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在此期间,人际交往对小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正是在人际交往中,小学生出现了各种不良心理倾向和心理问题。本文对小学生的不良情绪体验、人格问题、行为问题等人际交往心理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提出了进行人际交往心理辅导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生;交际心理;措施
交际能力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小学年龄段的学生作为一个存在于社会交往动态系统中的群体,有交往的需求和必要性。但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面较狭窄,交际能力明显滞后于智力发展水平。虽然口语交际课的开设为小学生发展交际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课时量、参与面、情境的真实性都存在局限性。怎样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小学生存在的主要交往问题及原因
1.人际孤独
人际孤独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因交往障碍而带来的孤独体验。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感到孤独的时候,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孤独感特别强烈,并且长期存在影响人的人际交往,影响工作和学习,那么,就可能是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了。对于小学生而言,尽管他们大多数时候都生活在学校的集体环境里,但是,由于社会、家庭、个性或交往技能方面的原因,仍有一小部分小学生在交往中表现出人际孤独,与同学交往不主动,狭隘孤立,其行为不利于个人的成长。
2.产生人际孤独的主要原因
(1)环境因素。陌生的环境或突变的环境,会使小学生一下子面对许多问题,承受许多压力,因无法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而无法适应,从而产生孤独感。
(2)自我意识增强。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孤独感与自我意识的增强有密切联系。他们产生了解别人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愿望和需要,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视他人的评价。
(3)自我评价不当。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建立,经常会对自己进行反省和评价。如果学生的自我评价过低,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胆怯,缩手缩脚,不够主动,经常压抑自己的言行,不敢去做自己想干的事情,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耻笑。
(4)情绪情感障碍。情绪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成分,情绪情感障碍是诱发人际孤独的主要原因。
二、小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指导措施
1.学校教育
现实和未来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校教育能帮助小学生认识自我、开发潜能、合理归因,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能主动地积极地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因此,学校应该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和谐、自主、安全、美好的交往环境。
(1)创设民主和谐的班级气氛 。人际交往这一行为具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和积极的评价,班级成员具有统一的目标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心理和思想基础。民主和谐的班级气氛有利于协调他们的行为,改善班级中的沟通渠道,让班级沟通渠道也变得丰富多样。
(2)促进师生间的理解和互助。客观、准确地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端。为此教师对学生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有效手段。
(3)交流人际交往的技能。交流人际交往必备的礼仪,背会并能运用礼貌用语二十字。注意几个交往的要点:一要态度大方,二要尊重对方。进行交往言行的操练,规范交往用语,从小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2.家庭教育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家长的影响与教育任务尤为艰巨。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条件,能为孩子交往能力的提升提供很大的帮助。
3.社会教育
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是小学生社会交往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石。当前,国家和社会为小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受教育环境和条件。当然还有不足,如适合小学生参加的社会性活动较少,交往活动范围局限于学校和家庭,社会的某些不良风气依然存在等。目前,国家正在倡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各界应该努力创造这种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净化社会风气,阻断不良文化及有关制品的传播,为小学生社会交往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社会氛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交往的形式、途径、内容等都在发生着变化,小学生社交的形式、途径、内容也在跟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还会不断有新的社交心理问题出现。小学儿童的交往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成人后的社会交往。因此,研究小学生社交心理,针对其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和教育,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殷炳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中小学教育教学文集(小学卷)[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州合作一小)
关键词:小学生;交际心理;措施
交际能力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小学年龄段的学生作为一个存在于社会交往动态系统中的群体,有交往的需求和必要性。但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面较狭窄,交际能力明显滞后于智力发展水平。虽然口语交际课的开设为小学生发展交际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课时量、参与面、情境的真实性都存在局限性。怎样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小学生存在的主要交往问题及原因
1.人际孤独
人际孤独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因交往障碍而带来的孤独体验。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感到孤独的时候,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孤独感特别强烈,并且长期存在影响人的人际交往,影响工作和学习,那么,就可能是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了。对于小学生而言,尽管他们大多数时候都生活在学校的集体环境里,但是,由于社会、家庭、个性或交往技能方面的原因,仍有一小部分小学生在交往中表现出人际孤独,与同学交往不主动,狭隘孤立,其行为不利于个人的成长。
2.产生人际孤独的主要原因
(1)环境因素。陌生的环境或突变的环境,会使小学生一下子面对许多问题,承受许多压力,因无法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而无法适应,从而产生孤独感。
(2)自我意识增强。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孤独感与自我意识的增强有密切联系。他们产生了解别人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愿望和需要,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视他人的评价。
(3)自我评价不当。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建立,经常会对自己进行反省和评价。如果学生的自我评价过低,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胆怯,缩手缩脚,不够主动,经常压抑自己的言行,不敢去做自己想干的事情,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耻笑。
(4)情绪情感障碍。情绪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成分,情绪情感障碍是诱发人际孤独的主要原因。
二、小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指导措施
1.学校教育
现实和未来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校教育能帮助小学生认识自我、开发潜能、合理归因,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能主动地积极地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因此,学校应该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和谐、自主、安全、美好的交往环境。
(1)创设民主和谐的班级气氛 。人际交往这一行为具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和积极的评价,班级成员具有统一的目标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心理和思想基础。民主和谐的班级气氛有利于协调他们的行为,改善班级中的沟通渠道,让班级沟通渠道也变得丰富多样。
(2)促进师生间的理解和互助。客观、准确地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端。为此教师对学生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有效手段。
(3)交流人际交往的技能。交流人际交往必备的礼仪,背会并能运用礼貌用语二十字。注意几个交往的要点:一要态度大方,二要尊重对方。进行交往言行的操练,规范交往用语,从小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2.家庭教育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家长的影响与教育任务尤为艰巨。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条件,能为孩子交往能力的提升提供很大的帮助。
3.社会教育
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是小学生社会交往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石。当前,国家和社会为小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受教育环境和条件。当然还有不足,如适合小学生参加的社会性活动较少,交往活动范围局限于学校和家庭,社会的某些不良风气依然存在等。目前,国家正在倡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各界应该努力创造这种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净化社会风气,阻断不良文化及有关制品的传播,为小学生社会交往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社会氛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交往的形式、途径、内容等都在发生着变化,小学生社交的形式、途径、内容也在跟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还会不断有新的社交心理问题出现。小学儿童的交往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成人后的社会交往。因此,研究小学生社交心理,针对其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和教育,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殷炳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中小学教育教学文集(小学卷)[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州合作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