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西14个地级市之间在教育支出、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基础公共服务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应通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化制度,加快各级政府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程度。
【关键词】城镇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引言
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程度社会共识基础上满足居民基本需求,据一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与总体水平,不论公民的种族、地位和收入,都应普遍享有基本的、公平的服务,此服务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市场供应短缺等特点。[1] 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三个主要内容:第一、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即生存的基本需要,这需要政府及社会为公民提供基本就业、生活、养老保障;第二、满足基本尊严和基本能力的需要,这需要政府及社会为公民提供基本教育、文化服务;第三、满足基本健康需要,这需要政府及社会为公民提供基本健康保障,如医疗、环境等。[2] 政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2014-2020年》中提出了广西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紧紧围绕以人为核心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着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进步和公平主义,让全体居民共享新型城镇化成果。[3] 从2004年城镇化率突破30%以后,广西城镇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年均提高约1.5个百分点,到2015年 ,广西城镇化率为47.1%,年末常住人口479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57万,乡村人口2539万人,城镇化率比2014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让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城镇居民与农民平等享有教育、医疗、就业及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本文旨在通过对广西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现状分析,探讨广西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做好14个地级市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及降低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各地级市基本公共服务情况
(一)公共财政用于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金额较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深化,广西公共财政用于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从2013年16568530元增加到2015年的20594876元,但是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却没有增加,还略有下降。且2015年广西公共财政在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仅占全国总支出的2.91%,广东省在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是广西的3.16倍,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广西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排位较后,导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从而加剧城乡公共服务平等化的差距。
(二)地级市间财政教育经费支出不均,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差距大
从表2可以看出,广西14个地级市之间公共财政在教育的支出上存在较大的差距,2015年人均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是柳州,达1755元,最低的是贵港市,仅有928元。地区间教育支出经费的差距,导致地区间居民享受的教育服务的不均等化。除此之外,政府支出的财政教育经费一直向城市倾斜,城市的基础教育无论在师资、图书室、微机室、体育馆等各方面都比农村突出很多,城市的教育条件好、教育发展快,农村则相反。从表3可以看出,2013年广西城乡每千学生拥有的初中、小学专业教师的学历存在巨大差距,城市拥有更多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每千学生拥有的教师数初中基本持平,但是小学的师生比值为1.39,说明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特别是小学教育资源的投入明显不足。
(三)地级市间人均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不均
广西14个地级市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人均支出的差距较大,从表4可以看出,2015年人均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最高的是防城港,达人均1341元,最低的贵港市,仅有297元,除了因为政府原因导致的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差距外,农民工由于每天工作时间较长、每月休息天数少、没有足够的资金、意识不够等原因很少参加技能培训,政府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资金投入不足、信息渠道不透明等原因,农民工很少有机会能进入到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高福利的部门工作,也不能享受这些优势部门的社会保障待遇。
(四)地级市间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不均
2015年14个地级市中,人均财政医疗支出最多的是防城港,达889元,最低的城市是贵港491元,除了地级市之间人均的医疗财政支出的差距外,从城乡居民每千人享受的基本公共医疗服务资源的差距也比较明显,以2015年为例,城镇居民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城市为5.85,农民仅为3.16,城镇居民每千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为8.6,农民为3.6,城镇居民每千人拥有的执业医生为2.9,农民为1.2,城镇居民每千人拥有的注册护士为3.9,农民为1.4,说明无论是城市之间还是城乡之间,在基本公共医疗服务方面均存在加大差距。
三、广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建议
(一)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化制度
广西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础公共服务方面,一直延续着传统的城乡二元化制度及政策,即便是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快速的今天,户籍制度的改革依然缓慢,一般农民工想要获得城镇居民户口,要通过买房的方式才能实现,导致即使农民工到城市工作多年,依然很难进入到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优势资源单位工作,大部分集中在餐饮、建筑、零售批发等私营企业,难以享受到公有制企业的社会保障和高福利。现行的医疗卫生保障尽管与以前有很多的提高,农民现在也可以购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是即便如此,农民与城镇居民在医疗服务的标准、内容、范围差别明显,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政府应不断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步伐,破除传统公共服务的二元化制度及观念,让农民同城镇居民享受同样的基本医疗、社会保障。
(二)以实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加快各级政府公共财政制度改革
根据本级政府财政支出的实际情况,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探索调整各项财政支出比例及金额,有计划有目标有选择性的对一些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倾斜,以调整本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以及本地区居民与其他地区居民在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通过增加基础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中小学校舍、图书室、微机室等教学硬件的支出金额,缩小城乡中小学在教育服务的差距。逐步实行等级最低保障制度,特别是对于农村居民而言,一些长期居住在城镇的农民低保人员,依然是按照其户口所在的村的标准享受低保,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也没有体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三)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改变传统的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缓解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对公共服务的供给进行市场化的探索,引入社会公众、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加入到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中来,通过特许经营、合约出租、招标采购、政府参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开发、建设、运营、维护基础公共服务项目,从而减少地级市间、城乡间的公共服务供给差距,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参考文献:
[1] 曾红颖.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体系及转移支付效果评价[J].经济研究,2012(6):20-32.
[2] 李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研究[J].重庆与世界,2013(8):22-36.
