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写在昨天
正值党的十七大在京召开之际,记者来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这是一个闻名遐迩的村子。在这里,曾经谱写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个音符。现任村党支部书记严宏昌说,每年来小岗村参观旅游的有5万人。县委宣传部同志介绍说:县里每年要接待前来采访的记者1000多人次,不少记者都要去小岗村看看。
小岗村之所以闻名,是因为它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当年这个生活靠救济、吃粮靠返销、全村20户人家,家家讨过饭的穷到梢的小村子。1978年,大旱之年,为了活下去,11月24日,一个寒风凛凛的夜晚,除了两户单身汉外出讨饭不在村里,其余18户的户主都聚到村西头的一间破茅草屋,在鬼火般的油灯下,召开了一次长达三小时的“绝密会议”。全村人决定冒着遭批判蹲大牢的风险,把集体耕地分到各家各户,并写下一纸字据,由队长严俊昌、副队长严宏昌带头,18个户主签了字,按下了红手印。并约定,此事瞒上不瞒下,谁也不许对外传。一旦出了事,队干部若为此获罪坐牢,社员们要把队干部的小孩抚养到18岁。
这本是小岗村村民为了度荒年,填肚皮,万般无奈的举措。当初,他们也并没有走进历史,更没有书写历史的意识,却不曾想这一举措日后居然成为结束“一大二公”旧管理体制的符号,成为农村改革波澜的源头。
当年那张按着18个红手印的字据已被世人皆知,作为一级文物被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然而,这次到小岗村采访,在村书记严宏昌家里谈话时,意外地得知,事隔20多年后,小岗村人又一次在一份文书上由全村各家各户的户主按下了红手印。
这是小岗村人第二次按在纸上的红手印。记者了解到,这也是小岗村人历经20年由盲目满足到苦恼徘徊后,直到现在重振精神,借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加快小岗的发展速度时,又一次按下的庄严手印。
听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和支部书记严宏昌介绍小岗村20年的徘徊和近几年的发展变化,不由引发笔者深深的思考。
一度徘徊
小岗村人当年将全村集体耕地分到各家各户后,一改往日“队长哨子磨破嘴,催人上工跑断腿,喊了半天人半数,到了地头鬼混鬼”的景象。一家一户,起早贪黑忙在分到自家的田里,悄无声息地闷头干活。没有牛耕田,用铁锹挖;没有生产费用,找亲友借贷;缺粮断顿的人家以野菜充饥;有的人家干脆打发孩子到外村讨饭,讨回饭来给留家干活的大人填肚子。
日日起早,天天贪黑。1979年秋,小岗村粮食总产13.2万斤,相当于全村1966年到1970年五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油料总产3.52万斤,相当于过去二十年产量的总和。这一年,这个23年来没向国家交过一粒粮食,年年靠国家供给、救济的村子,一下子向国家出售三万斤公粮,2.5万斤油料,第一次留足了集体储备粮,第一次留足了生产公积金,同时也兑现了当初分田时的集体承诺: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才是自己的。
当年,小岗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22元暴升到400元。
400元,这在当年是个了不起的数字。
小岗村人经济上大翻身,一下子暴富。但小岗村人真正暴富的并非仅仅是经济。当这种后来被称为大包干的生产和分配体制得到中央认可时,名不见经传的小岗村,一下子名扬天下。于是,考察的、参观的、访问的、学习取经的,不远百里千里涌向这个交通不畅的偏僻小村。陆陆续续进村的人,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各级官员、各地群众。
小岗村头上戴上了耀眼的光环。过高、过重的荣誉一时间让朴实的小岗农民难以承载这种沉重。
小岗村充满喜悦,祖祖辈辈渴望温饱的愿望也得到极大的满足。这期间,农村改革的大潮已波及全国农村,一批批原本贫困落后的村子,生产积极性获得极大释放后,办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一批又一批村子走出贫困,成为兴旺发达的富裕村、名牌村。然而,由于满足,小岗村的脚步却一度放慢,光环与荣耀也一度成为包袱,造成小岗村的徘徊。
