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D,L-乳酸的直接熔融法合成与表征

来源 :合成纤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市售D,L-乳酸为原料,通过直接熔融缩聚法合成了聚D,L-乳酸(PDLLA)。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温度、时间对PDLLA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在氯化亚锡用量对乳酸单体质量比为0.6%、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0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的PDLLA。利用特性黏度、凝胶渗透色谱(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PDLLA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
其他文献
对新疆数字强震台网记录的2010年06月10日乌恰MS5.1地震10组三分量加速度记录进行处理和初步分析。在分析前对原始加速度记录进行整理,转换数据格式,进行零线校正,计算校正加速度、速度、位移时程谱、傅立叶振幅谱、加速度反应谱。在对本次地震的强震动特性进行分析后发现,较大的加速度峰值沿发震断层分布,集中在靠近断层的狭长区域,并且靠近断层加速度记录的卓越频率相对比较大。最后绘制了PGA分布图。
由统计单元(29°~34.5°N,110~123°E)中强震活动性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中强震的发生呈现出300年大周期的特征,而安徽未来10年处于中强震的300年周期中的弱活动周期内。结合安徽省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分析,认为安徽省未来中强震活动场所以32°N以南为主,并且重点应关注六安—霍山地区。其次,安徽西北阜阳一带新构造活动特征及历史地震活动特征显示该区存在构造地震空区,未来有发生中强震的地震地质
研究了两种聚酯工程纤维改性道路沥青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聚酯纤维增加了沥青的软化点和针入度指数,但降低了沥青的针入度与延度;当添加量为4%~5%时,改性沥青形成了
2011年,投资化纤短纤维成了许多纺丝厂家的头号议程。这归功于2009年至2019年市场将以年均4%的预计速率增长,使得PET短纤到2019年可达1900万t。三大新兴地区——中国、印度和东
用湿法纺丝机制备了卡拉胶纤维,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纤维的表面形态,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纤维的组成,并且测试了纤维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卡拉胶纤维具有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