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五”时期是秭归县工业加快发展,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机遇期,也是秭归工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展望“十二五”,秭归工业的发展将奋力抢抓国家产业政策机遇、区域发展的导向机遇、“两圈一带”的战略机遇、三峡工程后续发展的机遇。在机遇叠加的黄金时期,秭归将以发展为首要任务,以解放思想为强大动力,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坚持突破性、跨越式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的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更加注重增强经济的发展活力,围绕建立四大基地、打造八个园区、提升七大产业、探索四条新路的战略构想,奋力实现秭归工业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一、建立四大基地
“十二五”时期,秭归将紧紧围绕一个战略,即“1530”目标战略,努力建成一个百亿光电、一个50亿元的食品加工两大支柱产业和四大特色基地(全国的LED制造基地、三峡库区名优产品加工基地、全省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全市中小企业创业园示范基地)。到“十二五”期未,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51亿元,年均递增25%;工业税收7亿元,年均递增35%;外贸出口达到1亿美元以上,年均递增65%;工业废气处理率、废水处理率、废渣处理处置率分别达到95%以上,单位能耗降低16%。
二、打造“八个园区”
科学规划发展布局,以“八园” 为重点,推进项目建设。以县城为龙头,建成八大工业园区,形成规模与集群优势。以茅坪经济开发区为着力点,建设生态工业园、光电产业园、服饰产业园、西楚农产品加工园、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台商工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生态养殖加工产业园、新型建材产业园。
三、提升七大产业
做大光电、食品、服饰三大支柱产业,做优新型建材、纸品包装传统产业,做强电力能源和冶金化工产业。打造一个产值过百亿的光电产业集群。以匡通公司为龙头,建成年产值过百亿的光电产业集群,建成全国最大的LED生产基地,到2015年产值过100亿元,解决1万人就业,实现税收2亿元,培育1家企业上市。培育一个年产值过50亿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帝元罐头食品公司、屈姑食品公司、康辉食品公司为龙头,建设年产值过50亿元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建成全省最大的食品出口加工基地,到2015年产值达50亿元,安置就业人员5000人,实现税收1亿元,培育1家上市企业。培育5个过10亿元产业。培育以吉盛、隆盛公司为龙头,年产值过10亿元的纺织服装产业;以华新水泥公司、鹏程焊接公司为龙头,年产值过10亿元的新型建材产业;以香溪化工公司、巨能铁矿公司为龙头,年产值过10亿元的冶金化工产业;以泽丰、恒丰纸业为龙头,年产值过10亿元的纸品包装产业;以电力公司为龙头,年产值过10亿元的新型能源产业。
四、探索四条新路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探索发展思路的新路子。坚持“工业立县、工业强县、工业富县”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按照支柱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现代化、新兴产业高新化、工业布局园区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培育主导产业,优化改造传统产业,强力启动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强势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确立这样的工作理念,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工业化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强化工业化思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清除思想障碍,树立全新的社会化理念、以理念的创新推进工业强县进程。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探索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路子。坚持走传统产业新型化的路子。加大传统建材产业技改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绿色环保装饰装修材料;充分发挥轻工服饰产业的比较优势,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扩大产品出口,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改造传统造纸技术,实行清洁生产,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生态造纸、再生纸等生产模式。坚持走新型产业规模化的路子。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积极培育具有秭归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抓住产品研发和品牌营销两大重点,加快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坚持走优势产业集群化的路子。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能量集合”的思路,紧紧围绕主导产业的上、下游产品结构,通过培育发展、招商引资等方法,形成产业链条,促进企业间的配套,产业间的联合,强化分工协作,加大产业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产业集群。坚持走循环产业持续化的路子。以冶炼、建材、化工和电力等产业作为循环经济的重点,加快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改末端治理为生产全过程控制,实现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过程的转变。
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探索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推进信息化与知识创新体系的融合。加强对关键项目技术的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信息化复合人才,培养开发和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强且具备专业工业生产的知识复合型人才,为“两化”融合提供人才基础和保障。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全面融合。大力推进生产、消费、服务、管理方式的转变,提高信息流与物质流、资金流的整合,以保证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全面融合。推进技术和管理的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调整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太阳能热水器、LED照明、光电耦合器等产品,使之尽快形成产业集群,为全县工业蓄积实力和后劲;推进企业管理的创新,不断创新企业产品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方式方法,向管理要效益。
优化要素配套能力,探索保障机制的新路子。建立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协调推进机制。完善和落实工业强县的政策措施,定期分析和研究工业发展的领导体制;进一步落实县级领导联系工业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坚持和完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服务和支持工业发展的协调工作;指导企业把战略重点从扩张规模和追求跨越式发展转到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健康持续发展上来,及时调整战略规划目标和发展思路;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鼓励企业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和发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完善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机制。建立健全财政信用担保机制,帮助企业技改扩能、扩大生产,破解资金瓶颈制约;建立土地规划利用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工业用地的利用效益;建立健全能源供应长效机制,统筹协调水、电、气、运等供应保障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健全优化发展环境的服务机制。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思想,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做到对企业承诺的事项必须兑现,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建立行政审批的“绿色通道”,树立围墙内的事情政府不予干预,围墙外的事情企业不操心的理念,实行全程代理和一站式服务,树立“支持是工作、帮扶是责任、管理是服务”的服务理念。
