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来源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ichao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汪国真
  六十五岁的哈罗德·弗莱和妻子莫琳住在英國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天早晨,一封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的信,打破了这份宁静。奎妮患了癌症,写信来告别。而在回信寄出的途中,哈罗德开始决定徒步走到最东北的贝里克郡。没有手机,没有背包,没有徒步鞋,亦没有指南针,87天,627英里,在路上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奎妮就会活下去。是的,哈罗德是幸运的,在奎妮去另一个世界前,他赶到了,尽管奎妮已不能再说话,奄奄一息了。87天,627英里,不只是他徒步行走的路程,更是他穿越时空的另一场内心之旅。他重新认识了自我,忆起了许多往事,最终与妻子莫琳“重归于好”。
  哈罗德是一位幸运的朝圣者。到最后,我才发现,哈罗德原来就是我自己。
  又一次颓然地坐在钢琴前,眼前那黑白分明的琴键似乎模糊了起来,幻作一串音符,飘出窗外。脑海里充斥着嘈杂的说话声:别太认真了,不一定成功,一场比赛而已。
  可是,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一个孤独的背影,独自一人在前进的路上,只能学会把苦涩埋在心里酝酿。
  挺直了脊背,翻开乐谱的那一页,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手指便开始在琴键上奔跑。这铿锵有力的交响曲,是一座高山,是一道鸿沟,横亘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我弹不出那种气势。弹着弹着,庄严雄伟的曲调便被怪诞的气息取代,仿佛一支军队,突然被打得溃不成军。但我依然没放弃,任由汗水顺着发丝流淌,任由酸痛的手指在琴键上敲击、打滑,又一次执着地站立。
  一个个夜晚,我都与这首曲子相伴,深黑色的钢琴,似乎也透出了军人般的刚毅与坚忍,那支滑稽的曲子,总算有了些气息。在路上,马不停蹄。
  既然这是我的梦想,又哪管双腿发痛、双手发麻!走在这条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既然双脚被荆棘划烂,那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吧。
  经过漫长的日日夜夜,浮躁的心也安静了下来,淡然聆听琴声,庄严的曲调中夹杂了些沉稳。时而紧,如狂风骤雨,在海洋上肆虐;时而缓,似和风细雨,无声地滋润大地;时而如千人大合唱,渗透着无限的激昂;时而如夜莺婉转,在天空中飘荡。
  终于,我迈出了一大步,在比赛中胜利了。但是我知道,既然梦想如此,那前行路上陪伴我的只能是琴声,以此度过漫长的日日夜夜。
  走在这条坎坷的路上,有芳草也有荆棘,只有不停地走啊,走啊,从星星走到月亮。
  看,夜色正好,月正明,我怀揣一个梦,在路上。
  指导老师:叶九九
  [【小编微评】]
  结合生活经历写读后感,有悟,有感,有体会,生动耐读。
  (巫作猛)
其他文献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片枫林下零落着些许枯叶,红色海洋中散布着点点的金色海子。目之所及处,美丽得如同一幅色彩绚烂的油画。  你可能会惊叹大自然的妙手,造出如此之美的景象。当你走在枫林中,脚踏枯叶时,是否会感慨生命的短暂?一片枫林生长四季,却只盛放一季。为此,它筹备了三季,隐忍了三季,最后,在秋天,在这个落叶归根的季节,将它生命中最热烈的赤色,排山倒海般展现在我们眼前。或许,一段时间后,秋将不再庇护这些
期刊
走在湿滑的石板路上,才真觉到了江南;眼见细水长流,耳闻潺潺水声,才真觉到了水乡。  水雾氤氲,打伞雨中,头发、睫毛忽地湿了一片。眼望石板路,无觅其边际。踱步走,仿佛只要一直走,就能走进江南悠远的历史。  雨低低地飘着,滑过屋檐,落了,然后又滴落至石板,散开了。唯静心见过雨丝织成雨帘的情景,方明白孩子是如何不惜让雨丝“沾衣欲湿”、无所顾忌地去踩开水洼的;唯沉下心看到雨珠滴落石板的景象,方领悟到什么叫
期刊
