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吴冠中引起公众更多关注的,是他不时激起轩然大波的那些愤丑嫉俗的真言诤语:他认为对文化课要求不高的大学艺术类专业只能培养工匠培养不了艺术家,美协和画院“养了一大群不下蛋的鸡”......
他走了,留下了脚印;他走了,没留下脚印。他像那个不停地推动石头的西西弗,而不是那个有着一代又一代继承人的愚公。他没有合适的继承人,除了性格,他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也许会继续有人像他那样向陈旧的体制发难,但是不会有人是出于对唯美的追求而要这么做。
得知吴老的噩耗是在地铁上,朋友打电话约我写一篇有关吴冠中的稿件,我纳闷怎么突然做这个选题?顿时,冒上来一股不祥的预感。回家后,打开电脑一查,就在这个和往常看起来并无二致的北京夏夜,吴老走了。
我很喜欢吴老的画,五彩斑斓的颜色和灵动的线条,让人无法不为之触动。最初进入艺术媒体这行,在各色画展和艺术博览会上闲逛的时候,我总会一眼认出吴老的画,然后久久地在画前徘徊。
我也会找来他的书,诸如《吴带当风》等,细细阅读。当我读到他由于太爱画,在野外写生遇到下雨,总会让老伴只为画打伞,返程时还会让座给画、自己站一宿,便不禁感慨与钦佩。当再翻过一篇文章,看到他居然曾住在我当时居住的劲松小区时,甚至还有些欣喜若狂——我会想象,也许吴老就曾和老伴走过这条两旁种满银杏的大道,曾在附近的龙潭湖公园悠闲地散步,这里都留下了他的气息和足音。
这些都只是对大师的仰慕和遥望。不曾想,去年,我受邀赴上海参加“我负丹青——吴冠中捐赠作品展”,终于近距离地接触到吴老。那是一次永生难忘的经历。
2009年1月15日上午,上海美术馆十分安静,工作人员都在为下午即将举行的开幕式做最后准备。忽然一阵细碎的脚步从楼上响过,旁边有人说吴老来了,他要在开幕前看一遍这些“已经嫁到天南海北的女儿”,年事已高的他担心将来再没有机会看全它们。我急匆匆奔上二楼,发现展厅中央早已围满了人。踮起脚尖,才勉强看到正中间是一个干瘦却精神矍铄的老先生。
我被允许随着吴老一幅一幅地看画,听他讲述。他在画作前走走停停,不时向身边的人喃喃细语一番,说画外的故事、谈创作的过程、讲个中的韵味。那时的吴老,虽已九十,仍思维清晰,对答如流,谈笑风生,激动处,他会情不自禁地提高声调、加快语速,将听者带入天马行空、五彩斑斓的吴氏艺术世界。
考虑到吴老来沪前一天仍在住院,上海美术馆没有同意媒体的专访。工作人员只说馆内有个内部的访谈,是留作将来吴老在上海美术馆的影像资料,便匆匆簇拥着吴老消失在大家的视野中。虽然没能看到吴老在镜头前的神采,幸运的是,我忘记了一直放在吴老随行工作人员身上的录音笔,也因此记录下当时这个珍贵的访谈。
第二天的晚宴,正逢他九十大寿,所有的与会者都热烈地为老人祝寿。他站在几层高的蛋糕前,笑得像孩子一样烂漫——那是我最后的、也是最深的对吴老的印象。
谁知,突然接到稿件之约,却已是吴老离去之时。不由想起那次机缘际会的访谈,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重拾旧作,他的故事、他的妙语、他的一切仍是那样地具有感染力,一如他曾经用过的书名——吴带当风。
为艺术“不要命”
问:这次画展里很多是你描绘故乡的题材,家庭环境对你幼年的性格塑造有些什么影响?
吴冠中:我的家庭,一个字穷,兄弟姐妹很多,父亲半农半小学教员,他非常刻苦,父亲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大。因此,那时候我觉得必须到外面去谋生。
问:一开始你在江苏省立无锡师范念书,本可以像你父亲一样成为小学教员,后来怎么想到去考浙江工业学校电机科?
