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djflsk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己所能,让成百上千的农家子弟认字知礼、有一技之长,桃李遍天下,无疑是姥爷最感欣慰的事。
  如果不是我妈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念叨要给我的姥爷纪念百岁诞辰,我几乎忘记姥爷了。
  我妈像着了魔一样,看到电视里有纪念哪个伟大人物诞辰的,都要去记录一下横幅是怎么写的、现场是怎么排座位的。她努力地策划着如何到姥爷曾经任教的学校搞一个座谈会,争取找到一些姥爷的同事(应该都不在了)或学生,和他们一起缅怀一下这个普通的乡村教师。她还想以姥爷的名义搞个助学基金,或者在老家建一个以姥爷名字命名的图书馆。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现实。妈妈离开她的故乡太久了,她找不到当地可以配合做这些事情的人,而且我们这个普通家庭也实在拿不出盖一座图书馆的钱。
  姥爷是1993年初走的,距今已24年了。那一年我結婚,正在东北度蜜月,匆匆赶回来时,家里已乱成了一锅粥。我对姥爷最后的印象是他躺在医院的床上,阳光照在他清瘦而宁静的脸上,插着氧气管,静静地看着我,没有说话。
  在我印象中,姥爷总是穿得齐齐整整,戴一顶帽子,帽子里垫一张吸头油的纸。姥爷心肺功能不太好,据小姨夫回忆,每当他觉得心脏不好受的时候他就写大字。现在小姨家里还收藏着不少张姥爷写的字,有唐诗,有短文,有养生的口诀。当年姥姥姥爷住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间小平房里,天气好时,姥爷就出来晒太阳,在屋里他就听收音机,人老耳背,音量总是调得比较大,老远就能听到。有一次我听到他在放迪斯科音乐,就笑他,他说年轻人喜欢的,他也想听听哪儿好。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生活,远不似如今这般富足。我记得姥爷多次拿从前的话逗我:“工作以后挣钱了要带姥爷去前门吃烤鸭啊。”等这一切都不是事儿了,姥爷却不在了。
  我和姥爷共同生活的记忆是我6岁左右回老家的时候。当时姥爷在离洑城三里地的玉皇庙中学教书,我有一张照片是和毕业班的学生们一起照的。我淘气,模仿过电影里的场景,登上讲台讲“马尾巴的功能”,后来很多年这事都是家里的一个笑话。姥爷带着我赶过集,夏天的傍晚去小树林捉“知了猴儿”——没有脱壳的蝉,捉回来浸在盐水里第二天早上油炸了吃,姥爷说那是高蛋白。
  姥爷的一生基本都是在物质匮乏中度过的。百年前,1917年农历六月二十八日,我的姥爷出生在河南省范县葛庄村,这是河南、山东交界的一个小村庄,按出身来说,姥爷家是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上一辈都是淳朴厚道的务农人。
  姥姥是正经地主出身,这个地主家的二小姐看上了姥爷的英俊、知书达理,一生都是满意的。姥姥一点儿也不像个农村妇女,她到老都皮肤白皙、眉眼甜美,完全看不出生养过13个孩子,存活的仅有6人,可想当时的生活有多艰难。而姥爷作为一家之长,则要负担全部的生活。
  姥爷的文化程度是私塾3年,小学6年,中学3年肄业。当他在山东省聊城读中学的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了。青年学生无不是热血沸腾,要投笔从戎,要抗日,要让国家安定富强。但环境是复杂的,现实是残酷的。首先是谁能去参加革命?姥爷家共兄妹四人,他是长子,下面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父母在不远行”的传统家庭观念把姥爷拴住了,必须得有人承担起赡养父母、负担家务的重任。另一方面,是跟共产党还是跟国民党?穿越到那个时代,这是一个多么复杂的选择题。在好友的影响和帮助下,姥爷鼓励、支持自己的弟弟妹妹外出跟着共产党干革命。
  在乡村当中小学教师收入微薄,也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但这完全不影响姥爷对教书育人的热情。那时候,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家里没有桌子,也没有电灯,姥爷就在煤油灯下,趴在床头上读书写作、批改作业。几十年教学生涯里,我们无从考证姥爷是否有特别优秀、知名的学生值得一书,但尽己所能,让成百上千的农家子弟认字知礼、有一技之长,桃李遍天下,无疑是姥爷最感欣慰的事。
  这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乡村教师,他的故事、他的善行,都已融在如烟过往里,也融在了爱他的后人的血液里。
