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9月5日上午,綦江区石壕镇。
沿着黑镜塘的细长小路,走过滴水桥,穿过峡谷,就来到了远近闻名的红军桥。
两河口河水从脚下“潺潺”流过,在穿过红军桥的那一刹那,彷佛也穿越了80年的时光。
作为锁钥川黔的要道,红军桥曾是当地群众出入石壕的唯一通道。
1935年1月21日下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沿着同样的路线,经过这座桥进入石壕场。
81年的时间辗转而过。
如今,红军桥依旧横亘于石壕场口,而它所连接的世界,却已截然不同。
记忆·那一抹永不褪色的红
每到桂花飘香的季节,石壕镇梨园村村民李克春的心里,就会升腾起一种别样的情愫。
那感觉很温暖,也很炽热,就像五星红旗的底色。
81年前,李克春家老屋背后是一片密林,其间有一个很隐蔽的岩洞。
在这个岩洞里,李克春的爷爷李树清曾掩护过四名红军伤员。
1935年1月21日,红一军团在石壕留宿一晚,其间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还将地主的粮食分给穷苦农民。
当天傍晚,一支红军卫生队来到李树清家。
“老乡,能借你的石头坝睡一晚么?”面对红军的请求,22岁的李树清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大部队离开时,由于担架不够,将四名伤员留下,委托李树清帮忙照顾。
“红军是好人,伤员走不动,不能不管啊,我们这儿僻静,可以把红军藏到山后的岩洞里。”李树清应下了这桩请托。
为躲避国民党军队的搜查,李树清把四名红军伤员背到岩洞。
從此,这个本就承担了沉重地租的贫穷家庭,还要分出宝贵的口粮来照顾伤员。
对此,李家人无怨无悔。
每天,李树清都会把食物放进背篼,盖上草,佯装成去割草的样子,悄悄钻进密林。
其中两名伤员逐渐好转,伤愈后还替李家干活;另两名由于伤势太重,不幸去世。
就在李树清一家冒死照顾四名红军伤员时,20公里外的龙门村(今长征村)村民杨贵华也胆战心惊。
1935年1月21日,红军一名司务长和两名战士在归还老百姓物品时,被国民党盐防军伏击打伤。第二天,司务长被敌人残忍杀害。
司务长被杀的地点,离杨贵华家不远。
等到盐防军离开后,老实巴交的杨贵华悄悄将烈士遗体就地掩埋。
抗争·靠双手改变的命运
其后80余年,李树清家背后的密林逐渐变成了田地。
2016年9月5日下午,李克春手持镰刀,准备再去看看那个岩洞。
山路陡峭湿滑。李克春手挥镰刀,蹒跚前行。
“当年我爷爷也是这样送饭的。”李克春说。
李树清去世后,家族成员陆续从老屋搬出,在离老屋不远的地方修了新房。
只有李克春和妻儿留守老屋。
后来,黄坩塘煤矿招工,李克春报了名,下了矿。
李克春在井下卖力干活,一干就是十几年。
在这十几年里,李克春将原本土木结构的茅草屋升级为砖房。红军当年借宿的石头坝,也被修成平整的水泥地。
杨贵华的孙子杨文树比李克春年长10岁。在他的记忆里,喜欢抽旱烟的爷爷话很少,却时常向他讲起那位红军司务长的故事。
爷爷去世时,杨文树刚好20岁。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他成了木工学徒。
1995年,杨文树在干活时从高处坠落,伤了脊椎,休养了一年还是不能干重活。
伤痛并未让杨文树气馁。1997年,他来到重庆主城一家摩配厂打工,因为踏实肯干,很快被提拔为管理人员。
2009年,杨文树回乡修了一栋三层楼的新房。
绽放·锲而不舍的梦想
乘车从石壕镇街出发,沿着公路,一会儿便进入梨园村。
公路两旁,是外墙风貌统一的民居,黄灿灿的稻田。
风一过,稻浪密密一卷,一派丰收的景象。
以前,作为产煤区的梨园村存在不少采空区,造成土地缺水,庄稼长势差。
为改善生态环境,当地党委、政府探索出一条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用杨梅、桃子、脆红李等致富项目填满了撂荒地。
李克春就是受益者之一。
几年前,李克春趁全市出台扶持微型企业政策的机会,离开煤矿,申办了一个山羊养殖场。
“村里有43家微型企业,像这样的养殖场有六七家。”李克春说,前不久,他家刚卖出50只山羊,现在栏里还有90只山羊。
与梨园村不同,杨文树生活的长征村山高路远,是石壕镇最偏远闭塞的地方。
2009年,长征村引进了枫丹实业有限公司,打造红色休闲旅游基地。
很快,进村的公路修通了。
这让杨文树的妻子陈明芝看到了商机。
“这么多工人搞工程,吃饭的地方都没有,不如在家里开个豆花馆吧。”陈明芝说。
杨文树立即同意了。
杨文树的家就在路旁的樱花林中,每年樱花盛开时,都有许多游客来到这里。他们把车停在路边,在杨文树家点好菜,然后顺着樱花树,去参观烈士纪念碑。
看着成片成片的樱花,杨文树心里欢喜,于是将自家小饭馆取名为“樱花山庄”。
因为生意很好,杨文树辞掉了主城的工作,回家帮妻子。
传承·小我与大义
就在“樱花山庄”的生意蒸蒸日上之际,当地党委、政府为统一规划景区风貌,动员景区内的村民外迁。
“新房才住了三年,而且饭馆的生意特别好。”一开始,杨文树不愿搬。
