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上,丁丁早早地来到了建构区,没多久,几个小伙伴也纷纷加入。徐徐说:“我们想一想,搭个什么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决定搭一辆坦克。只见徐徐分配舟舟搭坦克的轮子,分配舜舜搭坦克的架子,自己搭坦克上的大炮,但没有分给丁丁任何工作。丁丁只能在一旁毫无目的地东敲敲西打打。我走过去问:“丁丁,你怎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呢?”丁丁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我。“小朋友可能需要你的帮助呢!”我说。丁丁问:“真的吗?”“真的,快去帮忙。”在我的鼓励下,丁丁走向小伙伴,但孩子们对丁丁的到来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丁丁只能在一旁看着他们搭坦克。
过了一会儿,坦克搭好了。四个孩子围着坦克观看着。突然,舜舜说:“这坦克怎么有点怪?”舟舟说:“是呀,为什么呢?”“嗯,我也觉得有点怪。丁丁,你说呢?”徐徐说。丁丁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沉默了大约两分钟,我想该是我介入的时候了,便说:“坦克是这么扁的吗?”这时我看到丁丁在轻轻点头。在我的提示下,孩子们开始修整坦克。而丁丁还是和小伙伴们不合拍,不是拿错了积木,就是碰翻了别人搭好的部件。小伙伴们对此很不满,都不愿和他合作。这时丁丁很失落,又回到了原来的角落这边敲敲,那边打打。
这时,我走到他身边,轻轻地对他说:“我们也来搭一个好吗?”丁丁看看我,点了点头。于是,我又让他邀请两位小朋友一起搭。我让丁丁做指挥员,给大家分配工作,我给他当助手。开始,他有些不自在,在我的鼓励下,他才渐渐进入角色。
我对前来参观的小朋友说,这辆坦克是在丁丁的指挥下搭起来的。大家都夸丁丁能干。这时,我看到丁丁的脸上堆满了笑容,眼里也有了一份自信。
事后丁丁告诉我,今天很开心,搭了那么漂亮的坦克,还交了朋友,下次还想和他们一起玩。
丁丁是年龄偏小的孩子,个头又特别小,由于缺乏自信,他与同伴交往很少。今天我看到他早早地等在建构区,说明他很想和小伙伴一起玩。然而小伙伴没给他分配工作,使他无所事事。这时,我想鼓励他主动参与活动,结果他又一次受到冷落。当陷入困境的小伙伴征求他意见时,虽然他有话想说,但最终选择了沉默。在修整坦克时,小伙伴都不愿和他合作,他的自信心再次受到打击。
这时,我想丁丁如果这样一再受挫,不仅会丧失自信心,而且参与游戏的愿望也会荡然无存。于是我决定做他的合作伙伴。然而,要找回丁丁的自信,只有教师的关爱是不够的,因为孩子生活在集体中,同伴的接纳和关心对他建立自信至关重要,所以我又让他请两位小伙伴合作游戏并请他做指挥,给他信心和鼓励,使他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合作的快乐。
由此,我体会到,当幼儿发生需求信号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并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正确引导,消除不良因素,鼓励幼儿朝着具体的目标努力。
过了一会儿,坦克搭好了。四个孩子围着坦克观看着。突然,舜舜说:“这坦克怎么有点怪?”舟舟说:“是呀,为什么呢?”“嗯,我也觉得有点怪。丁丁,你说呢?”徐徐说。丁丁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沉默了大约两分钟,我想该是我介入的时候了,便说:“坦克是这么扁的吗?”这时我看到丁丁在轻轻点头。在我的提示下,孩子们开始修整坦克。而丁丁还是和小伙伴们不合拍,不是拿错了积木,就是碰翻了别人搭好的部件。小伙伴们对此很不满,都不愿和他合作。这时丁丁很失落,又回到了原来的角落这边敲敲,那边打打。
这时,我走到他身边,轻轻地对他说:“我们也来搭一个好吗?”丁丁看看我,点了点头。于是,我又让他邀请两位小朋友一起搭。我让丁丁做指挥员,给大家分配工作,我给他当助手。开始,他有些不自在,在我的鼓励下,他才渐渐进入角色。
我对前来参观的小朋友说,这辆坦克是在丁丁的指挥下搭起来的。大家都夸丁丁能干。这时,我看到丁丁的脸上堆满了笑容,眼里也有了一份自信。
事后丁丁告诉我,今天很开心,搭了那么漂亮的坦克,还交了朋友,下次还想和他们一起玩。
丁丁是年龄偏小的孩子,个头又特别小,由于缺乏自信,他与同伴交往很少。今天我看到他早早地等在建构区,说明他很想和小伙伴一起玩。然而小伙伴没给他分配工作,使他无所事事。这时,我想鼓励他主动参与活动,结果他又一次受到冷落。当陷入困境的小伙伴征求他意见时,虽然他有话想说,但最终选择了沉默。在修整坦克时,小伙伴都不愿和他合作,他的自信心再次受到打击。
这时,我想丁丁如果这样一再受挫,不仅会丧失自信心,而且参与游戏的愿望也会荡然无存。于是我决定做他的合作伙伴。然而,要找回丁丁的自信,只有教师的关爱是不够的,因为孩子生活在集体中,同伴的接纳和关心对他建立自信至关重要,所以我又让他请两位小伙伴合作游戏并请他做指挥,给他信心和鼓励,使他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合作的快乐。
由此,我体会到,当幼儿发生需求信号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并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正确引导,消除不良因素,鼓励幼儿朝着具体的目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