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群理论伴随着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变化而演进。人类生产方式由前工业化时期步入以福特制生产方式为代表的工业化时期,继而又转入以柔性化为主要特征的后工业化时期。在这种转变中,集群表现出来的萌芽动因、成长机制、衰败缘由各不相同。所以,在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采用不同的研究视角来分析集群,自然会形成丰富多彩的集群理论。但无论经济运转模式如何变化,追求利润最大化始终是资本的天性,企业在空间的集聚无非是为节约成本与获得收益。
一、成本节约的观点
基于古典经济理论与新古典经济理论来研究集群,一般都以市场的完全竞争性为假设,所有企业的产品没有差异化,每个原子型企业的产量只占市场总供给量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因此,企业没有垄断势力,难以操纵市场价格,节约成本是企业选择投资区位的主要动力。但在这样的结构中,企业不可能通过创新凭借垄断地位获得超额利润,所以这个分析视角必然局限于节约成本的分析思路。
(一)源自区位优势的成本节约
斯密提出的绝对利益理论、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以及俄林等人的要素禀赋理论成为生产区位学说的理论基础。这些学说以空间的异质性假设为基础,认为贸易起因于空间特有的优势。 企业降低费用的重要途径就是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空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以生产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运输成本占经营成本比重大的企业布局指向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枢纽点,并尽量接近原材料市场与消费市场;资源依赖型的产业布局则指向矿藏丰富、能源充足的地区;手工艺依赖型的产业布局则指向手工艺人居住的地区。总之,拥有比较利益的空间具备吸引企业集聚的天然优势。上述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交通发达、矿藏丰富地区的集群现象。
到18世纪30年代,屠能创立了农业区位理论,其分析框架仍然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基础上,但屠能脱离了空间禀赋异质性假设的研究思路,他以农业为例从空间的均质性视角来研究生产布局问题。屠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区位的选择起因于空间距离导致运输成本的差异,生产布局选择在运输成本最小的区位。在屠能农业区位论的基础上,胡佛(1948)提出集聚经济理论,他仍然通过生产成本费用的最小化理论解释集群现象,在细分运输成本的基础上提出终点区位理论与转运点区位理论,从而解释企业的区位选择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产业集聚现象。
实际上,集群内的企业是相互影响的。早期关于区位理论的研究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只是从相互独立的企业个体来分析集群现象。
(二)源自外部性效应的成本节约
马歇尔(1890)首先明确提出了“产业区”和“外部性”的概念。他意识到经济中存在的报酬递增问题,并引入了“外部经济”的概念加以解释。他认为产业区中外部性的具体形式有:(1)大规模的生产。产业区层面存在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这类似于企业层面存在着内部经济一样;(2)专业化的投入和服务;(3)高度专业化的劳动力及共享,技术溢出改善了人力资本。(4)基础设施的共享。马歇尔的贡献在于,利用“外部性”的概念刻画出空间上邻近的企业相互影响的关系,解释了企业通过空间接近,实现报酬递增,最终形成产业集聚的事实。
韦伯1909年发表《工业区位论》,认为区位选择的原则是使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构成的成本费用最低。同时,他将集聚因素分为区域因素(自然禀赋与地理位置的不同影响企业的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与集聚因素(若干工厂集聚在同一地点相互影响,能节约企业的成本),韦伯所说的集聚因素就包含了马歇尔的外部性效应。
外部性观点的实质仍然把成本的降低做为企业追求利润的主要方式,该理论认识到空间上接近的企业相互影响,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所以,降低成本的切入点已经由企业自身内部扩展到了企业外部。但是,从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区分中来考察产业进步的性质必然带有片面性,通过分工、创新实现报酬递增才是产业集聚更为重要的动力。
二、收益增加的观点
尽管马歇尔提出的“外部性”概念已经与报酬递增具有了一定意义上的联系,但在马歇尔生活的那个时代,以资源为生产基础的行业(农业、大宗产品的生产行业)仍是经济中的支柱产业。这些产业由于优质土地和高品位矿藏的限制而呈报酬递减特征,导致经济理论仍然为报酬递减的观念所主宰。
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产业地位下降,尤其是计算机、药品、飞机、软件等以知识为生产基础的现代制造业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属于报酬递增的世界。报酬递增理论开始真正走进经济学家的视野,他们认识到正反馈机制通过报酬递增机制导致了经济系统的演进。在经济理论与人类生产方式的转变下,集群研究视角也发生了变化。
(一)空间邻近与报酬递增:新经济地理学
