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校政企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企业参股高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参股企业、混合所有制联合办学等三条校政企混合所有制办学途径,并指出办学中应注意打造校政企联动特色育人机制,完善合作发展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并搭建校、政、企信息互动平台。
【关键词】校政企合作 混合所有制 高等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081-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关心下,不断发展壮大,为地方经济建设培育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当前我国正面临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城镇化、国际化步伐加速,创新型的技能人才需求迫切,面对新发展,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管理机制、培养模式已经慢慢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适应,主要表现在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机制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来,校企合作难以深入,以致合作成效不甚理想;体制机制弊端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因此,面对新形势,高等职业院校也适应时代要求,努力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新模式,实现校政企三方联动合作办学,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以及学生充分就业。
(一)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高端技能人才。当前我国正处于调整经济结构、产业转型升级阶段,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变成经济强国这这一强国战略,需要大量高端技术领域岗位工作的人才以及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当前国际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其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然而我国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以致我国目前产业升级面临很大的困难。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但高技能人才缺口越来越大。人社部对全国100多个城市劳动力供求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各技能等级岗位空缺数量多,尤其是技师、高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等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供不应求。如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技能型人才,以解决困扰产业转型的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是摆在校、政、企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单一所有制体制约了高职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单一所有制高职院校,办学资金主要于主办方投资、银行贷款、学生缴费,这种体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1.公办高职院校存在学校迅速发展与办学资金短缺的矛盾。我国高校较多,财政性公共教育经费供需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要取得跨越式发展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困难。
2.单一所有体制不利于学校走社会化办学之路。如在公办体制下,行业、企业很难真正介入学校,与学校实现合作办学。
3.单一所有制体制下,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由于企业过分强调安全生产、经营效益最大化而不太愿意接纳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参与学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使得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着较大困难。而缺乏企业参与,校内实习实训设备完全靠学校投入,由于资金等因素制约,也影响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4.单一投资体制下师资队伍建设难度大。随着事业单位的人事改,编制一时难解决,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意愿不强,因此学院在引进企业能工巧匠、 专家方面难度较大,制约了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企业人才短缺和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难问题催生校政企三方联动办学。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瓶颈问题。而对政府与高校,学生就业难问题却一直困扰着领导的心,一边是人才奇缺,另一边却就业难,这一矛盾的形成,主要在于我们当前的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企业生产的需要,一些毕业生“既入不了厅堂,也进不了厨房”,高上不去,也低不下来。由此,如何解决企业人才短缺和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校政企三方联动办学。当前高校、政府部门、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北京联合大学尝试了基于校政企合作的档案学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结果表明,这种校政企合作培养模式非常适合于应用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姜春华提出,在高职办学中可以依托校政企合作共建双实训基地,通过“双评、双聘”、“职称互通”等多途径做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提高办学活力和办学效益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的一个重要举措。既然当前人才瓶颈问题已经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枷锁,那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改革教育制度;要放开职业教育,并且真正把职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鼓励高等职业学院参与混合制改革,进一步激发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
(一)企业参股高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在原有资产基础上实行混合所有制转制,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机制,成立由各方股东参与的学校董事会,实行由董事会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对学校进行民主管理,减少行政干预、增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保证学校按照章程自主办学的基础上,通过合作,由各参股方共同投资解决办学经费,合作育人、合作发展,以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效益。
(二)高等职业院校参股企业。政府支持、协调高职学院鼓励高等职业学院通过资金、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方式积极参与国企混合制改革,成为企业股东,根据学院实力持合适的股权比例。
(三)混合所有制联合办学。校、政、企深度融合,通过兼并重组、市场交易、产权划转等方式,实现国有、集体、非公有资本相互融合、交叉持股联合办学。
