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幸铭: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2019年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逝世,享年102岁。他的作品遍布全球,其中包括法国的罗浮宫玻璃金字塔、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和中国的苏州博物馆新馆等,他为建筑设计奉献了一生。贝聿铭虽然是美籍,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文化根源——中国。他抱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信条,设计的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新馆一砖一石无不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参考译文:
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贝聿铭于2019年5月16日逝世,享年102岁。他在世时,曾被誉为“最后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
贝聿铭于1917年4月26日出生在中国广东省。他是当时一个大银行家的儿子。1935年他去美国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设计研究生学院。在哈佛大学短暂任教后,贝聿铭为纽约开发商威廉柴根道夫工作了12年,通过参与美国各地的城市更新和低收入住房项目,他获得更多的设计经验。
1955年,贝聿铭开始了自己的独立设计之路,他以其朴素的设计风格赢得了佣金,这种风格虽然装饰较少,但却为公众创造了明亮、诱人的空间。“解决方案越简单,它就越强大。”他说。
他在1978年建成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这座建筑改变了人们对于博物馆的认知。建筑工地的形状是一个不寻常的梯形,贝聿铭的解决方案是把它一分为二。最终落成的建筑令人印象深刻、明亮且优雅,成为最早一批迎合大众的现代艺术“教堂”式建筑之一。
贝聿铭于1983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他被赞誉营造了一些20世纪“最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外观……他在使用(建筑)材料方面的才华和技艺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
尽管贝聿铭大部分时间都在美国工作,但他却将因在欧洲完成的一个建筑项目而被世人永远铭记。1984年,贝聿铭,当时美国最受欢迎的建筑设计师,计划在18世纪的罗浮宫庭院里建造一座70英尺高的玻璃金字塔,人们普遍的反应是愤怒:“这是一场暴行”;“这是‘迪士尼乐园的附属建筑’。”因为贝聿铭是华裔美国人,这是两个外国人的身份。很明显,人们认为他对罗浮宫、巴黎或法国一无所知。
20世纪80年代,贝聿铭对巴黎罗浮宫进行了改建。他用玻璃和金属在罗浮宫的主庭院里建起了一个金字塔,周围还环绕着三个较小的金字塔,以及一个巨大的地下附加结构通向博物馆的入口。最终,法国人,以及全世界,都被他的精妙设计所折服。
贝聿铭在中国有六件作品,包括在北京的香山饭店和中国银行总部大楼、苏州市的苏州博物馆新馆、香港的中银大厦、台中的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和澳门的科学馆。
苏州园林的水墨画风格显然成为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设计中的灵感来源。建筑以传统的白、灰两种颜色为主色调,而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如山、草、水,则以现代的方式得到应用。贝聿铭对玻璃和钢材的运用,尤其是在天花板和一些墙壁上,使展厅的视野更加明亮和开阔,同时保持着与古代园林相似的美学风格。苏州博物馆也被贝聿铭视为“最亲爱的小女儿”。
贝聿铭平时衣着考究,待人温和,富有魅力,而且为人极其谦逊。他工作总是循序渐进,从不刻意去革新。
他说:“形式风格创新不是我的目的。我希望在时间、地点和问题上找到原创性。”
“普利兹克奖”,是1979年由杰伊·普利兹克和妻子辛蒂发起的一个针对建筑师頒发的奖项。
每年有五百多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师及学者组成评审团评出一个个人或组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其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被誉为“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
2019年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逝世,享年102岁。他的作品遍布全球,其中包括法国的罗浮宫玻璃金字塔、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和中国的苏州博物馆新馆等,他为建筑设计奉献了一生。贝聿铭虽然是美籍,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文化根源——中国。他抱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信条,设计的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新馆一砖一石无不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参考译文:
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贝聿铭于2019年5月16日逝世,享年102岁。他在世时,曾被誉为“最后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
贝聿铭于1917年4月26日出生在中国广东省。他是当时一个大银行家的儿子。1935年他去美国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设计研究生学院。在哈佛大学短暂任教后,贝聿铭为纽约开发商威廉柴根道夫工作了12年,通过参与美国各地的城市更新和低收入住房项目,他获得更多的设计经验。
1955年,贝聿铭开始了自己的独立设计之路,他以其朴素的设计风格赢得了佣金,这种风格虽然装饰较少,但却为公众创造了明亮、诱人的空间。“解决方案越简单,它就越强大。”他说。
他在1978年建成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这座建筑改变了人们对于博物馆的认知。建筑工地的形状是一个不寻常的梯形,贝聿铭的解决方案是把它一分为二。最终落成的建筑令人印象深刻、明亮且优雅,成为最早一批迎合大众的现代艺术“教堂”式建筑之一。
贝聿铭于1983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他被赞誉营造了一些20世纪“最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外观……他在使用(建筑)材料方面的才华和技艺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
尽管贝聿铭大部分时间都在美国工作,但他却将因在欧洲完成的一个建筑项目而被世人永远铭记。1984年,贝聿铭,当时美国最受欢迎的建筑设计师,计划在18世纪的罗浮宫庭院里建造一座70英尺高的玻璃金字塔,人们普遍的反应是愤怒:“这是一场暴行”;“这是‘迪士尼乐园的附属建筑’。”因为贝聿铭是华裔美国人,这是两个外国人的身份。很明显,人们认为他对罗浮宫、巴黎或法国一无所知。
20世纪80年代,贝聿铭对巴黎罗浮宫进行了改建。他用玻璃和金属在罗浮宫的主庭院里建起了一个金字塔,周围还环绕着三个较小的金字塔,以及一个巨大的地下附加结构通向博物馆的入口。最终,法国人,以及全世界,都被他的精妙设计所折服。
贝聿铭在中国有六件作品,包括在北京的香山饭店和中国银行总部大楼、苏州市的苏州博物馆新馆、香港的中银大厦、台中的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和澳门的科学馆。
苏州园林的水墨画风格显然成为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设计中的灵感来源。建筑以传统的白、灰两种颜色为主色调,而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如山、草、水,则以现代的方式得到应用。贝聿铭对玻璃和钢材的运用,尤其是在天花板和一些墙壁上,使展厅的视野更加明亮和开阔,同时保持着与古代园林相似的美学风格。苏州博物馆也被贝聿铭视为“最亲爱的小女儿”。
贝聿铭平时衣着考究,待人温和,富有魅力,而且为人极其谦逊。他工作总是循序渐进,从不刻意去革新。
他说:“形式风格创新不是我的目的。我希望在时间、地点和问题上找到原创性。”
“普利兹克奖”,是1979年由杰伊·普利兹克和妻子辛蒂发起的一个针对建筑师頒发的奖项。
每年有五百多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师及学者组成评审团评出一个个人或组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其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被誉为“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