不完全竞争是现实经济的常态,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难以圆满解释大规模的集群现象。克鲁格曼(2000)认为,“从本质上来讲,对于经济活动在空间的区位,任何讨论都必须偏离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仍然是大部分经济分析的主流”。克鲁格曼建立了中心外围模型,运用垄断竞争、报酬递增、路径依赖等概念解释产业集聚。在这个模型中,集群通过因果累积循环效应发展起来,集聚规模越大,生产要素获得的报酬越高;报酬越高,导致更大规模的集聚,集群规模在正反馈过程中不断扩大。
克鲁格曼的分析也存在缺陷:(1)报酬递增不仅归因于经济因素,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力量都可能对经济系统中出现的报酬递增起作用。新经济地理学为便于数学上的处理,抽象掉了历史、文化等对集群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正因如此,该理论的理论解释力也受到约束;(2)克鲁格曼只说明生产要素集中在一个地区从事生产能享受集聚经济,但这些要素组成一个巨型企业还是形成多个企业,克鲁格曼没有加以区别,所以中心外围模型抹煞了集群做为中间性组织的特征。
(二)组织接近与收益增加:网络组织学派
理查德森(1972)提出企业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相互协作构成了网络组织。威廉姆森(1996)提出:从企业的内部科层制度到外部的市场交易制度存在着一个渐变的谱系,市场和企业是这一谱系的两个极端,在这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混合”模式的交易组织形态,这种状态就是中间型组织或网络组织。集群内的企业集聚在同一空间形成了网络组织。空间的接近为企业在组织上的接近带来天然的便利,企业之间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因此而突破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约束,扩大其对资源的控制和利用能力,形成异质性企业,获得市场垄断势力以攫取超额利润。所以,在网络组织内,企业不仅关心自身的成长,而且注重对集群内部各种资源的把握,积极与其他成员建立合作关系。
网络组织分析框架的进步在于,认识到了组织接近对于集群的影响,组织接近不仅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还降低交易成本,企业在组织上有意识的、主动的合作为企业增加收益提供了条件。
(三)社会亲近与收益增加:新社会经济学、创新系统学派与新竞争经济学的观点
企业的生存环境不仅包括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包括社会环境、法律环境、政治环境,这些因素同样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不仅依赖于企业自身,而且与区域内弥漫的企业家文化氛围、政府政策和相关组织制度的支持相关。
(1)新社会经济学派。Becattini提出了“新产业区”的概念,认为“产业区是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意义上的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区域生产综合体”。该学派将交易的社会环境赋予了经济涵义,像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为行为人带来收益,具有生产性和经济含义。Schmitz(1999)强调由企业、公共机构和政府的共同行动带来的集体效率与合作优势,并称之为集体效率。新经济社会学代表人物格兰特诺维特(1985)运用嵌入性、关系、社会资本为核心概念分析经济行为,认为经济行为嵌入在网络与制度之中,具有社会意义。他强调企业间非贸易的相互依赖关系,格兰诺维特所说的这种关系对集群的起源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2)创新系统学派。上世纪9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结合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新熊彼特主义的观点,将创新与区域经济结合起来,研究区域创新系统和国家创新系统,为集群创新的研究开拓了新视角。该学派认为技术创新和传播不仅依赖企业自身,还需要大量相关部门和制度的支持,各种非正式的文化习俗也起着重要作用,区域创新是系统工程问题。巴顿(1976)讨论了创新与集群的关系。在同一种文化的熏陶下,区域特定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逐渐内化为个体的认知结构与价值理念,成为个体的行动指南,这种高度一致的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是降低集群交易成本、保证集群合作创新的有效机制,借此,集群内企业、供货商、客户可以方便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市场信息与技术的传播推动着创新的产生。
(3)新竞争经济学。波特(1990)提出集群的概念,他从竞争优势的角度论述了集群理论。他认为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第一是外部性;第二,集群提高了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创新动力来源于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群内企业相互交流利于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第三,集群降低企业进入、退出壁垒,减少投资风险。此外,波特不仅强调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他还重视企业与各种组织机构(政府、行业协会、咨询机构、中介组织)之间的协作关系与信任关系,他认为与地理相联系的特有的市场需求、产业配套、政府推动、风俗习惯等综合因素增强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使集群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威海))
