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管理创新模式分析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0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主题。作为高职院校而言,必須紧密结合这一时代发展主题,致力于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本文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特点概述 着手,通过介绍现阶段国内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存在的不足,探讨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创新模式
  当前,创新成为我国的时代发展主题。作为高职院校而言,必须紧密结合这一时代发展主题,积极探讨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以便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增进高职院校的外部竞争力。
  1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特点概述
  1.1 整体性特点
  从内容上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涵盖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教学设备管理、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各个要素彼此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互为影响和作用。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动,将直接带来其它要素的变动。因此,衡量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质量,不能仅仅就其中单一要素进行评价,而是应当审视前述五个要素的落实实现情况,如此方才能够实现对高职院校整体教学管理质量的精准评判。
  1.2 导向性特点
  任何学校的教学管理活动,实际上能够体现出该所院校的办学理念。如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运行情况,均会对教师“教”和学生的“学”产生导向作用。依托科学的教学管理活动,能够实现对教师与学生二者积极导向作用,进而提升高职院校教学水平以及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1.3 学术性特点
  从实践角度来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目的在于实现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毫无疑问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有鉴于此,在实施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高校管理者不应当采取经验主义的管理思维,而是应当以专业知识作为桥梁,严格遵循客观规律进行管理。因此可以说,教学管理活动具备一定的学术性,其要求高职院校管理者必须对教育规律有着足够的认知,同时具备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以及较强的管理专业意识,对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感悟,最重要的是必须具备改革创新精神和意识,能够较好地实现同教师、学生之间的沟通,对整个学校的教学运行做到精准掌握。
  1.4 服务性特点
  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者应当意识到自身的教学辅助者地位,在工作中采取“服务为主、管理为辅”的模式,如若过于突出管理而忽视服务,则将造成教师教学积极性的下降,进而影响到整体教学质量。
  2 现阶段国内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存在的不足
  具体而言,现阶段国内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大概存在下述不足:
  2.1 生源质量不尽如人意
  从招生批次来看,高职院校的招生顺序排在最后,因此高职院校通常会遇到生源质量不高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部分高职院校为了确保招生数量,便会降低录取标准,如此一来,导致整体生源质量难以尽如人意。
  2.2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效率偏低
  作为高职院校而言,因其办学理念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导致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科研能力不强的情况,而且已经完成的科研成果多是为了满足职称评聘而完成的应景之作,未能形成规范化的科研团队。有鉴于此,高职教学管理者应当通过教学管理的角度为突破口,注重对现行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以便切实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效率。
  3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策略
  结合自身实践,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应当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实施:
  3.1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者理念创新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活动的创新,应当由管理理念的创新着手,通过教育思想的更新,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管理质量。从高职院校的发展角度来看,一所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质量、人员素质等要素,在前述要素中,管理是关键要素。 高职院校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过程,要使教学管理方式由过去的“经验型”转变为“科学型”,管理者应当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与及时更新。作为高职院校管理者而言,应当树立人才观念、信息观念、效益观念等;应当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为他们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推动管理型模式实现向服务型模式的积极转变。
  3.2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
  高职院校应当必须建立适合本校发展的管理体制模式,其后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管理创新、办学效益的视角考察,逐步推进教学体制的整体改革。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应该把重心合理下行,明确各级教学管理组织之间的责、权、利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实现简政放权,实行目标管理,责任考核配套,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实现管理目标。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当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各个教学环节的规范要求,使学校的教学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把严格管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同时在严格教学管理的同时,通过激励机制的有效运用,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健全和完善教学效果考核评价制度、优秀教学(包括实践教学)成果奖励制度等,激励教师积极从教并在教学中取得更大的成绩;要建立优秀学生奖励制度、个人特长奖励制度等,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如此便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产生了教与学的自发动力,进而根本上提升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3.3 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创新
  从教学模式的内在构成结构来看,其乃是课程观、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及其评价体系等的特定组合形式,即教学模式是由一定课程观指导下的、课程内容及其进程和安排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特定组合方式。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技术的进步,对应用型人才的规格要求发生变化,必将导致教学模式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步被信息时代教学模式所取代,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鼓励教师进行大胆地教学模式创新,改变以往教师占据课堂主导的讲授式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慕课教学等多种方式,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而使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进而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参考文献
  [1]许凌凌.高职院校学生情感素质培养问题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2]杨坤.家庭环境与90后高职生学习动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才智,2013(31).
  [3]蔡达君.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1).
  作者简历
  张燕(1972-),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公共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学研究、教学管理。
  作者单位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公共教育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其他文献
患者女,63岁.间断性上腹部不适20余年,加重1年多于2002年10月20日入院.CT示:脾脏占位性结节状病变。
2014年5月8日至9日,世界评估组织联合会(WAVO)在香港召开了2014年春季会议理事会和会员代表大会。中评协副会长兼秘书长、世界评估组织联合会副主席刘萍出席了以上会议。现将
近端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行空肠代胃术的各种胃肠道重建术式,效果常不能令人满意.我们于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对9例患者行回盲肠间置代胃术治疗近端胃癌,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