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机电管理是现代煤矿建设安全高效矿井的重要手段,建立一整套与安全高效向匹配的管理措施,是加强设备管理和实现设备可靠运转的重要保证。本文从显德汪矿加强机电管理在矿井安全高效发展中的作用既保证措施展开充分论述,为煤炭行业建设安全高效矿井和降低机电能耗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机电管理;安全高效;煤矿节能
显德汪矿为典型的“三软”地质条件,各种自然灾害俱全,是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本部生产条件最复杂的矿井,分-50和-200两个开采水平,主采煤层共3层,其中1#煤、2#煤煤厚小于1.3米的储量分别占各煤层全部储量的72%和42%,9#煤层大断层较多,受奥灰水威胁,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断层较多,生产组织和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面对艰难和复杂的安全生产条件,为顺应当前煤矿快速发展的形势,实现增产上量、提升规模的目标,显德汪矿以“装备现代化、管理精细化”为方向,注重强化基础管理,挖掘设备效能,促进装备升级,全力以赴保安全、促发展,实现了煤炭生产大幅提高。
一、强化基础管理,提高机电保障支撑
机电管理围绕抓整治、降事故、保运转,不断提高机电管理和质量标准化水平,机电设备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有力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一)做好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强化对采煤机、综掘机等采掘设备管理工作,该矿在日历化检修的基础上,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编制日历化保养制度,进一步提高岗位人员的责任心,杜绝野蛮使用设备,尽最大可能的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事故发生,重点抓好“雨季三防”、“避峰填谷”、“机电维修评价”、“隐患闭环管理”、“停产检修”、 “采掘接续安装撤除与跟班盯岗”、“大型设备技术测定”等机电基础管理工作;同时,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机电专业人员和区队管理人员深入现场到各岗位与岗位司机面对面现场交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交接班制度,做好交接班记录并逐步执行,为机电“零事故”奠定了基础。
(二)专业培训提升素质。该矿设立了培训中心及机修厂两处培训机构,培训中心负责理论培训,机修厂负责现场实训,每年分批次对基层单位机电技术人员进行轮训。同时,在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同时,积极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在培训形式上打破了以往的单纯进行理论学习的方式,坚持现场操作、案例分析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每月都组织机电工、采掘司机等工种到机修厂进行现场操作技术培训,对表现突出的机电技术人员给予奖励,激发了广大职工学习机电技术的积极性,全矿现场检修水平、事故排查处理能力也逐步提高。
二、强化装备升级,提高机电保障效率
显德汪矿在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提升技术装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现了回采综采化、掘进综掘化,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100%,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极大保障了安全、促进了生产,在建设高产高效矿井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一)进行采煤机组设备升级。根据矿井煤层薄和赋存条件复杂的特点,在高产高效矿井建设迅猛推进的新形势下,原来使用的滑差控制薄煤MGN132/316型和中厚煤滑MG150/350型采煤机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在广泛考察调研的基础上,他们逐步升级改造为变频控制的MG160/376型和MG200/466型采煤机,并且今年薄煤采煤机又升级为MG2×160/710-AWD型,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适应能力明显提高,薄煤、中厚煤工作面单产能力分别提高了25%和48%。
(二)掘进装备实现了综掘化。建矿以来,该矿巷道掘进长期采用采用炮掘方式,效率低下致使采掘衔接失调,严重阻碍了产量提升。为扭转这种状况,自1986年开始,开始了掘进综掘化的探索历程,综掘机由EBZ-55型试用,经过EBZ100型推广,直至升级到现在的EBZ160型,经历了三代发展演变,在成功甩掉炮掘的基础上,机掘功率日益加大,掘进效率翻了三番,保证了近年每年12000余米进尺的完成。
三、强化技术创新,提高机电保障带动
显德汪矿依靠技术进步,通过装备防越级跳闸保护系统,成功应用无功动态补偿装置,实现一次采全高的工艺跨越等,充分挖掘装备潜力,优化系统配置,彰显了科技创新在机电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展示了其对安全高效的巨大引擎带动。