2012年春天,又是一年樱花开时,镇政府干部登门了。
“村里要发展,希望你们以大局为重,理解和配合景区建设。”干部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听着干部们的话,杨文树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父亲。
“父亲是名老党员,一辈子都为村子的发展操劳——当年修路,有人不愿搬家,还是他亲自上门做工作,才最终说服了人家。”想到这,杨文树作出了决定——把“樱花山庄”从游客稠密的山上,搬到山腰的公路边。
如今,每当旅游旺季,杨文树看着越来越热闹的村子,心里就会升腾起踏实的喜悦。
有人说,在石壕,始终有一股精神力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人。
对这样的说法,石壕镇文化中心主任赵福乾深表认同。
1981年,石壕红军烈士墓建成,红军司务长的遗骸从长征村迁葬于此。
赵福乾的父亲赵志怀是名老党员。此前,老人一直守护着红军司务长的纪念碑。
司务长遗骸迁出后,老人把原本栽植于墓碑旁的树木一棵棵挖出来,连根带土放进背篼,然后跋涉2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移栽到烈士陵园中。
由于路途遥远,赵志怀每天只能来回背一次。半个月后,他才将所有的树木移栽完。
1998年,赵志怀去世,但他移栽至烈士陵园的树木,至今仍然茂盛地生长着。
【后记】
长征村今天的发展势头,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整体布局,但更离不开当地百姓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劳。
杨文树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采访杨文树那天,他正好没活儿在家休息。
“你现在还在干什么活儿?”
“跟以前一样,没事的时候搞装修啊。”
这让我有点吃惊,眼前的杨文树,已是这家农家乐的老板,生活无忧,但他却并没有安于现状,保持了勤劳朴实的本色。
本本分分的勤劳,几乎是每位石壕人身上的特质。
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本就是长征精神的一个“基因”,如今,这种精神早已融入石壕人的血液中。也许,这才是他们脱贫致富、奔上小康生活的根本动力。
沿着黑镜塘的细长小路,走过滴水桥,穿过峡谷,就来到了远近闻名的红军桥。
两河口河水从脚下“潺潺”流过,在穿过红军桥的那一刹那,彷佛也穿越了80年的时光。
作为锁钥川黔的要道,红军桥曾是当地群众出入石壕的唯一通道。
1935年1月21日下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沿着同样的路线,经过这座桥进入石壕场。
81年的时间辗转而过。
如今,红军桥依旧横亘于石壕场口,而它所连接的世界,却已截然不同。
记忆·那一抹永不褪色的红
每到桂花飘香的季节,石壕镇梨园村村民李克春的心里,就会升腾起一种别样的情愫。
那感觉很温暖,也很炽热,就像五星红旗的底色。
81年前,李克春家老屋背后是一片密林,其间有一个很隐蔽的岩洞。
在这个岩洞里,李克春的爷爷李树清曾掩护过四名红军伤员。
1935年1月21日,红一军团在石壕留宿一晚,其间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还将地主的粮食分给穷苦农民。
当天傍晚,一支红军卫生队来到李树清家。
“老乡,能借你的石头坝睡一晚么?”面对红军的请求,22岁的李树清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大部队离开时,由于担架不够,将四名伤员留下,委托李树清帮忙照顾。
“红军是好人,伤员走不动,不能不管啊,我们这儿僻静,可以把红军藏到山后的岩洞里。”李树清应下了这桩请托。
为躲避国民党军队的搜查,李树清把四名红军伤员背到岩洞。
從此,这个本就承担了沉重地租的贫穷家庭,还要分出宝贵的口粮来照顾伤员。
对此,李家人无怨无悔。
每天,李树清都会把食物放进背篼,盖上草,佯装成去割草的样子,悄悄钻进密林。
其中两名伤员逐渐好转,伤愈后还替李家干活;另两名由于伤势太重,不幸去世。
就在李树清一家冒死照顾四名红军伤员时,20公里外的龙门村(今长征村)村民杨贵华也胆战心惊。
1935年1月21日,红军一名司务长和两名战士在归还老百姓物品时,被国民党盐防军伏击打伤。第二天,司务长被敌人残忍杀害。
司务长被杀的地点,离杨贵华家不远。
等到盐防军离开后,老实巴交的杨贵华悄悄将烈士遗体就地掩埋。
抗争·靠双手改变的命运
其后80余年,李树清家背后的密林逐渐变成了田地。
2016年9月5日下午,李克春手持镰刀,准备再去看看那个岩洞。
山路陡峭湿滑。李克春手挥镰刀,蹒跚前行。
“当年我爷爷也是这样送饭的。”李克春说。
李树清去世后,家族成员陆续从老屋搬出,在离老屋不远的地方修了新房。
