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相关行为特征,探讨艾滋病在该人群中传播的相关因素。方法按照凉山州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进行资料收集,采用EpiData 3.1软件和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11-2013年监测5 871人,农村未婚青年HIV阳性检出率为3.45%(201/5 833)。27.56%(1 607
【机 构】
:
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健康与社会行为学系,510080 广州,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健康与社会行为学系,615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相关行为特征,探讨艾滋病在该人群中传播的相关因素。
方法按照凉山州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进行资料收集,采用EpiData 3.1软件和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2011-2013年监测5 871人,农村未婚青年HIV阳性检出率为3.45%(201/5 833)。27.56%(1 607/5 833)的未婚青年有过外出打工史,性行为的发生率为31.72%(1 850/5 833),其中41.46%(767/1 850)发生过偶遇性行为,安全套的坚持使用率仅为3.46%(64/1 850),5.04%(294/5 833)的未婚青年承认吸毒,其中34.35%(101/294)选择注射吸毒,共用针具比例高达84.16%(85/101)。感染者中外出打工、性行为、偶遇性行为、吸毒及注射毒品的比例均高于非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8.72、104.43、4.20、154.39、55.94,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彝族、文盲、外出打工、从未使用和有时使用安全套及共用针具是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凉山州农村未婚青年HIV感染形势严峻,性行为发生率高而安全套使用率低,吸毒者中普遍存在注射毒品和共用针具现象,文化程度低、流动性强的彝族男性感染风险更高。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尖锐湿疣组织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水平,研究其局部代谢色氨酸的能力。方法免疫组化法观察尖锐湿疣患者皮肤IDO蛋白表达情况,计数IDO阳性细胞的比例。免疫荧光观察IDO(+)细胞与树突细胞的关系。分离对照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和疣体上皮细胞,色氨酸体外孵育后检测上清液中色氨酸代谢产物犬尿氨酸的浓度以反映细胞代谢色氨酸的能力。结果IDO(+)细胞在正常皮肤中非常少,但在疣体表皮中却大量聚
目的应用捕获-标记-再捕获法(capture-mark-recapture,CMR)评估2013-2014年济南市居民死亡登记漏报水平。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按照城乡分层抽取济南市2个区、3个县,从抽中的每个县(区)随机抽取3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随机抽取8个村(居委会)。通过民政、公安、妇幼、村医、村干部、社区居委会搜集辖区内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户籍人口
目的分析2006、2014年全国两次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云南省调查人群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6个疾病监测点1~29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采集血标本,应用ELISA检测乙肝血清学5项标志物,检测结果录入数据库,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云南省两次1~29岁人群调查,HBV感染率、HBsAg、HBeAg、抗-HBe、抗-HBc阳
目的制定城市母乳喂养儿童1~4岁年龄别体重、身长(身高)、头围和BMI百分位参考值及百分位曲线。方法利用2008-2012年我国8个城市地区1 025名母乳喂养儿童1~4岁期间的体格生长纵向随访数据,采用MLwiN2.25软件构建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长(身高)、年龄别头围和年龄别BMI多水平模型,同期引入家庭社会人口学特征、母亲围产期因素、父母生物学特征以及婴儿性别、年龄、泥糊状食物摄入、患病情况
目的评估手足口病重症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方法以全国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报告的实验室确诊的6月龄至5岁手足口病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代理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包括EQ-5D健康描述系统和视觉模拟标尺法(Visual Analogue Scale,EQ-VAS),通过电话调查方式获得患者在患病期间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结果对685名手足口病重症患者进行
目的分析2014-2015年全国其他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监测现状,为制订防控策略、改进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5年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的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对其流行病学及病原学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4年和2015年分别报告病例867 545例、937 616例,发病率分别为64.0/10万、68.8/10万。全国各省均
目的了解我国南北方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征,探讨相应防治对策。方法利用2015-2016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全国报告的布病个案数据,描述总体疫情概况,分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报告发病率、病例地域分布和人口学特征等发病特点。结果2015-2016年全国共报告布病104 12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81/10万。2016年北方省份报告发病率为7.77/10万,较2015年(9.55/
目的分析广州市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基础疾病及诊治情况,并探讨影响其住院时长的因素。方法收集广州市6家综合三甲医院≥40岁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基础疾病及诊治情况,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探讨患者住院时长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6 231例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平均年龄(69.87±12.32)岁,其中男性3 583例
目的分析HBsAg阳性母亲所生1~14岁儿童乙肝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以2014年全国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母亲HBsAg阳性的1~1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点、城乡、地区的儿童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以及HBsAg、抗-HBs影响因素等。结果共分析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1~14岁儿童645人,HBsAg、抗-H
传染病监测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建国以来,我国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制度不断完善,技术手段不断革新,在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全球传染病形势仍然较为严峻,传染病监测仍将是防控传染病的有效途径。本期"传染病监测"栏目的论文,针对不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解释,将成为我国传染病控制研究方面的重要信息,为传染病防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