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给予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1例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及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针对临床中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让患者尽早回归正常生活,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部手术;胃肠功能恢复;护理
腹部手术是临床中常见的手术类型,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多数的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胃肠功能回收一定的影响,因而在术后需特别注意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康复护理,以让患者可尽快恢复正常进食,促进机体康复,同时降低肠梗阻、肠粘连等因胃肠功能康复不佳所致不良反应情况[1]。在本研究中,主要探讨了在腹部手术后给予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方法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旨在探讨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4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来源于2017年7月-2018年6月到本院接受腹部手术并在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21例,包括男性14例,女性7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19岁,年龄最大者56岁,平均年龄(38.6±2.2)岁;手术类型:胃大部切除10例,胃肠修补7例,结肠切除4例。对照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7.9±2.5)岁;胃大部分切除9例,胃肠修补6例,结肠切除5例。两组各基础治疗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术前常规禁食、补液及胃肠减压;术中医护人员做好护理配合;术后6h协助体位变换,术后1d指导为患者翻身叩背以促进排痰,术后2d中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肢体运动,术后患者可下床可鼓励患者下床行走,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观察组在对照组术前及术中护理基础上,强化患者术后的综合护理,具体如下:(1)术后6h协助患者在创伤进行翻身活动,护士协助操作上一定需注意动作小且轻缓,之后每隔两个小时进行一次翻身;术后第1d指导患者适度在床上进行上下肢伸展训练,每次5~10min;术后第2d增大床上运动量,并同时引导患者进行腰背自我叩击练习;术后第3d增大第2d的训练量;之后增加训练量到患者可下床,患者可步行后增加下床时间及步行时间[2]。(2)术后早期给予患者腹部按摩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方法主要是用热毛巾热敷腹部,热敷方向主要是沿着患者上腹部顺胃部走向顺时针按摩,力道上应由轻到重,3次/d,每次10min左右。此外嘱咐患者经常自主收腹并抬臀,进行缩肛运动。(3)做好患者饮食护理,主要是术后2h可给予患者适量饮水,6h后为患者服用排气的汤,待肛门排气恢复正常可给予患者提供半流质的食物,术后1周不能给患者提供含调料的食物,且食物需保证有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患者康复出院时护理人员做好出院指导,告知患者术后10d内不可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后劳动,不能淋浴,可用毛巾擦拭身体来清洁皮肤,嘱咐患者术后出现疼痛、严重并发症时需及时返院就诊。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具体包括患者第一次正常排气时间、初次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如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各指标恢复所需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中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常常会让患者交感神经激活反射系统,这样会促进胃肠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强度,交感神经大量释放儿茶酚,抑制患者平滑肌收缩功能,进而让患者胃肠功能受影响[3]。所以针对临床中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在术后重视对患者胃肠功能腹的护理干预。
对于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前与术中护理与常规护理类似,想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关键在于术后护理。在对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强调患者的早期活动,如床上运动、床下运动、呼吸锻炼等,通过这些运动训练主要是促进患者的肠道蠕动,加快患者机体中各种脏器的代谢素瓷,改善对内脏预后支配作用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使胃肠道运动增强[4]。此外,术后对患者腹部进行一定的热敷及肛收缩练习也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帮助,给予腹部温热刺激可以激发肠道的蠕动,使得气体的排出时间提前,同时温热刺激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液循环,这有利于肠蠕动。而收缩练习则可通过增加肛周肌力促进肛门排气与排便,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早术后排气、排便及肠鸣音等相关的恢复时间指标上,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短,这一结果充分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腹部手术患者的康复预后有重要帮助。
综上所述,临床中对于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强化对患者的功能训练及按摩等综合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傅志萍, 王杉. 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29):124-126.
[2]张丽英. 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v.24(7):778-779.
[3]唐桂香, 譚李军, 韦秀佳. 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肝癌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6, 30(4).
