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设直辖市的传言,近年来不绝于耳,深圳、西安、武汉、大连……几乎每个副省级城市都跟“直辖市”传出过“绯闻”。
这次,厦门的“绯闻”传得有鼻子有眼,“我国第五个直辖市的设立基本确定。呼声较高的深圳、武汉、大连、西安等已遭淘汰,中央决定将厦门市设为直辖市。目前相关申报资料已经递交国家有关部门,要等待全国人大的讨论通过。”传闻一出,厦门板块个股在6月20日午后突然直线拉升,多只股票涨幅逾4%。
事实上,关于厦门将升级直辖市的消息,早在数年前就在网上流传。去年10月,坊间又一次流传厦门升级的消息。不过,在专家看来,“厦门直辖,做做‘黄粱一梦’就好,当真你就输了。”
厦门直辖,会是黄粱一梦吗?在直辖的路上,它的同行者有哪些?它是孤独的领跑者吗?
行政管理:福建暂时没有拆分的必要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1999年卸任重庆市长的蒲海清曾回顾过重庆的直辖过程。
在他看来,中央考虑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原因,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四川省人口过多;二是为了便于三峡工程建设的统筹管理;三是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城市,成立直辖市可以充分发挥其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据统计,包括深圳、广州、西安、大连、沈阳、南京、青岛、武汉、苏州、洛阳、厦门在内,至少有11个城市曾传出“中国第五个直辖市”的“绯闻”。如果以“重庆直辖条件”作为参照,那么厦门与其他10座城市相比,是否更有胜算?
重庆直辖前,当时的四川省人口超过1亿,是当时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土地面积超过56万平方公里。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提出可以把四川分为两个省,解决“面积太大、人口太多、不便管理、不便发展”的问题。
从“人口”和“占地”两个因素来看,厦门的优势并不明显。
厦门所属的福建省,目前的人口数量在全国排名第17位, 1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在全国排名中居第23名。
数据显示,其余10个“绯闻”城市所属省份的人口数量,均超过福建省。换句话说,都比福建省更加具备拆分的先天条件。以坐拥两大“绯闻”城市深圳和广州的广东省为例,目前广东省人口超过一亿,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1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居全国第15名。
经济发展:厦门经济“拖后腿”省内排第三
经济学界有个说法,要想成为直辖市,地区GDP太高或者太低都不行。如果经济太强,占整个省份的经济比重过大,会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如果经济太弱,则不足以支撑自身的发展,更谈不上辐射周边地区。
要将一座城市“升格”成为行政级别更高的直辖市,不仅仅是人口要达到拆分条件,更加需要考虑的是这座城市在综合经济、区位带动、社会政治各方面的因素。
查阅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1997年重庆直辖之时的经济数据,以城市为样本,重庆市的GDP一直排在全国前5名,在其之前的则是“老牌”直辖市北京、上海和天津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就省内来看,重庆直辖前与成都的GDP相差并不大。重庆直辖后,成都仍然可以支撑起整个四川省的经济格局。
此次“被直辖”的厦门,经济条件如何呢?
首先,与其他10座 “绯闻” 城市相比,厦门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总量,都是靠后的位置,2013年厦门的经济总量排在11个城市的最后一位,在全国范围内的排名是第52位。在福建省内,厦门的GDP排名第三,最高的是泉州,其次是省会福州,而省会福州的GDP要比厦门高出足足50%。
从这样的经济成绩单来看,厦门落后得太多,并不具备直辖的硬性条件。
城市级别:华南区域中心花落深圳
坊间有个说法,副省级城市是成为直辖市的先决条件。副省级城市与一般城市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方面,国务院等主管部门将副省级市视为省一级计划单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上,副省级市政府已经拥有了省级政府的权限。
目前,中国共有15个副省级城市,直辖“绯闻”城市中有八成都是副省级城市。直辖前的重庆,正是中西部地区惟一一个不是省会的副省级城市。
在副省级城市中,有5个“计划单列市”,它们比副省级城市拥有更加自主的经济管理权限,地方财政收入也不需要与省级政府分成,厦门就是属于这5座“计划单列市”之一。
如此看来,厦门“有戏”?
不过,一个名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横亘在厦门和直辖市之间。
重庆直辖前,三个“老牌”直辖市均地处华北和华东,中西部一个都没有,而重庆偏居四川东南部,也便于区划的调整,直辖后可以带动川东南区域的发展。由此可见,辐射周边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直辖市的“天职”。要成为直辖市,也必须有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优良的地理位置。
为了发展区域经济,中央政府在2010年就在中国地理大区内划定了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共6个方向的“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厦门所属的华南方向,区域中心的角色已经被深圳获取,就辐射区域经济的功能来看,深圳似乎更胜一筹。
台湾问题:厦门惟一的“胜算”?
