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学生在其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体验数学价值。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数学价值;学习兴趣
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从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中捕捉身边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尽可能把生活中的数学上升为科学,再用科学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经常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一、巧妙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就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方法枯燥。很多数学知识教师根本无法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学生也无法从老师那里“听”来丰富精彩的数学世界。因此,学生无精打采地学,教师无可奈何地教。《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因此,我在教学中时常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爱学乐学,易于接受新知。
例如,教学“认识轴对称图形”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许多学生常见的如蜻蜓、蝴蝶等对称昆虫的动画视频,让那些对称的昆虫平铺在屏幕上,学生立刻被吸引住了。接着再让那些可爱的小昆虫的翅膀一扇一合,慢慢飞起来,看到这里,学生高兴地叫起来。这时我适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屏幕:谁来说说这些小动物有什么共同点?学生一边笑着一边讨论着,很快就有不少学生观察出:蜻蜓和蝴蝶的两对翅膀在扇动时是不断重合的。接着,我又展示了中国结、天安门、红领巾等图片,利用动画演示把这些图片沿一条直线对折,使学生清楚地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轴,从而很容易就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含义。活动时间我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对称图形,画一画是轴对称图形的小动物,说一说自己身边是轴对称图形的物体,比一比谁知道的轴对称图形多,并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这堂课借助了多媒体技术,把本来枯燥难懂的抽象数学知识展现得既生动有趣又直观形象,因此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印象非常深刻。有的学生还以为我在给他们上美术课,兴奋地说:“原来学数学这样有趣啊。”
二、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班里的学生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在以往教学中,总是被动接受知识,很难体验到知识是怎样形成的,不能有效地理解很多抽象的数学概念,成为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现在,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结合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现在,学生不仅喜欢数学、更喜欢听我的数学课。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数学好简单,好神奇哦!”
为了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认识角,我制作了动画短片,内容如下:在美丽的校园里,班里的几个孩子(用他们的可爱大头像制成)有的正在校园各处找角,有几人在画不同形状的角,又有几人拿着活动角在比较谁的角大谁的角小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学生没想到,自己和同学竟然成了动画片里的人物,太有意思啦!班里所有的学生都兴奋地叫起来:“那是王×!那是李×!还有刘×,还有……”学生专注地观看短片后,我及时引导他们分小组讨论、分析、归纳、小结从短片中学到的新知识,结果,学生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他们不仅认识了各种类型静态的角,还体会到角有大有小,理解了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大小的关系。我想,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节很快乐的数学课,对我来说是一节很成功的数学课。
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很多学生难以理解什么是单位“1”,更难把多个物体看作单位“1”,不清楚怎样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比如有的学生会把一个苹果当做单位“1”,把这一个苹果平均切成几份是平均分,但是不清楚怎样把一堆苹果看作单位“1”。此时,我设计了以下一些生动活泼的画面:理货员搬出一箱一箱的苹果,超市冰柜里一盒一盒的酸奶,花丛中一群一群的小蜜蜂……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说出可以把一箱苹果、一盒酸奶、一群蜜蜂看作单位“1”,并把箱内的苹果有多少就看作平均分成多少份,盒内有多少瓶酸奶就看作平均分成多少份,有多少只蜜蜂就看作平均分成多少份……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和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好奇心,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三、通过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走、上下楼和拐弯实际是在进行平移、旋转的活动,从家到学校在经历位置的变化。在学习了“营养午餐”后,我让学生课后去调查家人经常吃的菜谱,看看自己家的菜谱是否达到营养标准,并给家长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家长知道怎样合理搭配食品才能让家人吃得既营养又健康……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背景材料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让学生感觉数学原来是那么简单而有趣,数学的作用这么大,人们的生活原来离不开数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参考文献:
吴庆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考试周刊,2014(01).
编辑 薛直艳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数学价值;学习兴趣
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从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中捕捉身边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尽可能把生活中的数学上升为科学,再用科学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经常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一、巧妙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就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方法枯燥。很多数学知识教师根本无法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学生也无法从老师那里“听”来丰富精彩的数学世界。因此,学生无精打采地学,教师无可奈何地教。《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因此,我在教学中时常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爱学乐学,易于接受新知。
例如,教学“认识轴对称图形”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许多学生常见的如蜻蜓、蝴蝶等对称昆虫的动画视频,让那些对称的昆虫平铺在屏幕上,学生立刻被吸引住了。接着再让那些可爱的小昆虫的翅膀一扇一合,慢慢飞起来,看到这里,学生高兴地叫起来。这时我适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屏幕:谁来说说这些小动物有什么共同点?学生一边笑着一边讨论着,很快就有不少学生观察出:蜻蜓和蝴蝶的两对翅膀在扇动时是不断重合的。接着,我又展示了中国结、天安门、红领巾等图片,利用动画演示把这些图片沿一条直线对折,使学生清楚地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轴,从而很容易就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含义。活动时间我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对称图形,画一画是轴对称图形的小动物,说一说自己身边是轴对称图形的物体,比一比谁知道的轴对称图形多,并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这堂课借助了多媒体技术,把本来枯燥难懂的抽象数学知识展现得既生动有趣又直观形象,因此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印象非常深刻。有的学生还以为我在给他们上美术课,兴奋地说:“原来学数学这样有趣啊。”
二、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班里的学生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在以往教学中,总是被动接受知识,很难体验到知识是怎样形成的,不能有效地理解很多抽象的数学概念,成为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现在,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结合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现在,学生不仅喜欢数学、更喜欢听我的数学课。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数学好简单,好神奇哦!”
为了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认识角,我制作了动画短片,内容如下:在美丽的校园里,班里的几个孩子(用他们的可爱大头像制成)有的正在校园各处找角,有几人在画不同形状的角,又有几人拿着活动角在比较谁的角大谁的角小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学生没想到,自己和同学竟然成了动画片里的人物,太有意思啦!班里所有的学生都兴奋地叫起来:“那是王×!那是李×!还有刘×,还有……”学生专注地观看短片后,我及时引导他们分小组讨论、分析、归纳、小结从短片中学到的新知识,结果,学生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他们不仅认识了各种类型静态的角,还体会到角有大有小,理解了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大小的关系。我想,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节很快乐的数学课,对我来说是一节很成功的数学课。
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很多学生难以理解什么是单位“1”,更难把多个物体看作单位“1”,不清楚怎样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比如有的学生会把一个苹果当做单位“1”,把这一个苹果平均切成几份是平均分,但是不清楚怎样把一堆苹果看作单位“1”。此时,我设计了以下一些生动活泼的画面:理货员搬出一箱一箱的苹果,超市冰柜里一盒一盒的酸奶,花丛中一群一群的小蜜蜂……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说出可以把一箱苹果、一盒酸奶、一群蜜蜂看作单位“1”,并把箱内的苹果有多少就看作平均分成多少份,盒内有多少瓶酸奶就看作平均分成多少份,有多少只蜜蜂就看作平均分成多少份……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和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好奇心,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三、通过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走、上下楼和拐弯实际是在进行平移、旋转的活动,从家到学校在经历位置的变化。在学习了“营养午餐”后,我让学生课后去调查家人经常吃的菜谱,看看自己家的菜谱是否达到营养标准,并给家长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家长知道怎样合理搭配食品才能让家人吃得既营养又健康……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背景材料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让学生感觉数学原来是那么简单而有趣,数学的作用这么大,人们的生活原来离不开数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参考文献:
吴庆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考试周刊,2014(01).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