吴冠中:无锡师范很有名,考进去很不容易,学生大部分是农村的,毕业后都是当小学教员,时间一长我就觉得不满足,不愿意当稀饭生。后来到了杭州,见识多了,赶上浙江大学办了一个工业学校电机科,那时候国家工业非常缺,读出来生活有保障,当然也很难考。
但是,我也没想到最后会学文艺。我爱好文艺,初中就喜欢写生,一直没有条件。看到杭州艺专这些美术作品以后,我像是小孩刚睁开眼睛看到这个世界一样,花花世界!美啊!我想要赶快挣脱出来,为了这个我什么都不要了,将来再穷也可以,我要学艺术。但家里都不同意,后来最不幸运的幸运就是遇到了抗战,我和家里失去了联系,我的生死对父母而言尚且是一个谜了,这才转到杭州艺专。
问:杭州艺专当时汇聚了一大批国内绘画界的大师,对你的学业和为人影响较大的有哪些?
吴冠中:杭州艺专相当于是巴黎美术学院的分校,很多教师都是外籍,有法国、英国、俄罗斯的。潘天寿老师是影响我比较多的人,那时候不分国画、油画,统称绘画系,两样都要学,潘天寿是校长,书法、诗词的平仄等都是他来教,他的观点我都比较理解。还有一个是吴大宇老师。
问:那时国画和西画之间有没有门户之见?
吴冠中:绘画系90%的学生都是学油画的,看不起国画,潘天寿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师,听课的学生也没几个。赵无极我的同学,他不愿意学,考试画一个圈就交了,潘天寿要开除他,后来是林风眠把他保下来。
问:你20岁时,起了笔名“荼”,后来很多作品都用这个落款,有什么缘由吗?
吴冠中:荼的意思是毒草、苦菜、猛烈,和我的性格很像,如火如荼的。还有一点,油画笔不容易写汉字,毕加索一条线就可以写完,写吴冠中太困难了,写一个荼字就比较简单。
问:抗战爆发后,很多学艺术的都转去学更加实用的专业,你不但没放弃,还在别人躲空袭警报的时候,关在图书馆里临摹,你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想法?
吴冠中:那时候,学校虽然经常有飞机经过,但很少炸,有空我就按照潘天寿老师的教学方法到图书馆去临摹古画。一些大的画册借不出来,警报来时大家都跑去防空洞,图书馆也要锁门,于是我和管理员商量,一有警报就让他把门锁上,我跑不了,就在里面临摹。
问:毕业后,你找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但晚上还去自修法文,再学一些文史方面的课程,那时对未来已经有新的想法了?
吴冠中:对。我学了国画和油画以后,还是喜欢油画,喜欢西洋的东西,但我是穷光蛋,怎么留学?很多老师都是勤工俭学回来的,因此我只能走他们的路,到法国去过“半流氓”的生活。
我是用一切的力量来学习法文,那时我在同学那里当助教,教完课就到旁边中央大学的法文系听课,从初级到高级全听,再到天主教堂跟神父学。日本投降后,很偶然的机会有公费留学名额,由于多年没有公派,考的人很多,全国九大考区只有两个赴法名额,我心想非争取不可。
问:你曾经说过,想去了法国就不回来了?
吴冠中:是这样的。那时候20多岁,把前途看成是惟一的,抱了很大的希望到法国去。国内的环境下,绘画没有出路,所以鲁迅说,不要当空头美术家、文学家。
“粪筐画家”
问:到了法国后,你在那边的学习环境怎么样?
