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是语言的核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乌申斯基说:谁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要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离开思维单纯地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同样语文教学脱离发展学生语言去单纯地搞思维训练也是不可取的(这个语言,是指语法规范、用词准确、表达生动的语言,而非生活中的一般的谈话语言)。那么,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在于思维的强化训练,还是在于对语言的独特运用,两者孰轻孰重,如何摆正它们之间的位置呢?
一、走出一味强化思维训练
片面认识当前创新教育搞得如火如荼,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强化思维训练。
案例:《跳水》中当船长的孩子为了追赶抢去他帽子的猴子而爬上桅杆顶端,情势十分危急时,除了船长用开枪的办法命令他跳水外,还可以有哪些方法救孩子下来?《跳水》“向海里跳,不然我开枪啦!一、二、三……”假如孩子不往海里跳,船长会开枪吗?《乌鸦喝水》学完了,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喝到水?谁能想到比乌鸦更好的喝水方法?在这种围绕故事情节、局限于课文内容漫无边际的“讨论”“发散”中,教师有时为追求见解的新颖,方法的独特,往往在学生作交流时只注重学生思维结果的新颖、独特而不注重具体生动的描述过程,不注重及时对学生遣词造句准确传神的点拨、引导,虽然得出了多种“救法”、多种“喝法”,强化了思维训练,但是这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又有多大益处呢?可见,只注重思维的内容而不注重语言的表达,不注重积累内化课文语言,变创造性思维为创造性的表达是不行的。这种游离于语言文字之外的做法是肤浅的。为演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挖空心思,多元解读日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重点应在哪。
案例:有位教师教学《林海》(人教版十一册)中这样一段:“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画出这么多绿颜色来呢?”为了演示其课堂活跃,创新民主,学生思维的深刻达到对这一内容的多元解读,让学生体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绿颜色,教师预先设计出如下答案:树的品种不同;树的茂密不一;光线的原因;)看的位置远近不同;新绿和老绿的不同;颜色不同……然后用小猫钓鱼法,想法把一个个答案钓出来。
这种把教师的理解认识强加给学生,要求一步到位是新一代灌输式教学,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内容的理解取决于他已有的经验积累和人生体验,如果将来学生有机会去茂密的森林或看到相关图片资料,相信他会有所顿悟,而无需花长时间在此交流讨论。学生只要透过这“绿”感悟到大兴安岭树多就行了,而应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领悟怎样表现“绿”的多种语言形式上,练习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现事物的“绿”。诚然,质疑问难,发散讨论,多元解读,启发想象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但如果脱离了语言文字,脱离了语文学科本身所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局限于围绕故事情节、某个课文内容去搞些花架子,来强化思维训练,把语文课上成思维训练课,上成自然课、社会课,为创新而创新是不可取的。
二、达成创造性语言训练和创造性思维训练统一的共识
语文学科不是一门知识性学科,而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习工具性学科就必须按照工具性学科的特点,注重实践,强调运用。“知识”是懂不懂的问题,“工具”是会不会的问题。前几年各大报刊连篇累牍质疑语文教学,不少学生读到小学毕业运用语言的水平实在堪忧。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作文,用来用去都是儿时常用的一些最简单的词语,一些大白话式的干巴巴的句子。一些书面色彩浓些的词语和丰富多彩的句式,学生能够自觉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运用的少之又少。问题出在平时的课堂交流中、口语交际中、书面习作中,缺少强调对语言表达的独特运用,缺少教师有意识的点拨、引导。
可见,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不仅仅在于学生知道了多少种问题的答案,不仅仅在于对一个问题理解得多么深刻,更在于对语言的独特感悟、独特运用,即创造性语言训练。即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表达自己的联想想象。
因此,我们应达成创造性语言训练和创造性思维训练统一的共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能脱离创造性语言训练,在质疑问难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更多的问题指向对关键性的词句的品味;在发散讨论、多元解读作交流时要有意识地点拨学生注意用词的准确贴切、描述的生动形象;在启发想象联想时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变创造性思维为创造性表达。同样要在创造性语言训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培育学生的悟性、灵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流畅性、变通性,真正体现通过训练语言来训练思维。
三、总结
创造性语言训练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统一,这才是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最高境界。长此以往你就会听到“圆珠笔在纸上快乐地蹭痒”、“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冰雪融化了,小溪变得更加开朗了”等儿童天真烂漫的声音,看到具有儿童个性化的语言,读到充满灵气、见解独到、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妙语连珠的美文,享受到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快乐。总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应当是打好基础前提下的创新,是在语言训练过程中的创新,是有助于提高读写能力的创新。其特点是凭借课文,紧扣语言,展开想象,激活思维,推动联想,在感悟语言,运用语言中创新。