一、成本节约的观点
基于古典经济理论与新古典经济理论来研究集群,一般都以市场的完全竞争性为假设,所有企业的产品没有差异化,每个原子型企业的产量只占市场总供给量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因此,企业没有垄断势力,难以操纵市场价格,节约成本是企业选择投资区位的主要动力。但在这样的结构中,企业不可能通过创新凭借垄断地位获得超额利润,所以这个分析视角必然局限于节约成本的分析思路。
(一)源自区位优势的成本节约
斯密提出的绝对利益理论、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以及俄林等人的要素禀赋理论成为生产区位学说的理论基础。这些学说以空间的异质性假设为基础,认为贸易起因于空间特有的优势。 企业降低费用的重要途径就是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空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以生产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运输成本占经营成本比重大的企业布局指向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枢纽点,并尽量接近原材料市场与消费市场;资源依赖型的产业布局则指向矿藏丰富、能源充足的地区;手工艺依赖型的产业布局则指向手工艺人居住的地区。总之,拥有比较利益的空间具备吸引企业集聚的天然优势。上述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交通发达、矿藏丰富地区的集群现象。
到18世纪30年代,屠能创立了农业区位理论,其分析框架仍然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基础上,但屠能脱离了空间禀赋异质性假设的研究思路,他以农业为例从空间的均质性视角来研究生产布局问题。屠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区位的选择起因于空间距离导致运输成本的差异,生产布局选择在运输成本最小的区位。在屠能农业区位论的基础上,胡佛(1948)提出集聚经济理论,他仍然通过生产成本费用的最小化理论解释集群现象,在细分运输成本的基础上提出终点区位理论与转运点区位理论,从而解释企业的区位选择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产业集聚现象。
实际上,集群内的企业是相互影响的。早期关于区位理论的研究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只是从相互独立的企业个体来分析集群现象。
(二)源自外部性效应的成本节约
马歇尔(1890)首先明确提出了“产业区”和“外部性”的概念。他意识到经济中存在的报酬递增问题,并引入了“外部经济”的概念加以解释。他认为产业区中外部性的具体形式有:(1)大规模的生产。产业区层面存在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这类似于企业层面存在着内部经济一样;(2)专业化的投入和服务;(3)高度专业化的劳动力及共享,技术溢出改善了人力资本。(4)基础设施的共享。马歇尔的贡献在于,利用“外部性”的概念刻画出空间上邻近的企业相互影响的关系,解释了企业通过空间接近,实现报酬递增,最终形成产业集聚的事实。
韦伯1909年发表《工业区位论》,认为区位选择的原则是使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构成的成本费用最低。同时,他将集聚因素分为区域因素(自然禀赋与地理位置的不同影响企业的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与集聚因素(若干工厂集聚在同一地点相互影响,能节约企业的成本),韦伯所说的集聚因素就包含了马歇尔的外部性效应。
外部性观点的实质仍然把成本的降低做为企业追求利润的主要方式,该理论认识到空间上接近的企业相互影响,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所以,降低成本的切入点已经由企业自身内部扩展到了企业外部。但是,从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的区分中来考察产业进步的性质必然带有片面性,通过分工、创新实现报酬递增才是产业集聚更为重要的动力。
二、收益增加的观点
尽管马歇尔提出的“外部性”概念已经与报酬递增具有了一定意义上的联系,但在马歇尔生活的那个时代,以资源为生产基础的行业(农业、大宗产品的生产行业)仍是经济中的支柱产业。这些产业由于优质土地和高品位矿藏的限制而呈报酬递减特征,导致经济理论仍然为报酬递减的观念所主宰。
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产业地位下降,尤其是计算机、药品、飞机、软件等以知识为生产基础的现代制造业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属于报酬递增的世界。报酬递增理论开始真正走进经济学家的视野,他们认识到正反馈机制通过报酬递增机制导致了经济系统的演进。在经济理论与人类生产方式的转变下,集群研究视角也发生了变化。
(一)空间邻近与报酬递增:新经济地理学
不完全竞争是现实经济的常态,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难以圆满解释大规模的集群现象。克鲁格曼(2000)认为,“从本质上来讲,对于经济活动在空间的区位,任何讨论都必须偏离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仍然是大部分经济分析的主流”。克鲁格曼建立了中心外围模型,运用垄断竞争、报酬递增、路径依赖等概念解释产业集聚。在这个模型中,集群通过因果累积循环效应发展起来,集聚规模越大,生产要素获得的报酬越高;报酬越高,导致更大规模的集聚,集群规模在正反馈过程中不断扩大。
