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迪拉德:邂逅过全世界,我已成风景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hhe123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的童年交织着无穷的创造力与对环境的探索,她的青春“比全世界都生机盎然”,当她年老,便安心地停下了脚步,她说:“停下来不丢人。”她就是普利策文学奖和美国国家人文奖获得者——安妮·迪拉德。

对自己粗糙的边缘抱有希望


  1945年,一名叫梅塔·安·多克的女孩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她是三姐妹中的老大,精力旺盛且兴趣广泛。
  小时候,安骑着自行车走遍匹兹堡,双臂张开,在人行道上飞奔,连续两天早上摔伤了鼻子。还有一次,她接受了男孩们去飙车的邀请,结果汽车撞到砖墙时,她就坐在前排座位上。
  垒球是个相对安全的运动。车库门上画着的红色击球区,总能及时吸纳这个少女旺盛的精力,直至成为她终生的爱好,即便年过五旬,依然能在二垒上挥汗如雨。安也有安静的一面。她曾和祖父母在伊利湖南岸度过夏天。在画室,她可以一个人坐上几个小时,仔细临摹画作。安什么都读,从各种二战小说到《池塘和溪流野外指南》,以至于老师根本不知道她的内心在想些什么。
  高中畢业后,校长和父母都希望安能去南方的一所女子学院上大学,磨一磨性格上的棱角。然而,正如她在自传《美国童年》里所说:“我对自己粗糙的边缘抱有希望。我想用它们作为开罐器,在世界表面给自己开一个洞,然后从中走出来。”
  安为自己做决定。她离开家,前往位于弗吉尼亚州罗阿诺克市的霍林斯大学,迫不及待地从匹兹堡和匹兹堡社会中走出来,一脚踏入她梦想的求学生涯。
  她的老师是霍林斯创造性写作项目的负责人理查德·迪拉德。理查德教授非常欣赏安的才华,渐渐地,两人亦师亦友的欣赏和爱慕也在频繁的互动中揭开了序幕。在大二那年的圣诞节,安和理查德订婚,并于1964年6月5日结婚。那时,她刚刚19岁,正式成为安妮·迪拉德。
  安妮的世界依旧挥洒自如。她连续攻读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却没有耽误打垒球、玩皮诺奇勒牌,乃至在阿巴拉契亚小径和蓝岭公园徒步和露营。更重要的是,关于梭罗《瓦尔登湖》的毕业论文,为她奠定了一生的写作方向。

要了解一位作家就去看他的作品


  安妮和丈夫住在罗阿诺克市安静的郊区,他们的后院近旁有一条叫听客溪的小河。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安妮每一天都在听客溪边观察、阅读、感受,然后记录这一切,与社会、其他人完全隔绝。
  在听客溪边,安妮与理查德的婚姻也在平淡中走到了尽头。26岁的安妮每天花15个小时写作,以自然的力量修复身心。换作别人,这样的日子可能极其无聊,然而安妮却过得饶有生趣。
  1974年,安妮的《听客溪的朝圣者》出版问世。她把它视作一本“心灵的气象杂志”。那时安妮还不知道,这部作品能否被人喜欢,又将给未来的生活带来什么。
  安妮独特的视角和写作方式在美国文坛激起了巨大反响,然而在阵阵惊叹之余,不乏一些刺耳的批评。尤多拉·韦尔蒂显然并不欣赏她的文字。这位美国文学界的短篇小说大师在《纽约时报》发表长篇评论,指责安妮的幼稚、抽象和书呆子气。但安妮并不以为然,第二年,普利策文学奖给了她最好的证明。来自业界和公众的关注接踵而至,《听客溪的朝圣者》进入全美大学的高级课程,影响力经久不衰,直至出版27年后,依然被美国媒体列为“20世纪最佳100本非小说书籍”。
  如同深入大自然中看一事一物,安妮对人类世界也保持着同样敏锐而犀利的洞察。她不相信网络庞杂的信息,劝读者别信维基百科。她在个人主页上强调:“如果你要了解一个作家,就去读他的作品。”

