1+X证书制度与书证融通实施方法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6):13-18.
Implementation Statu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the Pilot Work of 1+X Certificate System
——Based on a Survey of 31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in China
Ding Caicheng
Abstract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is a basic system design that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is a brand-new attempt in the training mode, evaluation mode, an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mode of compound technical skills. In order to grasp the pilot work in a comprehensive and timely manner, 55105 teachers and 389711 students in 31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 i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the certificate has no obvious effect on employment promotion, diploma and certificate has not yet been organically integrated, teacher training incentive policies are not sound,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resources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o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pilot work,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certificate standards and enhance the social attractiveness of the certificate, make detailed documents and certificates to realiz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1 and X, and implement coordinated advancement and ensur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policies.
Key words 1+X certificate system; integration of diploma and certificate; vocational skill level certificate; credit bank
Author Ding Caicheng, associate researcher of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Changzhou 213164)
作者簡介
丁才成(1983- ),男,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课程,1+X证书制度(常州,213000)
基金项目
2020年江苏省“十三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苏南地区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耦合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研究”(C-b/2020/03/05),主持人:丁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