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春风已经吹拂了好几年,取得了不少成果,教师们头脑深处的很多陈旧观念得以改变,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试从日常教学的角度来作一些阐释。
一、现状
(1)迷信教参,缺乏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上课前要认真备课,这是常识。而要备好课,阅读教参当然是必需的,但也不能一味地迷信教参,将教参视为法宝。其实,既然是教学参考就绝无迷信的必要。老师在教学前应当认真品读课文,有疑问再去查阅教参,最好能有自己的见解。笔者听不少老师在执教《人琴俱亡》时,往往只注重“人亡”而忽略“琴亡”这一现象(“弦既不调”),这样,对课文所表现的手足情深这一中心的把握就会大打折扣。深思一下,其实出现这种不重视文本解读现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浮躁的心态,而浮躁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2)注重对“道”的分析,缺乏对语言的品味。“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但语文课如果只注重对“道”的分析而忽略对课文语言的品味,似乎少了什么。近来不少老师撰文说语文课变味了,变成了政治课、环保课等。课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老师不想讲;二是老师不会讲。“不想讲”的老师无非是嫌麻烦,说狠了叫不敬业;“不能讲”是老师自身的素养问题,语言素养差当然就不会讲、不会品了。看来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老师得静下心来,多读几本书,以提升自己的语文底蕴,这样教起来也得心应手,学生也会愈来愈喜欢你的语文课。
(3)匆忙迁移,缺乏对文本的深度解读。笔者听了不少公开课,发现几乎每节课都少不了作秀。有的人“秀”得确实很出彩。而不少的人却“秀”得离谱,一篇篇文章,不论精美与否,均采用相同的模式: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匆匆忙忙地将文章分析一遍,然后就匆匆“迁移”,一堂课下来,学生稀里糊涂,听课的老师莫名其妙,恐怕只有授课者本人才会知道个中奥妙。在授课的过程中,还有不少的老师担心时间不够,或者担心回答不够出彩,影响课堂效果,干脆自问自答,以老师的“标准答案”代替学生的品味过程。这样缺乏思考深度的课堂,这样漠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效果怎么样,实在不敢恭维。
二、对策
(1)提升自身文学素养,回归文本。现在有一种说法,教材里的文章只是个例子,不要去详细分析。笔者却认为既然是个例子,那就得发挥例子的功能。教师解读文本不到位,学生如何去举一反三?
教师也应加强自身的文学素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老师语文素养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常常慨叹“快餐文化”的盛行,怒斥其对神圣文学的亵渎,怒斥其对学生的误导;我们常常慨叹语文已经成为了边缘学科,学生不将语文当回事……我们在慨叹的同时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自身:一年下来我读了几本名著,写了几篇文章,文学发展的近况自己知道多少,新课标规定的学生必读书目我读过了吗……古人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很难想象一个经典读得不多的老师、一个思想上不能与时俱进的老师,怎么能驾驭那充满激情与灵气的语文课堂,又怎么去挖掘文本,去作深层次的个性化的解读!
