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好这门学科,获取新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情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它既是学习语文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情感教育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用美文灌之以情,教师动之以情,学生会之以情,由无数的“情”的操作而综合为“情操”的生成,达到心灵和心灵的契合的一种教育方式。情感教育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语文教学目标赖以实现的手段。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需要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而且实践证明,情感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呢?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泛起情感的涟漪。
语文学科课时多,教学时间长,学生几乎每天接触课本中思想性较强的课文,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道德品质形成的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此期间对他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再合适不过了。“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课堂导入语都十分讲究,好的导入语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它会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好的导入语就是一堂课良好的开端。它是一堂课开始时,教师为新课讲授而说的话,它可以引发学生兴趣,调适教学气氛,是切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可以为一节课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史料较多,学生一下子难以理解作者的情感。因此开篇我和同学们,一起写课题,(边写边深情的说)圆,圆满无缺的圆;明,光明普照的明;园,皇家园林的园。就这样,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这两个强盗毁灭了。此时,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神情都非常严肃。此刻,我们分明感到,学生有太多的话想说,(因为学生已经对课文作了预习)但是老师没有说,学生也没有说。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有经验的登上讲台,往往不是匆匆开讲,而是用亲切的目光,关切的询问架设一座信任理解的桥梁,给这堂课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乐中求知。教师如果能根据课堂的需要精欣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如临其境。把心里的话儿蓄在自己的心里,藏在最深最深处。此时无声,胜有声,蓄起了满腔情感的波澜。
二、依托情境教学,寓情于景之中。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儿童的情感就像一池水,只要一颗小小的石子,就会使它泛起粼粼波纹。一位语文教师教《凡卡》一文时,讲到凡卡给爷爷投出求助信后,满怀希望进入了幸福的美梦之中,然而这位天真的孩子却不知爷爷是收不到这封信的,因为他连地址也没写上。即使收到了,这位穷苦的守夜人也不可能让凡卡跳出火坑。对于这位九岁的孩子来说,属于他的幸福只有在梦中!讲到这儿,这位教师再也控制不了自己了,眼泪涌了出来,甚至无法讲下去,全班学生竟然在寂静中伴坐了很久,连平时管不住自己的学生,也在这无意创设的情境中被无声的语言“管住了”。
三、侧重重点词句品读,体味其中情感之美。
倘若说阅读教学课是一株大树,那么,词句的教学就是组成这株大树的一枝一叶。一枝一叶总关情,如果这一枝一叶能尽显其能的话,那么这株大树就茂盛葱绿。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阅读要“一字不宜忽,语语悟精神。”文论专家南帆也指出:“细读文本就是沉入词语。”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抓住重点词句、精彩片断,引导学生反复揣摩、领悟,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使整个教学更加的紧凑、有效。如《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句话三次在不同的场面出现,抒发了作者不同的爱国情感。第一次是作者站在窗外看到师生在学习祖国的文字,体现了师生在台湾“光复”后认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说明师生有着对祖国热爱的情感;第二次是作者走进教室和师生读这一句话,从而说明作者也和师生一样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第三次是作者在学校的礼堂看到中国历代伟人像后发自内心的强烈爱国情感说出了这一句话。这一句话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他们不允许中国的孩子了解祖国历史上的伟人,妄图使中国永远受日本的统治,同时也表达了台湾人民为祖国历史上这么多伟人而无比自豪的思想感情,作者用“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最简单的话语表达自己此时的全部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阅读教学是以情感教育为中心的思想教育,既依仗于反复诵读,又离不开析词理句,琢磨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四、情感示范诵读,激发情感升华。
朗读是一种传情的艺术。朗诵者要以声传情,引起听众共鸣。要达到这种效果,就要在充分理解文章基础上去读,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赏读这个环节。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读书的过程应该是伴随着思考的过程,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在范读“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的矫健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一句时,教师应用哀婉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去读,因为周总理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从此再也看不见了,从悲哀中回忆失去的欢乐,使人更加悲哀。让学生明白这样读的理由,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投入地朗读,从而让学生在听教师范读和自己的朗读中激发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又如《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抒情的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教师应该高亢、激越地抒情,这样才能够读出韵味来,才能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情感让语文充满活力,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情操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挖掘课文,点化学生情感,打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让“情感”在教学中起到培养人、教育人的作用。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泛起情感的涟漪。