  余沈阳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其他文献
春来春渐晚  正是草长鸢飞  念切切  不尽细雨霏霏  天涯红尘路  魂绕梦回  小山岗  暖微微  父母音容犹在  却物是人非  捧鲜花一束  斟酒三杯  千言萬语凝噎  点滴皆是味
期刊
必须有松,可以不大,  夏日里能提供片片浓荫。  必须背后有河,可以不宽,  方便取水和洗涤。  必须有野花送来暗香,  必须寻找眼前的庸常之物,  未曾觉察的意义。  必须坐北朝南——  这通俗意义上的风水学。  隔壁的早亡人,必须生前是善的,  我相信:有德之人死后同样有德。  妈妈,您的愿望生前无法满足,  找一塊风水宝地,  是现在儿子唯一能做的事情。  在涂邱,必须有这样一个地方,  能
期刊
母亲坟头,野草正勁  挺直,摇摆或折腰  都被风雨掌控  乱石之下  发白的草根,弯弯绕绕、左冲右突  俯下身,我尽力贴近  耕耘、灌溉、插秧……  农忙的场景,已淡去多年  隐身于此的母亲  一生余留的灰烬,正被泥土消融
期刊
父亲。已是七年荒草陪伴着您  这之前,我一直拥有那么好的草木和  命运。那么好的家园和美人妆  我总是在您和母亲的细草间  自由穿行,招摇而过。  父亲。这之前  我以为每个季节都是恰如其分和  天下太平。从没想到  秋风和落叶的对决  竟让星宿布局凌乱  从没想到,秋天一路败北  人间的密码只有它自己掌握  到处飘荡的圣歌除了祈祷,赞美  也把离开尘世的人渡往天堂之口  天堂高高。而我命中的八月
期刊
瓦尔特走上前笑着对门卫说:“不好意思,请让他进去吧!”看到周围人一脸惊讶的表情,瓦尔特又镇定地说:“他是我朋友。”  布鲁诺·瓦尔特是德国著名的指挥家。1894年,时年18岁的瓦尔特在汉堡歌剧院担任合唱指挥。  这天傍晚,瓦尔特穿戴整齐来到汉堡歌剧院演出。走到剧院门口时,他突然听到一阵争吵的声音。新来的门卫拦住了一个中年男子,不允许他进入,嘴上还不屑地说:“就你还来看歌剧,我看是想浑水摸鱼吧。”这
期刊
我曾以为外婆会一直像个跟屁虫一样黏在我身后,跟着我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黏我一辈子。  风雪里的弃女  外婆命苦,63年前被遗弃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时,还只是个襁褓里的女婴。  曾祖父母重男轻女,接连生了4个女孩,才生下儿子。家里穷得不行,为了生计,曾祖父母“狠心”将外婆遗弃了。而偏偏那晚外婆的表姑婆来访,看到曾祖父母的孩子少了一个,立马责问:“幺女呢?你们把她弄哪里去了?”  曾祖母哇地一声,抱着
期刊
佛教谚语说:“与其抱怨黑暗,不如点燃一支蜡烛。”我们总有可做的事情,即使平静地坐一会儿也好。  可能因免费之故,经常有人到寺院,寻求个人问题的建议。有一天,一个澳大利亚女孩,不堪内疚折磨之苦,来佩斯的寺院请教我。  六个月前,女孩在澳大利亚北部的矿区工作。工作虽辛苦,但薪酬颇丰。休班时,无任何事可做。一个周日的下午,她约最好的朋友与其男友开车去灌木林兜风。  誰承想,出了事故,汽车翻到碎石路上,她
期刊
在孩子的眼中,战争有不一样的面孔……  想起这句话时,我正在听一首歌,这首名为《心跳》的童声歌曲,是盲童安萨姆和她的40名小伙伴在叙利亚大马士革近郊旁的一片废墟中唱响的。正如参演的一位小女孩所言,“我们曾经听惯了炮火与轰炸的声音,但现在我们只听见歌声与音乐。”因此,视频中的安萨姆是在一种平静与祥和的神情中,向我们传达她的天籁之声。  而世界的良知却在歌声中默默地下着雨……  在诗刊社的公众号里,我
期刊
要是一部小说从头至尾,每一页都扣人心弦,那它肯定不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伟人的生平,除了某些光彩夺目的时刻,总有不那么绚丽夺目的时光。  苏格拉底可以日复一日地享受着宴会的快乐,而当他喝下去的毒酒开始发作时,他也一定会从自己的高谈阔论中得到一定的满足。但是他的一生,大半时间还是默默无闻地和他的妻子一起生活,或许只有在傍晚散步时,才会遇见几个朋友。据说在康德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到过哥尼斯堡以外10英里(约
期刊
当我打开信封的时候,我惊呆了。信封里面是7美元和一张简短的便条,上面写着:“我为你骄傲。”  43年的时间似乎已经很长,长得足以使人忘记一个熟人的名字,我自己就有个这样的经历。有一位我曾经很熟悉的老夫人,我现在已经记不起她的姓名了,她原来是我在美国南部威斯康州的迈阿密送报纸的时候认识的一位客户。那是1954年的岁末,那一年我12岁。虽然已经隔了这么多年,她曾经给我上的一堂宽恕他人的课还像昨天刚刚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