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孩子学会阅读,培养其独立阅读的能力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应该着力加强的内容。从阅读障碍儿童入手,对阅读教学的本质进行探讨,加强相关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是改进阅读教学的根本。
【关键词】独立阅读 阅读困难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199-01
一、阅读发展和困难
阅读的目标是提取意义,阅读理解由以下两个重要部分构成(见表1):
·解码——将书面文字转变为口语
·语言理解——理解口语的含义
这两部分的缺失与阅读困难具体的不同形式有关。2008年的政府官方数据显示:16%的孩子7岁时不能达到理想的阅读水平,13%的孩子11岁还不能达到,31%的孩子14岁仍然达不到。尽管造成较低识字能力的潜在因素很多而且易变,但很大一部分孩子有可能发展成为阅读困难,包括(见表1):
·诵读困难——会影响大约3%-6%的孩子
·阅读理解损伤——会影响大约10%的孩子
表1:关于阅读的简要观点
近年来,语音在早期阅读中所占的中心地位已广为人知,其他的关键元素被看作是均衡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表2)。
表2:阅读教学的关键因素
二、早期阅读教学
2007年9月,国际课程组织建议早期阅读教学中系统教授语音知识,成立了“交流,语言,文学发展项目”(Communic?鄄ation, Language and Literacy Development programme)以推行此项政策。通过该政策,各地方政府出资聘请了早期文学顾问,主要任务就是改善小学文学课程中的语音教学。
除了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外,所有教师必须参加“初级教师培训”(ITT),培训达到合格标准才能从教。2008年教育标准总局视察了ITT运行情况,得到了较好的反馈。比如,课程的相关方面已经更新,训练者已经能够具备早期阅读教学的能力。事实上,刚入职的新教师在接受阅读训练过程中会逐渐变得自信。
三、帮助有阅读困难的孩子
(一)解码困难
通过应用阅读教学的建议能显著提高整体阅读教学水平,但对于大部分解码能力薄弱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额外的阅读支持。最典型的例子是,为期数月的课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和一对一形式进行。严密的评估结果表明这项投入已经产生了有效的干预效果,包括提高孩子将单个音节组成单词的意识,学习字母和声音之间的相关性,将这些技巧应用于阅读中。这些干预手段需要通过受过训练的并且懂得如何使同一个项目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师来实施。
一项最新的报告指出:更多的教师应该被训练成为阅读障碍的儿童选择和传递阅读干预手段的专家,所有学校都应开设这样的专业知识。
(二)阅读理解困难
阅读理解是一项复杂的技能,这个领域的研究已稍显落后。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训练以文本为基础的策略或是口语(比如词汇、听力理解和叙事技巧)都能促进理解技巧发展。
四、对我国阅读教学的启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独立阅读教学的本质在于教师在课前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知识铺垫与“阅读支架”,即通过关键词、线索句、问题等形式帮助学生建立阅读模型,使他们在自我阅读时能迅速掌握文章核心思想,达到独立阅读的效果和目的。
目前我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步骤过于程序化,教学手段仍停留在注重形式化的表面上,致使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大多流于形式,并没有在实质上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首先提高教师的阅读专业素养,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其次,教学中应注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最后,对于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予以充分重视并加以科学的指导,防止阅读障碍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独立阅读 阅读困难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199-01
一、阅读发展和困难
阅读的目标是提取意义,阅读理解由以下两个重要部分构成(见表1):
·解码——将书面文字转变为口语
·语言理解——理解口语的含义
这两部分的缺失与阅读困难具体的不同形式有关。2008年的政府官方数据显示:16%的孩子7岁时不能达到理想的阅读水平,13%的孩子11岁还不能达到,31%的孩子14岁仍然达不到。尽管造成较低识字能力的潜在因素很多而且易变,但很大一部分孩子有可能发展成为阅读困难,包括(见表1):
·诵读困难——会影响大约3%-6%的孩子
·阅读理解损伤——会影响大约10%的孩子
表1:关于阅读的简要观点
近年来,语音在早期阅读中所占的中心地位已广为人知,其他的关键元素被看作是均衡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表2)。
表2:阅读教学的关键因素
二、早期阅读教学
2007年9月,国际课程组织建议早期阅读教学中系统教授语音知识,成立了“交流,语言,文学发展项目”(Communic?鄄ation, Language and Literacy Development programme)以推行此项政策。通过该政策,各地方政府出资聘请了早期文学顾问,主要任务就是改善小学文学课程中的语音教学。
除了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外,所有教师必须参加“初级教师培训”(ITT),培训达到合格标准才能从教。2008年教育标准总局视察了ITT运行情况,得到了较好的反馈。比如,课程的相关方面已经更新,训练者已经能够具备早期阅读教学的能力。事实上,刚入职的新教师在接受阅读训练过程中会逐渐变得自信。
三、帮助有阅读困难的孩子
(一)解码困难
通过应用阅读教学的建议能显著提高整体阅读教学水平,但对于大部分解码能力薄弱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额外的阅读支持。最典型的例子是,为期数月的课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和一对一形式进行。严密的评估结果表明这项投入已经产生了有效的干预效果,包括提高孩子将单个音节组成单词的意识,学习字母和声音之间的相关性,将这些技巧应用于阅读中。这些干预手段需要通过受过训练的并且懂得如何使同一个项目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师来实施。
一项最新的报告指出:更多的教师应该被训练成为阅读障碍的儿童选择和传递阅读干预手段的专家,所有学校都应开设这样的专业知识。
(二)阅读理解困难
阅读理解是一项复杂的技能,这个领域的研究已稍显落后。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训练以文本为基础的策略或是口语(比如词汇、听力理解和叙事技巧)都能促进理解技巧发展。
四、对我国阅读教学的启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独立阅读教学的本质在于教师在课前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知识铺垫与“阅读支架”,即通过关键词、线索句、问题等形式帮助学生建立阅读模型,使他们在自我阅读时能迅速掌握文章核心思想,达到独立阅读的效果和目的。
目前我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步骤过于程序化,教学手段仍停留在注重形式化的表面上,致使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大多流于形式,并没有在实质上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首先提高教师的阅读专业素养,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其次,教学中应注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最后,对于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予以充分重视并加以科学的指导,防止阅读障碍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