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批判吸收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即中国经济学。在全球化背景下,探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总结、提炼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体系结构,用中国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现象,进一步指导中国正在深入进行的改革开放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中国化 中国经济学 理论框架 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032-0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运用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产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我们把这个理论称为当代中国的经济学理论,是相对于西方经济学而言的。事实上,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实践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经济学理论。其理论渊源来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以及当代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中的合理内容。笔者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框架(一)》一文中已作了专门阐述,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具体内容和体系结构。按照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对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经济理论内容作如下的梳理和概括。
一、中国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中国经济学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在经济领域中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这一理论形成于改革开放初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客观地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他在科学判断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
这一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其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要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各项工作都要服务和服从于这个中心。
这一理论根据现实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参与全球经济化;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实行对外开放;努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正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开放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这一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纲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这一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一理论还具体地规划出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从以上内容来看,这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内容。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切工作,不同阶段所形成的具体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都是立足于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的,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基础理论(蒋南平,2009)。
(二)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所有制问题。实践证明,追求“一大二公”的单一所有制,已经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加以改革,在改革中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理论。
这个理论提出了多种经济形式的合理配置和发展,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鼓励“富余农民”进城务工和经商,搞活经济,繁荣流通市场。在坚持公有制为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发展个体经济,同时在经济特区,鼓励发展“三资企业”经济。
这个理论提出私营经济的发展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方面要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私营经济的监督和管理。
这个理论指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了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这个理论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这个理论提出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没有的东西,但却符合当代中国的实际,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这个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一个伟大创新。
(三)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该理论吸收了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合理内容,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国有企业又叫国营企业,实行的是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统一起来进行生产经营的工厂制度。该理论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现代产权理论的要求,理顺产权关系,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公司法》为法律依据,实行股份制下的公司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核心。
这一理论提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一是产权关系明晰。国家拥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二是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有限责任。三是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四是企业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五是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这一理论提出了现代企业的形式是公司制。按《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这个理论是在改革开放中吸收西方经济理论中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没有的东西,体现了当代中国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的和谐包容。事实上,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国有企业通过公司制的改造,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下的国有(国营)“工厂制”向市场经济下的“公司制”转型,实现了企业内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解决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随着价格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相继推进,中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这个理论在中国经济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四)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理论
这个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分配政策、分配措施。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配是由生产决定的,同时分配又决定消费。分配制度的合理与否决定人们最终消费结构的合理与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问题决定改革的最终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因此,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决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作为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把按劳分配形式和多种分配形式结合起来。按劳分配的形式有工资、奖金、津贴,其他分配形式有:个体劳动所得、利息、股息、红利、劳动力价值、福利。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这个理论提出了,应鼓励一部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政策,以及体现效率优先兼顾社会公平的分配原则。在执行具体的分配政策过程中,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时,该理论提出了要积极扩大就业,努力改善人民生活,通过调整分配格局,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具体分配措施上,提出了要“正确处理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普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形成一个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占少数、中等收入人群占大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
这个理论提出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国民收入的分配,要体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公平性和均衡性,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这个理论始终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分配上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在分配上体现社会公平。可见,这个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理论,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即中国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这个理论冲破了传统的思想束缚,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解决了多年来一直争论不清的“姓社”、“姓资”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往往忽略了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民生活贫困,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计划经济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年以后,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才明确指出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解决了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下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矛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超越,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马克思本人甚至没有提出‘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世界经济理论史上的重大突破。正如江泽民所说的那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个崭新的创造性发展。”
这个理论提出了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让市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对经济体制进行市场化的改革中,要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市场体系,以及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宏观调控的政策是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沉着应对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中国的市场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发展,事实雄辩地证明了这个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是对中国3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结和概括。该理论肯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是我国社会主义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批判了那种乘改革之机,借改革之名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错误思想,且必须予以坚决反对,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该理论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出了判断经济体制改革是非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一理论中,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上采取了渐进式和激进式相结合的改革。北京师范大学李晓西教授认为,农村改革和特区开放,步子算是大的,可以看成是激进式改革,企业承包、调整价格,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性质转轨,步子就不算大,可以看成是渐进式改革,中国的改革就是从这样走过来的(李晓西,2010)。
这一理论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法是“体制外与体制内改革相结合,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相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是先农村后城市、先试验后推广,改革的核心是国有企业改革,改革的关键是价格改革。”每一个阶段改革的重点都要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党的十二大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以及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顺利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当然转型的过程是长期的,在转型过程也会遇到各种阻力和困难,如在居民住宅市场化的转型中,就遇到了房价过高,涨幅过大、市场投机严重的矛盾。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采取宏观经济调控手段,限购和提高信贷利率的政策出台,2011年中国的房价上涨过快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因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理论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
(七)中国经济发展理论
改革开放初,邓小平首先提出了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
这一理论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走“台阶式”的发展道路。提出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邓小平同志说:“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
