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髓内钉治疗与钢板固定治疗的比较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petent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研究很少,且质量较低.两种方法发生骨折不愈合的几率无差异.与钢板内固定相比,髓内钉治疗的患者感染发生率较低,但是骨折畸形愈合和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采用髓内钉治疗的患者有内固定失败的报道.通过目前的病例报道,暂时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所以应进一步做前瞻性或随机对照研究来说明该问题。

其他文献
近日,以“发展医药科技,促进人民健康”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健康科技高层论坛暨新特药博览会在京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卫生部副部长刘谦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期刊
肱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31%,大多数肱骨干骨折保守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1],但也有学者报道不愈合率达6%~39%[2].随着内固定技术、器材的进步,手术治疗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保守治疗存在的固定时间较长、生活质量差、肩肘关节容易僵硬、易出现肩手综合征、可能畸形愈合出现功能障碍等问题,因此目前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有逐渐扩大趋势[3].近年来,肱骨干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有了较大改进,主
期刊
目的 探讨应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保留关节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的意义. 方法 2008年 9 月至2011年3月,行保留关节人工假体和大段异体骨置换术治疗12例股骨远段、胫骨近段和胫骨远段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12~59 岁,平均26.7岁,病变位于股骨远段干骺端8例,胫骨近段干骺端3例,胫骨远段骺端1例,骨肉瘤7例软骨,软骨肉瘤3例,血管内皮瘤1例,梭形细胞肉瘤1例 .术前采用增强CT
据零点公司的最新调查显示,七成观看过世界杯的受访者因看球患上“世界杯综合征”,上班或上课无精打采,14.2%的人表示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所下降,另外仅有15.9%的人与世界杯绝缘。
期刊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44岁,因"从0.5 m高处坠落致右踝部疼痛、畸形1 h"于2007年11月19日入当地医院就诊.当时急诊查体:神志清,痛苦貌,右小腿远端畸形,肿胀明显,无开放性创面,足趾感觉无障碍,末端血运正常,足背动脉搏动存在,较健侧稍弱。
期刊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颅颈联合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000年6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16例合并颅脑损伤的颈椎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2.1岁.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法(GCS)评分13~15分11例,9~12分5例.本组采用保守治疗7例,采用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9例. 结果 本组16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4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X线片示植骨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椎(责任椎)远处疼痛的发生率,评估经皮椎体增强术治疗责任椎远处疼痛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6年12月至2008年8月采用椎体增强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或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的104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前出现责任椎远处疼痛的部位和程度,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和活动能力评分分别采用视觉模拟法(VAS)和口常生活能力法(ADL)评分. 结果 104例患者术前共48例
2010年7月27日,在曾炳芳院长的率领下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学纽讲师团到西藏林芝、拉萨进行创伤骨科基层教育活动。
期刊
对5项病例系列研究和2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总结后发现,几乎50%的患者在没有明确指征的情况下将内固定去除,这些患者中约有半数疼痛有所缓解,但也有患者存在内固定去除后疼痛加剧.去除固定是否会减轻疼痛,目前并不清楚.在几项研究中发现,内固定取出能促进功能恢复.虽然骨折愈合后内固定取出是安全的,但是现有的证据并不推荐骨折愈合后常规取出内固定.因此,有必要采用设计严密的对照研究来评估内固定取出是否有利于患者恢
期刊
国际卫生条例紧急委员会召开第九次会议,对全球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疫情进行全面评估认为,近2个月来,全球甲流活动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全球在经历了最初的2009年冬季的甲流病毒传播高峰后,没有迹象表明存在广泛、持续、非季节性的流感大流行病毒的传播。全球已不再处于流感大流行状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