(一)注意打造校政企联动特色育人机制。实行校政企联合办学后,要建立好学校办学章程,明晰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三者在联合办学和管理中的作用。行业、企业在要充分发挥其在基金投入、管理、育人、就业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为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实训设备的购置、更新、管理和专业教学计划的设定、修订提供指导和支持;政府方面则要为高等职业院校分担办学条件的建设和优化任务;而高职院校作为办学主体,则要强化内涵建设,重点分担专业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任务。通过校政企联动,不断优化培养模式,形成合作办学、合作发展、共创特色、共享成果紧密合作型育人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注意完善合作发展机制建设。要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定位,实现专业与企业、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以工作过程导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行业、企业标准同步建设、同步发展;要建立“政府、企业适当津贴激励,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校企人员互兼互聘”的师资队伍共建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要建设区域共享分级实训基地,探索“校企一体”的实训基地和仿真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机制,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同发展,通过完善合作发展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注意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学校、企业、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评价,以第三方机构评价为主要依据的科学、客观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形成量化评估体系,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政府服务质量、企业参与质量的标准,同时也为校政企的持续深入合作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四)注意搭建校、政、企信息互动平台。具体如下:
1.搭建政、校、企互动信息平台,畅通校、政、企人才需求和使用的信息渠道,实现就业、用人信息实时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效。发挥地方政府及行业在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中优势,定期向高等职业院校提供各级各类人才需求预测,使高等职业院校能较全面掌握企业的用人标准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及时引导高等职业学校调整专业设置。
2.构建教学互动平台,将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紧密结合。企业通过互动信息化教学平台将生产过程、工作流程实时传输到学校课堂,学校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以及企业所反馈的理实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制定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及时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使高职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总之,应充分认识到高校、政府、企业之间增强合作,对促进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学习能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企业作为经济的主体,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当中来,将对办好职业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政府应尽快完善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明确各方在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通过地方财政支持、税费优惠、顶岗实习责任保险纳入工伤保险范畴等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在现有的校企共建二级学院、校行共建二级学院、校地共建二级学院等多种形式合作办学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校政企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将多方利益以及学生的就业、创业捆绑在一起,通过校政企的紧密合作,满足社会对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需求,破除生产一线用人瓶颈,促进就业与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徐博,周蕊.技能人才缺乏短板困扰产业转型升级[N].科技日报,2013-08-30
[2]姜春华.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依托“政校企”合作共建“双实训基地”[J].科技资讯,2012(24)
[3]王宇燕.关于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4(16)
【关键词】校政企合作 混合所有制 高等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081-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关心下,不断发展壮大,为地方经济建设培育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当前我国正面临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城镇化、国际化步伐加速,创新型的技能人才需求迫切,面对新发展,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管理机制、培养模式已经慢慢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适应,主要表现在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机制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来,校企合作难以深入,以致合作成效不甚理想;体制机制弊端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因此,面对新形势,高等职业院校也适应时代要求,努力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新模式,实现校政企三方联动合作办学,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以及学生充分就业。
一、高等职业教育校政企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高端技能人才。当前我国正处于调整经济结构、产业转型升级阶段,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变成经济强国这这一强国战略,需要大量高端技术领域岗位工作的人才以及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当前国际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其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然而我国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以致我国目前产业升级面临很大的困难。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但高技能人才缺口越来越大。人社部对全国100多个城市劳动力供求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各技能等级岗位空缺数量多,尤其是技师、高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等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供不应求。如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技能型人才,以解决困扰产业转型的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是摆在校、政、企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单一所有制体制约了高职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单一所有制高职院校,办学资金主要于主办方投资、银行贷款、学生缴费,这种体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1.公办高职院校存在学校迅速发展与办学资金短缺的矛盾。我国高校较多,财政性公共教育经费供需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要取得跨越式发展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困难。
2.单一所有体制不利于学校走社会化办学之路。如在公办体制下,行业、企业很难真正介入学校,与学校实现合作办学。
