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苏州市相城区建区五年多来,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4亿元,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34.03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5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00元。一座融合江南水乡意境和现代化都市景观的新城区正在姑苏城北崛起。
坚持把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第一目标,构筑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振兴服务业,集中精力谋求相城经济发展的新跨越。五年多来的加快发展,为相城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样也给相城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城经济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提升期,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着力培育产业新优势,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区第二次党代会明确了实施科教兴区、城市化、经济国际化、新型工业化、服务业振兴、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相城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高新工业区;立足现代、特色鲜明的繁华商贸区;以人为本、适宜人居的特色生态区;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的和谐文明区的总目标。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0亿元,年均增长1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8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2%,城市化水平达到70%。新的目标、新的任务、新的机遇为相城新一轮的发展吹响了号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地为根”的原则,区委、区政府又提出了“五个结合”的发展新思路,即加快推进城市化与集约发展相结合;调整产业结构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结合;用好现有土地指标与土地“二次开发”相结合;新农村建设与自然村落改造相结合;壮大三级经济实力与创新增收模式相结合。一是加快发展新型工业。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为支撑,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实力。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园,培育规模型企业,发展“品牌经济”,全面启动漕湖产业园的建设,实现高端制造产业区、科研产业区、物流产业区、居住商业区、行政商务区组团式联动开发,打造相城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二是全力振兴服务业。按照发展大商贸、培育大市场、促进大流通的要求,发展现代商贸业。规划建设城区商贸中心,发展都市产业、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以及金融保险、商务商贸、设计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发展望亭国际物流园。积极培育休闲旅游业,依托阳澄湖、盛泽湖、漕湖、春申湖、珍珠湖和生态花卉植物园区,加快生态旅游业开发,形成以“五湖一区”为主体的生态休闲游和水上特色游格局。三是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实施农业向规模集中,推动土地集约开发,促进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继续壮大蔬菜瓜果、特种水产和花卉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着力做好“蟹”、“珍珠”和“花”三篇文章,形成特色鲜明的生态农业格局。
坚持把“四城”建设作为第一抓手,打造环境建设的新亮点。为进一步彰显城市个性,做美城市环境,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苏州“十一五”规划重点实施“东进、北拓”的新机遇和加快融入中心城区的新要求,与时俱进,乘势而上,提出了建设“水城、花城、商城、最佳生态休闲人居城”的更高、更新的目标。一是建成岸绿水秀的“水城”。苏州是世界的水城,相城是苏州的水乡,水体面积占区域面积三分之一,独拥阳澄湖七成水面。区委、区政府把优化水环境,做好“水”文章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抓手。以阳澄湖、盛泽湖、漕湖、春申湖、珍珠湖为重点,加快构筑水城框架,结合生态旅游和休闲人居调整水系规划,在疏浚畅通河道的同时,加强水环境建设,把河道两侧建成旅游风景线,逐步实现“东方水城在苏州,苏州水城看相城”。二是建成春意盎然的“花城”。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建设生态花卉植物园和“荷塘月色”荷花植物湿地公园。未来的五年,相城不但要季季有花,处处开花,而且要家家养花,人人爱花。在相城496平方公里土地上完成“城在林中、楼在绿中、人在花中”的大写意。三是建成繁荣昌盛的“商城”。加快调整商业业态,提升商业能级,形成多层次消费需求的商业格局。启动阳澄湖休闲旅游度假产业,改造提升蠡口国际家具城,抓紧建设嘉元商业片区,整合发展中翔商贸城,加快建设国际服装城,做大做强珍珠宝石城,在相城大道沿线形成特色鲜明的黄金市场带,在苏州城北形成一个繁华的“商城”。四是建成舒适安宁的“最佳生态休闲人居城”。按照“设施配套、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居住生态”的要求,打造具有相城风情、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物业管理规范的特色居住区,着力体现以人为本、亲近自然的理念,充分体现现代气息和江南水乡风情。
坚持把执政为民作为第一追求,落实富民惠民的新举措。区委、区政府始终围绕富民作决策,紧扣惠民定举措,以创业为核心,以增收为重点,建立健全“创业促进、就业调控、社会保障、扶贫帮困”四大机制。一是健全创业促进机制。积极实施全民创业工程,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环境,保护好群众的创业热情,释放好群众的创业潜能。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配套实施区内协作生产,让更多的创业者通过协作配套致富,为更多的创业起步者提供创业机会,提高资产性、经营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五年多来,全区私营企业已发展到6650家,从业人员108000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1000户,从业人员57000人。二是健全就业调控机制。统筹城乡就业,对城乡劳动者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提供职业培训;统一享受免费公共就业服务;统一进行就业登记备案;统一实行失业保险制度,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政府每年对就业人员进行针对性岗位培训,提高就业率。