下课铃一响,同学们如出巢的蜜蜂,迅速地蹿了出去,推搡着,玩闹着。  唯有她,仍旧独自坐在窗前,眼睛透过镜片默默注视着远方,用她洁白细长、棱骨分明的手指,慢慢划开窗上的水雾。她内敛又孤僻,别人抢了她的文具,她不恼,夺了她的书本,她也不语,只是微微皱一皱眉尖,然后就若无其事地笑笑,仿佛一尊木头。  记得校运会报名的那天,同学们炸开了锅:“我要报跳高!”“哈哈,我要50米!”……只有她一人,默默地坐在椅
期刊
毛令骁自我介绍说他是一个慢热型的“多面立方体”。有时深沉冷峻,严肃得像做学问的老教授;有时热情洋溢,活泼得像个跳跃的小火球。见到他后发现果然如此。那天他正在和同学一起打扫教室,那“深邃”的目光搜寻着桌椅墙角,捡垃圾、搬桌子、拖地一条龙,干得一丝不苟,十分专注;劳动甫一完成,他就开始和同伴插科打诨、嬉笑打闹了起来!  他上过《青年时报》的头版头条,上过《杭州日报》的专版,接受过杭州网的专访。“毛令骁
期刊
放学回家,刚一进门,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淘到宝贝了,要给你流传下去啊。”  我一听好奇心立刻被勾了起来,书包顾不得放下,就撵着妈妈问什么宝贝。妈妈笑呵呵地指着书桌上的一卷纸,示意我——在那儿呢。  定睛一看,我的兴趣一下子没了,一长卷破纸,边都破损严重了,能是啥宝贝?  我撇撇嘴摇着头进了卧室,慢腾腾地放好书包,换了衣服才出来。妈妈已经把那卷纸铺开,招呼我过去看看。  一张带色彩的画,说是画,它又
期刊
托物言志是中国历代诗文创作中常用的艺术手法,现代散文中也常用此法。古代文人想要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就是托物言志。  具体地说,托物言志类文章,作者常把自己的“志”——志向、情趣、理想、追求等,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所托之“物”一般是花、草、树、木,或是某一具体的物体。在古代诗文中,像松竹梅兰、山石溪流、夜月清风等自然景物,常常是作者借以抒情的对象,久而久之,这
期刊
我定定地站在门前,看着大门上红得刺眼的春联。  雪融尽了,这不免有些遗憾。  南国的年就像老旦嘴里的念白,无味冗长,少些滋味。我对过年一向没有太浓的感情,也许是因为S城离杭州太近,也许更是因为我与它没有太多联系。我所有的一切都存在了杭州,以至于回到S城,犹如来到异乡,竟有些手足难安。  望着延展的小道,我不禁顿住脚步。  万幸,老家在农村,总算保留了那点淡淡的思绪。巷口极窄,好像要把车——这个格格
期刊
编者按:“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丰盈,让我们的心灵更美好,让我们的审美更有品位……阅读,确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本期“同题赛场”继续选刊“我的悦读童年”征文佳作4篇,以飨读者。  合上《水浒传》的这一刻,我内心思绪万千。刹那间,我说不出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字。  《水浒传》中没有那么多像《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司马懿那般运筹千里的人,也没有像《红楼梦》关于四大家
期刊
当,天还是黑的时候;当,爸妈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当,公鸡还没有叫的时候:睡眼蒙眬的我,已被闹钟叫醒了。掀开被子,伸个懒腰,拿起棉袄,迷离恍惚中,凭着感觉穿好了衣裤,下楼,刷牙洗脸吃饭。静静吃好饭,收拾东西,戴上帽子围巾口罩手套,背上书包拿上手电筒,穿好鞋,打开大门,寒风扑面,不经意间,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此时,还是黎明之际,月牙儿还在天上呢!仓促的脚步,却并未改变周围的环境,树还是枯萎着,河水还
期刊
初见韩涵,我感觉有些奇特。比如她的爱好,就有点独特。在有些同龄人热衷追星的时候,她却捧着一本书发痴;在他人会选择听歌的深夜,她却在听裘盛戎的《铡美案》。再如她的口中总会冒出些独特的内容。有时是一串没有主语让听者不明所以的问句,有时又是一针见血让听者满头冒汗的点评。她的性格在青春少女中更是独特的,江南萌妹的外表下是一颗执铁绰板关西大汉的心。若是与她谈令狐冲、楚留香一类的人,她便会眉飞色舞,手舞足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