这一徘徊就是二十年。直到2003年,小岗村的人均收入仅仅只有2000元。
“二十年发展缓慢,原因在哪里。”记者问到。
对于全国农村改革第一村,这确实是个容易让人觉得敏感甚至缄口的问题。
省财政厅下派干部、现任小岗村第一书记的沈浩思考片刻后谈到:小岗村人这二十年并未停止左突右冲,但老一辈村民都是传统的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眼光过多的盯在传统农业上,没能形成优势产业。期间,也有一些企业慕名来小岗落户,但村里人自恃是名村,没能为人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外来企业走了。小岗人也试图自己办企业,办了几个作坊式的小企业,由于市场意识不到位,垮了。加之在荣誉面前搅入宗亲情结的纠葛,你说东,他偏说西,民心一度涣散。严宏昌回忆起2002年他辞去村主任职务时的情景,深有感触的说:“当时,凡事没有裁判,工作太难干了。”
小岗村的车轮转动缓慢,不只是村民急,省里、市里、县里乃至社会多方都给予极大的关注。尽管外来援助的资金断断续续注入村里有千余万元,尽管县、镇几次派干部介入村领导班子,终因小岗村的内因没有启动,村民每天出入村口那座辉煌的村牌楼,却没能跟上全国农村改革的快速步伐。
“大包干只能解决温饱。思想不解放,不以改革开放求发展,就不可能富裕起来。“这是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进村几年以后最深刻的感受。
重写小岗人
“我们小岗村这几年开始发展了。”村支书严宏昌介绍说:沈浩书记来了以后,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去南街村、耿庄村、华西村学习人家的经验。回来后,大会小会,白天开,晚上开,和人家对比找差距。都是有影响有名气的村,可人家靠发展致富出的名,咱小岗出名也只是靠当年带头搞了大包干。落后了。这几年,尤其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岗村找到新的亮点,现正按照市里提出的三步走规划在发展。
“哪三步走?”记者问。
“第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改变过去一麦一稻的传统种植。引进藤仁牌优质葡萄,全村种植500亩,劳动力人均一亩,每亩收益3000元。引进大学生和村民一起种双孢菇食用菌,全村建了186个蘑菇棚。每个大棚450平方米,每平米每季能收30斤蘑菇,市场也很好。”沈浩如数家珍般侃侃而谈:“第二步,发展旅游业。小岗村建了大包干纪念馆,是个红色旅游景点,融入全县的旅游景区,每年靠旅游业可收入100万元。第三步,把‘小岗村’这个知名品牌转化为发展的资本,吸引外来资金办工业、办商贸。现在已经办起了加工当地小麦的小岗面业,企业潜力很大。村里辟出一大片土地办工业,已经建起厂房1400平米,引进了彩钢厂,集体每年收入8万元,20多位村民进厂务工。像这样的厂房我们要建10个,租给外来企业办厂,那样,村集体年收入就大了。小岗村周围没有象样的农贸市场,现在村里建了。这个农贸市场有400个摊位,60套门面房,外租出去一年也能收入10多万元。另外,明年要兴建有相当规模的农家乐、生态园,既招揽人气搞创收,也美化了村容村貌。”
午饭后,沈浩开着他从省城带来的私家车,带记者满村转了转。
沿着村里笔直的水泥大道,穿过村牌楼,路南是新建的村办小学,整洁漂亮。路北,按照村里规划,80套村民新居正在施工建设。村东头,路南路北都是套着黑色网罩高大的食用菌棚。走近大棚,遇见省农大毕业的一位女大学生,她是承包眼前几个大棚的责任人,他告诉记者又一茬菇子已经出土了,明天上海农贸市场的一位总经理要来村里签约订购蘑菇。再往村东是一大片剪裁整齐的小柏树圈围起来的空地,空地里一丛丛鲜花和排水沟渠排列有序。沈浩告诉记者:这是村里规划建设的公墓,准备把各家的祖坟统一迁进来,腾出土地发展经济。
驱车来到村南村北。400多摊位的农贸市场也已竣工。新建的彩钢厂已经开工,高大的厂房里天车吊着钢材正在卸货。沈浩指着彩钢厂路对面一大片荒地说,“这一片地明年动工,建养鱼塘、生态园、农家乐,接待四面八方来参观休闲的客人。”在我们驱车行走的路上,远近可见一片片葡萄园,那是一家一户承租的藤仁牌葡萄,由于品种好,今年葡萄一上市全部卖光。