[4]刘永红, 陈木荣. 术后择时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2):76-78.
关键词:腹部手术;胃肠功能恢复;护理
腹部手术是临床中常见的手术类型,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多数的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胃肠功能回收一定的影响,因而在术后需特别注意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康复护理,以让患者可尽快恢复正常进食,促进机体康复,同时降低肠梗阻、肠粘连等因胃肠功能康复不佳所致不良反应情况[1]。在本研究中,主要探讨了在腹部手术后给予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方法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旨在探讨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4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来源于2017年7月-2018年6月到本院接受腹部手术并在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21例,包括男性14例,女性7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19岁,年龄最大者56岁,平均年龄(38.6±2.2)岁;手术类型:胃大部切除10例,胃肠修补7例,结肠切除4例。对照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7.9±2.5)岁;胃大部分切除9例,胃肠修补6例,结肠切除5例。两组各基础治疗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术前常规禁食、补液及胃肠减压;术中医护人员做好护理配合;术后6h协助体位变换,术后1d指导为患者翻身叩背以促进排痰,术后2d中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肢体运动,术后患者可下床可鼓励患者下床行走,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观察组在对照组术前及术中护理基础上,强化患者术后的综合护理,具体如下:(1)术后6h协助患者在创伤进行翻身活动,护士协助操作上一定需注意动作小且轻缓,之后每隔两个小时进行一次翻身;术后第1d指导患者适度在床上进行上下肢伸展训练,每次5~10min;术后第2d增大床上运动量,并同时引导患者进行腰背自我叩击练习;术后第3d增大第2d的训练量;之后增加训练量到患者可下床,患者可步行后增加下床时间及步行时间[2]。(2)术后早期给予患者腹部按摩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方法主要是用热毛巾热敷腹部,热敷方向主要是沿着患者上腹部顺胃部走向顺时针按摩,力道上应由轻到重,3次/d,每次10min左右。此外嘱咐患者经常自主收腹并抬臀,进行缩肛运动。(3)做好患者饮食护理,主要是术后2h可给予患者适量饮水,6h后为患者服用排气的汤,待肛门排气恢复正常可给予患者提供半流质的食物,术后1周不能给患者提供含调料的食物,且食物需保证有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患者康复出院时护理人员做好出院指导,告知患者术后10d内不可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后劳动,不能淋浴,可用毛巾擦拭身体来清洁皮肤,嘱咐患者术后出现疼痛、严重并发症时需及时返院就诊。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具体包括患者第一次正常排气时间、初次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如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各指标恢复所需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中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常常会让患者交感神经激活反射系统,这样会促进胃肠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强度,交感神经大量释放儿茶酚,抑制患者平滑肌收缩功能,进而让患者胃肠功能受影响[3]。所以针对临床中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在术后重视对患者胃肠功能腹的护理干预。
对于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前与术中护理与常规护理类似,想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关键在于术后护理。在对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强调患者的早期活动,如床上运动、床下运动、呼吸锻炼等,通过这些运动训练主要是促进患者的肠道蠕动,加快患者机体中各种脏器的代谢素瓷,改善对内脏预后支配作用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使胃肠道运动增强[4]。此外,术后对患者腹部进行一定的热敷及肛收缩练习也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帮助,给予腹部温热刺激可以激发肠道的蠕动,使得气体的排出时间提前,同时温热刺激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液循环,这有利于肠蠕动。而收缩练习则可通过增加肛周肌力促进肛门排气与排便,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早术后排气、排便及肠鸣音等相关的恢复时间指标上,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短,这一结果充分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腹部手术患者的康复预后有重要帮助。
综上所述,临床中对于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强化对患者的功能训练及按摩等综合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傅志萍, 王杉. 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29):124-126.
[2]张丽英. 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v.24(7):778-779.
[3]唐桂香, 譚李军, 韦秀佳. 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肝癌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6, 30(4).
[4]刘永红, 陈木荣. 术后择时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