只有李克春和妻儿留守老屋。
后来,黄坩塘煤矿招工,李克春报了名,下了矿。
李克春在井下卖力干活,一干就是十几年。
在这十几年里,李克春将原本土木结构的茅草屋升级为砖房。红军当年借宿的石头坝,也被修成平整的水泥地。
杨贵华的孙子杨文树比李克春年长10岁。在他的记忆里,喜欢抽旱烟的爷爷话很少,却时常向他讲起那位红军司务长的故事。
爷爷去世时,杨文树刚好20岁。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他成了木工学徒。
1995年,杨文树在干活时从高处坠落,伤了脊椎,休养了一年还是不能干重活。
伤痛并未让杨文树气馁。1997年,他来到重庆主城一家摩配厂打工,因为踏实肯干,很快被提拔为管理人员。
2009年,杨文树回乡修了一栋三层楼的新房。
绽放·锲而不舍的梦想
乘车从石壕镇街出发,沿着公路,一会儿便进入梨园村。
公路两旁,是外墙风貌统一的民居,黄灿灿的稻田。
风一过,稻浪密密一卷,一派丰收的景象。
以前,作为产煤区的梨园村存在不少采空区,造成土地缺水,庄稼长势差。
为改善生态环境,当地党委、政府探索出一条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用杨梅、桃子、脆红李等致富项目填满了撂荒地。
李克春就是受益者之一。
几年前,李克春趁全市出台扶持微型企业政策的机会,离开煤矿,申办了一个山羊养殖场。
“村里有43家微型企业,像这样的养殖场有六七家。”李克春说,前不久,他家刚卖出50只山羊,现在栏里还有90只山羊。
与梨园村不同,杨文树生活的长征村山高路远,是石壕镇最偏远闭塞的地方。
2009年,长征村引进了枫丹实业有限公司,打造红色休闲旅游基地。
很快,进村的公路修通了。
这让杨文树的妻子陈明芝看到了商机。
“这么多工人搞工程,吃饭的地方都没有,不如在家里开个豆花馆吧。”陈明芝说。
杨文树立即同意了。
杨文树的家就在路旁的樱花林中,每年樱花盛开时,都有许多游客来到这里。他们把车停在路边,在杨文树家点好菜,然后顺着樱花树,去参观烈士纪念碑。
看着成片成片的樱花,杨文树心里欢喜,于是将自家小饭馆取名为“樱花山庄”。
因为生意很好,杨文树辞掉了主城的工作,回家帮妻子。
传承·小我与大义
就在“樱花山庄”的生意蒸蒸日上之际,当地党委、政府为统一规划景区风貌,动员景区内的村民外迁。
“新房才住了三年,而且饭馆的生意特别好。”一开始,杨文树不愿搬。
2012年春天,又是一年樱花开时,镇政府干部登门了。
“村里要发展,希望你们以大局为重,理解和配合景区建设。”干部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听着干部们的话,杨文树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父亲。
“父亲是名老党员,一辈子都为村子的发展操劳——当年修路,有人不愿搬家,还是他亲自上门做工作,才最终说服了人家。”想到这,杨文树作出了决定——把“樱花山庄”从游客稠密的山上,搬到山腰的公路边。
如今,每当旅游旺季,杨文树看着越来越热闹的村子,心里就会升腾起踏实的喜悦。
有人说,在石壕,始终有一股精神力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人。
对这样的说法,石壕镇文化中心主任赵福乾深表认同。
1981年,石壕红军烈士墓建成,红军司务长的遗骸从长征村迁葬于此。
赵福乾的父亲赵志怀是名老党员。此前,老人一直守护着红军司务长的纪念碑。
司务长遗骸迁出后,老人把原本栽植于墓碑旁的树木一棵棵挖出来,连根带土放进背篼,然后跋涉2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移栽到烈士陵园中。
由于路途遥远,赵志怀每天只能来回背一次。半个月后,他才将所有的树木移栽完。
1998年,赵志怀去世,但他移栽至烈士陵园的树木,至今仍然茂盛地生长着。
【后记】
长征村今天的发展势头,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整体布局,但更离不开当地百姓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劳。
杨文树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采访杨文树那天,他正好没活儿在家休息。
“你现在还在干什么活儿?”
“跟以前一样,没事的时候搞装修啊。”
这让我有点吃惊,眼前的杨文树,已是这家农家乐的老板,生活无忧,但他却并没有安于现状,保持了勤劳朴实的本色。
本本分分的勤劳,几乎是每位石壕人身上的特质。
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本就是长征精神的一个“基因”,如今,这种精神早已融入石壕人的血液中。也许,这才是他们脱贫致富、奔上小康生活的根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