语文学科课时多,教学时间长,学生几乎每天接触课本中思想性较强的课文,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道德品质形成的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此期间对他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再合适不过了。“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课堂导入语都十分讲究,好的导入语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它会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好的导入语就是一堂课良好的开端。它是一堂课开始时,教师为新课讲授而说的话,它可以引发学生兴趣,调适教学气氛,是切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可以为一节课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史料较多,学生一下子难以理解作者的情感。因此开篇我和同学们,一起写课题,(边写边深情的说)圆,圆满无缺的圆;明,光明普照的明;园,皇家园林的园。就这样,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这两个强盗毁灭了。此时,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神情都非常严肃。此刻,我们分明感到,学生有太多的话想说,(因为学生已经对课文作了预习)但是老师没有说,学生也没有说。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有经验的登上讲台,往往不是匆匆开讲,而是用亲切的目光,关切的询问架设一座信任理解的桥梁,给这堂课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乐中求知。教师如果能根据课堂的需要精欣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如临其境。把心里的话儿蓄在自己的心里,藏在最深最深处。此时无声,胜有声,蓄起了满腔情感的波澜。
二、依托情境教学,寓情于景之中。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儿童的情感就像一池水,只要一颗小小的石子,就会使它泛起粼粼波纹。一位语文教师教《凡卡》一文时,讲到凡卡给爷爷投出求助信后,满怀希望进入了幸福的美梦之中,然而这位天真的孩子却不知爷爷是收不到这封信的,因为他连地址也没写上。即使收到了,这位穷苦的守夜人也不可能让凡卡跳出火坑。对于这位九岁的孩子来说,属于他的幸福只有在梦中!讲到这儿,这位教师再也控制不了自己了,眼泪涌了出来,甚至无法讲下去,全班学生竟然在寂静中伴坐了很久,连平时管不住自己的学生,也在这无意创设的情境中被无声的语言“管住了”。
三、侧重重点词句品读,体味其中情感之美。
倘若说阅读教学课是一株大树,那么,词句的教学就是组成这株大树的一枝一叶。一枝一叶总关情,如果这一枝一叶能尽显其能的话,那么这株大树就茂盛葱绿。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阅读要“一字不宜忽,语语悟精神。”文论专家南帆也指出:“细读文本就是沉入词语。”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抓住重点词句、精彩片断,引导学生反复揣摩、领悟,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使整个教学更加的紧凑、有效。如《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句话三次在不同的场面出现,抒发了作者不同的爱国情感。第一次是作者站在窗外看到师生在学习祖国的文字,体现了师生在台湾“光复”后认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说明师生有着对祖国热爱的情感;第二次是作者走进教室和师生读这一句话,从而说明作者也和师生一样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第三次是作者在学校的礼堂看到中国历代伟人像后发自内心的强烈爱国情感说出了这一句话。这一句话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他们不允许中国的孩子了解祖国历史上的伟人,妄图使中国永远受日本的统治,同时也表达了台湾人民为祖国历史上这么多伟人而无比自豪的思想感情,作者用“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最简单的话语表达自己此时的全部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阅读教学是以情感教育为中心的思想教育,既依仗于反复诵读,又离不开析词理句,琢磨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四、情感示范诵读,激发情感升华。
朗读是一种传情的艺术。朗诵者要以声传情,引起听众共鸣。要达到这种效果,就要在充分理解文章基础上去读,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赏读这个环节。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读书的过程应该是伴随着思考的过程,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在范读“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的矫健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一句时,教师应用哀婉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去读,因为周总理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从此再也看不见了,从悲哀中回忆失去的欢乐,使人更加悲哀。让学生明白这样读的理由,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投入地朗读,从而让学生在听教师范读和自己的朗读中激发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又如《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抒情的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教师应该高亢、激越地抒情,这样才能够读出韵味来,才能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情感让语文充满活力,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情操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挖掘课文,点化学生情感,打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让“情感”在教学中起到培养人、教育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