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的大多数山区农村初中,由于受环境、社会、经济等条件相对滞后的制约,与城市教育的差异还较大。结合当前山区农村初中的教育现状与学生实际,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不仅是我们的职责,更是我们的义务。笔者就多年来在山区初中从事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切身经历与思考,谈点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当前山区农村初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缺乏创新,没有摆脱传统的形式束缚。由于环境、社会、经济等条件相对滞后,师资短缺且不配套,教育设备设施欠缺。直接影响了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现代教育的理念尚未形成,多数教师在教育上还不能放开手脚、迈开步子,跨不过传统应试教育的坎。多数学校仍然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课堂传授的知识内容,没有顾及此项工作的全面性、长期性与重要性,没有与教师、学生考核、评优、档案等密切联系起来,缺乏社会惩罚与激励。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
2、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方法流于形式,过于简单。根据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要求,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仅要寓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还要渗透于各学科教学和学校各种活动中,更要广泛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热爱大自然。但学校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惯性影响,忙于应试与升学,疲于应付各种检查与考核。
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仍然习惯于抓一些集中的集体活动,发现了问题做一些专题,作一些讲座,开展些活动,目的不明,针对性也不强。
3、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效果不理想。作为山区的教育工作者,由于普遍都有努力工作,教好学生改变自我,改善生存环境而敬业乐教、奋发向上的进取意识。这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注重知识传授与考核、注重教学成绩与升学,忽视了学科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忽视了社会实践、各种活动中的全面教育,应试教育不自觉的在此形成。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不可能产生大的震动和影响,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良好效果。
4、工作者业务能力局限与对象实践缺失严重制约了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开展。多数的山区农村初中都存在规模小、条件艰苦、教育硬件欠缺、设备设施不配套等问题。特别在现有的编制条件下,就连学科教师都难以配够的情况下,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人员保证、素质保证、专业保证简直就是一句空话。多数教师的精力和时间都忙于教学工作、安全工作和一些常规检查工作,对于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研究和学习、观念的更新和知识的积累就不但重视不够。由于城乡差异的客观影响,多数山区学生对现代社会、现代信息摄猎面窄,导致与现代教育的接轨困难。这就必然导致山区农村初中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不均衡性与不全面性,其结果导致部分学生融入社会后巨大的教育与现实反差形成心理失衡,甚至报复社会。
二、当前山区农村初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对象优势与教育契机。
1、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多数的山区学生,家庭情况都不是很好,从小就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参加了各种农活劳动,也吃了不少的苦,加之艰苦条件的磨练。可以这样说,只要稍稍有点上进心的孩子,都有努力学习、刻苦奋斗、奋发向上改变自我的良好心理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只要稍稍加以引导,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明理诚信、淳朴憨厚、公正大方的优良传统。受农村大自然与闭塞的洗礼以及传统礼仪文明的熏陶,大多数孩子明常理,待人诚恳,憨厚老实,淳朴自然,公正无私心。与当今现代社会的接触少,受社會阴暗面的侵扰也少,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学生思想道德工作时,既要抓住优势很好引导,也要逐步分析社会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因为大多数的农村孩子都面临着走向社会、走向城市。
3、贴近自然、独立生活,有很强的求生能力和丰富的自然、生活实践能力。多数的山区学生从小就参加了各种农业和家庭劳动,生活自理能力强;从小就融入了大自然中,攀崖附树,摸爬滚打,捅马蜂摘野果,栽花植树,摸鱼游泳等,培养了学生较强的野外生存能力与适应能力;同时有丰富的自然与生活实践经验。
三、当前山区农村初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反思与对策。
1、正视差异,发挥优势,找准教育的切入点。山区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较,无论在教育起点、教育的硬件设施、师资配置,还是社会阅历、现代科技应用和现代文明,都无可回避的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山区学生在自然、社会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学习心理品质、传统美德等方面又有较强的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做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时,要正视城乡差异,多与学生介绍当今社会的发展现实与状况,创设学生与现代社会的接触机会,拓展学生的现代社会知识,扩展学生的现代科技视野,尽量的减小或消除学生对现代社会的不平衡心理和报复心理。以山区孩子的优势为切入点,是学校、教师做好山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关键所在。
2、要明确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阶段重点,建立完善的工作责任制。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生活环境及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和思想道德需求,这就要求学校、教师要因材施教,要有工作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建立完善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所有学科的主阵地作用,全员参与,按照规定的目标与步骤紧密实施各项工作。
3、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体系。“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支持与配合。学校与家庭、社会要形成一个开放的教育体系,让学生不仅在学校要接受教育,而且也要受到家庭的、社会的教育与监督,紧密结合、齐抓共管,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网络化,真正做到齐抓、共建、共管、共育。
4、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广大的山区学生,虽远离城市,但大多数学生走出社会后又必须接触城市。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将来适应城市现实的一些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城市交通、生活、状况的专题讲座,城乡差异的现实分析与成因讲解,正视现实,承认差距,以平常心对待,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进取,通过自身努力,改变未来。另外,山区农村初中面临的教育硬件设施短缺、教育师资编制不够、专业化水平低且学科不配套、教育资金缺乏等社会问题的客观存在,必将严重制约山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有效开展,同时思想道德的社会激励也不容忽视,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只停留在学校是收不到实效的。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仅是学校的工作,更是家庭的、社会的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也涉及到民族的兴盛与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全员的、全面的,必须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责无旁怠应该尽力做好此项工作,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意义深远。
