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路上的漫漫修炼

来源 :求学·新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求学求知的道路上,可光有吃苦的精神,远远不够,还要有正确的“方法论”指引。否则,付出的努力一点没少,但收效甚微。在备战高考时更是如此,大家都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最大化的成绩,所以老师同学们各显其招,各有各的宝典秘籍,我亦然。而我的宝典不仅陪我度过了高考,还伴随我之后大大小小的每一场考试。
  现在,我把我的“修炼”经历分享给大家。
  “死记硬背”的曾经
  面对政治、历史等偏文学科,我一开始和很多人一样努力,死记又硬背。可我发现,背完了后面,前面复习的知识又忘了;复习完整本书,仍是很零散的知识点堆砌。等到考试前一天,我经常捧着书无从下手,觉得之前背过的知识像浮云一样随风飘散,脑子空空。到了考场我更是忐忑不安,總觉得试卷上的知识点似曾相识,但就是模棱两可,考出来的成绩也是令人失望。
  后来,我请教了一位文科很优秀的同学,借阅了她的笔记,发现她的笔记思路清晰,知识脉络很有条理。和她相比,我根本没有“用脑”复习,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于是,我借鉴她的思路,开始一点点建立适合我自己的知识复习体系。
  分科后,为了更契合理科的复习,我又把它改进、引用到化学等学科的复习中。之前零散繁多的化学式、公式,一点点地被捋顺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各个章节,逐步建立起相互的联系。在这种方法的加持下,不仅助我在高二的一次期末考试中,化学将近满分,而且缓解了考前的焦虑和紧张。当我看到试卷上的考题,不仅能回忆起是哪个知识点,还能记起与它相关的知识点。
  所以,当你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行之有效时,可以向身边优秀的同学请教,取长补短。
  “三遍法”的奥秘
  “三遍法”是我自己命名的一套知识复习法,就是把要备考的内容过三遍。对我来说,从文科的启程到理科的过渡,它都是行之有效的。
  第一遍是“把书读厚”,就是把书本里每一个细枝末节的知识点都弄明白。每读完一章,列一个细致的知识点提纲,这样对这一章的主要内容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第一遍耗时最久,需要我扎实地把之前遗留的难点通通解决,后面才会“跑”得更快。
  第二遍是“把书读懂”。无论是定义、概念、还是化学方程式……都要在这一遍能够理解并背诵,并对照第一遍的细致知识点提纲,列出新的章节提纲,再对照章节提纲,不断背诵巩固之前的知识点,如此反复至终。
  第三遍是“把书读薄”,将知识点“升华”为自己的东西。对照章节大纲时,能熟练地回忆起知识点,并用自己话讲解给别人听。这时,所有杂碎的知识点,都已经储存在我脑子里了,浓缩成几张薄薄的提纲,这便是把书读“薄”了。
  在备战高考的时候,我每次走在去教室的路上,手里会拿着提纲,背诵某章节的内容。虽然在别人看来,我好像在奇怪地自言自语,认为我复习魔怔了,但每本书的知识体系在每一段路程的积累中,慢慢在我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在考试的前一天,我会再拿着总结的提纲,从头到尾地把整本书的脉络过一遍,遇到不熟悉的知识点,再针对性地翻书,这样不仅高效地复习完一本书的内容,而且能有效避免焦躁的情绪。
  求知路上继续“显身手”
  随着高考结束,我本以为我的宝典也可以光荣“退休”了。在大学,再没有令人崩溃的升学压力,也没有令人头大的模考周测……但后来我发现,高考不是终点,而是学海新的启程。大学课程几百页的专业书,如果不花费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对知识没有充分理解,那大学宝贵的四年时间就会被浪费掉,什么也没学到。
  大二的时候,我和舍友相约复习C++(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她们看了我的提纲笔记后很感兴趣,觉得条理非常清晰,借去复印后,还让我帮她们捋一遍知识点。我们几个就窝在楼梯间,我拿着手里的提纲,翻着课本,帮她们梳理知识脉络,总结章节之间的关系。她们听完之后,笑称我可以去培训机构当辅导老师了。我认为检验是否掌握知识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否让别人听懂你对知识的讲解。如果你都能让不懂的人给听明白了,那你已经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去俯视考试了。作为学生应对考试,对你来说就会变得更加轻松。
  在人生漫漫求知路上,考试只是检验我们知识获取质量的一种方式,绝不是最终目的。高考亦然。分数只是一个体现,它并不绝对代表了知识的质量。一场考试分高或分低,不能完全说明知识掌握的程度,还包括试题难度、心理、发挥等各方面的因素。但如果你能秉承着尊重知识,而非仅仅应付考试的态度,去对待人生中每一处能够求知的机会,每一场检验自己实力的考验,那你得到的知识的馈赠,也绝非高分那么简单。
  希望我们都能在求知求学的征途上,不断地修炼进阶,最终形成自己的一套知识吸收系统,品尝到智慧的美味佳肴。
其他文献