吴冠中:开始很兴奋,三年学了不少东西,可以说改变了我所有学习的方法、观点。但是中国在当时非常受歧视,尤其是法国把我们看成是越南人,所以感觉也不是久留之地。当然,要画画其实也可以,但是感情上很落寞。我画什么呢?生活与中国的不一样,历史、感情等方面不一样,我没办法在那边工作下去了,作为一个真正有感情的画家是没有办法的。
我读到法文原版的凡
他走了,留下了脚印;他走了,没留下脚印。他像那个不停地推动石头的西西弗,而不是那个有着一代又一代继承人的愚公。他没有合适的继承人,除了性格,他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也许会继续有人像他那样向陈旧的体制发难,但是不会有人是出于对唯美的追求而要这么做。
得知吴老的噩耗是在地铁上,朋友打电话约我写一篇有关吴冠中的稿件,我纳闷怎么突然做这个选题?顿时,冒上来一股不祥的预感。回家后,打开电脑一查,就在这个和往常看起来并无二致的北京夏夜,吴老走了。
我很喜欢吴老的画,五彩斑斓的颜色和灵动的线条,让人无法不为之触动。最初进入艺术媒体这行,在各色画展和艺术博览会上闲逛的时候,我总会一眼认出吴老的画,然后久久地在画前徘徊。
我也会找来他的书,诸如《吴带当风》等,细细阅读。当我读到他由于太爱画,在野外写生遇到下雨,总会让老伴只为画打伞,返程时还会让座给画、自己站一宿,便不禁感慨与钦佩。当再翻过一篇文章,看到他居然曾住在我当时居住的劲松小区时,甚至还有些欣喜若狂——我会想象,也许吴老就曾和老伴走过这条两旁种满银杏的大道,曾在附近的龙潭湖公园悠闲地散步,这里都留下了他的气息和足音。
这些都只是对大师的仰慕和遥望。不曾想,去年,我受邀赴上海参加“我负丹青——吴冠中捐赠作品展”,终于近距离地接触到吴老。那是一次永生难忘的经历。
2009年1月15日上午,上海美术馆十分安静,工作人员都在为下午即将举行的开幕式做最后准备。忽然一阵细碎的脚步从楼上响过,旁边有人说吴老来了,他要在开幕前看一遍这些“已经嫁到天南海北的女儿”,年事已高的他担心将来再没有机会看全它们。我急匆匆奔上二楼,发现展厅中央早已围满了人。踮起脚尖,才勉强看到正中间是一个干瘦却精神矍铄的老先生。
我被允许随着吴老一幅一幅地看画,听他讲述。他在画作前走走停停,不时向身边的人喃喃细语一番,说画外的故事、谈创作的过程、讲个中的韵味。那时的吴老,虽已九十,仍思维清晰,对答如流,谈笑风生,激动处,他会情不自禁地提高声调、加快语速,将听者带入天马行空、五彩斑斓的吴氏艺术世界。
考虑到吴老来沪前一天仍在住院,上海美术馆没有同意媒体的专访。工作人员只说馆内有个内部的访谈,是留作将来吴老在上海美术馆的影像资料,便匆匆簇拥着吴老消失在大家的视野中。虽然没能看到吴老在镜头前的神采,幸运的是,我忘记了一直放在吴老随行工作人员身上的录音笔,也因此记录下当时这个珍贵的访谈。
第二天的晚宴,正逢他九十大寿,所有的与会者都热烈地为老人祝寿。他站在几层高的蛋糕前,笑得像孩子一样烂漫——那是我最后的、也是最深的对吴老的印象。
谁知,突然接到稿件之约,却已是吴老离去之时。不由想起那次机缘际会的访谈,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重拾旧作,他的故事、他的妙语、他的一切仍是那样地具有感染力,一如他曾经用过的书名——吴带当风。
为艺术“不要命”
问:这次画展里很多是你描绘故乡的题材,家庭环境对你幼年的性格塑造有些什么影响?
吴冠中:我的家庭,一个字穷,兄弟姐妹很多,父亲半农半小学教员,他非常刻苦,父亲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大。因此,那时候我觉得必须到外面去谋生。
问:一开始你在江苏省立无锡师范念书,本可以像你父亲一样成为小学教员,后来怎么想到去考浙江工业学校电机科?