这一理论提出,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要把速度搞上去。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他说:“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取较快的增长速度。”该理论提出了经济发展要服从“两个大局”的思想。邓小平提出,先发展东部地区后发展中西部地区,这是一个大局,当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发展西部地区,这又是一个大局。20世纪末,当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这个理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提出了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逐步形成同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第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提出了地区结构必须优化,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八)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是对我国农村改革的总结和发展。这个理论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以及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这个理论提出了农业的改革和发展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改革开始的,首先是实行家庭联产承责任制,其次是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粮食直补,提高农村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这个理论提出了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这一理论提出了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按照科学发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个理论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格局,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这个理论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提出了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完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设置,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中国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和地位作用
从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上述具体理论内容,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模式的内涵和结构。该理论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包容吸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中国经济发展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八个理论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统一体,即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即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核心理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础理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其中的每一个理论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体现着生产关系内部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决定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决定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理论决定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又决定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这八个理论共同贯穿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改革开放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集中体现。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内容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身的革命性、科学想和实践性特点所决定,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也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由于中国经济学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产生的理论,它必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由实践证明这个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既是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又是检验这个理论的试金石。改革开放30来,中国经济以“GDP年平均增长率达9.89%”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创造了中国奇迹,或中国模式。这些事实雄辩地说明了中国经济学派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不仅对全球各国都有影响力,而且对中国经济学理论界来说是值得总结和研讨的。当前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教学中,存在着对当代西方经济理论关注过多,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关注过少,学生热衷于对西方经济理论的选修和研讨,对当代中国的经济学理论认识不足的现象,因此,当前建立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框架,用中国的经济理论解释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或“中国现象”,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框架,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不同时期,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及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经济学派的产生和形成,不仅丰富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对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系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球化、民族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问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AKS002,w11243100。]
参考文献:
1.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M].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李晓西著.当代中国经济学家文库.时代变迁中的求索与呐喊——改革开放30年回顾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侯水平主编,孙成民,杨先农副主编.邓小平理论史(第二卷)[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出版社,2004
10.贾松青主编,孙成民,李声禄副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11.胡鞍钢,鄢一龙,魏星.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2.蒋南平.马克思经济学中国化的几个问题[J].江汉论坛,2009(4)
13.曾德祥主编,汤子琼副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汤子琼,西华大学教授,硕导,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的发展;张平,西华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四川成都 610039)
(责编:贾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中国化 中国经济学 理论框架 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032-0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运用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产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我们把这个理论称为当代中国的经济学理论,是相对于西方经济学而言的。事实上,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实践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经济学理论。其理论渊源来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以及当代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中的合理内容。笔者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框架(一)》一文中已作了专门阐述,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具体内容和体系结构。按照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对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经济理论内容作如下的梳理和概括。
一、中国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中国经济学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在经济领域中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这一理论形成于改革开放初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客观地分析了中国的基本国情。他在科学判断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
这一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其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要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各项工作都要服务和服从于这个中心。
这一理论根据现实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参与全球经济化;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实行对外开放;努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正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开放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这一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纲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这一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一理论还具体地规划出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从以上内容来看,这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内容。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切工作,不同阶段所形成的具体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都是立足于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的,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基础理论(蒋南平,2009)。
(二)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所有制问题。实践证明,追求“一大二公”的单一所有制,已经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加以改革,在改革中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理论。
这个理论提出了多种经济形式的合理配置和发展,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鼓励“富余农民”进城务工和经商,搞活经济,繁荣流通市场。在坚持公有制为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发展个体经济,同时在经济特区,鼓励发展“三资企业”经济。
这个理论提出私营经济的发展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方面要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私营经济的监督和管理。
这个理论指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了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这个理论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这个理论提出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没有的东西,但却符合当代中国的实际,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这个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一个伟大创新。
(三)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该理论吸收了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合理内容,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国有企业又叫国营企业,实行的是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统一起来进行生产经营的工厂制度。该理论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现代产权理论的要求,理顺产权关系,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公司法》为法律依据,实行股份制下的公司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核心。
这一理论提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一是产权关系明晰。国家拥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二是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有限责任。三是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四是企业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五是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这一理论提出了现代企业的形式是公司制。按《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这个理论是在改革开放中吸收西方经济理论中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没有的东西,体现了当代中国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的和谐包容。事实上,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国有企业通过公司制的改造,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下的国有(国营)“工厂制”向市场经济下的“公司制”转型,实现了企业内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解决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随着价格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相继推进,中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这个理论在中国经济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四)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理论
