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找夏天的记忆
以前,人们对蛙类并不陌生。那时,城市的公园、湖泊、河流水道甚至小区的草地里都有蛙类的身影。时至今日,想要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听到一声蛙鸣,已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北京西三环附近有一条小河——双紫支渠,小河虽“埋藏”于周围密集的高楼大厦之中,但在河边漫步的时候,仍然可以听到珍贵的蛙鸣。这里有一种名叫黑斑蛙的中型蛙类,体长70-80毫米,皮肤呈青绿色或黄绿色,身上长有黑色斑纹,还有一对明显的背侧褶,很有辨识度。
黑斑蛙广泛栖息于海拔400米以下的湖沼、水田、池塘等环境中,是我国很常见的蛙类。不论是广东、浙江、江西、湖南等南方地区,还是山东、山西、河北、吉林、内蒙等北方地区均有分布。
除了黑斑蛙,虎纹蛙也是广布于中国的蛙类,在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长沙等南方地区十分常见,在河南和陕西的南部地区也有分布。
虎纹蛙的背部呈黄绿色并略带棕色,有许多纵向排列的褶皱,体长可超过120毫米,头部及体侧有深色的不规则斑纹,皮肤比较粗糙。
沼水蛙是另一种中国常见蛙类。沼水蛙体长约70毫米,皮肤光滑,背部为棕色或棕黄色,背侧褶下缘有黑纵纹。
知识链接
黑斑蛙=青蛙
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青蛙通常是指外形区别于蟾蜍的蛙类。
其实,在分类学中,青蛙是黑斑蛙的别称。黑斑蛙是蛙科、侧褶蛙属的一种,它还有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田鸡。
生死存亡金线蛙
紧邻北京南四环的海子公园本是清代的皇家猎场南海子湿地的一角,这里曾生息繁衍着大量蛙类,近年重建为公园,湖光水色十分优美。
曾有生态志愿者在这里苦苦寻觅数小时,却没能在湖边发现要寻找的目标——金线蛙。
金线蛙是一种漂亮的中小型蛙类,背部為橄榄绿色,并有两条金褐色的色斑。
这种曾经在中国各地常见的蛙类,却在不少城市濒临消失。由于栖息地发生巨变、水体污染加剧和人类大量捕杀,对环境较为敏感的金线蛙越来越难见到。
其实,在并不遥远的20世纪70年代以前,北京市的金线蛙还处于种群无忧的状态。而步入90年代之后,金线蛙的身影便难以寻觅,仅在圆明园等地还能见到。如今,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金线蛙的濒危等级虽被评估为“无危”,但在栖息地的描述中,已没有了北京。
不仅如此,北京地区的其他蛙类也面临着和金线蛙相似的命运一一原本在北京地区常见的北狭口蛙和花背蟾蜍也越来越难觅踪影了。
其实不仅北京,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蛙类都在急剧减少。在短短的30年中,世界上已有100多种蛙类灭绝,现存约三分之一的种类处于受威胁和濒危状态,这种物种消失的速度快得令人震惊。
蛙类是环境污染最灵敏的“指示标”,它们的生存状态直接反映着生态环境的优劣。一个听不到蛙呜的城市,不会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也不会是适宜居住的地方。
《小蝌蚪找妈妈》的其他结局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在许多动物的指引下,小蝌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这些热心帮忙的动物无一例外地认为小蝌蚪的妈妈就是青蛙。
可能在很多人的记忆中,世界上的小蝌蚪都是青蛙的孩子。事实果真如此吗?
蝌蚪是谁的孩子呢?
蝌蚪有许多不同的名字活师、蛞斗、虾蟆子、玄鱼、虾蟆儿等都是蝌蚪的别名。
青蛙(此处指外形区别于蟾蜍的蛙类)的幼体是蝌蚪,这完全没错,但蝌蚪的妈妈可不一定都是青蛙。
蝌蚪的样子我们很熟悉:接近黑色的身体,圆圆的头,长长的尾巴。其实,许多两栖动物的幼体都是这副模样,只是大小、颜色略有区别,比如,青蛙、蟾蜍、蝾螈类动物的幼体就比较相像。所以,蝌蚪只是个统称,不是只有青蛙的宝宝才叫蝌蚪。
青蛙的幼体呈纺锤形,尾巴扁而长,头部两侧生有外鳃。
蟾蜍幼体与青蛙幼体的体形类似,但是颜色更黑,口部的位置靠下。
蝾螈类的幼体长有平衡肢和三对外腮,它们先发育出前肢,再长出后肢,与蛙类幼体的生长情况正好相反。
小蝌蚪靠吃什么长大呢?
