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微媒体视域下媒体伦理呈现主体隐匿化导致伦理规制对象缺失、技术利用偏好化导致人机关系异化、信息采集隐蔽化导致隐私保护困难、媒体信息片段化导致媒体信息失真、媒体信息商业化导致新闻界限模糊、媒体信息娱乐化导致信息过度表达等现象.微媒体视域下媒体伦理构建应坚持主体确定原则、人机和谐原则、私人边界原则、信息真实原则、界限清晰原则、适度表达原则.当前,应尽快健全微媒体信息主体权责明晰管理制度,建立微媒体技术和谐发展合理使用制度,完善隐私信息分级保护及限制利用制度,构建微媒体信息失真控制干预矫正制度,完善微媒体文化企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媒体视域下媒体伦理呈现主体隐匿化导致伦理规制对象缺失、技术利用偏好化导致人机关系异化、信息采集隐蔽化导致隐私保护困难、媒体信息片段化导致媒体信息失真、媒体信息商业化导致新闻界限模糊、媒体信息娱乐化导致信息过度表达等现象.微媒体视域下媒体伦理构建应坚持主体确定原则、人机和谐原则、私人边界原则、信息真实原则、界限清晰原则、适度表达原则.当前,应尽快健全微媒体信息主体权责明晰管理制度,建立微媒体技术和谐发展合理使用制度,完善隐私信息分级保护及限制利用制度,构建微媒体信息失真控制干预矫正制度,完善微媒体文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制度,构建微媒体作品讲品位、讲格调长效机制.
其他文献
20世纪60年代生态民族学成为民族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并在民族学界得以确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学术实践,深化了文化与生态关系的研究,提出生态民族学向生境民族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这对半个多世纪以来生态民族学创建过程的讨论和学术视野的拓展奠定了基础,提升了对其学术价值与时代使命的认知.一个学科的建立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学人不懈的努力.这对当下建构民族学中国话语或者民族学中国流派,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人类依存的生态系统关键是要稳定,稳定的生态系统就是人类理想的生态环境,这是人类文化与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的结果,也是人类文化与生态系统耦合历程的反映.高质量而稳定的生态系统是在人类文化与生态系统协同演化中而实现的.人类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认识自然、应对自如,并在认识与应对自然中获取人类的生命物质.在此基础上,民族学若能成功地引进并创新利用协同演化论,以此作为讨论人类文化与生态系统关系的理论工具,有助于推进生态修复、生态灾变救治,国家的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疫情,为全球与地方交织共生的疫情防控提出新要求,也为客观审视族群防疫地方性知识与实践提供了新视野.以四川凉山彝族民间社会新冠疫情应对为思考点,从历时与共时视角审视该族群疫病应对的地方性知识及实践.研究发现基于“拟人论医学体系”,彝族形成了神、鬼、自然的疫病起源观,并以“仪式抗疫”为核心,构建起毕摩、民众、社区三重防疫体系.彝族防疫地方性知识与实践的文化资本特性体现为,其对族群与社区共同体健康的维系及其构筑的防疫集体意识.研究提出,从“作为文化体系”视角审视族群防疫地方性知识及实践,在
全面抗战时期,作为大后方的西南边疆地区之建设是否取得成效,关乎国家命运走向.在此背景下,杨成志一方面在理论上展开探索,认为民族与边疆不可分离,指出综合借鉴德国、意大利、苏联和美国的民族政策,强调以“大中华民族”为核心的民族研究对于现代中国国家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针对西南边疆建设的重点,他围绕边疆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制定了科学详细的学科建设规划,为边疆建设输送不同类型的人才.这充分展现了其理论探索的建设性、学科规划的前瞻性与体用相济的借鉴性.
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概念和常用术语,通过比较文化空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表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概念和地位的演变,分析文化人类学概念上的时空活态属性和本真及整体性方面的特征,针对表述和解读上的问题,提出应对现有表述和分类进行清晰化,重新确立文化空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特殊性和重要地位,以避免非遗保护的缺失.
古民居遗产的激活不仅是传统建筑的现代保存,更是建筑背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本质就是文化特质与时代发展相协同的“遗产自觉”表现.以“文化自觉”理论为基础,以古民居遗产的活态保护和文化再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云贵地域上典型案例的深度分析,对遗产感知、遗产认同和遗产再生三个阶段的“遗产自觉”理念进行了实践解读,提出社区居民才是遗产激活和创新中的强大力量,采取政策引导激发社区居民的遗产感知和认同,借助全球文化市场的引领,强化民众对遗产的动态保存,实现文化遗产再生.建立居民遗产自治与政府遗产管理相统一的新思维,在“能
农业“绿色革命”带来农田生态破坏、物种消失、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人体健康等诸多问题,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食物需求转变是中国“第三次农业革命”发生的前提.中产阶层壮大、老龄社会深化及其共同促成的主流生活方式变化,是中国“第三次农业革命”发生和转变的社会基础.以有机、生态农业为前驱的“第三次农业革命”与农业“绿色革命”及之前的农业革命,在目标、方向及性质上有着基本差异.“第三次农业革命”也形成了区别于农业“绿色革命”的人与人的连接方式及相应的食物消费方式,从而在“人类世”这一新的地质
术语革命是由恩格斯首先提出的一种关于思想变革的重要方法论,它虽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但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整体性,所以它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以术语革命为视角去观察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进程,会发现中国共产党人虽没有直接提及术语革命,但它始终在场,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对每一次理论创新最正确的认知和把握.术语革命不仅能够直观呈现每一次理论创新的基础概念和核心观点,还对其进行了直观描绘.而每一次的术语革命能够成功,取决于其“变与不变”“三来”和“两论”的专有原则,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系统性与单义性相
日本宋代社会史的研究方向极多,研究成果也极其丰富,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研究视角的转变与新史料的整理与出版,日本学界出现了从宋代视角出发,关注与元代、明代乃至近现代关系的新研究趋势.而研究视角及史料状况的变化,也对社会史研究领域带来新的影响.文章关注上述的变化与影响,从地域社会研究方向的变化、士大夫研究的发展、史料发掘状况三个方面整理2011年以来日本宋代社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总结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公共民俗学中的“公共”一词往往被学界赋予了两种含义,一种是指面向公众,并为公众所享用;另一种则是指公共部门.从前者来看,民俗本身就具有公共性,民俗为民众所创造,并由民众集体传承和享用;从后者来看,民俗所包含的政治文化又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随着现代化的急剧演进,“民”的流动性与“俗”的多样性两者所呈现的生活世界几乎处于割裂的状态.这就不得不使我们关注民俗实践中作为文化主体的“民”在时代变化中所形成的实践理性回归,也正是因为有了“民”的实践过程,才会有“俗”的结果产生,也只有如此,民俗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