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注重情感体验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ongtao3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人文特质必然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感悟文本知识性之外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有益的启示。在具体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就是要以情感体验为抓手,推动学生亲近文本、欣赏文本,在情感体悟中提升人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情感体验
  正如白居易所说,“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流传古今的优秀作品,大多抒写真情,让读者在一次次阅读中欣赏和感动。语文教学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而人文性对于精神内涵、情感特质的解读要求更高,也是文本教学的要义。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从优秀文本的情感特质出发,引导学生在鲜活、深刻的情感体验中真正学深悟透,不仅仅欣赏到文本的语言艺术,更要感受到文本的情感魅力。本文就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情感体验。
  一、多一些疑问,由表及里察实情
  对情感的理解,可以说不同的人有不同层次的认知,千人千面,无法轻易让人感受到那种普遍性的共鸣。特别是如果仅仅概念性地传递一些“高大上”的情感,学生也许会认同,但并不感动,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并不能了解个中情感。比如笔者在一次教学中,讲到底层人的困苦,如果作为课堂问题来提问,大部分学生对此的情感是:这些人很可怜,我们要帮助他们,甚至说接到家里住。前者情感空泛,后者很是虚假,这些都是流于其表的情感认知,很少有学生说到尊重他们,维护他们的尊严,不是廉价的施舍可怜,而是实实在在地帮助。可想而知,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本身认识是错误的,那么对文本很难说真正亲近和欣赏。正如英国谚语所说,“一个人如果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开始,则会以肯定结束。”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疑问,一步一步地让学生从表层的疑问出发,慢慢深入到深层的内在情感,也许就能真正走进文本了。
  学贵有疑,情感体验也是如此。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教学中,当学生仔细阅读了全文之后,发现学生的表情很淡然,我想大部分学生可能心中都会想,文章不过是一些平常的风景和日常生活罢了。此刻如果讲解作者的激动、渴望,学生会理解,但情感体验并不深刻。所以,我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海伦·凯勒年幼患病,在无声无色的世界里生活这么多年,脑海里应该没有办法对现实世界产生出鲜活的画面吧,可是你看她文中的描述,似乎和正常人一样每天都在听着、看着,细节是那么真、那么形象,为什么呢?这样的质疑,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原来看似普通平常的描述,却可能是作者无数次通过别人的讲述、自己的手摸、长久脑海中的幻想形成的,那是一种怎样的孤寂中涌发的渴望呀!是一种怎样虚幻却又深刻的梦想啊!不少学生突然明白,原来我们简单的生活,对作者来说,也许才是可想不可及的至高心愿啊!因为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学生也就真正走进文本了。
  二、多一些假设,换个角度悟深情
  由于生活阅历的不同,不少学生对情感的体悟是相对浅显、直白的。简单来说,中学生对复杂情感的体验,更多时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作为优秀的文本,其传递的情感往往是独特的,带有作者个人的情绪、情趣在里面,如果不能理解其写作的背景、目的和特定内涵,那就很难准确把握文本特质。作为语文教师,若不能充分考虑到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而只是按照教学设计机械地授课,恐怕很难激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其实,在具体教学中,我们不必完全以常规角度进行,可以换一个方式,换一个角度,通过假设一些可能存在的情况,或许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本传递的特殊情感。
  巧用假设,等于给学生打开走进文本的另一扇门。比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教学中,学生对海伦·凯勒的情感虽能够理解,但对于其在仅有的三天光明中,所选择做的事情如此琐碎、普通会感到难以理解。对此,我提出这样的几个假设:如果作者一直是个健康正常的普通人,那么这三天的选择你能够理解吗?如果作者是一个正常人,因为事故突然在三天里看不见、听不见,但是三天后就恢复正常,你觉得这三天她会怎么度过呢?为什么?两个假设一正一反,揭示的内涵其实很简单,就是作者因为看不见、听不见,其最大的心愿就是做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正常人,而不是追求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如果仅仅是意外导致三天看不见、听不见,作者肯定是不在意的,可是作者这辈子都注定看不见、听不见了,这种渴求和正常人一样的平凡日子,却是她的最大梦想了,这就是作者文本中愈加平凡的生活选择,体现出的愈加独特的深沉情感,在这样的假设与思考下,学生突然发现,原来换个角度,更能体会作者的渴望,体悟到作者波动的情绪。
  三、多一些活动,设身处地感真情
  人们常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对于情感来说,更是如此。如果不能将自己置身于文本之中,设身处地地去思考作者的真实感受,那么将难以直观而深刻地体会文本蕴含的真实情绪。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更加直接地去感受文本传递出的情感。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活动体验无疑是一种比较直接也受欢迎的方式。在活动中体验情感,其好处在于能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正思考同样情境下文本中作者的情感。
  活动体验关键在氛围营造。比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教学中,学生对看不见、听不见的感觉很模糊,自然也就对文本中相对朴素的文字理解不深,感受不到作者平凡情感中的激荡。于是我组织了这样的活动,要求学生将眼睛蒙起来,然后从教室后面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写上一句对作者的评价语。学生对活动非常感兴趣,有的学生从教室后排走上讲台的过程跌跌撞撞,好不容易在大家的偷笑声中走上讲台,连方向都搞不清楚,在同学的指引下,摸到粉笔,歪七斜八地写出几个难看的字来,但是慢慢地我发现不少学生不再笑了,在黑板上对作者的评价也变了,变成:您是一个能真正看到世界的人、您是心中有阳光的人、您的乐观是最大的财富等。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盲人世界里,感受到了作者的渴望,感受到了作者的伟大,感受到了作者的追求。那平凡的三天光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对于作者来说也许是可以补偿数十年看不见、听不见的无奈、难过。思考及此,我想大部分学生都了解到活动的目的,也更能感受到作者独特的思绪了。
  作者简介:环承娟(1985—),女,上海市奉贤区庄行学校中学二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年来,杭州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杭州要跻身于世界发达城市,必须推行国际化战略。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有人怀疑市场经济和国际化,我们尤其要正确研
涉警危机舆情是警察组织和民警个体在与其工作职能相关的不可预测的、可引致严重危害后果的突发性重大事件发生的情境下,公众对警察组织和民警的意见、态度及评价。涉警危机舆
【正】 惩罚报复主义:对犯罪者施用刑罚是出于惩罚目的,对其犯罪行为以等量报应的一种刑法理论。源于古代社会的血族复仇、血亲复仇和同态复仇。同态复仇,其报复手段同所受的
人教版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是高中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 文中的 “越国以鄙远” 一直以来有很多争论, 对 “鄙” 字的用法也是说法不一.如何理解这句话并对学习文言文的
温庭筠的诗篇"冠绝一时",是晚唐诗坛的代表人物之一,又是"花间派"的开拓者。文章关注温庭筠绮艳诗外的其他诗作,探讨温庭筠诗词在意境营造、行文运笔、主旨选择上的差异,感悟温庭
孟州市审计局在对残疾人联合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围绕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使用情况,进一步了解专项培训和增收状况,确保资金用于促进残疾人培训和就业工作,帮助他们
【正】 有一位青年教师,他四岁时生父去世,随母改嫁,由继父抚养成人,并娶妻成家,至今与继父一家共同生活。多年来,他未对生父家的老祖母尽过任何赡养义务,也未在祖母生前和去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也称臀上皮神经炎,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07年2月-2010年2月,我科采用针刀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读名著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却是个难题。文章通过引导学生读书、开展辩论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筹整合资金专项审计近日,南召县审计局集中优势力量组成专项审计组,对全县扶贫领域2016~2017年度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进行审计.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是群众减贫脱贫的“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