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与施工管理探析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cents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极大的促进了建筑工程的发展。我国每年在建筑工程项目上的投资达到十多亿平方米。同时,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居住环境的建设。人们需求的多样化,也使得建筑工程质量从原本的单一标准逐渐向安全、舒适、美观等多标准转变,这种转变也为质量控制以及施工管理带来了全新的要求。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和工程的适用性与建筑项目的投资有关,同时也和人们的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建筑工程必须要保证自身的安全性。本文对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中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施工管理;探析
  0.引言
  建筑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牵涉人员众多,在施工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因素都可能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例如设计因素、材料因素、人员因素等等。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对工期、投资以及安全等多个方面都有影响,因此,也是相关管理部门与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
  1.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1.1材料问题
  很多工程项目中使用的材料良莠不齐,达不到国家的相关标准。很多建筑材料在进场时都没有相应的材质证明,甚至有些还有伪造材质证明的情况。此外,还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工作人员,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在工程中使用劣质材料。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工程的质量控制。
  1.2工程质量问题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正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整体来看,仍旧存在工业化水平低、施工技术落后的情况,工作效率差,劳动强度大。很多商品住宅无论是美观度还是适用度都比较有限,存在不对称的情况。
  2.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2.1人员因素
  在建筑工程中,出现的很多事故以及质量问题其根本都是人的原因。这里面的人员因素指的主要是管理层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的素质[1]。包括两方面:第一,直接决定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人员,例如工程项目经理、专业技术人员等,这些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第二,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作态度也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2.2材料因素
  建筑材料是工程的基础,在一个工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材料。因此,材料的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核心因素。但是根据我国现状来看,由于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例如饰面砖的吸收率过大、外形不符合工程标准等,导致很多建筑工程出现外墙饰面砖釉面爆皮、贴砖空鼓、脱落以及灰缝不均匀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2.3现场监督因素
  有些建筑工程项目中,负责监督的工作人员存在素质有限、设备落后、自我约束不强等问题。相关管理人员对于材料、设备、配件的检查监督不够严格,没有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取样分析,导致工程存在大量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想要提高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必须要加强现场管理,提高监督力度。
  2.4管理因素
  很多工程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落实力度不够,导致制度形式化。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有些建筑企业的管理人,为了保证良好业绩,常常偷工减料,缩短工期,从而在工程中牟取私人利益。导致工程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在投入使用后常常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3.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施工管理的措施
  3.1强化质量管理意识
  质量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核心,也是建筑企业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根本。建筑产品属于一次性产品,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建设要求复杂、施工环节多,不利于综合测试,而且一旦工程建成,很难再进行更改。因此,在工程开始之初,相关企业就应当树立责任意识[2]。首先,施工企业应当意识到工程的重要性,加强全体员工的工程质量意识与责任感。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查。将原本的事后检查转变为事前检查,以预防为主,最大化的保证工程的质量。将原本的结果管理融入到工程的各个环节中,保证自身能够控制施工质量。此外,还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等,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树立质量意识,提高工程质量。
  3.2树立管理意识
  树立管理意识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根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要对现有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保证体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贴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保证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其有章可依、有章可循。
  第二,完善质量管理措施。根据《建筑法》中的规定,规范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类行为与程序,并进行监督和管理。建筑工程质量取决于工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必须要保证所有程序都符合相关的制度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因此,要以科学为原则,设计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并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在施工现场实行定人、定位、定操作、定质量等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态度,保证各个环节质量。
  第三,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工程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组织一批高质量、高素质、专业水平过硬的管理队伍,从而满足新时期下对建筑行业的要求。对管理层的所有员工进行质量意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水平,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同时,还要将质量意识普及到施工人员,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第四,科学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以科学为基本原则,将施工队伍的情况与工程的实际相结合,确定质量管理目标和攻關内容。再根据目标和内容对施工组织的工作进行设计,制定明确的措施,内容要全面,同时要组织人员学习一些质量较好的工程项目,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达到控制工程质量的目的。
  第五,强化材料管理。目前很多工程中,一些施工单位会采购一些不法厂家提供的再生材料、不合格材料,当材料进场后也不进行相应的试验分析就直接使用,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应当强化对施工材料的控制与管理。当材料进场后,先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遵循“先检后用”的原则[3]。对一些性能不明确的材料,要谨慎使用,严禁在工程中混入不合格的材料,确保工程的质量。
  3.3加强验收工作
  验收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将投入资金转变为使用价值的阶段。当工程全部竣工后,要对工程进行全方面的检查与验收,对于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要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和工期,监督其进行修改,直到工程合格。同时,要求施工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做出可能出现问题的预防方案。此外,在工程竣工后,要将所有和工程相关的施工资料进行记录、保存,保证资料的全面性、规范性、准确性、真实性。
  4.结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与施工管理是确保工程顺利投入使用的关键措施。本文针对目前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总的来说,在质量控制与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要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原则,从而提高质量控制与施工管理的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卓.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与施工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8:218.
  [2] 周文帅.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1:212.
  [3] 赵兵.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5,50:86-87.
其他文献
摘 要:公路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随着沥青混凝土冷再生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公路工程事业的整体水平。本文通过对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准备、施工流程进行了,为发展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是指经铣刨加工后旧沥青路面材料,如沥青面层材料等
期刊
目的:   血脑屏障是存在于血液和脑组织间的一种生物屏障系统,在病理情况下BBB可限制许多治疗药物或诊断试剂进入脑组织而发挥作用。近年研究显示经静脉给予超声微泡造影
摘 要: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拥有诸多发展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而企业的持续发展与企业的成本管理息息相关,因此建筑企业要想不断发展就要不断加强和重视成本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文章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概念进行了简单叙述,并对建筑企业在实施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市场经济;建筑经济;成本管理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我国钻研的众多科技中包括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其中第二代里面含有35颗卫星,具备全天全球定位导航能力,并于2010年开始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北斗系统的优点较多,最为突出的优点是以经济实惠的成本获取海上定位服务。但在北斗系统提供海上服务时也会存在一些难题,如AIS,GPS等,均需要与其他技术配合使用。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供一个集成化平台,它可以汇集多种导航定位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这
期刊
摘 要:创新教学理念是实现教学创新的前提;创新教学路径是实现教学的创新的重要条件;创新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创新的关键;创新教学方法是实现创新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教师;教学;创新;思考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动力”。同样,中职教育的发展,教学的进步也离不开创新。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如果不能实现教学创新,就不可能开创教学新局面,很难培养出
期刊
摘 要:空调用压缩机的涂装前处理一直采用传统磷化技术,利用磷化反应成膜,起到提高被处理工件的耐腐蚀性,此种加工工艺存在一定弊端。  随着表面处理工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硅烷技术逐步替代了传统磷化。  本文主要从反应原理、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等维度对磷化和硅烷技术进行比较说明。  关键词:空调压缩机;磷化;硅烷  一、磷化处理与硅烷处理简介  1、磷化处理  所谓磷化处理,就是金属表面与磷化液接触发生化
期刊
摘 要:压缩机的底脚焊接采用的是多点凸焊的焊接方法。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瞬间的大焊接电流使凸点压溃,达到熔化连接的目的。本文将主要介绍影响焊接强度的各个因素,及实际生产中的控制方向。  外壳组件是压缩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所有零件都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加工完成的,其中底脚焊接工序被我公司认定为特殊工序,主要是因为它特殊的加工方式导致焊接工件的质量因无法通过肉眼或有效的检验方法在生产工序得到确认。在我们公
期刊
目的:   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CCN1/CYR61(cysteine-rich61)的水平,探讨其水平变化在SLE,LN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