吴冠中:无锡师范很有名,考进去很不容易,学生大部分是农村的,毕业后都是当小学教员,时间一长我就觉得不满足,不愿意当稀饭生。后来到了杭州,见识多了,赶上浙江大学办了一个工业学校电机科,那时候国家工业非常缺,读出来生活有保障,当然也很难考。
但是,我也没想到最后会学文艺。我爱好文艺,初中就喜欢写生,一直没有条件。看到杭州艺专这些美术作品以后,我像是小孩刚睁开眼睛看到这个世界一样,花花世界!美啊!我想要赶快挣脱出来,为了这个我什么都不要了,将来再穷也可以,我要学艺术。但家里都不同意,后来最不幸运的幸运就是遇到了抗战,我和家里失去了联系,我的生死对父母而言尚且是一个谜了,这才转到杭州艺专。
问:杭州艺专当时汇聚了一大批国内绘画界的大师,对你的学业和为人影响较大的有哪些?
吴冠中:杭州艺专相当于是巴黎美术学院的分校,很多教师都是外籍,有法国、英国、俄罗斯的。潘天寿老师是影响我比较多的人,那时候不分国画、油画,统称绘画系,两样都要学,潘天寿是校长,书法、诗词的平仄等都是他来教,他的观点我都比较理解。还有一个是吴大宇老师。
问:那时国画和西画之间有没有门户之见?
吴冠中:绘画系90%的学生都是学油画的,看不起国画,潘天寿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师,听课的学生也没几个。赵无极我的同学,他不愿意学,考试画一个圈就交了,潘天寿要开除他,后来是林风眠把他保下来。
问:你20岁时,起了笔名“荼”,后来很多作品都用这个落款,有什么缘由吗?
吴冠中:荼的意思是毒草、苦菜、猛烈,和我的性格很像,如火如荼的。还有一点,油画笔不容易写汉字,毕加索一条线就可以写完,写吴冠中太困难了,写一个荼字就比较简单。
问:抗战爆发后,很多学艺术的都转去学更加实用的专业,你不但没放弃,还在别人躲空袭警报的时候,关在图书馆里临摹,你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想法?
吴冠中:那时候,学校虽然经常有飞机经过,但很少炸,有空我就按照潘天寿老师的教学方法到图书馆去临摹古画。一些大的画册借不出来,警报来时大家都跑去防空洞,图书馆也要锁门,于是我和管理员商量,一有警报就让他把门锁上,我跑不了,就在里面临摹。
问:毕业后,你找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但晚上还去自修法文,再学一些文史方面的课程,那时对未来已经有新的想法了?
吴冠中:对。我学了国画和油画以后,还是喜欢油画,喜欢西洋的东西,但我是穷光蛋,怎么留学?很多老师都是勤工俭学回来的,因此我只能走他们的路,到法国去过“半流氓”的生活。
我是用一切的力量来学习法文,那时我在同学那里当助教,教完课就到旁边中央大学的法文系听课,从初级到高级全听,再到天主教堂跟神父学。日本投降后,很偶然的机会有公费留学名额,由于多年没有公派,考的人很多,全国九大考区只有两个赴法名额,我心想非争取不可。
问:你曾经说过,想去了法国就不回来了?
吴冠中:是这样的。那时候20多岁,把前途看成是惟一的,抱了很大的希望到法国去。国内的环境下,绘画没有出路,所以鲁迅说,不要当空头美术家、文学家。
“粪筐画家”
问:到了法国后,你在那边的学习环境怎么样?
吴冠中:开始很兴奋,三年学了不少东西,可以说改变了我所有学习的方法、观点。但是中国在当时非常受歧视,尤其是法国把我们看成是越南人,所以感觉也不是久留之地。当然,要画画其实也可以,但是感情上很落寞。我画什么呢?生活与中国的不一样,历史、感情等方面不一样,我没办法在那边工作下去了,作为一个真正有感情的画家是没有办法的。
我读到法文原版的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