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楷典范《颜勤礼碑》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mijnuhbygvtfcr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是小五最快樂的时光,他又可以和妈妈一起坐在书房谈天说地了。在熏陶中,小五不知不觉也成了一个小小书法迷,所以他和妈妈的对话又要从书法开始了。
  小五:“妈妈,最近我在学习颜真卿的楷书,但是有很多地方还不太了解。”
  妈妈:“没关系,我们一起学吧!”
  小五高兴了,笑逐颜开地说:“太好了,有妈妈在,我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妈妈说:“那我们先要了解一下颜真卿。你看,书上有关于颜真卿的介绍呢。然后再借助家里的字帖了解他的字,好吗?”
  颜真卿


  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曾任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 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他的楷书端庄雄伟,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人以“颜体”相称。他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书法风格被喻为“颜筋柳骨”。现存主要楷书作品有《颜勤礼碑》《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等。
  太厉害了,这么厉害的书法家,他的老师又是谁呢?
  自古名师出高徒,颜真卿的老师自然也是非同寻常。起初他主要是学习褚遂良的楷书,后来又跟张旭学习书法。这两位老师都是唐代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啊!
  但是我很好奇,颜真卿和褚遂良的楷书,感觉风格全然不同啊!


  小五你看,颜真卿早期作品《多宝塔碑》流露出很多褚遂良的书意,如颜体的钩画出钩位置,与褚遂良还是非常相似的。当然,渐渐地,颜真卿也有了许多个人的创造,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初学颜体,老师推荐了《颜勤礼碑》,这个碑是什么意思?
  颜勤礼是颜真卿的曾祖父,碑文内容主要是赞颂颜勤礼的为人与生平,由颜真卿71岁时亲自撰文并书写。71岁的颜真卿在书法上已是炉火纯青,所以《颜勤礼碑》是他的代表作。
  这块如此重要的碑现在在什么地方呢?
  要不怎么说每个名碑都是一个传奇呢?《颜勤礼碑》在北宋之后就似乎没了踪影。直到1922年,断为两截的《颜勤礼碑》从陕西西安出土,所幸上下都完好,后经修复,现在原石保存在西安碑林。
  天呐,好紧张!幸好我们现在还可以目睹它的真容。
  其实颜真卿的楷书代表作不只有《颜勤礼碑》,还有《多宝塔碑》,如今我们的书法教材就以《多宝塔碑》为临摹范本。
  嗯,我们现在用的教材范字确实选的是《多宝塔碑》,但是看上去跟《颜勤礼碑》还是不太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44岁时书写的,字体工整细致,主要体现的是颜真卿早期书法风格,也体现了唐代书法的结构法度。而晚年的颜真卿书法,更加浑厚古朴、不加雕琢,更多了含蓄雄伟之美。


  《颜勤礼碑》中颜体更加成熟,但为什么我们选用《多宝塔碑》作为教材范字呢?
  我们上网看看专家们是怎么解释这个问题的。哦,专家主要从两个方面阐释了为什么选择《多宝塔碑》。第一,这个字帖范字多而且字迹清晰;第二,它的风格相对平和,伸展性强,对以后的书法学习没有禁锢。
  那这个《多宝塔碑》讲的是什么塔啊?这个碑在哪呢?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可见这个塔是在千福寺。大唐西京是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这个碑宋代时就迁移到了西安碑林,由于保护得当,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它。
  妈妈,你给我讲一个颜真卿学书法的故事吧。
  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外祖父见他聪明,就教他读书写字。颜真卿家里生活并不宽裕,没有多少钱买纸笔,他就发挥聪明才智,用碗做砚台,拿刷子蘸黄泥在墙上练字。墙上写满了就用水把黄泥洗干净,然后继续练习。颜真卿练字很专心,一笔一画从不马虎,就这样,练就了一手好字。你看,只要你用心,处处都能练书法。
  我明白了,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练字呢!
  责任编辑 曹敏
其他文献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首诗,就是一段人生。  湖陰先生,是作者晚年退居金陵时经常往来的朋友。诗的前两句,赞美了湖阴先生家庭院的清幽。江南地湿,又值初夏多雨之季,青苔便会肆意而生。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 “成畦”二字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期刊
白天鹅  从天上飘来一朵云,  落在湖心,  那是一只白天鹅,  它在等谁?  从天上飘来一朵云,  落在湖心,  还是一只白天鹅,  它在等谁?  两只白天鹅游在一起,  像爸爸妈妈那样相亲;  我愿变成一只小天鹅,  紧紧跟随着它们。  优美的诗歌就如一幅画,读读金波爷爷的《白天鹅》,就像看到了一幅恬静的画。一起来看看吧:湖心里飘来两只如云般的白天鹅,静静地停在水面上,好像在等着谁。两只白天鹅
期刊
教師作品选登
期刊
“干”的源流:  “干”是象形字,它所描绘的是古人狩猎、作战时使用的叉子形的原始武器。  “干”部的变化:  干部居左时,竖画为垂露竖并向左下略斜,横画左伸右缩。干部处于右边部件中间偏上的部位。  干部居右时,横画收缩,竖为悬针竖,整体窄长。干部占位稍大,在左边部件中间偏下方书写。  “干”的书写要点:  干部居下時,两个横画之间距离缩小。干部承托上面部件,注意上下两部分中心对正。  ①“平”两个
期刊
“接下来,我们学习两种长竖的写法,垂露竖和悬针竖。大家先来认识一下这两种不同的长竖。”卫老师用投影仪打出两个不同的竖(见图1),“竖的收笔比较圆润,像是下垂的露珠,这样的竖就叫——”  “叫垂露竖!我在字帖上看到过的。”涂涂第一个抢答,有点小得意。  “那谁知道另一竖为什么叫‘悬针竖’呢?”  “‘悬针竖’收笔尖锐,很像是一根悬着的针,所以叫它悬针竖。”小研同学忽闪的大眼睛里充满着智慧。  “完全
期刊
练字,要学以致用,但是有的人,练归练,却用不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缺少了背临的环节。背临,是一种传统的练字方法,要求把临写到位的字,默写出来。背临和默写词语有什么不同呢?默写词语写正确就行了,而背临要求记住字的形态。  背临过的字,才能被记住;记住了,才能进入自己的书写系统,平时书写时才会用上。  1996年,我临写米芾的《蜀素帖》,每天临写几个字,临完之后,再把之前临写的字进行背临。反复背临两周
期刊
學生作品选登
期刊
責任编辑 曹敏
期刊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阳光女孩。要问我这个外向女孩,是怎么和需要静心的文雅艺术——书法搭上边的,那就全部归功于我的老爸,一个酷爱书法的人。正是因为他,我才有幸跟随陈清云老师学习书法。  第一次学书时,我就陶醉其中。接着,书法秀一场接一场地开始了:首先出场的是长横,它拉长了脸,戴着一副小手套,展示着苗条的身材;然后是短横,胖胖的多么惹人喜爱;左点、右点、垂露竖、悬针竖、斜捺……各种各样的笔画在我面前登场
期刊
同学们,你们有喜欢的汉字吗?赵老师特别喜爱“福”这个汉字,不仅因为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还在于它是摆脱穷困、追求幸福的象征。  你们看,“福”字是会意字,在甲骨文中表示“两手捧酒浇于祭台之上”,是古代祭祀的形象写照。由此可见,“福”的最原始含义是“向上天祈求,用美酒祭神,祈求富足安康”。  “福”字历经千年演变,形态变化万千。楷体的“福”字同学们都认识吧?我曾见过一种说法:“福”字的右边,“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