那么,厦门到底有没有可能成为直辖市?它最大的优势在哪?
中國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城市规划研究室主任李红玉指出,如果厦门成为直辖市,可能会对海西经济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李红玉同时表示:“如果是为了推动一个经济区的发展,来设立一个直辖市,那就不仅仅会是厦门,有很多地区都有可以设立为直辖市的城市。”
民间有种声音,支撑厦门直辖最重要的原因是“台湾问题”:为了方便对接台湾,将厦门设立为更高级别的直辖市便于中央管理。
对于这一版本的传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给予了否定。他说:“台湾未来一定是一个特别行政区,与现在的香港和澳门一样,厦门只是对接台湾的一个窗口,不会升格为直辖市,就像比厦门更具备直辖条件的深圳,当年作为对接港澳的窗口,也没有成立直辖市。”
除了增设直辖市,中国将拆分为50个省的传言也一直流传在坊间,魏后凯和李迅也都曾研究过中国拆分为50个省份的方案。
魏后凯认为,增设直辖市比增加省份更加合理,因为省是经过很多的历史朝代和历史演变,政治、经济、行政管理结构已经比较稳定,简单拆并省份并不合适。
>>曾经“被直辖”的城市
早在当年重庆直辖时,南京就颇不服气。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一直都渴望成为直辖市。2011年传出的南京直辖方案中,南京直辖市将包括现有的南京、马鞍山、滁州三市,直辖市内将不设地级市,同重庆一样,只设地级区。此外,苏州划给上海,无锡成为江苏省省会。
苏州也传过直辖的消息,这个颇具文化魅力的城市目前的经济实力有目共睹,已产生了以苏州为中心的产业辐射地带,大量外资进入,多年来苏州经济总量雄踞全国前列。不过,目前苏州连副省级城市都不是。
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四的深圳从来就不缺“被直辖”的消息。早在2004年2月,就曾有“2个月后,深圳要升为直辖市”的报道。今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深圳报业集团兼香港商报社社长黄扬略提交提案,建议从国家战略出发,将深圳、东莞、惠州三市所辖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新的深圳直辖市。
古都西安也一直不缺直辖的“绯闻”。《甘肃日报》2011年曾报道,西安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不过,最后这场乌龙以《甘肃日报》承认内容失实、发表更正收场。
与西安一样,传统的10大城市中的武汉、沈阳以及东部的计划单列市中的青岛、大连等城市有关直辖的传闻也都延续多年。
这次,厦门的“绯闻”传得有鼻子有眼,“我国第五个直辖市的设立基本确定。呼声较高的深圳、武汉、大连、西安等已遭淘汰,中央决定将厦门市设为直辖市。目前相关申报资料已经递交国家有关部门,要等待全国人大的讨论通过。”传闻一出,厦门板块个股在6月20日午后突然直线拉升,多只股票涨幅逾4%。
事实上,关于厦门将升级直辖市的消息,早在数年前就在网上流传。去年10月,坊间又一次流传厦门升级的消息。不过,在专家看来,“厦门直辖,做做‘黄粱一梦’就好,当真你就输了。”
厦门直辖,会是黄粱一梦吗?在直辖的路上,它的同行者有哪些?它是孤独的领跑者吗?
行政管理:福建暂时没有拆分的必要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1999年卸任重庆市长的蒲海清曾回顾过重庆的直辖过程。
在他看来,中央考虑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原因,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四川省人口过多;二是为了便于三峡工程建设的统筹管理;三是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城市,成立直辖市可以充分发挥其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据统计,包括深圳、广州、西安、大连、沈阳、南京、青岛、武汉、苏州、洛阳、厦门在内,至少有11个城市曾传出“中国第五个直辖市”的“绯闻”。如果以“重庆直辖条件”作为参照,那么厦门与其他10座城市相比,是否更有胜算?
重庆直辖前,当时的四川省人口超过1亿,是当时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土地面积超过56万平方公里。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提出可以把四川分为两个省,解决“面积太大、人口太多、不便管理、不便发展”的问题。
从“人口”和“占地”两个因素来看,厦门的优势并不明显。
厦门所属的福建省,目前的人口数量在全国排名第17位, 1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在全国排名中居第23名。
数据显示,其余10个“绯闻”城市所属省份的人口数量,均超过福建省。换句话说,都比福建省更加具备拆分的先天条件。以坐拥两大“绯闻”城市深圳和广州的广东省为例,目前广东省人口超过一亿,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1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居全国第15名。
经济发展:厦门经济“拖后腿”省内排第三
经济学界有个说法,要想成为直辖市,地区GDP太高或者太低都不行。如果经济太强,占整个省份的经济比重过大,会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如果经济太弱,则不足以支撑自身的发展,更谈不上辐射周边地区。
要将一座城市“升格”成为行政级别更高的直辖市,不仅仅是人口要达到拆分条件,更加需要考虑的是这座城市在综合经济、区位带动、社会政治各方面的因素。
查阅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1997年重庆直辖之时的经济数据,以城市为样本,重庆市的GDP一直排在全国前5名,在其之前的则是“老牌”直辖市北京、上海和天津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就省内来看,重庆直辖前与成都的GDP相差并不大。重庆直辖后,成都仍然可以支撑起整个四川省的经济格局。
此次“被直辖”的厦门,经济条件如何呢?