这个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分配政策、分配措施。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配是由生产决定的,同时分配又决定消费。分配制度的合理与否决定人们最终消费结构的合理与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问题决定改革的最终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因此,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决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作为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把按劳分配形式和多种分配形式结合起来。按劳分配的形式有工资、奖金、津贴,其他分配形式有:个体劳动所得、利息、股息、红利、劳动力价值、福利。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这个理论提出了,应鼓励一部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政策,以及体现效率优先兼顾社会公平的分配原则。在执行具体的分配政策过程中,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时,该理论提出了要积极扩大就业,努力改善人民生活,通过调整分配格局,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具体分配措施上,提出了要“正确处理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普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形成一个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占少数、中等收入人群占大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
这个理论提出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国民收入的分配,要体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公平性和均衡性,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这个理论始终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分配上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在分配上体现社会公平。可见,这个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理论,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即中国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这个理论冲破了传统的思想束缚,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解决了多年来一直争论不清的“姓社”、“姓资”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往往忽略了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民生活贫困,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计划经济当成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年以后,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才明确指出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政治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解决了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下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矛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超越,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马克思本人甚至没有提出‘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世界经济理论史上的重大突破。正如江泽民所说的那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个崭新的创造性发展。”
这个理论提出了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让市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对经济体制进行市场化的改革中,要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市场体系,以及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宏观调控的政策是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沉着应对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中国的市场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健康发展,事实雄辩地证明了这个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是对中国3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结和概括。该理论肯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是我国社会主义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批判了那种乘改革之机,借改革之名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错误思想,且必须予以坚决反对,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该理论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出了判断经济体制改革是非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一理论中,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上采取了渐进式和激进式相结合的改革。北京师范大学李晓西教授认为,农村改革和特区开放,步子算是大的,可以看成是激进式改革,企业承包、调整价格,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性质转轨,步子就不算大,可以看成是渐进式改革,中国的改革就是从这样走过来的(李晓西,2010)。
这一理论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法是“体制外与体制内改革相结合,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相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是先农村后城市、先试验后推广,改革的核心是国有企业改革,改革的关键是价格改革。”每一个阶段改革的重点都要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党的十二大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以及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顺利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当然转型的过程是长期的,在转型过程也会遇到各种阻力和困难,如在居民住宅市场化的转型中,就遇到了房价过高,涨幅过大、市场投机严重的矛盾。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采取宏观经济调控手段,限购和提高信贷利率的政策出台,2011年中国的房价上涨过快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因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理论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
(七)中国经济发展理论
改革开放初,邓小平首先提出了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
这一理论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走“台阶式”的发展道路。提出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邓小平同志说:“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
这一理论提出,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要把速度搞上去。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他说:“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取较快的增长速度。”该理论提出了经济发展要服从“两个大局”的思想。邓小平提出,先发展东部地区后发展中西部地区,这是一个大局,当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发展西部地区,这又是一个大局。20世纪末,当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这个理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提出了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逐步形成同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第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提出了地区结构必须优化,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八)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是对我国农村改革的总结和发展。这个理论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以及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这个理论提出了农业的改革和发展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改革开始的,首先是实行家庭联产承责任制,其次是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粮食直补,提高农村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这个理论提出了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这一理论提出了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按照科学发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个理论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格局,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这个理论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提出了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完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设置,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中国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和地位作用
从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上述具体理论内容,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模式的内涵和结构。该理论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也有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包容吸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中国经济发展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八个理论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统一体,即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即中国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核心理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础理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其中的每一个理论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体现着生产关系内部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决定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决定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理论决定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又决定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这八个理论共同贯穿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改革开放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集中体现。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内容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身的革命性、科学想和实践性特点所决定,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也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由于中国经济学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产生的理论,它必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由实践证明这个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既是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又是检验这个理论的试金石。改革开放30来,中国经济以“GDP年平均增长率达9.89%”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创造了中国奇迹,或中国模式。这些事实雄辩地说明了中国经济学派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不仅对全球各国都有影响力,而且对中国经济学理论界来说是值得总结和研讨的。当前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教学中,存在着对当代西方经济理论关注过多,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关注过少,学生热衷于对西方经济理论的选修和研讨,对当代中国的经济学理论认识不足的现象,因此,当前建立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框架,用中国的经济理论解释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或“中国现象”,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框架,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不同时期,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及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经济学派的产生和形成,不仅丰富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对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系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全球化、民族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问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AKS002,w11243100。]
参考文献:
1.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M].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李晓西著.当代中国经济学家文库.时代变迁中的求索与呐喊——改革开放30年回顾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侯水平主编,孙成民,杨先农副主编.邓小平理论史(第二卷)[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出版社,2004
10.贾松青主编,孙成民,李声禄副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11.胡鞍钢,鄢一龙,魏星.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2.蒋南平.马克思经济学中国化的几个问题[J].江汉论坛,2009(4)
13.曾德祥主编,汤子琼副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汤子琼,西华大学教授,硕导,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的发展;张平,西华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四川成都 610039)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