同时,组织实施纯农户“一户一岗”就业帮扶工程。五年多来,解决就业1.38万人。三是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扩大“五险联动”覆盖面,使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8%,生育和工伤保险企业参保率达到95%以上。加快构筑和完善城乡一体的保障体系,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逐年增长机制。全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和享受待遇率保持在98%以上,让老年农村居民按月享受养老补贴。积极实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有条件的实施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试点改革。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建立和完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调整机制。全区有15万农民获得了土地补偿。四是健全扶贫帮困机制。实施扶贫帮困“八大工程”和“四百工程”。建立制度、资金、实物、服务和结对“五位一体”的救助体系。实施推行单病种限价收费,开展农村60岁以上人群免费健康体检及城镇老年居民免费体检。解决好困难家庭、外来工子女的就学问题。新建区社会福利院,逐步改造镇级敬老院,让年长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坚持把提高执政能力作为第一保证,实现和谐发展的新跨越。一是夯实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础。我们始终把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放在突出位置,冲破一切制约发展的思想束缚,革除一切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推进“两个率先”的实际能力。二是夯实和谐发展的组织基础。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切实抓好结对帮扶薄弱村工作。完善基层党建领导机制,健全区四套班子党建联系点制度,建好一批党建示范点。加强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今年充实调整了2000多名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协调能力强、群众威望高的同志担任村民小组长。同时,还选派14名优秀年轻机关干部到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助理,公开选拔34名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既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又切实保证了基层党组织后继有人。三是夯实和谐发展的群众基础。深化党风廉政教育,提高党员的拒腐防变能力。严肃查办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方面的案件,教育和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树立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四是夯实和谐发展的文化基础。组织启动群众文化“十百千万”工程,努力实现“民间工艺进社区、数字电影巡回放、主题活动月月有、广场文艺周周演、书场评弹天天唱”的目标,丰富和繁荣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同时,在全区深入开展“和谐文明看相城”系列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明素质,努力把相城区建成“最佳和谐发展新城区”。
责任编辑:夏玉兰
坚持把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第一目标,构筑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振兴服务业,集中精力谋求相城经济发展的新跨越。五年多来的加快发展,为相城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样也给相城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城经济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提升期,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着力培育产业新优势,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区第二次党代会明确了实施科教兴区、城市化、经济国际化、新型工业化、服务业振兴、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相城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高新工业区;立足现代、特色鲜明的繁华商贸区;以人为本、适宜人居的特色生态区;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的和谐文明区的总目标。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0亿元,年均增长1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8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2%,城市化水平达到70%。新的目标、新的任务、新的机遇为相城新一轮的发展吹响了号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地为根”的原则,区委、区政府又提出了“五个结合”的发展新思路,即加快推进城市化与集约发展相结合;调整产业结构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结合;用好现有土地指标与土地“二次开发”相结合;新农村建设与自然村落改造相结合;壮大三级经济实力与创新增收模式相结合。一是加快发展新型工业。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化为支撑,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实力。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园,培育规模型企业,发展“品牌经济”,全面启动漕湖产业园的建设,实现高端制造产业区、科研产业区、物流产业区、居住商业区、行政商务区组团式联动开发,打造相城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二是全力振兴服务业。按照发展大商贸、培育大市场、促进大流通的要求,发展现代商贸业。规划建设城区商贸中心,发展都市产业、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以及金融保险、商务商贸、设计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发展望亭国际物流园。积极培育休闲旅游业,依托阳澄湖、盛泽湖、漕湖、春申湖、珍珠湖和生态花卉植物园区,加快生态旅游业开发,形成以“五湖一区”为主体的生态休闲游和水上特色游格局。三是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实施农业向规模集中,推动土地集约开发,促进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继续壮大蔬菜瓜果、特种水产和花卉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着力做好“蟹”、“珍珠”和“花”三篇文章,形成特色鲜明的生态农业格局。