克鲁格曼的分析也存在缺陷:(1)报酬递增不仅归因于经济因素,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力量都可能对经济系统中出现的报酬递增起作用。新经济地理学为便于数学上的处理,抽象掉了历史、文化等对集群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正因如此,该理论的理论解释力也受到约束;(2)克鲁格曼只说明生产要素集中在一个地区从事生产能享受集聚经济,但这些要素组成一个巨型企业还是形成多个企业,克鲁格曼没有加以区别,所以中心外围模型抹煞了集群做为中间性组织的特征。
(二)组织接近与收益增加:网络组织学派
理查德森(1972)提出企业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相互协作构成了网络组织。威廉姆森(1996)提出:从企业的内部科层制度到外部的市场交易制度存在着一个渐变的谱系,市场和企业是这一谱系的两个极端,在这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混合”模式的交易组织形态,这种状态就是中间型组织或网络组织。集群内的企业集聚在同一空间形成了网络组织。空间的接近为企业在组织上的接近带来天然的便利,企业之间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因此而突破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约束,扩大其对资源的控制和利用能力,形成异质性企业,获得市场垄断势力以攫取超额利润。所以,在网络组织内,企业不仅关心自身的成长,而且注重对集群内部各种资源的把握,积极与其他成员建立合作关系。
网络组织分析框架的进步在于,认识到了组织接近对于集群的影响,组织接近不仅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还降低交易成本,企业在组织上有意识的、主动的合作为企业增加收益提供了条件。
(三)社会亲近与收益增加:新社会经济学、创新系统学派与新竞争经济学的观点
企业的生存环境不仅包括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包括社会环境、法律环境、政治环境,这些因素同样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不仅依赖于企业自身,而且与区域内弥漫的企业家文化氛围、政府政策和相关组织制度的支持相关。
(1)新社会经济学派。Becattini提出了“新产业区”的概念,认为“产业区是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意义上的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区域生产综合体”。该学派将交易的社会环境赋予了经济涵义,像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为行为人带来收益,具有生产性和经济含义。Schmitz(1999)强调由企业、公共机构和政府的共同行动带来的集体效率与合作优势,并称之为集体效率。新经济社会学代表人物格兰特诺维特(1985)运用嵌入性、关系、社会资本为核心概念分析经济行为,认为经济行为嵌入在网络与制度之中,具有社会意义。他强调企业间非贸易的相互依赖关系,格兰诺维特所说的这种关系对集群的起源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2)创新系统学派。上世纪9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结合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新熊彼特主义的观点,将创新与区域经济结合起来,研究区域创新系统和国家创新系统,为集群创新的研究开拓了新视角。该学派认为技术创新和传播不仅依赖企业自身,还需要大量相关部门和制度的支持,各种非正式的文化习俗也起着重要作用,区域创新是系统工程问题。巴顿(1976)讨论了创新与集群的关系。在同一种文化的熏陶下,区域特定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逐渐内化为个体的认知结构与价值理念,成为个体的行动指南,这种高度一致的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是降低集群交易成本、保证集群合作创新的有效机制,借此,集群内企业、供货商、客户可以方便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市场信息与技术的传播推动着创新的产生。
(3)新竞争经济学。波特(1990)提出集群的概念,他从竞争优势的角度论述了集群理论。他认为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第一是外部性;第二,集群提高了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创新动力来源于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群内企业相互交流利于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第三,集群降低企业进入、退出壁垒,减少投资风险。此外,波特不仅强调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他还重视企业与各种组织机构(政府、行业协会、咨询机构、中介组织)之间的协作关系与信任关系,他认为与地理相联系的特有的市场需求、产业配套、政府推动、风俗习惯等综合因素增强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使集群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