一、走出一味强化思维训练
片面认识当前创新教育搞得如火如荼,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强化思维训练。
案例:《跳水》中当船长的孩子为了追赶抢去他帽子的猴子而爬上桅杆顶端,情势十分危急时,除了船长用开枪的办法命令他跳水外,还可以有哪些方法救孩子下来?《跳水》“向海里跳,不然我开枪啦!一、二、三……”假如孩子不往海里跳,船长会开枪吗?《乌鸦喝水》学完了,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喝到水?谁能想到比乌鸦更好的喝水方法?在这种围绕故事情节、局限于课文内容漫无边际的“讨论”“发散”中,教师有时为追求见解的新颖,方法的独特,往往在学生作交流时只注重学生思维结果的新颖、独特而不注重具体生动的描述过程,不注重及时对学生遣词造句准确传神的点拨、引导,虽然得出了多种“救法”、多种“喝法”,强化了思维训练,但是这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又有多大益处呢?可见,只注重思维的内容而不注重语言的表达,不注重积累内化课文语言,变创造性思维为创造性的表达是不行的。这种游离于语言文字之外的做法是肤浅的。为演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挖空心思,多元解读日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重点应在哪。
案例:有位教师教学《林海》(人教版十一册)中这样一段:“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画出这么多绿颜色来呢?”为了演示其课堂活跃,创新民主,学生思维的深刻达到对这一内容的多元解读,让学生体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绿颜色,教师预先设计出如下答案:树的品种不同;树的茂密不一;光线的原因;)看的位置远近不同;新绿和老绿的不同;颜色不同……然后用小猫钓鱼法,想法把一个个答案钓出来。
这种把教师的理解认识强加给学生,要求一步到位是新一代灌输式教学,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内容的理解取决于他已有的经验积累和人生体验,如果将来学生有机会去茂密的森林或看到相关图片资料,相信他会有所顿悟,而无需花长时间在此交流讨论。学生只要透过这“绿”感悟到大兴安岭树多就行了,而应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领悟怎样表现“绿”的多种语言形式上,练习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现事物的“绿”。诚然,质疑问难,发散讨论,多元解读,启发想象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但如果脱离了语言文字,脱离了语文学科本身所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局限于围绕故事情节、某个课文内容去搞些花架子,来强化思维训练,把语文课上成思维训练课,上成自然课、社会课,为创新而创新是不可取的。
二、达成创造性语言训练和创造性思维训练统一的共识
语文学科不是一门知识性学科,而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习工具性学科就必须按照工具性学科的特点,注重实践,强调运用。“知识”是懂不懂的问题,“工具”是会不会的问题。前几年各大报刊连篇累牍质疑语文教学,不少学生读到小学毕业运用语言的水平实在堪忧。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作文,用来用去都是儿时常用的一些最简单的词语,一些大白话式的干巴巴的句子。一些书面色彩浓些的词语和丰富多彩的句式,学生能够自觉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运用的少之又少。问题出在平时的课堂交流中、口语交际中、书面习作中,缺少强调对语言表达的独特运用,缺少教师有意识的点拨、引导。
可见,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不仅仅在于学生知道了多少种问题的答案,不仅仅在于对一个问题理解得多么深刻,更在于对语言的独特感悟、独特运用,即创造性语言训练。即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表达自己的联想想象。
因此,我们应达成创造性语言训练和创造性思维训练统一的共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能脱离创造性语言训练,在质疑问难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更多的问题指向对关键性的词句的品味;在发散讨论、多元解读作交流时要有意识地点拨学生注意用词的准确贴切、描述的生动形象;在启发想象联想时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变创造性思维为创造性表达。同样要在创造性语言训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培育学生的悟性、灵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流畅性、变通性,真正体现通过训练语言来训练思维。
三、总结
创造性语言训练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统一,这才是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最高境界。长此以往你就会听到“圆珠笔在纸上快乐地蹭痒”、“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冰雪融化了,小溪变得更加开朗了”等儿童天真烂漫的声音,看到具有儿童个性化的语言,读到充满灵气、见解独到、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妙语连珠的美文,享受到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快乐。总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应当是打好基础前提下的创新,是在语言训练过程中的创新,是有助于提高读写能力的创新。其特点是凭借课文,紧扣语言,展开想象,激活思维,推动联想,在感悟语言,运用语言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