(作者系秭归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
一、建立四大基地
“十二五”时期,秭归将紧紧围绕一个战略,即“1530”目标战略,努力建成一个百亿光电、一个50亿元的食品加工两大支柱产业和四大特色基地(全国的LED制造基地、三峡库区名优产品加工基地、全省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全市中小企业创业园示范基地)。到“十二五”期未,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51亿元,年均递增25%;工业税收7亿元,年均递增35%;外贸出口达到1亿美元以上,年均递增65%;工业废气处理率、废水处理率、废渣处理处置率分别达到95%以上,单位能耗降低16%。
二、打造“八个园区”
科学规划发展布局,以“八园” 为重点,推进项目建设。以县城为龙头,建成八大工业园区,形成规模与集群优势。以茅坪经济开发区为着力点,建设生态工业园、光电产业园、服饰产业园、西楚农产品加工园、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台商工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生态养殖加工产业园、新型建材产业园。
三、提升七大产业
做大光电、食品、服饰三大支柱产业,做优新型建材、纸品包装传统产业,做强电力能源和冶金化工产业。打造一个产值过百亿的光电产业集群。以匡通公司为龙头,建成年产值过百亿的光电产业集群,建成全国最大的LED生产基地,到2015年产值过100亿元,解决1万人就业,实现税收2亿元,培育1家企业上市。培育一个年产值过50亿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帝元罐头食品公司、屈姑食品公司、康辉食品公司为龙头,建设年产值过50亿元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建成全省最大的食品出口加工基地,到2015年产值达50亿元,安置就业人员5000人,实现税收1亿元,培育1家上市企业。培育5个过10亿元产业。培育以吉盛、隆盛公司为龙头,年产值过10亿元的纺织服装产业;以华新水泥公司、鹏程焊接公司为龙头,年产值过10亿元的新型建材产业;以香溪化工公司、巨能铁矿公司为龙头,年产值过10亿元的冶金化工产业;以泽丰、恒丰纸业为龙头,年产值过10亿元的纸品包装产业;以电力公司为龙头,年产值过10亿元的新型能源产业。
四、探索四条新路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探索发展思路的新路子。坚持“工业立县、工业强县、工业富县”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按照支柱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现代化、新兴产业高新化、工业布局园区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培育主导产业,优化改造传统产业,强力启动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强势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确立这样的工作理念,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工业化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强化工业化思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清除思想障碍,树立全新的社会化理念、以理念的创新推进工业强县进程。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探索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路子。坚持走传统产业新型化的路子。加大传统建材产业技改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绿色环保装饰装修材料;充分发挥轻工服饰产业的比较优势,不断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扩大产品出口,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改造传统造纸技术,实行清洁生产,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生态造纸、再生纸等生产模式。坚持走新型产业规模化的路子。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积极培育具有秭归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抓住产品研发和品牌营销两大重点,加快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坚持走优势产业集群化的路子。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能量集合”的思路,紧紧围绕主导产业的上、下游产品结构,通过培育发展、招商引资等方法,形成产业链条,促进企业间的配套,产业间的联合,强化分工协作,加大产业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产业集群。坚持走循环产业持续化的路子。以冶炼、建材、化工和电力等产业作为循环经济的重点,加快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改末端治理为生产全过程控制,实现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过程的转变。
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探索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推进信息化与知识创新体系的融合。加强对关键项目技术的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信息化复合人才,培养开发和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强且具备专业工业生产的知识复合型人才,为“两化”融合提供人才基础和保障。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全面融合。大力推进生产、消费、服务、管理方式的转变,提高信息流与物质流、资金流的整合,以保证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全面融合。推进技术和管理的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调整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太阳能热水器、LED照明、光电耦合器等产品,使之尽快形成产业集群,为全县工业蓄积实力和后劲;推进企业管理的创新,不断创新企业产品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方式方法,向管理要效益。
优化要素配套能力,探索保障机制的新路子。建立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协调推进机制。完善和落实工业强县的政策措施,定期分析和研究工业发展的领导体制;进一步落实县级领导联系工业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坚持和完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服务和支持工业发展的协调工作;指导企业把战略重点从扩张规模和追求跨越式发展转到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健康持续发展上来,及时调整战略规划目标和发展思路;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鼓励企业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和发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完善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机制。建立健全财政信用担保机制,帮助企业技改扩能、扩大生产,破解资金瓶颈制约;建立土地规划利用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工业用地的利用效益;建立健全能源供应长效机制,统筹协调水、电、气、运等供应保障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健全优化发展环境的服务机制。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思想,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做到对企业承诺的事项必须兑现,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建立行政审批的“绿色通道”,树立围墙内的事情政府不予干预,围墙外的事情企业不操心的理念,实行全程代理和一站式服务,树立“支持是工作、帮扶是责任、管理是服务”的服务理念。
(作者系秭归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