(一)引入公司首套防越级跳闸保护监控系统。该矿三路6KV高压供电原短路保护靠整定值大小防止越级跳闸,灵敏度低、可靠性差,经常会出现越级跳闸现象,严重影响安全生产。为此,显德汪矿启动并完成了高压供电防越级跳闸监测监控系统改造,该系统应用最新的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在各采区变电所高压配电开关内安装矿用智能保护器,实现模拟量、开入量的数字化,并通过矿用网络接入器向矿用智能保护器下发控制命令,可在地面对井下6kV配电开关进行远程分、合闸操作和定值整定等功能,成功解决了井下高压供电系统长期存在的“越级跳闸”问题,实现井下供电系统的“四遥”功能,不仅为井下采区变电所无人值班创造必要的条件,而且为避免矿井大面积停电保证矿井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应用国内最为先进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显德汪矿高压供电系统由于功率因数较低,不但增加了供电线路电能损耗、降低供电设备(变压器)有效利用率,额外增加了电费支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矿井供电系统的稳定型。为解决这一难题,在调研、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安装了当今无功补偿领域较为先进的SVG-3.7Mvar静止同步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两套,改造后实现了动态快速连续调节无功输出,任意时刻的功率因数接近1.0,且感性容性双向调节,减少了线路损耗、增加了输电能力,改善了电压质量,为矿每月节约电费支出50余万元。
四、强化机电管理取得的效果
通过开展以上工作,机电管理保障得到了严格加强,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得到了具体体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抓住机电就是煤”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全矿机电技术管理及岗位员工积极投身学练比、提升业务技术素质,造就了一批素质优良、技术过硬的机电职工队伍。
(二)机电设备的使用环境和内在质量得到改观,现场设备的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机电事故大幅减少,为实现安全高效生产发挥了保障作用。
(三)机电设备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加强,为矿井年产170万吨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连续三年建成“全国高产高效矿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基础保证。
机电管理永无止境,显德汪矿将以强势推进机电管理精细化为根本,对标先进,认真学习,借鉴经验,巩固提高,进一步提升机电管理工作水平,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为矿井持续健康、安全高效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旭.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6.
[2]程炜.无人化是煤炭信息化的主要目标[N].中国电子报,2008,(10).
[3]机电一体化实用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
[4]张念超.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浅析[J].学术探讨,2008.
作者简介
周志学,男,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显德汪矿综采一队,大学学历,机电专业.
【关键词】机电管理;安全高效;煤矿节能
显德汪矿为典型的“三软”地质条件,各种自然灾害俱全,是冀中能源股份公司本部生产条件最复杂的矿井,分-50和-200两个开采水平,主采煤层共3层,其中1#煤、2#煤煤厚小于1.3米的储量分别占各煤层全部储量的72%和42%,9#煤层大断层较多,受奥灰水威胁,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断层较多,生产组织和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面对艰难和复杂的安全生产条件,为顺应当前煤矿快速发展的形势,实现增产上量、提升规模的目标,显德汪矿以“装备现代化、管理精细化”为方向,注重强化基础管理,挖掘设备效能,促进装备升级,全力以赴保安全、促发展,实现了煤炭生产大幅提高。
一、强化基础管理,提高机电保障支撑
机电管理围绕抓整治、降事故、保运转,不断提高机电管理和质量标准化水平,机电设备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有力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一)做好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强化对采煤机、综掘机等采掘设备管理工作,该矿在日历化检修的基础上,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编制日历化保养制度,进一步提高岗位人员的责任心,杜绝野蛮使用设备,尽最大可能的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事故发生,重点抓好“雨季三防”、“避峰填谷”、“机电维修评价”、“隐患闭环管理”、“停产检修”、 “采掘接续安装撤除与跟班盯岗”、“大型设备技术测定”等机电基础管理工作;同时,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机电专业人员和区队管理人员深入现场到各岗位与岗位司机面对面现场交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交接班制度,做好交接班记录并逐步执行,为机电“零事故”奠定了基础。
(二)专业培训提升素质。该矿设立了培训中心及机修厂两处培训机构,培训中心负责理论培训,机修厂负责现场实训,每年分批次对基层单位机电技术人员进行轮训。同时,在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同时,积极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在培训形式上打破了以往的单纯进行理论学习的方式,坚持现场操作、案例分析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每月都组织机电工、采掘司机等工种到机修厂进行现场操作技术培训,对表现突出的机电技术人员给予奖励,激发了广大职工学习机电技术的积极性,全矿现场检修水平、事故排查处理能力也逐步提高。