一、当前山区农村初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缺乏创新,没有摆脱传统的形式束缚。由于环境、社会、经济等条件相对滞后,师资短缺且不配套,教育设备设施欠缺。直接影响了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现代教育的理念尚未形成,多数教师在教育上还不能放开手脚、迈开步子,跨不过传统应试教育的坎。多数学校仍然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课堂传授的知识内容,没有顾及此项工作的全面性、长期性与重要性,没有与教师、学生考核、评优、档案等密切联系起来,缺乏社会惩罚与激励。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
2、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方法流于形式,过于简单。根据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要求,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仅要寓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还要渗透于各学科教学和学校各种活动中,更要广泛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热爱大自然。但学校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惯性影响,忙于应试与升学,疲于应付各种检查与考核。
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仍然习惯于抓一些集中的集体活动,发现了问题做一些专题,作一些讲座,开展些活动,目的不明,针对性也不强。
3、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效果不理想。作为山区的教育工作者,由于普遍都有努力工作,教好学生改变自我,改善生存环境而敬业乐教、奋发向上的进取意识。这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注重知识传授与考核、注重教学成绩与升学,忽视了学科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忽视了社会实践、各种活动中的全面教育,应试教育不自觉的在此形成。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不可能产生大的震动和影响,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良好效果。
4、工作者业务能力局限与对象实践缺失严重制约了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开展。多数的山区农村初中都存在规模小、条件艰苦、教育硬件欠缺、设备设施不配套等问题。特别在现有的编制条件下,就连学科教师都难以配够的情况下,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人员保证、素质保证、专业保证简直就是一句空话。多数教师的精力和时间都忙于教学工作、安全工作和一些常规检查工作,对于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研究和学习、观念的更新和知识的积累就不但重视不够。由于城乡差异的客观影响,多数山区学生对现代社会、现代信息摄猎面窄,导致与现代教育的接轨困难。这就必然导致山区农村初中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不均衡性与不全面性,其结果导致部分学生融入社会后巨大的教育与现实反差形成心理失衡,甚至报复社会。
二、当前山区农村初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对象优势与教育契机。
1、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多数的山区学生,家庭情况都不是很好,从小就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参加了各种农活劳动,也吃了不少的苦,加之艰苦条件的磨练。可以这样说,只要稍稍有点上进心的孩子,都有努力学习、刻苦奋斗、奋发向上改变自我的良好心理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只要稍稍加以引导,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明理诚信、淳朴憨厚、公正大方的优良传统。受农村大自然与闭塞的洗礼以及传统礼仪文明的熏陶,大多数孩子明常理,待人诚恳,憨厚老实,淳朴自然,公正无私心。与当今现代社会的接触少,受社會阴暗面的侵扰也少,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学生思想道德工作时,既要抓住优势很好引导,也要逐步分析社会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因为大多数的农村孩子都面临着走向社会、走向城市。
3、贴近自然、独立生活,有很强的求生能力和丰富的自然、生活实践能力。多数的山区学生从小就参加了各种农业和家庭劳动,生活自理能力强;从小就融入了大自然中,攀崖附树,摸爬滚打,捅马蜂摘野果,栽花植树,摸鱼游泳等,培养了学生较强的野外生存能力与适应能力;同时有丰富的自然与生活实践经验。
三、当前山区农村初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反思与对策。
1、正视差异,发挥优势,找准教育的切入点。山区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较,无论在教育起点、教育的硬件设施、师资配置,还是社会阅历、现代科技应用和现代文明,都无可回避的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山区学生在自然、社会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学习心理品质、传统美德等方面又有较强的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做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时,要正视城乡差异,多与学生介绍当今社会的发展现实与状况,创设学生与现代社会的接触机会,拓展学生的现代社会知识,扩展学生的现代科技视野,尽量的减小或消除学生对现代社会的不平衡心理和报复心理。以山区孩子的优势为切入点,是学校、教师做好山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关键所在。
2、要明确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阶段重点,建立完善的工作责任制。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生活环境及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和思想道德需求,这就要求学校、教师要因材施教,要有工作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建立完善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调动每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所有学科的主阵地作用,全员参与,按照规定的目标与步骤紧密实施各项工作。
3、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体系。“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支持与配合。学校与家庭、社会要形成一个开放的教育体系,让学生不仅在学校要接受教育,而且也要受到家庭的、社会的教育与监督,紧密结合、齐抓共管,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网络化,真正做到齐抓、共建、共管、共育。
4、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广大的山区学生,虽远离城市,但大多数学生走出社会后又必须接触城市。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将来适应城市现实的一些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城市交通、生活、状况的专题讲座,城乡差异的现实分析与成因讲解,正视现实,承认差距,以平常心对待,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进取,通过自身努力,改变未来。另外,山区农村初中面临的教育硬件设施短缺、教育师资编制不够、专业化水平低且学科不配套、教育资金缺乏等社会问题的客观存在,必将严重制约山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有效开展,同时思想道德的社会激励也不容忽视,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只停留在学校是收不到实效的。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仅是学校的工作,更是家庭的、社会的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也涉及到民族的兴盛与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全员的、全面的,必须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责无旁怠应该尽力做好此项工作,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