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莲的诗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给柴禾
  劈开的是岁月的年轮
  和成长的回忆
  你們曾一度温润了父母
  期待的目光
  或许年少的我与同伴
  还在柴垛里捉迷藏
  或许,我与柴禾都有一个
  燃烧的梦想
  如今,堆放的柴禾如同一堆
  散落的星辰
  夏日中伏我急急地赶往老屋
  母亲颤颤又欣喜地迎来
  眼里闪过一团亮光
  屋外的知了使劲地鸣叫
  手锯的齿轮在时光中穿梭
  劈向柴禾
  一点点往事随同汗水
  四处溅落
  想想漫天大雪时
  母亲的眼睛里
  一定会燃起暖暖的炉火
  叠
  浅秋的风微微笑
  日子一天天清凉
  这些春天的啊
  夏天的啊
  衣裙。
  我舍不得叠藏放进衣橱
  这些曾经停憩裙上的
  花香鸟语,湿漉漉的体温,香气
  抚摸起来嘤嘤地响,一瓣瓣
  次第地开
  把盛大的生活,温热的小日子叠起来
  嗯!把你我的身体叠起来
  叠成命里的波澜
  捂在每个清晨或黄昏兽一样的怀里
其他文献
杜文瑜  杜文瑜,诗人,作家。近1000首诗作发表于《中国作家》《诗刊》《青年文学》《诗歌月刊》《星星诗刊》等报刊,多次在国内文学大赛中获奖。现居绍兴。  诗人诗观  诗用于歌。它的抒情性,在诗歌的众多属性中应占有相当的比重。如果一首诗缺乏抒情性,或抒情性赢弱,在很大程度上就不很“诗歌”了,我并不是说理性的诗歌不好。而抒情的诗歌真的好表达思想和感情,也易于被读者接受和欣赏。在各种诗歌作品中,我崇尚
一个地方的神秘并不是都能被打开。据说,古人对星空抱有愿望,认为人的灵魂是天的一部分,“为什么有那么多神秘?”“因为万物都是神。”一个引发了历史、自然、物质,尤其是精神记忆的地方,从世俗层面上升到了一个神化的状态。似乎不可言说,等待“上帝在迷路的躯体中/布施光明与宽宏!”(这是瓦莱里的一个隐喻。)人们渴望的上帝之城,其实在瓦莱里这里是上帝的布施——通向光明的语言。请允许我把这理解为诗的存在,在神秘的
时间:2015年12月26日  地点:佛山西樵山三湖书院  参加者:孟繁华、张清华、陈晓明、陈陟云、张德明、向卫国、晓音  主持人(袁缓):尊敬的各位诗评家,尊敬的诗人,还有来自媒体的朋友,大家好!欢迎各位光临,来到西樵山三湖书院,这里是一代大儒康有为先生勤学苦修的圣地,故今天这里一定是群贤毕至,因为一位诗人的佳作,引得北京和广东的六位诗评家雅聚南国,坐看云起,品诗论道,为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再
生命中的码头  奔跑,怕追不上一切虚无的影子  也为甩不掉如影随形的黑  奔跑,追上白狐,追上麋鹿,追上  那飘逸的清风  旅途中,我靠在一棵树上,喘息  仔细一看,原来是我家屋后的那棵梧桐  树顶上还悬挂一轮熟悉的月亮  月亮下的海,海边的城市,是孤独的  长大后的城市在喧嚣中,孤独着  码头是孤独的,久居的市民和远道而来  的过客  是孤独的  孤独遭遇到未有的美丽时,我却要离开  来往的船只
主持人语  林可儿可能注意到了诗歌词语的模糊最终会妨碍到诗歌意义的清晰,因此,林可儿选择了直接而锋利的诗歌语言介入方式,“人活一辈子,总有自己喜欢的一两件事”“每一朵花都会流泪,绽放与凋零”……林可儿这种在诗歌技法上的硬朗与拙朴反而能够获得诗歌审美层面上的独立品质:没有参差不齐的句式和语法上相当复杂的句法结构,诗句中鲜有“情感的谬误”投放,诸如“千疮百孔的心被温暖填充,翩翩彩蝶、纷飞鸟儿/都是他的
有人说,少年中国学会诗人群是“被忽略的先锋”,这里存而不论,但毫无疑问,最早将象征派诗歌的理论和创作系统介绍到中国的,正是少年中国学会的一群年轻人,如黄仲苏、田汉等。《少年中国》于1919年7月15日在北京创刊,在它上面发表新诗的有康白情、李大钊、邓中夏、朱自清、周无等人。  上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李金发的《微雨》、冯乃超的《红纱灯》、穆木天的《旅心》、王独清的《圣母像前》等诗集陆续出版,出
骨骼与礁石  海鸥闯过暴风和浓雾,  停栖在大海中一块小小的礁石上;  不远处熄灭了的灯塔,  在夜幕下如蒙着黑纱的妇人伫立。  狂涛在怒海中汹涌前行,  无数星光燃烧在潮汐里  雨点砸在你的喙上,  我親爱的小海鸥啊,你为何默不作声!  你为何不去找一个岩缝将自己藏匿?  你屹立在席卷的海风里,  身后是晚潮狂舞的乐音;  泪水般咸涩的雪白飞沫溅上你的身躯,  你分明在颤抖啊,  我亲爱的小海鸥
考研求学最理想的当然是读了自己最喜欢的专业,但现实中很多人难以达到这种“理想”。回望他们的考研之路,有的继续读着不喜欢的专业却并不悲观,有的在为心仪学校二次奋斗的过程中想通了人生选择的奥秘。  (以下是本文作者根据其中三人的采访内容,以第一人称改写的经历自述。)“读研是我的既定之路,就像随着惯性奔跑”  方明宇(化名)  讀研是我上大学前就想好的,因为我觉得本科学历不太够,起码要硕士学历以后工作才
枝桠  枝桠伸过来不叶不花也不结果  它会伸过二层小楼的项面  也会伸过邻墙也会折落  叶不归根在另一个院里子  客死或者不能被一场风雪掩盖  在我看來这不是无能为力  一枝伸过来的枝桠曲美舒放  本不应再次承揽自然的塑性  我却因为一座墙再给它付诸了爱情
写作的人  你写作,关于已经存在的事物。  而他们说你耽于幻想。  你保持沉默,像偷猎者  陷落的网。像一个天使  知道黑夜将带来什么。  你旅行,你遗忘,  以便你能够返回。  你写作,但你不想记住  石头、大海,和信徒们  他们分开双手睡觉。  对空间不由自主的征服  当我们分开  空气中的含量将会改变,  悲伤将会悄然降临  在水龙卷的外侧  像一只受惊的蜥蜴的影子。  每一个在我们床边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