[3]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5-12-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广西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服务建设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KY2015YB412,课题主持人:唐锋)的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城镇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引言
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程度社会共识基础上满足居民基本需求,据一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与总体水平,不论公民的种族、地位和收入,都应普遍享有基本的、公平的服务,此服务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市场供应短缺等特点。[1] 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三个主要内容:第一、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即生存的基本需要,这需要政府及社会为公民提供基本就业、生活、养老保障;第二、满足基本尊严和基本能力的需要,这需要政府及社会为公民提供基本教育、文化服务;第三、满足基本健康需要,这需要政府及社会为公民提供基本健康保障,如医疗、环境等。[2] 政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2014-2020年》中提出了广西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紧紧围绕以人为核心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着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进步和公平主义,让全体居民共享新型城镇化成果。[3] 从2004年城镇化率突破30%以后,广西城镇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年均提高约1.5个百分点,到2015年 ,广西城镇化率为47.1%,年末常住人口479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57万,乡村人口2539万人,城镇化率比2014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让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城镇居民与农民平等享有教育、医疗、就业及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本文旨在通过对广西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现状分析,探讨广西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做好14个地级市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及降低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各地级市基本公共服务情况
(一)公共财政用于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金额较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深化,广西公共财政用于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从2013年16568530元增加到2015年的20594876元,但是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却没有增加,还略有下降。且2015年广西公共财政在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仅占全国总支出的2.91%,广东省在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是广西的3.16倍,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广西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排位较后,导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从而加剧城乡公共服务平等化的差距。
(二)地级市间财政教育经费支出不均,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差距大
从表2可以看出,广西14个地级市之间公共财政在教育的支出上存在较大的差距,2015年人均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是柳州,达1755元,最低的是贵港市,仅有928元。地区间教育支出经费的差距,导致地区间居民享受的教育服务的不均等化。除此之外,政府支出的财政教育经费一直向城市倾斜,城市的基础教育无论在师资、图书室、微机室、体育馆等各方面都比农村突出很多,城市的教育条件好、教育发展快,农村则相反。从表3可以看出,2013年广西城乡每千学生拥有的初中、小学专业教师的学历存在巨大差距,城市拥有更多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每千学生拥有的教师数初中基本持平,但是小学的师生比值为1.39,说明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特别是小学教育资源的投入明显不足。
(三)地级市间人均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不均
广西14个地级市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人均支出的差距较大,从表4可以看出,2015年人均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最高的是防城港,达人均1341元,最低的贵港市,仅有297元,除了因为政府原因导致的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差距外,农民工由于每天工作时间较长、每月休息天数少、没有足够的资金、意识不够等原因很少参加技能培训,政府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资金投入不足、信息渠道不透明等原因,农民工很少有机会能进入到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高福利的部门工作,也不能享受这些优势部门的社会保障待遇。
(四)地级市间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不均
2015年14个地级市中,人均财政医疗支出最多的是防城港,达889元,最低的城市是贵港491元,除了地级市之间人均的医疗财政支出的差距外,从城乡居民每千人享受的基本公共医疗服务资源的差距也比较明显,以2015年为例,城镇居民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城市为5.85,农民仅为3.16,城镇居民每千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为8.6,农民为3.6,城镇居民每千人拥有的执业医生为2.9,农民为1.2,城镇居民每千人拥有的注册护士为3.9,农民为1.4,说明无论是城市之间还是城乡之间,在基本公共医疗服务方面均存在加大差距。
三、广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建议
(一)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化制度
广西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础公共服务方面,一直延续着传统的城乡二元化制度及政策,即便是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快速的今天,户籍制度的改革依然缓慢,一般农民工想要获得城镇居民户口,要通过买房的方式才能实现,导致即使农民工到城市工作多年,依然很难进入到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优势资源单位工作,大部分集中在餐饮、建筑、零售批发等私营企业,难以享受到公有制企业的社会保障和高福利。现行的医疗卫生保障尽管与以前有很多的提高,农民现在也可以购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是即便如此,农民与城镇居民在医疗服务的标准、内容、范围差别明显,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政府应不断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步伐,破除传统公共服务的二元化制度及观念,让农民同城镇居民享受同样的基本医疗、社会保障。
(二)以实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加快各级政府公共财政制度改革
根据本级政府财政支出的实际情况,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探索调整各项财政支出比例及金额,有计划有目标有选择性的对一些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倾斜,以调整本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以及本地区居民与其他地区居民在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通过增加基础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中小学校舍、图书室、微机室等教学硬件的支出金额,缩小城乡中小学在教育服务的差距。逐步实行等级最低保障制度,特别是对于农村居民而言,一些长期居住在城镇的农民低保人员,依然是按照其户口所在的村的标准享受低保,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也没有体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三)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改变传统的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缓解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对公共服务的供给进行市场化的探索,引入社会公众、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加入到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中来,通过特许经营、合约出租、招标采购、政府参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开发、建设、运营、维护基础公共服务项目,从而减少地级市间、城乡间的公共服务供给差距,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参考文献:
[1] 曾红颖.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体系及转移支付效果评价[J].经济研究,2012(6):20-32.
[2] 李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研究[J].重庆与世界,2013(8):22-36.
[3]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5-12-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广西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服务建设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KY2015YB412,课题主持人:唐锋)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