“靠地里种植收入、家庭养殖收入、劳动力进厂务工收入、全村人均收入从2003年的2000元已经上升到5000元。过去小岗村人想的是种好田,吃饱肚,现在想的是发展,是挣钱,我们的目标是人均收入1万元。一两年后,等工业、商贸全部发展起来,这个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说这段话时,沈浩显得很轻松。看得出来,他是胸有成竹的。然而,在严宏昌家做客时才了解到,这位从省城下派的第一书记,伴随着小岗村几年来的发展,他的路走得并不轻松。严宏昌和支委张秀华分别介绍说:沈浩才来时,村里人信不过。有的说,城里人受不了乡下的苦,挂个名份,待不了几天就得跑。有的说,他是借着小岗村的名气来镀金的,镀完金就走。可沈书记住下来了,一住就是几年。处处为村里谋规划、办实事,大年三十还泡在村里,今年中秋也没回合肥,是和咱小岗村人一起吃的团圆饭。平时,他办公探亲用的是自己的车,不给村里人添麻烦。单身一人,办公住宿只用一间房,那条件和他在城里的条件是不能比的,上个厕所都要跑到楼下院子外,不容易啊!2005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省城调令下来,要调沈浩回机关,于是,发生了小岗村人又一次集体按下红手印的故事。
小岗村人得知沈浩要调离的消息后,背着沈浩跑到县里找县长,要求留下这位已经完全融入小岗村的第一书记。县长说,人家是省里干部,县里没权留。村里人又找到省财政厅,厅里说,下派干部归省组织部管,厅里做不了主。无奈,全村每家每户的户主只好联名写信按手印,交到省长手里,终于留下了这位领军人。真的把人留下了,小岗村人心中反而不安了:人家家中丢着80多岁的老母亲,丢着妻子和正在上学的女儿,作为一家之主,为了小岗村的发展,人家不能尽孝尽责,实在对不起人家。于是,支委们又代表全村找到沈浩,去向他表示歉意。
沈浩留下了,这一留至少又要三年。但他很平静。“其实我已经习惯了。再留几年,一定抓好新农村建设的新契机,发展小岗村。”
小岗村人把沈浩留下后,他们认可的已不仅仅是这位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的领军人,更认可的是这几年来,正在实施和将要实施的小岗村的发展规划。
小岗村,曾因一度徘徊,虽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今天,这个全国文明村,正在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时机,奋起直追。
完成小岗村的采访,记者在想,当初小岗人秘密搞起大包干,已被证明是一笔历史的财富,而二十年的徘徊,以及再度奋起,从另一个视角来审视,不也是一种可供人们思考和借鉴的社会财富吗?
小岗村,祝你大跨度地前进。
正值党的十七大在京召开之际,记者来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这是一个闻名遐迩的村子。在这里,曾经谱写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个音符。现任村党支部书记严宏昌说,每年来小岗村参观旅游的有5万人。县委宣传部同志介绍说:县里每年要接待前来采访的记者1000多人次,不少记者都要去小岗村看看。
小岗村之所以闻名,是因为它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当年这个生活靠救济、吃粮靠返销、全村20户人家,家家讨过饭的穷到梢的小村子。1978年,大旱之年,为了活下去,11月24日,一个寒风凛凛的夜晚,除了两户单身汉外出讨饭不在村里,其余18户的户主都聚到村西头的一间破茅草屋,在鬼火般的油灯下,召开了一次长达三小时的“绝密会议”。全村人决定冒着遭批判蹲大牢的风险,把集体耕地分到各家各户,并写下一纸字据,由队长严俊昌、副队长严宏昌带头,18个户主签了字,按下了红手印。并约定,此事瞒上不瞒下,谁也不许对外传。一旦出了事,队干部若为此获罪坐牢,社员们要把队干部的小孩抚养到18岁。
这本是小岗村村民为了度荒年,填肚皮,万般无奈的举措。当初,他们也并没有走进历史,更没有书写历史的意识,却不曾想这一举措日后居然成为结束“一大二公”旧管理体制的符号,成为农村改革波澜的源头。
当年那张按着18个红手印的字据已被世人皆知,作为一级文物被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然而,这次到小岗村采访,在村书记严宏昌家里谈话时,意外地得知,事隔20多年后,小岗村人又一次在一份文书上由全村各家各户的户主按下了红手印。
这是小岗村人第二次按在纸上的红手印。记者了解到,这也是小岗村人历经20年由盲目满足到苦恼徘徊后,直到现在重振精神,借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加快小岗的发展速度时,又一次按下的庄严手印。
听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和支部书记严宏昌介绍小岗村20年的徘徊和近几年的发展变化,不由引发笔者深深的思考。