(2)占好主阵地,实现课堂的真正回归。新课改实行以来,对这次自上而下的改革,有的老师戏称为“摸着石头过河”。近年来“大语文”的呼声很高,一些老师在“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的理念支配下,做了很多试验,组织了很多活动,学生的兴趣有了,参与的积极性也高了,可是学生的心态变得更浮躁了。
笔者认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现在不会变,将来也不会变。课外组织的一系列语文活动只能作为补充,而不能代替课堂本身。由于学生的语文参考资料占有率太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程度浓淡不一,绝不能用学生的参与来代替老师的讲解,不能以尊重学生主体的名义逃避教师的主导义务。
(3)尊重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回归。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新课程改革开始后,不少专家对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呼声很高,但是到目前为止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本质性的提高。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于是很多课文教师就不再讲解,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也不问学生占有多少资料,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这叫自主;班级里分了几个小组,上课时前后座位的几个同学讨论一下——这叫合作;课堂上老师设计了几个问题,或者让学生提问了一些问题,学生之间自问自答,或生问师答——这叫探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从心灵上、行动上去真正地尊重学生。学生能做到的老师绝对不包办代替,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里,很多老师不再有潜心科研的毅力,很多老师不再有执教终身的抱负,很多老师失去了前进的方向。金钱繁荣了市场,改善了生活,但也催生了浮躁。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青华中学)
一、现状
(1)迷信教参,缺乏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上课前要认真备课,这是常识。而要备好课,阅读教参当然是必需的,但也不能一味地迷信教参,将教参视为法宝。其实,既然是教学参考就绝无迷信的必要。老师在教学前应当认真品读课文,有疑问再去查阅教参,最好能有自己的见解。笔者听不少老师在执教《人琴俱亡》时,往往只注重“人亡”而忽略“琴亡”这一现象(“弦既不调”),这样,对课文所表现的手足情深这一中心的把握就会大打折扣。深思一下,其实出现这种不重视文本解读现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浮躁的心态,而浮躁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2)注重对“道”的分析,缺乏对语言的品味。“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但语文课如果只注重对“道”的分析而忽略对课文语言的品味,似乎少了什么。近来不少老师撰文说语文课变味了,变成了政治课、环保课等。课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老师不想讲;二是老师不会讲。“不想讲”的老师无非是嫌麻烦,说狠了叫不敬业;“不能讲”是老师自身的素养问题,语言素养差当然就不会讲、不会品了。看来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老师得静下心来,多读几本书,以提升自己的语文底蕴,这样教起来也得心应手,学生也会愈来愈喜欢你的语文课。
(3)匆忙迁移,缺乏对文本的深度解读。笔者听了不少公开课,发现几乎每节课都少不了作秀。有的人“秀”得确实很出彩。而不少的人却“秀”得离谱,一篇篇文章,不论精美与否,均采用相同的模式: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匆匆忙忙地将文章分析一遍,然后就匆匆“迁移”,一堂课下来,学生稀里糊涂,听课的老师莫名其妙,恐怕只有授课者本人才会知道个中奥妙。在授课的过程中,还有不少的老师担心时间不够,或者担心回答不够出彩,影响课堂效果,干脆自问自答,以老师的“标准答案”代替学生的品味过程。这样缺乏思考深度的课堂,这样漠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效果怎么样,实在不敢恭维。
二、对策
(1)提升自身文学素养,回归文本。现在有一种说法,教材里的文章只是个例子,不要去详细分析。笔者却认为既然是个例子,那就得发挥例子的功能。教师解读文本不到位,学生如何去举一反三?
教师也应加强自身的文学素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老师语文素养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常常慨叹“快餐文化”的盛行,怒斥其对神圣文学的亵渎,怒斥其对学生的误导;我们常常慨叹语文已经成为了边缘学科,学生不将语文当回事……我们在慨叹的同时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自身:一年下来我读了几本名著,写了几篇文章,文学发展的近况自己知道多少,新课标规定的学生必读书目我读过了吗……古人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很难想象一个经典读得不多的老师、一个思想上不能与时俱进的老师,怎么能驾驭那充满激情与灵气的语文课堂,又怎么去挖掘文本,去作深层次的个性化的解读!
(2)占好主阵地,实现课堂的真正回归。新课改实行以来,对这次自上而下的改革,有的老师戏称为“摸着石头过河”。近年来“大语文”的呼声很高,一些老师在“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的理念支配下,做了很多试验,组织了很多活动,学生的兴趣有了,参与的积极性也高了,可是学生的心态变得更浮躁了。
笔者认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现在不会变,将来也不会变。课外组织的一系列语文活动只能作为补充,而不能代替课堂本身。由于学生的语文参考资料占有率太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程度浓淡不一,绝不能用学生的参与来代替老师的讲解,不能以尊重学生主体的名义逃避教师的主导义务。
(3)尊重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回归。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新课程改革开始后,不少专家对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呼声很高,但是到目前为止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本质性的提高。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于是很多课文教师就不再讲解,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也不问学生占有多少资料,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这叫自主;班级里分了几个小组,上课时前后座位的几个同学讨论一下——这叫合作;课堂上老师设计了几个问题,或者让学生提问了一些问题,学生之间自问自答,或生问师答——这叫探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从心灵上、行动上去真正地尊重学生。学生能做到的老师绝对不包办代替,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里,很多老师不再有潜心科研的毅力,很多老师不再有执教终身的抱负,很多老师失去了前进的方向。金钱繁荣了市场,改善了生活,但也催生了浮躁。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青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