二、强化装备升级,提高机电保障效率
显德汪矿在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提升技术装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现了回采综采化、掘进综掘化,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100%,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极大保障了安全、促进了生产,在建设高产高效矿井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一)进行采煤机组设备升级。根据矿井煤层薄和赋存条件复杂的特点,在高产高效矿井建设迅猛推进的新形势下,原来使用的滑差控制薄煤MGN132/316型和中厚煤滑MG150/350型采煤机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在广泛考察调研的基础上,他们逐步升级改造为变频控制的MG160/376型和MG200/466型采煤机,并且今年薄煤采煤机又升级为MG2×160/710-AWD型,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适应能力明显提高,薄煤、中厚煤工作面单产能力分别提高了25%和48%。
(二)掘进装备实现了综掘化。建矿以来,该矿巷道掘进长期采用采用炮掘方式,效率低下致使采掘衔接失调,严重阻碍了产量提升。为扭转这种状况,自1986年开始,开始了掘进综掘化的探索历程,综掘机由EBZ-55型试用,经过EBZ100型推广,直至升级到现在的EBZ160型,经历了三代发展演变,在成功甩掉炮掘的基础上,机掘功率日益加大,掘进效率翻了三番,保证了近年每年12000余米进尺的完成。
三、强化技术创新,提高机电保障带动
显德汪矿依靠技术进步,通过装备防越级跳闸保护系统,成功应用无功动态补偿装置,实现一次采全高的工艺跨越等,充分挖掘装备潜力,优化系统配置,彰显了科技创新在机电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展示了其对安全高效的巨大引擎带动。
(一)引入公司首套防越级跳闸保护监控系统。该矿三路6KV高压供电原短路保护靠整定值大小防止越级跳闸,灵敏度低、可靠性差,经常会出现越级跳闸现象,严重影响安全生产。为此,显德汪矿启动并完成了高压供电防越级跳闸监测监控系统改造,该系统应用最新的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在各采区变电所高压配电开关内安装矿用智能保护器,实现模拟量、开入量的数字化,并通过矿用网络接入器向矿用智能保护器下发控制命令,可在地面对井下6kV配电开关进行远程分、合闸操作和定值整定等功能,成功解决了井下高压供电系统长期存在的“越级跳闸”问题,实现井下供电系统的“四遥”功能,不仅为井下采区变电所无人值班创造必要的条件,而且为避免矿井大面积停电保证矿井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应用国内最为先进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显德汪矿高压供电系统由于功率因数较低,不但增加了供电线路电能损耗、降低供电设备(变压器)有效利用率,额外增加了电费支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矿井供电系统的稳定型。为解决这一难题,在调研、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安装了当今无功补偿领域较为先进的SVG-3.7Mvar静止同步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两套,改造后实现了动态快速连续调节无功输出,任意时刻的功率因数接近1.0,且感性容性双向调节,减少了线路损耗、增加了输电能力,改善了电压质量,为矿每月节约电费支出50余万元。
四、强化机电管理取得的效果
通过开展以上工作,机电管理保障得到了严格加强,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得到了具体体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抓住机电就是煤”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全矿机电技术管理及岗位员工积极投身学练比、提升业务技术素质,造就了一批素质优良、技术过硬的机电职工队伍。
(二)机电设备的使用环境和内在质量得到改观,现场设备的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机电事故大幅减少,为实现安全高效生产发挥了保障作用。
(三)机电设备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加强,为矿井年产170万吨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连续三年建成“全国高产高效矿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基础保证。
机电管理永无止境,显德汪矿将以强势推进机电管理精细化为根本,对标先进,认真学习,借鉴经验,巩固提高,进一步提升机电管理工作水平,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为矿井持续健康、安全高效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旭.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6.
[2]程炜.无人化是煤炭信息化的主要目标[N].中国电子报,2008,(10).
[3]机电一体化实用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
[4]张念超.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浅析[J].学术探讨,2008.
作者简介
周志学,男,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显德汪矿综采一队,大学学历,机电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