一度徘徊
小岗村人当年将全村集体耕地分到各家各户后,一改往日“队长哨子磨破嘴,催人上工跑断腿,喊了半天人半数,到了地头鬼混鬼”的景象。一家一户,起早贪黑忙在分到自家的田里,悄无声息地闷头干活。没有牛耕田,用铁锹挖;没有生产费用,找亲友借贷;缺粮断顿的人家以野菜充饥;有的人家干脆打发孩子到外村讨饭,讨回饭来给留家干活的大人填肚子。
日日起早,天天贪黑。1979年秋,小岗村粮食总产13.2万斤,相当于全村1966年到1970年五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油料总产3.52万斤,相当于过去二十年产量的总和。这一年,这个23年来没向国家交过一粒粮食,年年靠国家供给、救济的村子,一下子向国家出售三万斤公粮,2.5万斤油料,第一次留足了集体储备粮,第一次留足了生产公积金,同时也兑现了当初分田时的集体承诺: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才是自己的。
当年,小岗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22元暴升到400元。
400元,这在当年是个了不起的数字。
小岗村人经济上大翻身,一下子暴富。但小岗村人真正暴富的并非仅仅是经济。当这种后来被称为大包干的生产和分配体制得到中央认可时,名不见经传的小岗村,一下子名扬天下。于是,考察的、参观的、访问的、学习取经的,不远百里千里涌向这个交通不畅的偏僻小村。陆陆续续进村的人,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各级官员、各地群众。
小岗村头上戴上了耀眼的光环。过高、过重的荣誉一时间让朴实的小岗农民难以承载这种沉重。
小岗村充满喜悦,祖祖辈辈渴望温饱的愿望也得到极大的满足。这期间,农村改革的大潮已波及全国农村,一批批原本贫困落后的村子,生产积极性获得极大释放后,办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一批又一批村子走出贫困,成为兴旺发达的富裕村、名牌村。然而,由于满足,小岗村的脚步却一度放慢,光环与荣耀也一度成为包袱,造成小岗村的徘徊。
这一徘徊就是二十年。直到2003年,小岗村的人均收入仅仅只有2000元。
“二十年发展缓慢,原因在哪里。”记者问到。
对于全国农村改革第一村,这确实是个容易让人觉得敏感甚至缄口的问题。
省财政厅下派干部、现任小岗村第一书记的沈浩思考片刻后谈到:小岗村人这二十年并未停止左突右冲,但老一辈村民都是传统的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眼光过多的盯在传统农业上,没能形成优势产业。期间,也有一些企业慕名来小岗落户,但村里人自恃是名村,没能为人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外来企业走了。小岗人也试图自己办企业,办了几个作坊式的小企业,由于市场意识不到位,垮了。加之在荣誉面前搅入宗亲情结的纠葛,你说东,他偏说西,民心一度涣散。严宏昌回忆起2002年他辞去村主任职务时的情景,深有感触的说:“当时,凡事没有裁判,工作太难干了。”
小岗村的车轮转动缓慢,不只是村民急,省里、市里、县里乃至社会多方都给予极大的关注。尽管外来援助的资金断断续续注入村里有千余万元,尽管县、镇几次派干部介入村领导班子,终因小岗村的内因没有启动,村民每天出入村口那座辉煌的村牌楼,却没能跟上全国农村改革的快速步伐。
“大包干只能解决温饱。思想不解放,不以改革开放求发展,就不可能富裕起来。“这是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进村几年以后最深刻的感受。
重写小岗人
“我们小岗村这几年开始发展了。”村支书严宏昌介绍说:沈浩书记来了以后,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去南街村、耿庄村、华西村学习人家的经验。回来后,大会小会,白天开,晚上开,和人家对比找差距。都是有影响有名气的村,可人家靠发展致富出的名,咱小岗出名也只是靠当年带头搞了大包干。落后了。这几年,尤其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岗村找到新的亮点,现正按照市里提出的三步走规划在发展。
“哪三步走?”记者问。