主谓一致,即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上与主语保持一致。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主谓一致考查的重点是名词作主语时,谓语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 题型多以语法填空题和短文改错题为主。本文将结合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就主谓一致的命题特征、备考重点以及复习策略进行分析。  一、主谓一致的命题特征  1.分隔主语和谓语,模糊主语  高考英语在考查主谓一致时,常在主语后添加状语、定语等成分,模糊主语。解答此类题时,应去除这些
期刊
(一)  小紫是我做家教时认识的一个学生,人很活泼聪明。除了和她那个年龄段的孩子一样有些懒惰,她最大的毛病就是总是否定自己。初次见面的时候,她的数学只有六七十分的成绩,我看了她的卷子,觉得她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那个时候我就问她:“你觉得你下次可以考多少分?”她支支吾吾了半天之后,不好意思地开口跟我说:“七十分。”我知道她肯定不止这样的水平,问道:“没有信心考八十分吗?”她连忙摆摆手跟我说:“不行,不
期刊
我们欣赏那些了解自己局限性的人,他们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停下来。现代生活只是一味地朝前迈进、不知停歇,带来的后果就是超过一个人所能承受的极限。  ——山本耀司  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会越早发现新的奶酪。  ——斯宾塞·约翰逊《谁动了我的奶酪》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柏拉图  我能想象到的人的最高尚行为,除了传播真理,就是公开放弃错误。  ——弗
期刊
在不足二十载的成长历程中,身处清华园中的我从未如此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  高中时占据制高点睥睨一切的独特张扬不再,我似乎成了众人中毫无特点的一个。早在报到之前,我便已略略听闻“八字班”是一个藏龙卧虎的所在:来自“超级中学”的顶尖学霸、自学五六门外语的语言怪才、有的同学甚至已经拥有了个人百度百科词条……  与出类拔萃的同学们相比,初来乍到的我,没有精湛纯熟的才艺特长,有的只是研究国
期刊
“信息茧房”和“回声室效应”固然有一定的危害,但仍然是可破解、可避免的。其破解的核心,还是要靠个人积极主动地行动起来,放弃一些过去的习惯。虽然这可能会让人脱离自己的舒适区,让人感觉不太愉快,但是,比起获得的益处,这种轻微的牺牲是十分值得的。  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发展,进一步将个人近期的喜好作为推送信息的依据,让我们更多地关注到自己曾经选择、喜爱的信息内容,而非我们不曾涉猎的应该知道的信息,从而禁锢了
期刊
打开网络,网上的各种媒体会不断向你推送消息,这对于想要获取信息的人来说,确实是件好事。可在接收信息时,往往会被归类,很容易被划入所谓的“圈子”里。这样一来,“入圈”与“出圈”之间就有了一道隐形的墙。  为了吸引新时代年轻人的关注,网络媒体往往会针对他们的兴趣特点来提供相应的信息,这对于强化个人原有的喜好来说,确实有利。比如,喜爱天文的,就能源源不断地看到天文信息;擅长文学创作的,可以看到许多写作圈
期刊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只愿意跟自己所处社群的人聊天;只看自己喜欢类型的书;面对海量的信息,只选择查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我们的眼睛、耳朵正在被大数据和算法推荐过来的最“适合”的内容充斥着。  没错,我们与世界“隔绝”了,但是我们自己却全然不知。  小心,你的世界在缩小!  在刷抖音的时候,一旦你给某个类型的短视频点赞了,比如说萌宠类的视频,于是接下来的好几条短视频都是各种萌宠,而你沉浸在这类短视频里,无
期刊
与朋友出游时,因路途遥远,我便刷了下手機。“噢,都是娱乐圈和篮球的内容。”朋友凑过来,瞧了一眼我的手机说道,“你也入群了?”听他这一说,我觉得诧异。见我不解,他跟我说:“平时你关注什么,平台也会多推送什么,这就是入群了。”  入群了,是入哪个“群”了?忽然间,我有种不协调的感觉。虽然他说得在理,但我并不认同,毕竟自认是博览群书、对知识多捞多得的那种人,怎么就突然成了“群员”了?关键是自己并不想被归
期刊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高三伊始我郑重其事地在笔记本首页写下这句话,像一剂镇静剂,仿佛这样便能让所有的焦躁不安和迷茫无措有所遁形,也使自己在“前程”二字上死磕却寻不到落脚点而开始信马由缰的内心重新安定下来。  难由易就,大由细成  我的高三带着一个说差不差,说好也不好的成绩开始,可谓极“中”,极“庸”。我记得郎平教练说过:“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可当时的我却错误又偏执地以为“只要努力
期刊
那年深秋,仍是火辣辣的太阳。我拖着疲乏却内心坚定的身体走在偌大的大學校园里,痴痴地看着手中在阳光下格外刺眼的退学申请表。我意识到是真的要退学复读了,我没有退路了。  辅导员问我退学原因,我说:“复读可能会失败,但是不复读我肯定会后悔一辈子。”所以为了这“灼人”的遗憾,很快,次日我就搭上了从头再来的末班车。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以复读生的身份回到高中母校,体验可谓是百感交集。前一天还在大学吹着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