首先,与其他10座 “绯闻” 城市相比,厦门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总量,都是靠后的位置,2013年厦门的经济总量排在11个城市的最后一位,在全国范围内的排名是第52位。在福建省内,厦门的GDP排名第三,最高的是泉州,其次是省会福州,而省会福州的GDP要比厦门高出足足50%。
从这样的经济成绩单来看,厦门落后得太多,并不具备直辖的硬性条件。
城市级别:华南区域中心花落深圳
坊间有个说法,副省级城市是成为直辖市的先决条件。副省级城市与一般城市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方面,国务院等主管部门将副省级市视为省一级计划单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上,副省级市政府已经拥有了省级政府的权限。
目前,中国共有15个副省级城市,直辖“绯闻”城市中有八成都是副省级城市。直辖前的重庆,正是中西部地区惟一一个不是省会的副省级城市。
在副省级城市中,有5个“计划单列市”,它们比副省级城市拥有更加自主的经济管理权限,地方财政收入也不需要与省级政府分成,厦门就是属于这5座“计划单列市”之一。
如此看来,厦门“有戏”?
不过,一个名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横亘在厦门和直辖市之间。
重庆直辖前,三个“老牌”直辖市均地处华北和华东,中西部一个都没有,而重庆偏居四川东南部,也便于区划的调整,直辖后可以带动川东南区域的发展。由此可见,辐射周边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直辖市的“天职”。要成为直辖市,也必须有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优良的地理位置。
为了发展区域经济,中央政府在2010年就在中国地理大区内划定了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共6个方向的“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厦门所属的华南方向,区域中心的角色已经被深圳获取,就辐射区域经济的功能来看,深圳似乎更胜一筹。
台湾问题:厦门惟一的“胜算”?
那么,厦门到底有没有可能成为直辖市?它最大的优势在哪?
中國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城市规划研究室主任李红玉指出,如果厦门成为直辖市,可能会对海西经济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李红玉同时表示:“如果是为了推动一个经济区的发展,来设立一个直辖市,那就不仅仅会是厦门,有很多地区都有可以设立为直辖市的城市。”
民间有种声音,支撑厦门直辖最重要的原因是“台湾问题”:为了方便对接台湾,将厦门设立为更高级别的直辖市便于中央管理。
对于这一版本的传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给予了否定。他说:“台湾未来一定是一个特别行政区,与现在的香港和澳门一样,厦门只是对接台湾的一个窗口,不会升格为直辖市,就像比厦门更具备直辖条件的深圳,当年作为对接港澳的窗口,也没有成立直辖市。”
除了增设直辖市,中国将拆分为50个省的传言也一直流传在坊间,魏后凯和李迅也都曾研究过中国拆分为50个省份的方案。
魏后凯认为,增设直辖市比增加省份更加合理,因为省是经过很多的历史朝代和历史演变,政治、经济、行政管理结构已经比较稳定,简单拆并省份并不合适。
>>曾经“被直辖”的城市
早在当年重庆直辖时,南京就颇不服气。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一直都渴望成为直辖市。2011年传出的南京直辖方案中,南京直辖市将包括现有的南京、马鞍山、滁州三市,直辖市内将不设地级市,同重庆一样,只设地级区。此外,苏州划给上海,无锡成为江苏省省会。
苏州也传过直辖的消息,这个颇具文化魅力的城市目前的经济实力有目共睹,已产生了以苏州为中心的产业辐射地带,大量外资进入,多年来苏州经济总量雄踞全国前列。不过,目前苏州连副省级城市都不是。
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四的深圳从来就不缺“被直辖”的消息。早在2004年2月,就曾有“2个月后,深圳要升为直辖市”的报道。今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深圳报业集团兼香港商报社社长黄扬略提交提案,建议从国家战略出发,将深圳、东莞、惠州三市所辖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新的深圳直辖市。
古都西安也一直不缺直辖的“绯闻”。《甘肃日报》2011年曾报道,西安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不过,最后这场乌龙以《甘肃日报》承认内容失实、发表更正收场。
与西安一样,传统的10大城市中的武汉、沈阳以及东部的计划单列市中的青岛、大连等城市有关直辖的传闻也都延续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