坚持把“四城”建设作为第一抓手,打造环境建设的新亮点。为进一步彰显城市个性,做美城市环境,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苏州“十一五”规划重点实施“东进、北拓”的新机遇和加快融入中心城区的新要求,与时俱进,乘势而上,提出了建设“水城、花城、商城、最佳生态休闲人居城”的更高、更新的目标。一是建成岸绿水秀的“水城”。苏州是世界的水城,相城是苏州的水乡,水体面积占区域面积三分之一,独拥阳澄湖七成水面。区委、区政府把优化水环境,做好“水”文章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抓手。以阳澄湖、盛泽湖、漕湖、春申湖、珍珠湖为重点,加快构筑水城框架,结合生态旅游和休闲人居调整水系规划,在疏浚畅通河道的同时,加强水环境建设,把河道两侧建成旅游风景线,逐步实现“东方水城在苏州,苏州水城看相城”。二是建成春意盎然的“花城”。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建设生态花卉植物园和“荷塘月色”荷花植物湿地公园。未来的五年,相城不但要季季有花,处处开花,而且要家家养花,人人爱花。在相城496平方公里土地上完成“城在林中、楼在绿中、人在花中”的大写意。三是建成繁荣昌盛的“商城”。加快调整商业业态,提升商业能级,形成多层次消费需求的商业格局。启动阳澄湖休闲旅游度假产业,改造提升蠡口国际家具城,抓紧建设嘉元商业片区,整合发展中翔商贸城,加快建设国际服装城,做大做强珍珠宝石城,在相城大道沿线形成特色鲜明的黄金市场带,在苏州城北形成一个繁华的“商城”。四是建成舒适安宁的“最佳生态休闲人居城”。按照“设施配套、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居住生态”的要求,打造具有相城风情、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物业管理规范的特色居住区,着力体现以人为本、亲近自然的理念,充分体现现代气息和江南水乡风情。
坚持把执政为民作为第一追求,落实富民惠民的新举措。区委、区政府始终围绕富民作决策,紧扣惠民定举措,以创业为核心,以增收为重点,建立健全“创业促进、就业调控、社会保障、扶贫帮困”四大机制。一是健全创业促进机制。积极实施全民创业工程,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环境,保护好群众的创业热情,释放好群众的创业潜能。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配套实施区内协作生产,让更多的创业者通过协作配套致富,为更多的创业起步者提供创业机会,提高资产性、经营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五年多来,全区私营企业已发展到6650家,从业人员108000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1000户,从业人员57000人。二是健全就业调控机制。统筹城乡就业,对城乡劳动者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提供职业培训;统一享受免费公共就业服务;统一进行就业登记备案;统一实行失业保险制度,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政府每年对就业人员进行针对性岗位培训,提高就业率。同时,组织实施纯农户“一户一岗”就业帮扶工程。五年多来,解决就业1.38万人。三是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扩大“五险联动”覆盖面,使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8%,生育和工伤保险企业参保率达到95%以上。加快构筑和完善城乡一体的保障体系,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逐年增长机制。全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和享受待遇率保持在98%以上,让老年农村居民按月享受养老补贴。积极实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有条件的实施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试点改革。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建立和完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调整机制。全区有15万农民获得了土地补偿。四是健全扶贫帮困机制。实施扶贫帮困“八大工程”和“四百工程”。建立制度、资金、实物、服务和结对“五位一体”的救助体系。实施推行单病种限价收费,开展农村60岁以上人群免费健康体检及城镇老年居民免费体检。解决好困难家庭、外来工子女的就学问题。新建区社会福利院,逐步改造镇级敬老院,让年长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坚持把提高执政能力作为第一保证,实现和谐发展的新跨越。一是夯实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础。我们始终把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放在突出位置,冲破一切制约发展的思想束缚,革除一切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推进“两个率先”的实际能力。二是夯实和谐发展的组织基础。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切实抓好结对帮扶薄弱村工作。完善基层党建领导机制,健全区四套班子党建联系点制度,建好一批党建示范点。加强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今年充实调整了2000多名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协调能力强、群众威望高的同志担任村民小组长。同时,还选派14名优秀年轻机关干部到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助理,公开选拔34名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既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又切实保证了基层党组织后继有人。三是夯实和谐发展的群众基础。深化党风廉政教育,提高党员的拒腐防变能力。严肃查办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方面的案件,教育和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树立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四是夯实和谐发展的文化基础。组织启动群众文化“十百千万”工程,努力实现“民间工艺进社区、数字电影巡回放、主题活动月月有、广场文艺周周演、书场评弹天天唱”的目标,丰富和繁荣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同时,在全区深入开展“和谐文明看相城”系列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明素质,努力把相城区建成“最佳和谐发展新城区”。
责任编辑:夏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