“第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改变过去一麦一稻的传统种植。引进藤仁牌优质葡萄,全村种植500亩,劳动力人均一亩,每亩收益3000元。引进大学生和村民一起种双孢菇食用菌,全村建了186个蘑菇棚。每个大棚450平方米,每平米每季能收30斤蘑菇,市场也很好。”沈浩如数家珍般侃侃而谈:“第二步,发展旅游业。小岗村建了大包干纪念馆,是个红色旅游景点,融入全县的旅游景区,每年靠旅游业可收入100万元。第三步,把‘小岗村’这个知名品牌转化为发展的资本,吸引外来资金办工业、办商贸。现在已经办起了加工当地小麦的小岗面业,企业潜力很大。村里辟出一大片土地办工业,已经建起厂房1400平米,引进了彩钢厂,集体每年收入8万元,20多位村民进厂务工。像这样的厂房我们要建10个,租给外来企业办厂,那样,村集体年收入就大了。小岗村周围没有象样的农贸市场,现在村里建了。这个农贸市场有400个摊位,60套门面房,外租出去一年也能收入10多万元。另外,明年要兴建有相当规模的农家乐、生态园,既招揽人气搞创收,也美化了村容村貌。”
午饭后,沈浩开着他从省城带来的私家车,带记者满村转了转。
沿着村里笔直的水泥大道,穿过村牌楼,路南是新建的村办小学,整洁漂亮。路北,按照村里规划,80套村民新居正在施工建设。村东头,路南路北都是套着黑色网罩高大的食用菌棚。走近大棚,遇见省农大毕业的一位女大学生,她是承包眼前几个大棚的责任人,他告诉记者又一茬菇子已经出土了,明天上海农贸市场的一位总经理要来村里签约订购蘑菇。再往村东是一大片剪裁整齐的小柏树圈围起来的空地,空地里一丛丛鲜花和排水沟渠排列有序。沈浩告诉记者:这是村里规划建设的公墓,准备把各家的祖坟统一迁进来,腾出土地发展经济。
驱车来到村南村北。400多摊位的农贸市场也已竣工。新建的彩钢厂已经开工,高大的厂房里天车吊着钢材正在卸货。沈浩指着彩钢厂路对面一大片荒地说,“这一片地明年动工,建养鱼塘、生态园、农家乐,接待四面八方来参观休闲的客人。”在我们驱车行走的路上,远近可见一片片葡萄园,那是一家一户承租的藤仁牌葡萄,由于品种好,今年葡萄一上市全部卖光。
“靠地里种植收入、家庭养殖收入、劳动力进厂务工收入、全村人均收入从2003年的2000元已经上升到5000元。过去小岗村人想的是种好田,吃饱肚,现在想的是发展,是挣钱,我们的目标是人均收入1万元。一两年后,等工业、商贸全部发展起来,这个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说这段话时,沈浩显得很轻松。看得出来,他是胸有成竹的。然而,在严宏昌家做客时才了解到,这位从省城下派的第一书记,伴随着小岗村几年来的发展,他的路走得并不轻松。严宏昌和支委张秀华分别介绍说:沈浩才来时,村里人信不过。有的说,城里人受不了乡下的苦,挂个名份,待不了几天就得跑。有的说,他是借着小岗村的名气来镀金的,镀完金就走。可沈书记住下来了,一住就是几年。处处为村里谋规划、办实事,大年三十还泡在村里,今年中秋也没回合肥,是和咱小岗村人一起吃的团圆饭。平时,他办公探亲用的是自己的车,不给村里人添麻烦。单身一人,办公住宿只用一间房,那条件和他在城里的条件是不能比的,上个厕所都要跑到楼下院子外,不容易啊!2005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省城调令下来,要调沈浩回机关,于是,发生了小岗村人又一次集体按下红手印的故事。
小岗村人得知沈浩要调离的消息后,背着沈浩跑到县里找县长,要求留下这位已经完全融入小岗村的第一书记。县长说,人家是省里干部,县里没权留。村里人又找到省财政厅,厅里说,下派干部归省组织部管,厅里做不了主。无奈,全村每家每户的户主只好联名写信按手印,交到省长手里,终于留下了这位领军人。真的把人留下了,小岗村人心中反而不安了:人家家中丢着80多岁的老母亲,丢着妻子和正在上学的女儿,作为一家之主,为了小岗村的发展,人家不能尽孝尽责,实在对不起人家。于是,支委们又代表全村找到沈浩,去向他表示歉意。
沈浩留下了,这一留至少又要三年。但他很平静。“其实我已经习惯了。再留几年,一定抓好新农村建设的新契机,发展小岗村。”
小岗村人把沈浩留下后,他们认可的已不仅仅是这位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的领军人,更认可的是这几年来,正在实施和将要实施的小岗村的发展规划。
小岗村,曾因一度徘徊,虽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今天,这个全国文明村,正在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时机,奋起直追。
完成小岗村的采访,记者在想,当初小岗人秘密搞起大包干,已被证明是一笔历史的财富,而二十年的徘徊,以及再度奋起,从另一个视角来审视,不也是一种可供人们思考和借鉴的社会财富吗?
小岗村,祝你大跨度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