3.单一所有制体制下,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由于企业过分强调安全生产、经营效益最大化而不太愿意接纳学生到企业实习;企业参与学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使得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着较大困难。而缺乏企业参与,校内实习实训设备完全靠学校投入,由于资金等因素制约,也影响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4.单一投资体制下师资队伍建设难度大。随着事业单位的人事改,编制一时难解决,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意愿不强,因此学院在引进企业能工巧匠、 专家方面难度较大,制约了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企业人才短缺和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难问题催生校政企三方联动办学。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瓶颈问题。而对政府与高校,学生就业难问题却一直困扰着领导的心,一边是人才奇缺,另一边却就业难,这一矛盾的形成,主要在于我们当前的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企业生产的需要,一些毕业生“既入不了厅堂,也进不了厨房”,高上不去,也低不下来。由此,如何解决企业人才短缺和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校政企三方联动办学。当前高校、政府部门、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北京联合大学尝试了基于校政企合作的档案学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结果表明,这种校政企合作培养模式非常适合于应用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姜春华提出,在高职办学中可以依托校政企合作共建双实训基地,通过“双评、双聘”、“职称互通”等多途径做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提高办学活力和办学效益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的一个重要举措。既然当前人才瓶颈问题已经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枷锁,那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改革教育制度;要放开职业教育,并且真正把职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鼓励高等职业学院参与混合制改革,进一步激发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
二、校政企混合所有制办学途径
(一)企业参股高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在原有资产基础上实行混合所有制转制,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机制,成立由各方股东参与的学校董事会,实行由董事会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对学校进行民主管理,减少行政干预、增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保证学校按照章程自主办学的基础上,通过合作,由各参股方共同投资解决办学经费,合作育人、合作发展,以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效益。
(二)高等职业院校参股企业。政府支持、协调高职学院鼓励高等职业学院通过资金、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方式积极参与国企混合制改革,成为企业股东,根据学院实力持合适的股权比例。
(三)混合所有制联合办学。校、政、企深度融合,通过兼并重组、市场交易、产权划转等方式,实现国有、集体、非公有资本相互融合、交叉持股联合办学。
三、校政企混合所有制办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打造校政企联动特色育人机制。实行校政企联合办学后,要建立好学校办学章程,明晰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三者在联合办学和管理中的作用。行业、企业在要充分发挥其在基金投入、管理、育人、就业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为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实训设备的购置、更新、管理和专业教学计划的设定、修订提供指导和支持;政府方面则要为高等职业院校分担办学条件的建设和优化任务;而高职院校作为办学主体,则要强化内涵建设,重点分担专业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任务。通过校政企联动,不断优化培养模式,形成合作办学、合作发展、共创特色、共享成果紧密合作型育人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注意完善合作发展机制建设。要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定位,实现专业与企业、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以工作过程导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行业、企业标准同步建设、同步发展;要建立“政府、企业适当津贴激励,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校企人员互兼互聘”的师资队伍共建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要建设区域共享分级实训基地,探索“校企一体”的实训基地和仿真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机制,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同发展,通过完善合作发展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注意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学校、企业、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评价,以第三方机构评价为主要依据的科学、客观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形成量化评估体系,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政府服务质量、企业参与质量的标准,同时也为校政企的持续深入合作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四)注意搭建校、政、企信息互动平台。具体如下:
1.搭建政、校、企互动信息平台,畅通校、政、企人才需求和使用的信息渠道,实现就业、用人信息实时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效。发挥地方政府及行业在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中优势,定期向高等职业院校提供各级各类人才需求预测,使高等职业院校能较全面掌握企业的用人标准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及时引导高等职业学校调整专业设置。
2.构建教学互动平台,将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紧密结合。企业通过互动信息化教学平台将生产过程、工作流程实时传输到学校课堂,学校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以及企业所反馈的理实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制定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及时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使高职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总之,应充分认识到高校、政府、企业之间增强合作,对促进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学习能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企业作为经济的主体,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当中来,将对办好职业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政府应尽快完善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明确各方在合作中的职责和权益,通过地方财政支持、税费优惠、顶岗实习责任保险纳入工伤保险范畴等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在现有的校企共建二级学院、校行共建二级学院、校地共建二级学院等多种形式合作办学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校政企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将多方利益以及学生的就业、创业捆绑在一起,通过校政企的紧密合作,满足社会对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需求,破除生产一线用人瓶颈,促进就业与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徐博,周蕊.技能人才缺乏短板困扰产业转型升级[N].科技日报,2013-08-30
[2]姜春华.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依托“政校企”合作共建“双实训基地”[J].科技资讯,2012(24)
[3]王宇燕.关于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