与全世界邂逅,而后不再旅行


  为了避开媒体和公众,安妮离开弗吉尼亚,到华盛顿州贝灵汉的西华盛顿州立大学担任驻校学者,认识了后来成为她第二任丈夫的作家、人类学家加里·克莱维登斯。他与安妮一起居住在普吉特湾附近偏僻的岛上。
  4年后,他们决定东迁,来到康涅狄格州的米德尔敦安家。安妮在一篇名为《我为什么住在我住的地方》的文章中如此解释:“我来到康涅狄格州是因为,在我的漫游过程中,是时候回到东部的那片硬木森林了,那里的多种树木和柔软的植物都有其独特的季节。”
  无论对于文学创作,还是现实经历,或大或小的生活琐事让安妮的世界更加丰盈,也因此沉淀出更质朴的情感。1982年,安妮作为美国作家和出版商代表团的一员来中国交流。在西安,她曾深入兵马俑的挖掘现场。她很快意识到,“填埋这些躯体的黄土,正是制造出他们的黄土”,更感慨于“我们这一代能亲眼看到无数躯体从晴空之下、农田之间的这些露天坑洞中挣扎着爬出,而我们的后代只能看到兵佣们干净整齐地陈列在博物馆橱柜里的无趣景象”。所有目睹和感知,都不禁让安妮潸然泪下。
  正如美国作家伊文·S·康奈尔所说:“旅行者的传奇出现在每个文明中,永远采用新的形式、痛苦、力量和象征。”如今,安妮停了下来。相比于年轻时的凌厉清冽,她的创作和处世都已云淡风轻。她不会见陌生人,不再出席签售活动,不接受约稿,也不回复来信。
  安妮说:“我已邂逅过全世界,现在停下来不丢人,因为我已成为风景。”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爱情自有天意  祖籍福建长乐的郑振铎,字西谛。父亲早逝,哪怕家庭困顿,母亲也教导他读书上进。郑振铎有幸遇见恩师黄筱泉,接触到新式书籍,培养了好学、治学的秉性。  郑振铎在叔父资助下考取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在那里熟读各国社会学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与瞿秋白、许地山、沈雁冰等志同道和者交往甚密。五四运动爆发,进步青年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运动,先后创办了《新社会》旬刊与“文学研究会”团体。郑振铎用诗作《我是少
期刊
我幼年时父亲向亲戚借款13 万元做生意,其实是被传销组织欺骗了。我读大学后,父母分居了,但母亲扣下了父亲的身份证和户口本。母亲做钟点工的收入仅够维持家用,父亲的工资都用来还花呗了。弟弟尝试跟父亲要生活费,他拒绝说:“我养了你16年,剩下的日子让你妈养吧。”  我跟母亲一起劝他,但他说自己不想过一眼能看到头的平淡生活。母亲劝了他半天,甚至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比如:你没有才能,你不是做生意炒股的料等等。
期刊
两个人能够从恋爱走向婚姻,一定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和阻力。虽然婚前迈入婚姻很不容易,但婚后的相处也充满了困难。生活的磕磕绊绊,往往是夫妻关系的试金石。  我的好朋友文文新婚不久,因为老公经常加班,所以二人很少能有一起出门逛街的机会。一个周末,小夫妻俩约好去逛商场,一切收拾妥当之后,文文老公所在的公司突然通知加班。原本行程安排得满满的周末,就这样泡汤了。  文文老公很自责,但文文笑了笑,说:“没关系,辛
期刊
我这人有爱逛报刊亭的旧习。早年家乡小镇有一家新华书店和邮局设的一个报刊小窗口,那是家乡最美的风景。每逢喜欢的新书、杂志到了,我就让售货员给我留着,然后急匆匆跑回家拿出积攒的零钱去买。  后来进了城,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搬了多次家,可我最在意的事,仍是打听报刊亭在何处,看有什么杂志,有什么报纸。几个月前,我又一次搬了家,刚住下就急着去打探附近哪里报刊亭。  现在,我固定买书报的是城东南京理工大学附近
期刊
毛芳美(笔名毛芦芦)是儿童文学作家,她的女儿汪芦川是浙江省作家协会和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年龄最小的会员,两人出版过“母女书”,被称为“母女作家”。好家风是文学底色  1969年,毛芳美出生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五十都村,父母虽是农民,却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培养。童年时的毛芳美很懂事,边上学边给父母做帮手。她总是背着一筐猪草或柴禾走在乡间小路上,甩着两条粗壮乌亮的麻花辫,放声高歌。有一次,毛芳美在舅舅家看到
期刊
“现在孩子大了,想自己出来创业,但是时代变了,创业靠的不仅是资金和知识,还要有互联网智慧与技术。”杨女士是一名80后宝妈,也是常州市新北区妇联“她·慧创”培训班学员。2020年10月,常州市新北区妇联“她·慧创”培训班正式拉开序幕,线上线下报名人数达400余人。  今年以来,新北区妇联立足引领服务联系的职责,以服务女企业家和女能手两大群体为重点,创建“巾帼她汇创”品牌,实施“巾帼益企行”和“四季暖
期刊
文友在朋友圈发了图片,说出门见到一朵花开得很别致,遗憾不知花名。他还口占一首:“一树依依拥铁栅,花开朵朵正斑斓。普天多少未名事,是为糊涂是为憨?”我仔细一看,不禁笑了,这不就是凌霄花嘛。  我最初是在舒婷的《致橡树》里熟悉凌霄花的:“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凌霄花就是攀附高枝的代名词,对它没有好感。  十年前的某个夏日,我在街头散步,被一墙瀑布般的
期刊
“父亲”一栏写了继父的名字  黎宇强和陈晓莉在祝福声中结为连理,但随着女儿黎艺萍的降生,两人的性格开始显现不和之处,矛盾增多。2013年8月,两人离婚。离婚后,女儿跟随陈晓莉一起生活。  2017年9月,陈晓莉与覃灿辉登记结婚后,黎宇强提出要回女儿的抚养权。  法官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解,经过斟酌,认为女儿黎艺萍由母亲陈晓莉抚养比较便利,于是判决黎艺萍跟随陈晓莉共同生活,黎宇强每周可以探视
期刊
王会悟1898年出生于浙江乌镇一个书香门第,其父王彦辰是晚清秀才,开了一家私塾,母亲贤惠能干,刺绣技艺远近闻名。王会悟六七岁起就开始接受父亲的启蒙教育,从小思想进步。  13岁时,父亲病故,王会悟接替父业教书。没多久,由于学生人数逐渐增多,她借了一个殿堂,独自办起了桐乡县第一所女子小学,向学生宣传新思想,倡导新风俗、鼓励女孩子剪辫子、放脚等。  1918年,王会悟就读于嘉兴女子师范预科班,后入湖州
期刊
2021年,是中國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从革命年代的“人民英雄”,到建设岁月的“建设标兵”,再到改革时期的“改革闯将”,回首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正是因为一批批优秀共产党员的不断涌现,以“有形的正能量”激励全党同志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