大部分蝌蚪用口部成列的角质齿刮食藻类,如果水中有动物腐肉,它们也会成群啃食。有些种类的蝌蚪没有角质齿,就靠过滤水中浮游生物为食。
入侵的“怪兽”
夏天的北京紫竹院公园荷花正盛,微风轻轻吹过水面,荷丛中常有麻雀飞来飞去,或是嬉戏,或是停在荷叶上觅食、歇脚。
两只小麻雀刚刚落在一片荷叶上,便被荷丛中一双幽灵般的眼睛盯上了。 一只麻雀察觉不妙起身飞走了,另一只却未能发现正在靠近的危险。就在一瞬间,一个黑影扑上来,一口咬住这只麻雀,并用最快的速度将它拖入水中,可怜的麻雀来不及反抗就已溺亡……
这个“恶魔杀手”并不是藏匿于荷叶之间的毒蛇,而是一只体形肥硕的牛蛙!
牛蛙竟然能抓鸟吃?没错!
我们常说的牛蛙多指北美牛蛙,非洲和印度的一些大型蛙类也被称为牛蛙。
雄性北美牛蛙的体长可达180毫米,雌蛙则更;_士硕,可以长到200毫米,最大个休可达2千克。作为肉类养殖产品,北美牛蛙被引入世界各地,虽满足了人类的口腹之欲,但也因此引发了严重的问题——外来物种入侵,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牛蛙可能会在洪水漫灌时逃离养殖场,或是在运输、售卖的过程中意外逃逸,随后,依靠超强的适应能力在当地生存下来,并不断繁衍生息。外来物种入侵的事件就是这样发生的。在中国,牛蛙入侵的原因还有一个——放生。
牛蛙不仅四肢粗壮、体形肥硕,而且食性广、天敌少、寿命长、繁殖力强,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本土物种不是它们的对手。
牛蛙的食谱中除了常见昆虫,还包括小型鱼类、其他蛙类、蝾螈类、幼龟、小型蛇类、小型鼠类和鸟类等。饿急了,它们甚至还有互相吞食的行为。
牛蛙每年可产卵2-3次,每次产卵1万-5万粒,寿命长达6-8年。由于牛蛙的入侵和扩散,许多本地蛙类和其他两栖动物面临减少和灭绝的危险。牛蛙是两栖动物除人类之外的最大天敌。
问答时间到!蛙类
Q:看过青蛙游泳后,怎么感觉与我们人类的“蛙泳”动作并不像?
A:我们知道青蛙有蹼,但青蛙的前趾是没有蹼的,只有后趾长蹼。更重要的是,青蛙的前肢无法像人类一样完成翻转“手腕”的动作。所以青蛙游泳全靠蹬后腿,前肢并拢保持不动。
Q:我在社区公园的水边见到一种大癞蛤蟆,眼睛后面有一对鼓包,这是什么品种?
A:多为最常見的中华蟾蜍。中华蟾蜍头宽体大,体长100毫米以上,皮肤粗糙,全身布满瘰疣。它们在夜间和雨后十分活跃,广布中国大江南北。
Q: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城市里残存的蛙类?
A:首先,要加大对蛙类现存栖息地的调查力度,制定保护政策,对毒害、滥捕蛙类的行为施以重罚。其次,城市公园、河流和湿地公园的建设要考虑到蛙类的生存方式,比如不要在湖底铺设防渗膜等,否则蛙类将无法钻入泥中过冬,从而直接走向死亡。
再次,治理水污染,还蛙类一个洁净的生存空间。最后,不要放生牛蛙、巴西龟等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